計算機通信與網路(2002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2002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書介紹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全書共分10章,從識網、組網、用網與護網幾個方面,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設備、數據傳輸與通信接口、數據鏈路控制、公用數據交換網、區域網路與城域網、網際網路和寬頻IP網、計算機通信服務與網路套用、網路接入技術,以及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 作者:沈金龍 楊庚 主編
  • ISBN:978-7-115-24866-4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 頁數:372
  • 定價:45.00 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多路復用器,多路分配器,

基本信息

作 者: 沈金龍編著
出版時間: 2002-6-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342 定價:¥39.80 I S B N : 9787563505319

編輯推薦

作 者: 沈金龍編著  出 版 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6-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342 定價:¥39.80 I S B N : 9787563505319

編輯推薦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的時代,計算機通信作為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一種通信方式,在這個時代的人類活動和經濟建設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產生極大的影響,特別是網際網路在各行各業的廣泛套用,形成了勢不可擋的IT潮流,又進一步促進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持續發展。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的時代,計算機通信作為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一種通信方式,在這個時代的人類活動和經濟建設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產生極大的影響,特別是網際網路在各行各業的廣泛套用,形成了勢不可擋的IT潮流,又進一步促進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持續發展。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技術在數位化、寬頻化、綜合化、智慧型化和個人化方面將會呈現更大的進展。
書中內容豐富、新穎,既注重基本原理的闡述與分析,又介紹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技術的新進展,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簡明扼要。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與網路”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供各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幹部參考。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發展進程
1.2 通信系統模型
1.3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技術
計算機通信是一種以數據通信形式出現,在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終端設備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它是現代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的產物,在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武器控制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決策分析系統、情報檢索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
計算機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將電信號轉換為邏輯信號,其轉換方式是將高低電平表示為二進制數中的1和0, 再通過不同的二進制序列來表示所有的信息。也就是將數據以二進制中的0和1的比特流的電的電壓做為表示,產生的脈衝通過媒介(通訊設備)來傳輸數據,達到通信的功能,這個是osl的物理層,也就是通信的工作原理。
網路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網際網路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並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資料庫、網路、感測器等。 當前的網際網路只限於信息共享,網路則被認為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第三階段。網路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路、企事業內部網路、區域網路網路,甚至家庭網路和個人網路。網路的根本特徵並不一定是它的規模,而是資源共享,消除資源孤島。
1.4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套用及發展前景
第2章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1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概述
2.2 OSI參考模型功能簡述
2.3 通信規程、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2.4 數據單元和數據傳輸流程
數據單元是網路信息傳輸的基本單位。
一般網路連線不允許傳送任意大小的數據包,而是採用分組技術將一個數據分成若干個很小的數據包,並給每個小數據包加上一些關於此數據包的屬性信息,例如源IP位址、目的IP位址、數據長度等。這樣的一個小數據包就叫數據單元,又稱幀、數據幀等。
這樣一來,每次網路要傳送的數據都是規格和封裝方式相同的一個“小包裹”,有利於數據傳輸的標準化,簡化了數據傳輸方式。
2.5 通信原語
2.6 網際網路TCP/IP協定棧和分層結構
2.7 標準化組織與機構
第3章 數據傳輸與通信接口
3.1 傳輸介質及其特性
3.2 數字傳輸與模擬傳輸
3.3 數據傳輸質量參數
3.4 多路復用技術
多路復用技術 是把多個低信道組合成一個高速信道的技術,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數據鏈路的利用率,從而使得一條高速的主幹鏈路同時為多條低速的接入鏈路提供服務,也就是使得網路幹線可以同時運載大量的語音和數據傳輸。
我們平時上網最常用的電話線就採取了多路復用技術,所以你在上網的時候,家人也可以打電話了。
多路復用最常用的兩個設備是:

多路復用器

,在傳送端根據約定規則把多個低頻寬信號複合成一個高頻寬信號;

多路分配器

,根據約定規則再把高頻寬信號分解為多個低頻寬信號。這兩種設備統稱為多路器(MUX)。
常見的多路復用技術包括頻分多路復用(FDM)、時分多路復用(TDM)、波分多路復用(WDM)和碼分多路復用(CDMA)其中時分多路復用又包括同步時分復用統計時分復用。.
3.5 傳輸系統
3.6 通信接口特性
第4章 數據鏈路控制
4.1 數據鏈路控制的基本概念
兩個設備之間真正交換數字數據時,需要用到某種形式的數據鏈路控制。這是由於存在傳輸差錯的可能性;而且數據接收方有時需要調整數據到達速率,否則可能因來不及處理收到的數據而使接收快取溢出。因此,僅靠同步和接口技術是很不夠的。這裡考察了所有數據鏈路控制協定共有的流量控制、差錯檢測與糾正以及鏈路(線路)規程等基礎技術,並介紹了最常用的協定HDLC。
4.2 數據鏈路管制協定機理與分析
4.3 差錯控制
一種保證接收的數據完整、準確的方法。因為實際電話線總是不完美的。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可能變得紊亂或丟失。為了捕捉這些錯誤,傳送端數據機對即將傳送的數據執行一次數學運算,並將運算結果連同數據一起傳送出去,接收數據的數據機對它接收到的數據執行同樣的運算,並將兩個結果進行比較。如果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破壞,則兩個結果就不一致,接收數據的數據機就請傳送端重新傳送數據
差錯分類
通信過程中的差錯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熱噪聲引起的隨機錯誤;另一類是由衝突噪聲引起的突發錯誤。突發性錯誤影響局部,而隨機性錯誤影響全局。
4.4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規程
4.5 通信控制器
第5章 數據交換技術
5.1 交換基本原理
5.2 交換基本原理
5.3 X.25分組交換網
5.4 幀中繼
5.5 異步傳送模式
5.6 ATM交換網路結構
5.7 ATM信令協定
第6章 區域網路與城域網
6.1 區域網路技術特徵
傳輸介質是網路中信息傳輸的媒體,是網路通信的物質基礎之一。傳輸介質的性能特點對傳輸速率、通信的距離、可連線的網路結點數目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等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根據不同的通信要求,合理地選擇傳輸介質。目前在區域網路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等。
6.2 區域網路/城域網參考模型和標準
6.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6.4 乙太網和以太交換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路規範,是當今現有區域網路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定標準。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技術,並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乙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準相類似。
6.5 高速乙太網
6.6 光纖分散式數據接口
6.7 城域網和DQDB
第7章 網際網路和寬頻IP網
7.1 網際網路的分層模型
7.2 IP位址與域名系統
7.3 網間互連子層
7.4 網際網路路由器與尋徑
7.5 ATM承載IP業務解決方案
7.6 寬頻IP網
第8章 計算機網路服務和套用
8.1 網際網路傳輸層協定
8.2 網路作業系統
8.3 網路套用模式
8.4 網路基本服務
8.5 網路電話技術及其套用
第9章 組網與接入技術
9.1 網路的規劃與設計
9.2 網路實施與網路測試
9.3 接入網
9.4 用戶接入方式
第10章 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
10.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10.2 電信管理網
10.3 網路安全技術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