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主義景觀

解構主義景觀

以解構主義的觀念去思考景觀,並以發展了新的造型語言而設計的景觀。解構主義景觀向人們展示了具有強烈特徵的景觀現象,為如今缺乏個性景觀設計模式和新的動態空間語言提供了更加開闊的思路,為景觀場所的豐富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構主義景觀
  • 起源於:法國
  • 屬性:一種哲學思潮
  • 提出者:德希達
概述介紹,代表作品,創作手法,

概述介紹

解構主義(或稱後結構主義)是60年代後期起源於法國的一種哲學思潮,是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最早提出來的。它的形式實質是對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是從結構主義的批判中建立。結構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結構中的各種關係構成的,人的理性有一種先驗的結構能力。而結構是事物系統諸要素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組織方式或連線方式,即結構主義強調結構具有相對穩定性、有序性和確定性,而解構主義反對結構主義的整體統一性、中心性和系統的封閉性、確定性、突出差異性和不確定性。
20世紀70年代以後解構主義哲學滲透到建築界,極大地影響了建築思想活動的具體內容,並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新的建築思潮。先鋒派建築師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an),屈米(Bernard Tschumi)等人將解構主義理論用於建築實踐並從中探索建築的解構理論。1988年3月在倫敦泰特美術館舉辦的解構主義學術討論會和同年8月在紐約現代藝術館由美國建築師菲利普·詹森等人舉辦的解構主義7人展,使解構建築這一思潮登上歷史舞台。隨後一批解構主義名作相繼問世。其中法國建築師屈米設計的巴黎拉?維萊特公園便是其解構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代表作品

——屈米及其代表作拉·維萊特公園
拉·維萊特公園是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設的九大工程之一。它位於巴黎市東北角,在原有屠宰場和肉市場的舊址上修建而成。法國政府通過競賽的方式企圖把拉?維萊特公園建成一個“屬於21世紀的、充滿魅力的、獨特的並且有深刻思想含義的公園,它既要滿足人們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時又是體育運動、娛樂、自然生態、工程技術、科學文化與藝術等諸多方面相結合的開放式綠地,公園還要成為世界各地遊人的交流場所”[1]。屈米的作品在眾多競賽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中獎方案。建築師屈米採用解構主義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秩序和構圖原則。拋棄已建成的先例不管,首先從中性的數學構成或理想的拓撲構成(格線的、線條的或同中心的系統等)著手,設計出三個自律性的抽象系統——點、線、面,即每隔120 m建成的紅色瘋狂物(folies)、科學工業城、音樂城等作為一個個“點”;軸線、漫步流線的道路系統(線);點線相交構成“面”,形成公園的整體骨架。
點、線、面三個不同體系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在設計的格線交叉點上重疊。其中40個瘋狂物“folies”點元素構成的方格網建立了整個公園的布局秩序,交叉重疊的斜線道路和蜿蜒曲折的散步道干擾打破了這種嚴謹的秩序。點、線、面元素的分解組合、穿插重疊、巧妙連線形成了新的秩序和完整體系。從中可以看出,“屈米的策略是先建立一些相對獨立的、純靜的系統,再以隨機的方式疊合,迫使它們相互干擾,以形成某種雜交的崎變”[2]。他認為“三個互不相關的體系完全偶然地疊置將會出現各種奇特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偶然的、不連續的、不協調的巧合,必然達到一種不穩定、不連續、被分裂,這就是解構” [3]。

創作手法

對傳統園林布局、構圖形式的解構。解構主義打破傳統布局和構圖形式意義上的中心、秩序、邏輯、完整、和諧等西方傳統形式美原則,通過隨意拼接、打散後衝突性的布置疊加,對空間進行變形、扭曲、解體、錯位和顛倒,產生一種散亂、殘缺、突變、無秩序、不和諧、不穩定的形象。在具體布局上,通過“點”、“線”、“面”三個不同系統的疊合,有效地處理整個錯綜複雜的地段,使設計方案具有很強的伸縮性和可塑性。在構圖上則運用了不規則的圖形和大量的波狀曲線、斜線為基本原形,採用豐富變化的手法組合成較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更為複雜的結構,讓觀賞者在心理視覺上進一步把這種複雜的結構進行簡化,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動感的元素,從而形成有動態力的空間。 對中心論解構。在傳統的景觀設計中,無論是住宅區還是公共綠地甚至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師都會在設計中安排一個中心,一個聚焦空間,解構主義認為這種空間等級的劃分是不合理的,它毫無理由地將空間一錘定音而不顧及日後的可變因素,因此他們要打破這種固定空間思維慣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彈性的空間組織形式。
拉·維萊特公園拉·維萊特公園
對功能意義與價值的解構。屈米設計的“瘋狂物”——folies,消解了它的具體功能,它在功能意義上具有不確定性和交換性。它造型奇特,不具有特定功能,消解了傳統構築物的結構形式以及功能的互換性和因果關係。在這裡形式沒有服從功能,功能也沒有服從形式。
對確定性的解構。屈米從反類型學角度,在建築領域提出了一種混沌理論,即建築的非功能特性理論,由此對建築的確定性和傳統性本質提出挑戰。同在某一空間中發生的事件的關係與它同空間本身的關係是等量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