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家營村(山東即墨市經濟開發區下轄村)

解家營村(山東即墨市經濟開發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解家營村,地處北關村北,距舊縣城約二里,民國初屬第一區城後鄉,村域該村位於即墨市老城區北一公里處,南靠鶴山路,北鄰江家西流村,東與辛戈莊村接壤,西與石河頭村隔河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解家營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即墨市
  • 面積:1303(2003年)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村莊由來

早年村四周十分荒涼,墳塋多,大部分農田為解、王二姓所有。據解氏族譜民國版載:康熙初年,有城裡解櫆因分家由城裡搬此定居。至乾隆四十四年,又有障村王姓名永和者來此定居,其後人口繁衍,漸成村落。因在縣城正北,故名“城後村”,簡稱“城後”。後因該村解姓較多,且村東有解家塋,遂定名為“解家塋。”後即墨市地名志辦公室,根據村民意見,“塋”字是墳墓之處,村東之解家塋早已剷平建成民房、廠房,而改定村名為“解家營”至今。

政區人口

2003年全村共有居民397戶,現有解、王等10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1949年前,解家營村共有50多戶人家,不到400口人,有土地520畝(34.66公頃),可耕地485畝(32.33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糧食畝產僅有140公斤,總產6.7萬公斤,村民以種地為主,年農業收入在1.7萬元左右,畜牧收入不過3000元。建國後,成立了互助組,初級社,經濟逐步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1956年成立高級社,在黨的領導下,為提高糧食生產量,打井抗旱,共打小口井20多眼,並投資配置水車,實行車水澆灌,初步保證了旱天糧食豐收。1957年糧食畝產可達280公斤,總產可達13.7萬公斤,農業收入可達4.1萬元。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大隊共有居民60戶,人口400人。可耕地480畝。人民公社大躍進,實行廣積肥,深翻地,糧食取得空前的大豐收,畝產可達400公斤,由於大煉鋼鐵等原因,此年雖然豐產,但貽誤收穫時機,沒有取得豐收。連續三年自然災害,致使人們忍飢挨餓。1962年實行土地下放,號召開荒種地,人們生活得以好轉。
1965年農業學大寨,該村在縣政府和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縣長王慶春帶領工作隊來該村駐點,並親自帶領民眾興修水利,修整土地,共打大型機井5眼,並投資5000多元增加配套設施,如電機、水泵等,並修水渠4000米,實行了電力化,水利化,使全村90%的土地可用電力澆灌。土地深耕細作,引進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村里成立了技術隊,建立化驗室,進行土壤分析,改進生產技術,使糧食畝產800公斤,總產量38.4萬公斤。農業收入11.5萬元,畜牧收入達1萬元。糧食產量居全縣首位,在農業生產方面為全縣樹立了典型,成為學大寨紅旗村。
1972年該村購置了1台本縣生產的拖拉機,是全縣唯一一個有拖拉機的村莊。1976年該村又增購了2台拖拉機,並配套播種機、犁地機、收割機,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同年農業收入可達18萬元。
1983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隨著改革開放,第二產業的發展和居民蓋房占地增多,該村現有耕地約270畝(18公頃),人們開始轉向第二、三產業的經營和發展。
第二產業方面,1965年投資500元,建起全村第一個集體企業——紅爐組,年產值5萬元,利潤在5千元以上。1974年又投資2000元,增加車床、沖床、鑽床等設備,成立了小型五金加工廠,共有員工22人,年產值22萬元,上交利稅3萬元。
改革開放後,私營企業不斷發展,該村先後建起私營企業有:裕華刺繡廠、金華汽修廠、和保來針織廠、金華印染材料廠等,年上交集體5萬元。
第三產業方面,1968年增設編織業、磨坊、小商店,既方便了民眾又增加了收入。年產值可達10萬元,利潤2萬元。改革開放以來,該村80%的村民從事第三產業,有經銷服裝和加工業的,年收入幾萬元或十幾萬元。有經銷水果、蔬菜、海產品的,還有從事服務業的,年收入也近萬元。至2003年村經濟總收入1370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該村歷來重視教育。公元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村民解熙業考中舉人,以後在本縣管教育事宜,並任教習。他對本村青年的文化教育極為重視,解竹蒼在他的培育下,文學、書法、繪畫成績優異,後來在本縣教育局任科員、督學、校長等職。七七事變前後,該村只50戶人家,解竹蒼卻培育出了17名教師。解放後該村又有37人從事教育工作,是遠近聞名的文化底蘊較深厚發達的村莊。該村注重子女教育,建國前,青壯年文盲僅占青壯年的17%;兒童受教育者約占80%。1962年村成立了國小,適齡兒童全部入學。1986年後,90%以上幼兒都上了幼稚園,全村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解放前該村沒有大學生,解放後至2002年全村有39人考入大專以上院校,一家考出兩個大學生的就有4家。
醫療衛生方面,解放前,該村有精於眼科的醫生解仁業和擅長外科的解贐業,求醫者頗多。但因條件所限,仍有疫病流行。1950年政府開始為村民免費注射疫苗,控制傳染病的發生。1965年開始該村有了“赤腳醫生”和接生員,防病治病的條件大大改善。現在村中有診所2個、醫務人員4人,村民有病能及時得以治療。上級還按時發放兒童免疫藥物,進行預防,嬰兒死亡率幾乎為零。
村莊建設方面,該村在解放前是一個只有四五十戶的小村。那時房屋破舊,街道不整,多是狹窄小巷,四周墳塋頗多,樹木茂密,村莊掩映其中。
建國後,規劃新建民房90多處,70%的舊房進行了翻修。同時建起了學校,蓋起了廠房。1968年建起南河大橋,修了直通市中心的大道,改變了進城難的狀況。1993年村前建起二層辦公大樓。近幾年主要街道鋪設了污水管道,路面鋪了黃沙。1995年村民用上自來水,從此告別了挑水吃的時代。1999年在村西建了一座新的配電室。2001年街道都安裝了路燈。現已全面實現路通、水通、電通、訊通。
人民生活方面,新中國成立後,農村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70公斤,是1949年的2倍。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全村90%村民蓋起新房或舊房翻新,有的還住進二層樓,人均居住面積約40平方米。至2003年村民人均純收入6010元。現在村民家中均擁有電話、電視機,50%的人家擁有手機、機車,有10多戶擁有轎車、麵包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