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魚洞

觀魚洞

撫仙湖西岸江川縣澂江縣交界處的明星風景區,既是江川縣境內水陸遊覽線上的交接點,也是水陸兩路拓廣延伸至澂江縣風景區的中轉點,主要由已開發的碧雲寺及明星魚洞等景點組成。後依綠樹成蔭的署蛇山,前臨碧水雪浪的撫仙湖,被譽為風景勝地。既可登上碧雲寺飽覽湖光山色,又可人湖暢遊嬉戲,還可在魚洞觀看到別開生面的“車水捕魚”奇觀,品嘗風味佳肴“銅鍋煮活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魚洞
  • 外文名:無
  • 重建時間:1985年
  • 殿宇數:15
觀魚洞簡介,意義,

觀魚洞簡介

碧雲山上古木蒼翠,石壁如削,花卉芳香,百鳥樂巢。樹木以柏樹、梓樹、榕樹及稀有樹種“糯米飯果樹”居多。從山腳登499級台階,轉36道彎即可到達碧雲寺——又稱“武當別院”。武當別院相傳為河北均縣的武當支系,原建有玄天閣,清康熙時建真武殿、觀音閣、陪殿。
民國時又建有望海樓。濃蔭深處藏廟宇,樓台亭樹、飛檐翹角與撫仙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十分雄偉壯觀。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日,是碧雲寺的廟會日,屆時滇中各縣遊人賓客紛紛來此集會,一律在碧雲山上食素。廟會期間還有各類文藝演出。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武當別院被強行拆除,但山上樹木依舊完好。1985年江川縣廣大民眾集資重建,在原址建起15間殿宇,依次為技發祖師殿。三清殿、觀音殿、魯班殿、豬神殿等,全部為仿古建築。山下還建有可供近百人食宿的招待所。
走出武當別院的圓形後門,沿新開鑿的石棧一直往上攀登,行完曲折迂迴的石階小道,穿過南懸門、老鷹嘴等三處暗道之後,便可踏上碧雲山的最高點——蓮花峰。憑欄而立,徐徐清風時而夾帶著片片白雲,時而裹著股增白霧,緩緩從身邊掠過,使人如同置身仙境,大有飄飄欲仙之感。極目遠眺,山前的撫仙湖風光,山後的碧雲水庫以及四周起伏山巒景色盡收眼底。距蓮花峰不遠處的半山腰有清泉一塘,泉水清清,明澈透底,聚而不流,久旱不涸,供萬人廟會用之而不竭,稱之“靈漱一塘”,當地民眾稱之為“仙水’。
碧雲山下沿公路北行一公里半,便是明星魚洞,百餘個魚洞依石壁之下的泉眼分布在近千餘米長的撫仙湖沿岸。每年的3-9月,是撫仙湖特產抗浪魚捕撈的主要季節。當地漁民用木製的水車從綠樹掩映的石洞泉眼裡把泉水車出,經過溝道流入湖內,泉水與湖水的溫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爭強好勝、喜歡清水的抗浪魚的生活習性,魚兒便群集搶水而上,鑽人了漁民們預先放置在流水溝道里的竹籠而被捕獲、這種捕魚方法歷代沿襲,古老而獨特,人們稱之為“車水捕魚”。
魚汛時節,每個魚洞每天能捕魚數百斤。魚汛高峰時,抗浪魚會自動成群波向湖岸的淺水區沙石上排卵,漁民就在沿湖岸邊的斜坡沙灘開一條1米多寬、數米長、30多厘米深的沙溝,溝的下頭直伸湖內,溝里用小石於築起一道道橫格,形如漁民曬魚用的“籬笆”,然後用木製水車在溝的另一頭從湖裡車水,經溝道再流人湖裡(稱轉水洞)。這時湖裡的魚群就會從溝的另一頭沿沙搶水而上,待溝里進入較多的魚時,立即停止車水,余水從沙石中滲盡,活蹦亂跳的魚兒就留在溝內束手待擒,這種捕魚方法稱之為“籬笆溝捕魚”。撫仙湖沿岸的有些地段,設有沙灘;石壁就直接伸人數米深的水裡。為在這樣的水中亂石縫內捕魚,當地人發明了“香把捕魚”。魚汛時,漁民在一根木棍上捆上就地采來的“香芝麻”草,將其綑紮成把,插人湖內石縫中,抗浪魚尋著草的香味鑽人香把內而被捕獲。

意義

明星魚洞捕魚方式古樸奇特,吃魚的方式也別具一格。漁民用銅鍋裝上泉水,把鮮活的抗浪魚放進鍋里,任其自由遊動,然後放到火上去煮。鮮活的魚,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漸死去,直至煮熟。一二十分鐘後香味四溢,加入特製各類佐料,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爽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