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陵山墓園

觀陵山墓園

觀陵山墓園是省民政廳批准經營性公墓,福壽園國際集團企業成員,園林占地5000餘畝,致力打造集美麗陵園、紀念場所、旅遊勝地、藝術天地、教育基地、公益平台、精神家園為一體的現代新型陵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陵山墓園
  • 公司名: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2012年12月11日
  • 註冊資本:11860萬元
景區簡介,景點級別,景區特色,墓園景觀,

景區簡介

福壽園國際集團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坐落於蒲河源頭,瀋陽、鐵嶺、撫順交界處橫道河子鎮上石碑山村,古稱‘鳳鳴三郭’之地。園林占地5000餘畝,風光秀麗遼闊無垠。
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系省民政廳批准經營性公墓,是福壽園國際集團企業成員,秉承“科學布局,文化領先,傳承孝道”之宗旨,以環境優雅,理念先進,服務至上為奮鬥目標,現已打造成為集張學良文化園、蒲源關帝廟、登山、垂釣、採摘等休閒觀光為一體,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標準藝術園林。
這裡,既是一個富含文化底蘊,具有生命傳承意義的神聖之地,又是一片讓逝者安息、生者留憶的長青之地。

景點級別

2017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特色

休閒、觀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名人游、生態游、宗教、名人故里

墓園景觀

中華抗戰五十年紀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華抗戰五十年紀念園”。此園是紀念自甲午戰爭後,1895年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到1945年抗戰勝利,中華民族連續不斷的50年抗戰。園區入口橫臥著專門從當年黃海古戰場上運來的“甲午魂”礁石和抗戰五十年紀念碑。勝利牆上的浮雕從鄧世昌開始,直到日本投降簽字現場,多個場面全面反映了中華抗戰五十年的重大過程。紀念園緣山而建的地碑記述著抗戰50年大事記,兩側有包括台灣“抗日三猛”和東北抗聯將領等多組雕像。還有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張鳳岐、趙亞洲、於德霖、唐聚伍、白子峰、欒法章六人墓;在“九一八”當夜犧牲的東北軍連長張占元墓也在這裡落成,紀念園最高處是“9.3勝利牆”。
張學良百年人生展
張學良百年人生展總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展廳面積近3000平方米。館中展陳大量張學良將軍遺物,由張學良將軍長孫張居信等人捐贈,尤其是張學良將軍後人所捐贈的漢卿將軍遺物與生活照片等,大都是第一次與世人見面,非常珍貴。展覽由“關東驕子,戎馬倥傯”九年執政,三改歷史”“半世幽禁,義無反顧”“移居美國,鄉情依舊”“終歸故土,願望實現”五部分構成。
九天湖
九天湖是觀陵山藝術園林公墓的中心水系和中心景觀,總長度1100多米,九天湖共有九處湖面,每處湖面之間的距離是九米寬,這樣取其“九”為至尊,在上游我們修建了一處大型的真龍壁,取名為“萬壽龍”。真龍壁於2013年10月份經過開光典禮,現已成為觀陵山的鎮園之龍。
須彌閣
舍利是佛界中修得正果的得道高僧圓寂後火化燒出的舍利子,其中以佛祖舍利最為殊勝,佛祖滅度後留下了84000餘顆舍利。須彌閣裡面供奉的是佛祖釋迦摩尼真身舍利8顆,其中4顆是佛祖頂骨舍利、4顆是佛祖腦舍利。均來源於世界最大的舍利博物館“緬甸仰光舍利博物館”,並由中國佛協、河北佛協法師親自贈送給遼寧省佛協,後來因緣成熟安奉於納祥藏瑞的觀陵山福地。並於2014年9月28日,舉行須彌閣佛祖舍利安奉日,安奉當天出現天象彩虹奇觀,籠罩須彌閣,時長3小時。可謂:“佛光普照、護佑眾生”。先人安葬於此,必能福佑往生者及後人。
名人苑
觀陵山園區特設有名人苑安葬區,是給歷史上的遼海名人們一個安放靈魂的地方,一個讓後人緬懷他們歷史功績和人格精神的所在。
園內長眠著許多社會各界著名人士和革命先烈,有“春晚常客”王平、“東北民歌王”郭頌、評劇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創始人花淑蘭、著名畫家宋雨桂、抗日愛國將領唐聚伍、開國將軍江擁輝等等。這些寶貴的人文資源,濃縮了遼瀋地區近現代史。
少帥陵
“少帥陵”建於觀陵山藝術園林主峰龍山之上,是張學良將軍與夫人趙一荻的陵寢。陵園緣山面水,坐北朝南,氣勢磅礴,宏偉壯觀。陵前為漢卿廣場,三楹牌坊兩側有馮庸外甥張文琦先生捐獻的複製當年張學良贈給馮庸大學的一對石獅。穿過牌坊,緣山而上,是象徵少帥101歲的101級石階。石階的兩處緩步台為36級和64級。寓意少帥36歲時發動西安事變,64歲時與趙一荻結婚。101級台階之上為祭祀殿。祭祀殿後是張學良與趙一荻合葬墓,合葬墓的形制與用材均與二人在美國夏威夷神殿谷墓相一致。
蒲源關帝廟
蒲源關帝廟坐落於觀陵山藝術園林前廣場西側,占地總面積2400餘平方米,始建於17世紀明末後金時期,後金汗王努爾哈赤敕命修建。從此數百年間寶剎之內梵音不絕、香火繚繞。是目前關外最大的關帝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