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腰村

觀腰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南20公里的駕嶺鄉,南臨析城山,境內丘陵起伏,方圓6平方公里,全村385戶,863口人,有勞動力480個,耕種著1600畝土地。2008年經濟總收入248萬元,人均4145元。觀腰村原名殿腰,抗日時期,陽南縣委住在該村的太極觀之內,後改名觀腰,抗戰勝利後,為紀念烈士楊恕同志,曾改名楊恕村,上世紀50年代,又改名觀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腰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
  • 人口:863
歷史貢獻,社會發展,農業生產,工業交通,人民生活,人文簡介,地圖信息,

歷史貢獻

1942年2月,我黨地下黨員楊恕同志隨晉豫區黨委書記聶真來到陽城。6月,受區黨委派遣,以陽南抗日第二高小教導主任的公開身份來到觀腰,領導村的減租減息。他白天上課,晚上訪貧問苦,向民眾宣傳抗日,很快就在村里成立了農救會、青救會、兒童團等抗日民眾團體,從而使民眾覺悟大大提高。因此,縣委機關在這裡駐紮期間,得到了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很多青年報名參軍,密切配合八路軍與地方武裝大力開展敵後反掃蕩鬥爭,有力地打擊了日偽的掃蕩。在開展減租減息鬥爭大生產運動中,觀腰村首先成為全縣“雙減”的試點地區之一。

社會發展

三中全會前的l97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僅22.55萬元,人均收入也只有82元,到了2008年底,經濟總收入達到248萬元,提高310倍還多,人均收入已提高到4145元。由於改革開放,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三中全會前,勞力都被死死捆綁在1600畝土地上,如今光外出打工的收入就有212萬元,就已超過整個農業收入155萬元的36.7%,由於民眾收入的大大增長,生活狀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那時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日子,都已經過時。電話、電視已基本普及,80%以上的戶都修了獨家小院,許多人家還添置了洗衣機、冰櫃、及農用汽車、農用三輪車、手扶拖拉機等現代化設備。

農業生產

觀腰村是丘陵地帶,無水澆地,都是梯田,種植小麥玉米穀子、油料,糧食種植面積2539畝,總產量125.6萬斤,畝產500斤。其中小麥播種480畝,畝產300多斤。耕作方式以人、機、畜結合,全村現有農用汽車l3輛,農用三輪車16輛,小型拖拉機20台。機耕面積達200畝,車輛可達地頭,送糞回糧不再人擔驢馱,小麥機械脫粒普及,勞動強度大大下降。
觀腰民眾有養蠶習俗,村裡有200畝桑園,2008年產繭36000斤,每斤l0元計,收入36萬元,人均417元。豬、牛、羊的養殖一般。

工業交通

交通方便,水泥路四遍八達,村南一公里就是駕嶺鄉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20多公里。村北的水泥路與董封鄉馮坡村及次營鎮周壁村相通,也能通達縣城。
村里沒有什麼工業,但有鋁釩土礦,由河津鋁廠承包開採,每年可給村里一、兩萬元,2008年未開採。

人民生活

全村民眾的物質生活條件較好,衣著比較時尚,飲食以米、面為主,一般是早上小米燜飯,中午麵條或大米,但不吃炒菜,而是好吃燴菜,晚上吃有鹽稀飯較多。現在出行絕大部分乘車,近處步行。通訊暢通,村里安有路燈80盞,晚上行路很方便。
1943年反掃蕩中,我縣獨立教導員王時生,縣民政科長劉克明,共產黨員楊恕等十多人壯烈犧牲。因此,陽南縣委、縣政府於1944年在觀腰村東北的山坡柏林中修建了一座紀念祠。碑上刻有英勇殉國死難烈士的姓名、籍貫。縣長劉裕民、太岳第四地委書記李哲人、專員郭清文等領導均題寫了碑詞。這座紀念祠已成為駕嶺鄉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時隔六十多年,祠已有塌陷,陽城縣老區建設促進會同觀腰村黨支部於2007年共同對祠進行了整修,紀念祠又面貌一新。
文體活動欠缺,村里原有國小、中學,後相繼撤併。有衛生所,醫生兩名,小病可不出村。有幼稚園,因入園幼兒太少,不計畫辦了。

人文簡介

觀腰自古每年農曆九月十八日趕廟會,會期四天,四面八方的商販齊集於此,四鄰八村的民眾乘此走親訪友,觀看大戲,購買所需商品,趕會之人多達2000多,甚是熱鬧。
傳說人物:
楊恕同志是觀腰民眾人人敬佩、傳說甚廣的人物。楊恕,陵川縣西關人,生於1917年,l938年參加抗日工作,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決死縱隊八總隊話劇團指導員,長治縣區助理員,後入抗大學習。“十二月事變”後,隨軍轉移平順,曾任代理組長,陵川縣農救會委員等職。1942年2月初,隨中共晉豫區黨委書記聶真開闢晉豫根據地來到陽城,同年六月,他受區黨委派遣,以陽南抗日二高教導主任的身份來到觀腰,領導主持觀腰村的抗日和減租減息運動。觀腰村處於抗日鬥爭的一個中心地帶,因此,楊恕同志夜以繼目的活動於周邊幾十個自然村莊,很快就幫助這些村莊成立了農、青、婦等抗日民眾團體。他還和張振東等共產黨人,在西交、南門河一帶組建起“析城劇團”,有演員70多人,他們先後編演了《何成悔過》、《出路》、《搐電線》等20餘節目,到陽城、沁水、濟源一帶給根據地軍民演出,大大鼓舞了抗日鬥志。
1943年11月2日,在日寇掃蕩駕嶺一帶時,楊恕同志被漢奸焦育賢、特務崔福保謀害而壯烈犧牲。

地圖信息

地址:晉城市陽城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