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凌虛境

觀照凌虛境是唐君毅先生《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所述九境中之第五境,於此中觀意義界。唐先生說:“此境之成,由於人可於一切現實事物之相,可視之如自其所附之實體,游離脫開,以凌虛而在。人即由此而發現一純相之世界,或一純意義之世界。然此中之一一相、一一意義,雖可無外在之體,然自有類可分。此純相、純意義之世界,可由語言文字元號而表示。人既有語言文字,亦必將緣是而發現其所表示之一純相、純意義之世界。人由語文符號所成之文學、邏輯、數學之論述,即以語文符號之集結,間接表示種種純相、純意義。人之音樂、圖畫之藝術,則是以聲、音、形狀之集結,直接表示種類純相、純意義。此所表示之世界,皆唯對一凌虛而觀照之心靈而顯,亦不能離之而在。故此境稱為觀照凌虛境。此境與前三中第二境(依類成化境)相應,乃皆以“相”之義為重,而其為“相”之義又不同者。一切由人對純相與純意義之直觀,而有之知。如對文字之意義自身之知,對自然及文學、藝術中之審美之知,數學幾何學對形數關係之知,邏輯中對命題真妄關係之知,哲學中對宇宙人生之“意義”之知,與人之純欣賞觀照之生活態度,皆根在此境。而哲學中之重此對純相、純意義之直觀之現象學的知識論,與論此純相之存在地位之形上學,如柏拉圖哲學之核心義與審美主義之人生哲學,皆當判歸此境。”

人在觀照虛凌境,所觀的是相,且是純粹之相。在依類成化境,所管的也是相,但並非是超然絕離於事物世界之外,是相不離物之相。此境中之相,完全從現實事物游離脫開,凌虛獨立地呈現在純粹直觀之心靈之前,能直觀此相的心靈本身亦仿如凌虛而立,故其所觀是純相,即一純意義的存在,故此境有稱為觀意義界。此中直觀心靈,非一般的知識性心靈,乃取其超凌於事物之外,本質上不沾著物體和身體,即以不關涉生理因素及一般心理因素為本質,直觀心靈常駐於純意義、純相的世界。
直觀心靈對純相、純意義的世界的知是一種觀照的活動,包括對語言文字元號之排列之純相之觀照,遣其內容而純觀其形式;對大自然或繪畫等藝術品的美的觀照,也遣其內容而純觀其色彩、線條之形式上的分布與配合;對文學之美的關照,只見其文字元號集結成章之悅目;對音樂之旋律與節奏之美德觀照,只聞其節奏旋律之悅耳;對數學、幾何學、邏輯之結構之美的觀照,只見其由形、數或命題合成之種種關係之互變之奇妙;對宇宙人生之道的觀照,只是對意義界之純相之有知。
所以稱為凌虛在於,人的心靈游離脫開一般的知識活動,他只是就知識本身而觀照之,對知識作直觀的理解,發現其純意義,觀照凌虛境由此形成。觀照凌虛境是人之從事藝術文化者,生命寄寓之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