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鼠兔

西藏鼠兔

西藏鼠兔,害鼠類中的一種,別名叫啼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鼠兔
  • 拉丁學名:Ochotona thibetana Milne -Edwards
  • 別稱:啼兔
  • :動物界
形態特徵,生態特徵,分布範圍,防治方法,毒餌法,噴灑法,熏蒸法,其他滅鼠法,效果檢查,滅鼠季節,

形態特徵

體型較達乎爾鼠兔小而細長。體長一般不超過155毫米。耳較大,橢圓形,高度不超過27毫米。四肢短小,後肢略比前肢長。無尾,尾椎隱藏於毛被之下,上唇有縱裂。體毛毛色較灰暗,夏毛背部棕黑色,毛基黑色,中上部淺棕,毛尖黑褐色;體側較背色為淡;耳外側黑褐,內側棕黑色,邊緣有窄白邊,耳前方有一撮淡色毛叢,耳後近頸部處有一淡色斑塊。觸鬚棕色或棕黃色,較短;頭部及吻端顏色較背部暗深;頭側、頸部淡棕黃色,整個腹毛基色灰黑;頦部毛尖白色;腹部中央淡棕黃色,兩側污白色;四肢外側毛色同背,內側毛色與腹部相同;足背淡棕黃色,趾部有黑褐色密毛;冬毛背部比夏毛稍淺淡,毛基部灰黑、毛尖黃褐色;故整個背部毛色呈黃褐色,體側淡黃褐色;腹毛色同夏毛,耳後淡色毛斑不及夏毛明顯。頭骨較平直狹長,顱全長小於40毫米,腦顱低平,稜角不大明顯,背部平直;額骨略突出,中間骨縫處稍凹入;頂骨前部略上凸,後部低平,人字嵴和矢狀嵴很低,人字嵴向兩側延伸與顳嵴相接;顴弓呈平行狀,前寬後略窄,末端有一細長突起;門齒孔與齶孔合併成一個大孔;梨骨不被前額骨邊緣遮位。齶長一般不超過14.5毫米。聽泡中等。不十分隆起。齒隙長與齒列長相等。

生態特徵

棲息于海拔3000米到4000米的高山草甸灌叢、芨芨草灘、山坡草叢中,尤其以柳、金露梅等不占優勢的灌叢中最多。在祁連山西段,主要分布在針茅苔草為主的生境中,以雙子葉植物為建群種的階地,山麓平原上數量最多。有時也棲居在河渠邊的馬藺、苔草灘上。營穴居生活,築洞穴於乾草根、灌叢及土塊之下,也有利用旱獺廢棄洞道側壁挖洞營巢。洞道一般距地面10厘米,根據洞穴結構,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結構複雜,全長3米以上,具多個分支,洞道出口多,洞內有貯室和一個巢室,名曰居住院洞;另一種構造簡陋,洞道全長僅為40-50厘米,有1-2個分支,分支末端各有一個與地面相通的出口,此種洞穴,用於臨時休息或躲避敵害,稱臨時洞。洞群各出口之間,有跑道相互貫連。洞口近旁常堆積有糞便,糞便呈圓球狀,新鮮糞便顏色黃綠,陳舊糞便灰黃色。晝夜活動,冬不蟄眠,甚至在雨天,雪被底下,亦常外出覓食。食性以植物為主,經常取食莎草科、禾本科等植物的莖、葉,亦食山柳、浪麻等小灌叢的嫩葉及其他植物嫩根。胃內偶爾有甲蟲殘骸。一年繁殖數次,繁殖期為五至六月,八至九月常有懷孕雌鼠,每胎5-6仔。分布區內數量較多,但由於其群居性不如達乎爾鼠兔強,故無密集聚居之現象。天敵主要有狼、狐、黃鼬、香鼬、艾鼬、鵠、鷹等。

分布範圍

省內分布於祁連山地和甘南;國內分布甚廣,北自山西,南至雲南,東至湖北西部,西至青海,四川等地;國外見於錫金。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Mammalia:哺乳綱 - Lagomorpha:兔形目 - Ochotonidae:鼠兔科 -Ochotona:
學名:
Ochotona thibetanaMilne-Edwards
中文名:
西藏鼠兔
中文拼音:
XiCángShǔTù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防治方法

鼠兔在我國草原地區,分布廣,數量多,當前用化學滅鼠法是消滅鼠兔的主要方法。

毒餌法

常用的殺鼠藥有C型肉毒梭菌毒素、8-10%磷化鋅、0.5%甘氟、0.02-0.5%氟乙醯胺等。此外,敵鼠鈉、毒鼠磷、氨基甲酸酯類LH106等可作為輪換藥物。常用的配製毒餌的誘餌有燕麥、青稞、大麥、蔬菜、珠芽蓼草籽、青草、青乾草等。最近,青海省草原總站以麥秸草、油菜稈作原料,用9YL-13CT顆粒飼料壓製機,壓製成直徑為3.2毫米柱形毒草顆粒多種,有8-10%磷化鋅草顆粒,0.5-1%甘氟草顆粒,0.5%氟乙醯胺草顆粒,1%1605草顆粒等,用於毒殺鼠兔,每洞5-10粒,滅效均在90%以上。這種草顆粒,只要妥為保存不致受潮,毒力能保存五個月。可機械化成批生產。

噴灑法

用0.5%甘氟、0.2%氟乙醯胺粉劑或0.05-0.2%氟乙醯胺液劑,在牧草生長旺季,噴灑在有效洞中周圍的牧草上,或每隔8米噴成藥帶或每隔8米交叉組成方格。噴至牧草濕潤而不形成水珠為宜。噴灑藥後的草場要禁牧30-45天,若用甘氟時禁牧應延長到113天以上。

熏蒸法

可將磷化鋁2片或磷化鈣30克投入有效洞中後,立即將洞口堵死。熏蒸時,必須確定洞內有鼠,或在鼠活動時,將鼠趕入洞後再投藥。

其他滅鼠法

在大面積草原上滅鼠時,僅具有次要的意義,但在掃殘時,則是主要的滅鼠手段。如:(1)鼓風捕鼠法:利用鼠兔遇急促氣浪即警惕逃竄的特性,向其洞內鼓風,乘它向外逃跑時捕捉,效果很好。其方法是,把有鼠的洞口堵住,只留兩個,一個洞口張一個布袋,另一洞口向洞內鼓舞風,鼠兔突然遭到急促氣浪的衝擊,就向須風的一端逃竄,結果鑽入布袋中而捉住。(2)陷阱捕鼠法:五月初,幼鼠開始出洞活動時,在洞口附近跑道上,挖一深約30厘米的垂直洞,幼鼠受到驚嚇亂竄時,就會掉入其中,或被捉住或餓死在洞中。(3)封洞法:冬季用泥或雪將鼠兔洞堵死,結凍後,則不易挖開洞口,就會悶死在洞中。(4)其他方法還有:灌水法和活套法等。

效果檢查

統計鼠兔數量時,通常採用目測法和統計洞口法。由目測法檢查滅鼠效果時,每公頃不能少於五隻,如用統計洞口法時,要設對照區,作以校正滅洞率。

滅鼠季節

毒餌法消滅鼠兔的最適宜時期是冬春季(10-3月份)。這一時期,植物全部枯死,根莖性植物的根芽尚未萌動,隨著氣溫的下降,土層凍結,食物稀少,鼠兔覓食困難。這時設放毒餌,鼠兔因貪食而容易中毒死亡。蔬菜和青草毒餌,亦可在夏季使用。噴灑法最適宜的時期,是在夏季五月下旬至七月中旬牧草生長的旺季。熏蒸法在夏季使用較好。其他方法,任何季節都可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