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西藏民族學院位於古都鹹陽渭水之濱,是西藏自治區所屬的一所辦在內地的民族高等學校。她是西藏創辦最早的高等學校,其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西藏公學,1965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西藏民族學院。建校50餘年來,西藏民族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使學校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今天的西藏民族學院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辦學實力,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文為主,文、理、經、法、管、教育相結合的多學科的現代化高等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民族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 地區:西藏
  • 成立時間:1958年
  • 人數:10000餘名
簡介,性質,宗旨,精神,活動,成就,

簡介

學院主要面向西藏招生,並在全國十餘個省區輪流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名,其中藏族學生近50%。學院以“愛國 興藏 篤學 敬業”為校訓。五十餘年來,西藏民族學院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面向西藏、服務於西藏的辦學宗旨,以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良的校風、學風,培養了3萬多名政治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西藏自治區的區、地、縣級領導幹部,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成長為西藏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骨幹和高級人才,學院因此贏得了“西藏幹部的搖籃"的美譽。
西藏民族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前身是財經學院志願者服務大隊,經院團委批准,於2003年3月5日正式成立,本協會通過組織和指導全校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志願服務,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體素質,為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做出貢獻。本協會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開展工作,奉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準則。
青年志願者協會是一支連線學校與社會的隊伍,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它本著以奉獻揚青春、與社會同進步的思想,力求工作創新,以服務師生、回報社會的服務宗旨,在老師同學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走向社會,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它為我們前途的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性質

西藏民族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Tibet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社會服務事業的在校學生以自願為原則組成的全校性社團組織。本協會是在西藏民族學院黨委和院團委指導下的學生組織,受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領導。

宗旨

通過組織和指導全校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大學生在推進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全面提高青年素質,為社會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作出貢獻。

精神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活動

奉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社會提供志願服務。貫徹和推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協會精神,傳遞愛心,傳遞文明。立足校園,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奉獻精神和服務能力;面向社會,組織了各式各樣的公益性活動,為社會公益事業和社會保障事業提供志願服務。對規劃、組織青年志願者協會活動;協調全校的各級各類青年志願者組織開展工作;加強與校外志願者組織和團體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成就

建會至今,本協會大力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充分發揮其規模優勢,積極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願者精神,在校內外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在校園內組織扶貧捐助,奧運知識競賽,積極參與了春之華,秋之實系列文化活動。在校外,組織了寒暑期組織三下鄉活動,組織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清理影響市容的“牛皮癬”行動,看望特殊教育學校兒童等一系列公益性活動。這些豐富而極有意義的青年志願者行動得到了廣大同學的積極回響,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同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歡迎,回顧過去這些取得的成就。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而且提高了同學們的社交能力,培養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同時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青年志願者已是家喻戶曉。服務社會、奉謝社會,志願服務正在成為新的社會風尚,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正在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中。在今年的招納新青年志願者的過程中,1929餘名同學踴躍報名,整個西藏民族學院內青年志願者人數已逾6000人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