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xizangensis Yü et Li)是薔薇科,委陵菜屬灌木,高可達2米,樹皮縱向剝落。產我國西藏(聶拉木、卡達河)。生山坡草地、竹灌叢下、河谷階地,海拔3600-4800米。該種枝葉茂密,黃花鮮艷,適宜作庭園觀賞灌木,或作矮籬也很美觀。葉與果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嫩葉可代茶葉飲用。花、葉入藥,有健脾,化濕、清暑、調經之效。在內蒙古山區為中等飼用植物,駱駝最愛吃。藏民廣泛用作建築材料,填充在屋檐下或門窗上下。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細圓柱形,有鬚根。
花莖直立,上升或鋪散,高6-35厘米,被稀疏短柔毛或脫落幾無毛。
基生葉3出複葉,連葉柄長4-8厘米,葉柄被稀疏柔毛和腺毛,或脫落幾無毛;小葉無柄或有短柄,小葉片倒卵形,寬橢圓形或呈扇形,頂端圓鈍,基部闊楔形,邊緣具圓齒,兩面綠色,被稀疏短柔毛或幾無毛;莖生葉3-4,與基生葉相似;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稀疏短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卵形,全緣,頂端圓鈍或急尖,外被短柔毛和腺毛。
花3-5朵集生於花莖頂端,開花後成疏散的聚傘花序,花梗長1-2厘米,被短柔毛;花直徑1-1.2厘米;萼片卵形,頂端急尖,副萼片橢圓形,頂端圓鈍,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花瓣倒卵形,頂端微凹;雄蕊20枚,有時12-13枚;花柱近頂生,圓錐形,基部明顯有乳頭膨大,柱頭稍擴大。
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草地、竹灌叢下、河谷階地,海拔3600—4800米。

分布範圍

產中國西藏(聶拉木、卡達河)。

近種區別

本種外形與耐寒委陵菜P. gelida G. A. Mey.相似,不同在於,莖生葉較多,通常3-4,花序集生於花莖頂端,開花後才疏散展開,副萼片寬闊.與萼片近等長,花柱圓錐狀,基部較粗,向上逐漸變細,可以區別。
西藏委陵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