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為金屬材料系,組建於1984年,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學校最早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系之一。目前有材料類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覆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同時具有“材料領域工程碩士”和同等學歷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焊接”三個本科專業,是四川省政府批准的“四川省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所屬學校:西華大學
  • 重點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
  • 學院地址:西華大學第五教學樓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學院領導,專業設定,研究生培養,本科生培養,學生工作,分團委學生會,科技活動,體育文化,社會實踐,著名校友,

歷史沿革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變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變革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的成都農機學院農業機械系鑄造工藝及設備專業,1982年機械工程系成立後,鑄造專業劃歸機械系。1983年學校更名為四川工業學院,於1994年從機械系中分出來獨立設定四川工業學院金屬材料工程系,1998年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3年4月西華大學組建後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從1978年開始招收第一屆鑄造專業本科生,1982年開始招收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本科生,1987年開始招收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專科生,1988年開始招收熱加工工藝與設備專業專科生,1989年開始招收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專科生,1991年開始招收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專科生,1997年在原有鑄造和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兩個本科專業的基礎上新增模具設計與製造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兩個本科專業。1999年教育部新頒布本科專業目錄後,我院材料學科按新的專業目錄劃分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同年(1999)建立特種材料及製備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學院於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5年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材料加工工程(1990年批准)、材料學(1998年批准)、材料物理化學(2005年批准)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院結構介紹學院結構介紹
截至到2011年6月,學院現有在職教師53人:高級職稱人員38名(正高級14人,副高級2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4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2名,碩士學位人員22名;還有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同時學院還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兼職教授。

學科建設

學院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覆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具有材料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和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資格。本科現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下設三個培養方向: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電子材料及元器件)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下設四個培養方向:模具設計與製造、焊接工藝及設備、鑄造工藝及設備、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兩個專業。擁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材料加工工程省級重點學科。

教學建設

學院建有“特種材料及製備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在國內有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知名度。“材料加工工程”學科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四川省特色專業,《工程材料學》、《合金熔煉與質量控制》是四川省精品課程,《材料學》是西華大學重點學科。《材料成型CAD/CAM》、《材料學》、《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高分子物理》(雙語)、《焊接冶金及金屬材料焊接性》、《金屬塑性成型理論與技術技術》為校級精品課程。
辦公地點辦公地點
材料實驗中心的前身是原四川工業學院材料系的材料製備實驗室,2003年更名為西華大學材料實驗中心。實驗中心占地面積約3500m2,有專職實驗教學人員8名,其中副高級4名,中級4名,兼職教師5名。中心下設材料工程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實驗室、電子材料實驗室、模具實驗室、焊接實驗室、鑄造實驗室和計算機實驗室七個專業實驗室。現有實驗儀器設備資產近1000萬元,總計640台(套)。
主要大型儀器設備和軟體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價格
國別
掃描電子顯微鏡
S3400N
$30萬
日本
掃描探針顯微鏡
STA-300HV
$12萬
日本
熱分析儀
SDTQ600
¥39萬
美國
X射線衍射儀
DX-2500
¥32萬
中國
三坐標雷射測量機
LSH800
¥35萬
中國
金屬納米粉連續生產裝置
MNM500
¥70萬
中國
高溫萬能材料試驗機
WAW-300
¥22萬
中國
真空感應電爐
ZGJL0.025
¥18萬
中國
CAE軟體
Moldflow,DYNAFORM等
¥37萬
美國
實驗中心主要承擔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實驗、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工作,同時還承擔了學校近機類相關專業的《工程材料》課程實驗。同時也是四川省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實驗中心實驗開出率和綜合實驗率逐年提高。通過一系列實驗體系的研究,最終確定以下幾個方向的綜合實驗模組:1、電子材料方向實驗模組;2、高分子材料方向實驗模組;3、材料工程方向實驗模組;4、模具方向實驗模組;5、焊接方向實驗模組;6、鑄造方向實驗模組。
註:材料實驗中心資料。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學院下設2個教學系(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1個材料實驗中心。學院擁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特種材料及製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5個代表學院科研與辦學特色的產、學、研機構(模具研究所、鑄造研究所、納米材料及套用研究所、表面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4個學科研究平台(高性能結構材料製備技術、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及套用、數位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 表面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所
  • 功能材料研究所
  • 納米材料及套用研究所
  • 模具研究所
  • 鑄造研究所

科研項目

承擔的部分縱向科研項目列表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項目級別
1
氫化鋯表面氫阻擋層製備工藝研究
國家級
國家級
2
基於碳納米管/納米過渡金屬氧化物複合材料的超大容量離子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級
3
室溫磁製冷材料及室溫磁製冷樣機研製
863
國家級
4
室溫磁製冷樣機及磁製冷材料的研究
國家級
國家級
5
鐵電薄膜用Pt/Ti/SiO2/Si電極特性研究
973
國家級
6
納米鎢銅複合材料的研究與套用
省科技廳重點
省部級
7
CoO2/Ca2CoO3超晶格熱電材料的界面穩定性研究
省部級
省部級
8
鈉米鎢銅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及機理研究
省人事廳學科帶頭人
省部級
9
醫用介入導管材料表面潤滑改性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10
釩鈦鈮多元合金強化耐熱耐磨材料及套用的開發
省科技廳攻關
省部級
11
鎂合金壓鑄件環保型表面處理技術研究
省科技廳重點
省部級
12
鎂合金快速成膜技術及電磁功能膜製備技術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13
聚氨酯彈性體/無機納米功能複合材料研究
省部級
省部級
14
鋁型材擠壓模具工作狀況的數值分析與模擬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15
Ti合金氫脆及形成機理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16
新型鎂合金壓鑄關鍵技術研究
省科技廳重點
省部級
17
清潔能源型內燃機缸套金屬型覆砂鑄造工藝研究
省科技廳重點
省部級
18
強韌鑄鐵的斷裂韌性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19
新型稀土——鎂合金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20
碳化物團球化機制及新型抗磨材料的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21
鐵路道岔心軌新——高性能耐磨材料研究(自籌)
省科技廳重點
省部級
22
TZS888合金及其套用基礎研究
省科技廳套用
省部級
23
稀土金屬鐠納米晶快淬粘結永磁材料的套用研究
省教育廳自然重點
廳市級
24
大功率發動機活塞表面陶瓷化處理技術研究
省教育廳自然重點
廳市級
25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彈性體研究
省教育廳自然青基
廳市級
26
低溫燒結微波陶瓷介電性能研究
省教育廳科研基金
廳市級
27
異種金屬連線技術及其套用
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專
廳市級
28
優質碘化鉛單晶體生長及碘化鉛探測器研製
省教育廳自然重點
廳市級
29
納米鎢銅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及機理研究
省教育廳自然預研
廳市級
30
納米陶瓷表面耐磨熱障層強韌性研究
省教育廳自然重點
部分科研項目介紹(共有七個,均用斜體黑體表示題目)
一、項目名稱:鐵路道岔(轍叉)心軌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研究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項目來源:四川省科技廳重點項目
項目簡介:本研究利用發明新型奧-貝耐磨鋼,成功地代替高錳鋼材質開發套用提速組合轍叉,其使用壽命及通載量比高錳鋼材質至少提高1-2倍,壽命達2-5年,通載量達2-3億噸。
項目成果:本項目於2001年四川省科技廳鑑定,技術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2002年獲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項目,200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申請發明發明專利兩項。項目成果在全國鐵路系統廣泛推廣套用,並將研究成果用於本科教學中。
二、項目名稱:硬質陽極氧化新技術及成套設備
項目來源: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
項目簡介:在研究認識氧化陶瓷膜的生長機制的基礎上,研製出與陶瓷膜的生長機制相適應的“硬質氧化新技術及計算機控制的恆流脈衝多功能自動化及成套設備”。特點是低能耗、效率高、工藝穩定性好,並有利於環保。該技術在國內處於先進地位。
項目成果:成果已被全國各地企業、高校及研究所採用,生產出口產品或進行科學實驗,並為本科生提供課程實驗、畢業論文實驗和教師的科研支持。
三、項目名稱:室溫磁製冷樣機及室溫磁製冷材料的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國家“十五”863項目
項目簡介:1、採用國產原材料研製出室溫磁製冷材料Gd-Si-Ge,材料達到美國Ames實驗室的技術指標並用於室溫磁製冷樣機中;2、開發了新型室溫磁製冷材料;3、開發了自動檢測材料的絕熱溫變系統;4、製作了直流磁控濺射系統在室溫磁製冷材料上濺射薄膜以進行材料保護。
項目成果: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5篇,其中9篇被SCI及EI收錄,多篇被CA收錄。申請發明專利1項, 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
四、項目名稱:精密硬質合金成形刀具離子鍍設備與技術
項目來源: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
項目簡介: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數控工具機和加工中心的廣泛使用,普通的硬質合金刀具已不能滿足要求,普遍採用表面改性技術提高硬質合金刀具的壽命與效率。西華大學研製的熱陰極離子鍍設備與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獲得了廣泛的套用。其利用熱陰極電子發射,形成高能的電子束,實現對工件的加熱、刻蝕,並使坩堝中的材料熔化、氣化、離化,在電磁場作用下在工件表面生成高硬度的化合物,如:TiC、TiN、TiCN、CrN等,從而大幅度提高硬質合金刀具與耐磨件的性能。
項目成果:獲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經貿委重點新產品。先後向重慶工具廠、貴陽工具廠、創隆實業(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轉讓設備與技術,實現科研經費近300萬元。
五、科研名稱:氫化鋯表面氫阻擋層製備工藝研究
項目來源:總裝備部預研基金項目
項目簡介:本項目研究了電鍍方法在氫化鋯表面製備採用電鍍氫滲透阻擋層所需要解決的鍍液組成、電鍍工藝參數、預處理工藝、氧化工藝等,建立了用於氫化鋯試樣表面製備Cr-C-O 氫滲透阻擋層的工藝;對所製備的氫滲透阻擋層的結構和組成進行分析和在650-750℃工作溫度內阻擋氫滲透的能力進行了評價;對所製備的氫滲透阻擋層阻擋氫滲透的機理做出了初步的解釋。
項目成果:項目於2007年8月通過驗收。在核動力工程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其中EI收錄3篇。申請發明專利一項
六、項目名稱:鐵電薄膜用Pt/Ti/SiO2/Si電極特性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子項目經費
項目簡介:研究Pt/Ti/SiO2/Si電極製備工藝及結構、電性能研究,考察製備工藝對微觀結構、形貌、層間界面及性能的影響;研究Ti層厚度對層間擴散的影響、Pt層厚度和取向對鐵電薄膜生長取向及性能的影響;通過實驗和模擬,研究採用各種晶化手段控制鐵電薄膜晶粒大小、擇優取向、表面形貌、層間擴散等的方法和效果。
項目成果:在國內外期刊上了發表論文8篇,其中SCI、EI收錄6篇。
七、項目名稱:易碎結構材料
項目來源:“十一五”軍品配套研製項目
項目簡介:微波著陸系統作為新一代的著陸系統,在複雜的氣象、場地條件下能夠保障飛機安全著陸。飛機起飛或著陸過程中,如果發生碰撞,XX地面設備能儘可能地保護飛機和飛行員的安全。在連線天線和外場監測桿的結合部使用了“易碎結構材料”,當發生碰撞時,它們能夠粉碎成碎片。
項目成果:本項目研製的易碎材料將廣泛運用於機場,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已開發出螺栓、平板等易碎結構件。
(科研項目統計截至2013年11月20日)

科研成果

學院承擔多項國家“863”計畫、“973”計畫、國家攻關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工配套等國家級科研項目、省部級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十餘項,現承擔有國家重點、重大攻關項目等縱向科研項目30多項,近5年完成及在研項目經費累計1405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經費265萬,橫向項目經費988萬,縱向項目經費152萬,為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學院教師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論文70餘篇,並出版專著13部,申請專利12項,已授權8項。
主要實驗成果:
1、成果名稱:室溫磁製冷材料及室溫磁製冷樣機研製(國家十五“863”),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申報專利一項。
2、成果名稱:高速準高速(提速)鐵路轍叉心軌耐磨材料及製備技術,該成果為國內發明專利,2002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國內領先水平、國際先進
3、成果名稱:熱陰極離子鍍設備與技術,國內領先水平,國家經貿委重點推廣產品,現已向多家單位轉讓了設備與技術。
4、成果名稱:鋁基特種滑動軸承合金及其在液壓工業中的套用,國際先進水平,獲2003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成果名稱:鐵路道岔(轍叉)心軌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研究,獲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副院長:魏遠文(負責學院黨總支全面工作,分管黨建、宣傳、組織、政治思想及檔案工作)
院長:魏曉偉(負責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學科建設及學院經費工作)
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謝君(分管學生工作)
副院長:金應榮(分管研究生、科研工作)
副院長:丁士華(分管本科教學及實驗室管理工作)

專業設定

研究生培養

 ·材料物理與化學
畢業照展示畢業照展示
 ·材料學
 ·材料加工工程
 ·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
 ·材料領域工程碩士點
導師情況
序號
姓名
出生年月
學歷
學位
職稱
導師類別
遴選時間
1
1965.07
大學畢業
在讀博士
正高工
博士生導師
2007年引進
2
王 苓
1955.08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7年引進
3
1964.11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1
4
傅 建
1955.02
大學畢業
碩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1
5
吳 衛
1947.12
研究生畢業
碩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1
6
趙 平
1954.01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1
7
1963.09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8
1958.05
研究生畢業
在讀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9
1965.09
研究生畢業
博士
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2003.04
10
1952.06
大學普通班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11
曾 明
1965.01
研究生畢業
在讀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12
劉錦雲
1963.05
研究生畢業
碩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13
1956.02
大學畢業
學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3.04
14
1962.08
大學畢業
碩士
正高工
碩士生導師
2004.06
15
1963.04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4.06
16
魏 剛
1971.1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4.06
17
賀 毅
1969.04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4.06
18
1963.01
研究生畢業
博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6.06
19
1962.04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6.06
20
1972.08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2006.06
21
彭 婭
1975.12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6.06
22
1972.05
研究生畢業
博士
副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2008.06
23
王 艷
1970.08
大學畢業
在讀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9.07
材料加工工程
一、培養目標
從全面提高素質及能力出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材料加工碩士學位研究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為:加強體育鍛鍊,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二、研究方向
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及現有研究基礎,其研究方向設有:
l、新材料製備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功能材料製備及成形;b.複合材料製備研究;c.表面改性及理論;d.特種高分子材料製備及成形
2、特種成形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特種鑄造技術;b.精密成形技術;c.輕合金成形技術;d.粉末冶金成形技術
3、材料加工CAD/CAE
研究內容包括:a. 鑄件成形過程中計算機模擬與控制; b.塑性成形計算機模擬與控制;c.塑膠成形計算機模擬與控制;d.快速原型技術
4、模具CAD/CAM
研究內容包括:a.模具CAD/CAM; b.模具設計製造中的反求技術;c. 材料成型並行工程。
5、材料先進連線方法及技術
研究內容包括:a.焊縫金屬性能人工神經網路預測技術;b.模糊控制技術在焊縫跟蹤系統中的套用;c.焊接缺陷的圖像處理技術;d.先進材料焊接工藝的最佳化設計
三、學習年限
本碩士點研究生學習年限制定為:
1、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2.5至3年。
2、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
四、培養方式
五、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及安排見附表。
六、學位論文工作
論文工作應包括:
1、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調查研究,在第三學期開始,最遲在第四學期前四周完成;開題報告需經院學術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
2、論文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應有具體論文工作研究時間計畫,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結果,論文工作進行方式以及研究內容是否具備一定創新性。
3、論文工作階段檢查。指導教師和學院學術委員會定期對研究生論文工作進行檢查,並對工作內容提出指導性的意見;論文研究工作時間必須達到一年以上。
材料學
一、培養目標
從全面提高素質及能力出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材料學碩士學位研究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為:加強體育鍛鍊,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二、研究方向
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及現有研究基礎,其研究方向設有:
l、功能材料及製備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稀土功能材料;b、陶瓷功能材料;c.高分子功能材料;d.電子薄膜材料。
2、複合材料及製備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高分子複合材料:b、抗磨、抗蝕複合材料:c、陶瓷基複合材料;d、金屬基複合材料。
3、納米材料及套用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金屬納米粉體材料;b、高性能納米陶瓷、硬質合金;c、納米潤滑材料;d、納米功能材料。
4、高性能結構材料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a、新一代高性能的鋼鐵材料;b、高強、高韌鎂合金;c、高性能、環境友好的新型複合材料;d、塊狀納米結構材料;e、高性能耐磨材料。
三、學習年限
本碩士點研究生學習年限制定為:
1、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2.5至3年。
2、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
四、培養方式
2.採取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重視知識面的擴大和新興邊緣學科的學習。
五、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及安排見附表。
材料物理與化學
一、 培養目標
從全面提高素質及能力出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學位研究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為:具有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業務知識及較強的實踐技能;熟悉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動向;具有一定人文素養;具備較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工作的能力。加強體育鍛鍊,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二、 研究方向
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及現有研究基礎,其研究方向設有:
1、 電子薄膜材料與物理
2、 納米電子信息材料
3、 磁性材料與元器件
4、 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
5、 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三、 學習年限
本碩士點研究生學習年限制定為:
1、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2.5至3年。
2、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
3、課程學習、教學實踐和學術報告在一年半內完成,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時間不少於一年。
四、 培養方式
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加強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保證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五、 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極安排見附表。
六、 學位論文工作
論文工作應包括:
1、論文撰寫工作。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論文撰寫應在論文主要工作完成之後,經指導教師和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對研究內容審查同意後進行。論文撰寫工作應在提交論文答辯前兩個月完成。
2、論文評閱。論文撰寫工作完成後,及時將論文送交學院學術委員會,聘請校外專家1名及指導教師進行論文評閱。論文評閱通過後,方可組織答辯。

本科生培養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工程化學與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材料近代研究方法、微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
專業方向1:材料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金屬材料工程、表面工程等領域的基礎知識與綜合套用能力;掌握材料研究、設計、開發、製備、加工、熱處理,以及工程套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能在材料的製備、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檢測及分析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技術改造、工藝與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方向課:材料學、熱處理原理及工藝、表面工程、材料性能學、金屬腐蝕與防護、失效分析、無機材料學、複合材料學、高分子材料學等
專業方向2:高分子材料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高分子材料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與綜合套用能力;掌握材料研究、設計、開發、製備、加工、改性,以及工程套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檢測及分析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技術改造、工藝與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方向課:有機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高分子材料學、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塑膠成型工藝、塑膠成型模具等
專業方向3:電子材料及元器件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交叉領域內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從事電子材料、功能元器件及其套用電子技術研究與開發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方向課:固體物理、電介質物理、電子材料製備技術及工藝、半導體物理、電子元器件概論、電子材料概論、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測試技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本科 學制四年 就讀校區:校本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教育部1999年專業調整後的大類熱加工專業,涉及傳統的鑄、鍛、焊及壓力加工、熱處理等專業。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在原鑄造、焊接、模具設計及製造專業的基礎上整合而成,2006年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四川省特色專業。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基礎、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化學、塑膠成型設備、材料成型理論與技術基礎、材料成型控制及自動化、材料成型計算機模擬、材料成型CAD/CAM、焊接方法與設備、現代模具加工技術、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鑄造機械及自動化、微機原理及套用
專業方向:模具設計與製造、焊接工藝及設備、鑄造工藝及設備、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集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套用技術為一體的寬口徑專業。培養具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礎知識與綜合套用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複合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畢業生能在現代製造業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及生產管理、企業經營及管理等相關工作。
就業範圍:汽車、電子、儀器儀表、材料、機械、模具、航天航空、計算機、輕工、環保等行業,以及商業、科研、教學、部隊、技術管理和技術貿易等部門。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 學制四年 就讀小區:校本部)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前身為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1991年開始招收專科生,1997年招收本科生,1999根據教育部專業設定要求,與鑄造工藝與設備、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合併成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我校焊接專業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中分離出來,設定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專業代碼:080411M,修業年限:4年,學位授予門類:工學。
主要課程:材料物理化學、電工技術、材料成型傳輸原理、材料成型CAD/CAE、機械設計、機械製造、金屬成型理論與技術基礎、材料成型控制技術基礎、弧焊電源、焊接結構與工裝、焊接冶金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與設備等。
培養目標:培養面向金屬結構工程及機械、電子產品製造,汽車製造、船舶製造、航空航天等行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基礎厚實、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創新精神強的焊接技術與工程人才。
就業範圍:畢業生可在政府、規劃、經濟、設計、科研、學校等從事管理或教學工作。也可在機械、裝備、冶金、汽車、航空航天、建築、鐵路、高速公路、石化、電子電器等行業從事技術、研發及管理工作。
(專業設定參考資料)

學生工作

分團委學生會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會在學院黨總支、校團委的共同領導下,學院分團委的親切指導下的一個完全由本學院同學組成並服務於廣大同學的具有高素質的學生組織。在這裡,我們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為工作宗旨;以創建學生之家、師生之橋、幹部之校為工作目標;以想同學之所想,及同學之所及為工作原則,熱情、主動、積極而富有成效的開展各項工作。學生會在主席團的領導下,下設七個部:組織部、宣傳部、文娛部、體育部、生活部、學習部、實踐部、外聯部。學生會共有成員80餘人,均是各年級骨幹,不但有工作的能力,更有為廣大同學服務的熱情和願望。

科技活動

  學院學生共500多人次參加各類科技文化活動,獲獎達69人次。2011年至2014年申報獲準的課外科技項目13項,獲西華大學大學生創新獎5項並獲優秀組織獎。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及“挑戰杯”賽等,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四川省二、三等獎6人次。開創了“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及建模大賽” ,並連續舉辦了7屆。

體育文化

近三年,學生參加校內體育、文化活動33項,參加人數達800餘人次,多次獲得各類獎勵。
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社會實踐

學院組織“三下鄉”、“青年志願者”等社會實踐活動42次,參加人數達600人次,獲得省、市優秀團隊3次,省、市先進個人6人次。
(學生工作統計截至2013年11月20日)

著名校友

王華明中國工程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雷射增材製造領域專家。起步迅速、屢屢破格晉升、擁有大量學術成就的青年學者,200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志鋒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基金會首席研究員;美國波士頓大學納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美國終身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