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海軍的“加納里亞斯”級重巡洋艦

西班牙海軍的“加納里亞斯”級重巡洋艦

眾所周知,1922年簽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是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這五個海軍強國,所以有遵守條約規定的義務的只有這五國。換而言之,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約國建造的重巡洋艦也都在條約限制範圍之內。但是從軍艦發展的角度來說,即使是條約簽約國以外的國家在同一時期、使用相同乃至相似技術建造出擁有相近性能的重型巡洋艦,也可以將其視為條約型重巡洋艦(Treaty Heavy Cruiser)。以這個標準的話,西班牙海軍的“加納里亞斯”級重巡洋艦(Canarias Class)可以說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約國之外唯一的條約型重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加納里亞斯”級重巡洋艦
  • 英文名稱:TheSpanish Navy "Canarias" class heavy cruise
  • 國家:西班牙
  • 歷史背景:20世紀初歐洲列強海外殖民時期
  • 類型:重巡洋艦
基本信息
西班牙海軍的“無敵艦隊”曾經遍布各大洋稱霸世界。但是自“無敵艦隊”1588年潰敗於英國皇家海軍之後,西班牙國力逐漸衰落,南美洲各殖民地後來也紛紛獨立,國內政局也始終動搖不定。1833年~1840年及1872年~1876年間兩度禍害西班牙的王位繼承戰爭之後,在阿爾方索十二世恢復君主統治的同時,西班牙開始重新整頓海軍。
但此時,西班牙已經失去了相當多的海外殖民地,占領下的殖民地只剩下以古巴、波多黎哥為首的西印度群島以及遠東的菲律賓。這一時期裝備西班牙海軍的作戰艦艇主要是用於殖民地附近海域的海上警備以及保護通往西班牙本土的海上通商航線。美國“緬因”號軍艦於1898年2月15日在古巴哈瓦那灣內突然爆炸沉沒,“記住緬因號”(Remember the Maine!)成為當時在美國廣泛流傳的口號。在公眾瘋狂推動下,美國政府也順水推舟積極備戰。美西戰爭終於以此為契機而爆發。西班牙海軍的艦隊在馬尼拉灣以及聖地亞哥灣慘敗於美國海軍,不僅損失了所擁有的大多數艦艇,而且將西印度群島和菲律賓的殖民統治權拱手相讓於美國。
西班牙在進入二十世紀後重建海軍,終於在1908年開始建造包括“無畏”級戰列艦在內的各型水面艦隻。在建立近代化海軍的同時,必須擁有近代化的技術力量和海軍造船廠。當時的西班牙國內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以英、法為首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西班牙海軍工廠原本就和英國造船公司有著淵源的關係,在此之後西班牙海軍便長期依賴於英國海軍的技術力量。
1926年至1931年間制定的造艦計畫里已經開始起工建造的水面艦艇中包括本文的主角——“加納利亞斯”號和“巴利阿里”號(Baleares)重巡洋艦。西班牙雖然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約國,但是其造船技術和英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一型號的重巡洋艦便是參照英國“肯特”級條約型重巡的設計在西班牙國內建造的。西班牙最初的重巡洋艦造艦計畫是建造3艘同級的重巡洋艦,但海軍方面在1931年因財政原因將其中1艘重巡洋艦更換成了5艘大型驅逐艦。
當時的西班牙內閣在1930年因財政問題而瓦解,共產主義勢力以此為契機而抬頭。1931年西班牙爆發了革命,米格爾·普里莫·德·里韋拉的獨裁政權被推翻,西班牙國王阿爾方索十三世被迫退位並逃亡。革命的結果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建立,國內政局不穩而使得海軍預算一減再減,建造中的2艘重巡洋艦的工期被數次延後。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黨組織的“人民戰線”在大選中獲勝,共和國政府推進了一系列改革以此打擊國內的法西斯主義勢力。1936年夏,佛朗哥發動軍事政變,西班牙內戰由此開始。西班牙內戰原來其實是國內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衝突,但是自德國和義大利出兵武裝干涉之後,內戰演變為一場反法西斯戰爭。西班牙海軍的作戰艦艇也被一分為二,分別參加了殘酷的內戰。而內戰期間這兩艘重巡洋艦則是隸屬於佛朗哥政權下的海軍,2號艦“巴利阿里”號在卡塔赫納灣(Cartagena)內被魚雷擊沉。佛朗哥軍在1939年贏得了內戰,西班牙國內政局總算是暫時穩定了下來。佛朗哥政權在二戰中貫徹保持了中立的立場,所以沒有損失什麼水面戰鬥艦艇,而且西班牙海軍還能夠在二戰後維持了一定的戰鬥力。
“加納里亞斯”級(Canarias Class)重巡洋艦
美英日法意五國締結《華盛頓海軍條約》是在1922年,當時西班牙海軍正開始建造2艘“阿爾方索”級(Alphonso Class)輕巡洋艦。這兩艘輕巡洋艦於1922年開工建造,分別在1925年和1927年下水竣工。第3艘“阿爾方索”級輕巡洋艦在1926年開工,1931年竣工下水,標準排水量為7457噸,3座152毫米雙聯裝火炮,另有同口徑單聯裝火炮2座,參照了英國皇家海軍的E級輕巡洋艦。“阿爾方索”級輕巡洋艦和“加納利亞斯”級重巡洋艦都是在英國的菲利普·沃茨爵士(Sir Philip Watts)的指導下進行設計的,這3艘輕巡洋艦一直服役至二戰結束後,到60年代為止依然是西班牙海軍的中堅力量。
裝備203毫米(8英寸)艦炮、標準排水量10000噸以下的重巡洋艦實際上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產物。嚴格來說,條約型重巡洋艦這一稱呼只適合簽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五國所建造的艦隻。西班牙雖然不是簽約國,但其同時面對大西洋和地中海。因為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西班牙海軍不得不密切關注簽約國海軍,特別是法國、義大利兩國海軍的動向。為了能與法、意海軍的條約型重巡洋艦對抗,西班牙開始計畫建造符合條約型重巡標準的重巡洋艦。1926年建造3艘10000噸級的重巡洋艦的計畫正式出爐(如前文所述,原3艘的建造計畫在1931年改成了2艘),這就是“加納利亞斯”級重巡洋艦。但是憑藉當時西班牙國內的工業和技術力量是無法建造如此高技術含量的重型巡洋艦的。和“阿爾方索”級輕巡洋艦一樣,西班牙海軍只能將設計工程委託給英國海軍。
最初的設計方案是搭載3座三聯裝203毫米艦炮,艦身形狀與“阿爾方索”級輕巡洋艦相似。最初的設計方案剛出爐的時候,英國已經開始建造“肯特”級(Kent Class)條約型重巡洋艦。但最初方案由於財政預算的問題拖延了好久才最後拍板定案,結果只能以業已定型的“肯特”級重巡為原型做若干修改而重新設計。“加納利亞斯”級的艦船設計雖然基本上都委託給英國海軍,而建造則是在西班牙國內的造船廠進行,然而包括以203毫米主炮為首的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是要依靠英國方面直接提供。
“加納利亞斯”級重巡洋艦於1928年8月正式開工建造,由於當時國內政局不穩,撥給海軍的造艦預算連年減少直接導致了工期延後。1號艦“加納利亞斯”號於1931年5月下水,竣工是在1936年9月,從起工建造到竣工服役足足花了約8年的時間。西班牙內戰爆發之時,兩艦都在費路爾(Ferrol)海軍工廠剛剛完成試運行。其間費路爾海軍工廠是由佛朗哥政權的海軍所占領並控制的,所以兩艘巨艦都是在佛朗哥政權的指揮下展開行動。
“加納利亞斯”級和其原型的“肯特”級一樣採用了平直甲板船型,直線形艏。艦上所搭載武器裝備的配置基本上沿襲了“肯特”級的設計。特殊形狀的艦橋構造,以及由2根煙囪合併而成1根的巨大煙囪使得“加納利亞斯”級在外觀上有別於其他條約型重巡。
艦的動力是採用雙軸推進,這樣的設計作為條約型重巡洋艦相當罕見。動力為8台鍋爐和2台蒸汽輪機,每個鍋爐室各裝備2台鍋爐。額定輸出功率90000軸馬力,最高航速33節,15節時續航力8000海里。裝甲防護是“加納利亞斯”級的最大弱點,其舷側甲板帶厚51毫米,甲板裝甲厚不過38毫米,炮塔裝甲厚25毫米,彈藥庫裝甲厚114毫米。這樣的裝甲能力和同時期建造的各國條約級重巡洋艦有一定差距。
“加納利亞斯”級重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為10113噸,滿載排水量是13070噸,艦身全長193.9米,寬19.5米,吃水深5.3米,人員編制1042名。“加納利亞斯”級的艦身全長比“肯特”級長約4米左右,而艦身寬要比“肯特”級短1.3米,這是為了提高航速而採用的細長船型。艦主炮是4座雙聯裝203毫米艦炮,這和“肯特”級相同,並且可以以70度仰角對空射擊。其他還有8座120毫米單聯裝高射炮以及40毫米、20毫米高射機槍。艦上還裝備了4座固定的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分別配置在後桅樓附近的中部甲板上。
“加納利亞斯”號重巡洋艦在二戰後的1952年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原先是特徵的巨大煙囪被改裝成兩根平行的煙囪,因此“加納利亞斯”號重巡洋艦在外觀上有了巨大的變化,然而其它大部分裝備和新造時相比卻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加納利亞斯”號在1975年12月17日正式退出現役,成為服役至最後的條約型重巡。條約型重巡洋艦的歷史最終卻是由條約簽約國之外國家海軍的重巡洋艦拉上帷幕,這不能不說是上天開的小小玩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