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營鎮(山西省襄垣縣西營鎮)

西營鎮(山西省襄垣縣西營鎮)

西營鎮隸屬山西省襄垣縣,全鎮面積約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300畝,糧食總產量1519。1萬斤。轄23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
  • 下轄地區:2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355
  • 面積:56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晉D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發展,環境資源,地域地貌,人口,交通,文明建設,社會狀況,集鎮建設,教育,交通,衛生醫療,文化體育,名勝古蹟,紅色旅遊景區,特色小吃,

基本概況

西營鎮,是一個邊界鄉鎮,位於北偉36°42′,東經113°4′。東和武鄉縣韓北鄉分界,西鄰本縣王村鎮龍王堂,南與下良接壤,北臨武鄉縣監漳。該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越。
西營集鎮自唐代以來,就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是襄、武兩縣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西營,一個千年古鎮,位於襄垣縣東北部。花果山下,北漳河畔,一個小小的盆地。站在盆地中央漳河橋上,四圍山色古蹟盡收眼底。北與武鄉縣接壤,為襄垣的邊陲重鎮,因後趙皇帝石勒在此築城積粟時,此地為護城西兵營而得名“西營”。隋唐為集鎮,明清至民國為本縣四大集鎮之一,為太行抗日根據地兩大重鎮之一(另一鎮為陽邑)。
西營為勾通武鄉、襄垣物資交流的碼頭鎮,集市一向繁榮,是本縣北部與武鄉東部人民物資交流的集散地,鎮上商賈雲集,百貨齊全,價格便宜,繁華熱鬧,自成體系,素有“小北京”之稱。

經濟發展

西營鎮區位勢明顯,氣候環境獨特,礦產資源豐富,是投資創業的寶地。截止目前有四座鐵礦山、三座煤礦、一個預製廠、一個洗煤廠。駐鎮單位有派出所、國土資源所、教辦、中學、糧站、郵電、電信、衛生院、供銷社、畜牧站、信用社等11個。
改革開放以來,西營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鎮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都取得新的成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二00六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8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68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30608萬元,營業收入達到3056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395萬元,財政人口約200人。

第一產業發展

西營鎮傳統的種植業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高粱等。耕地面積1949年為35611畝,1978年為33507畝,進入21世紀以來常用耕地面積為37653畝,分布在北漳河西岸的丘陵地區。
人均耕地面積1949年為5.1畝,1978年為2.9畝,2010年為3.2畝。糧食總產量1949年為2696噸,1978年為4601噸,2010年為8753噸。
至2010年全鎮建成高標準園區化農田1萬畝,玉米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畝產超千斤。水果以蘋果、桃、梨、杏為主,2010年年產量達40噸。
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扶持,全鎮初步形成了西山千畝瓜果田,東山特色小雜糧,沿河、沿溝萬畝玉米糧田的種植業新格局。設施農業經過不斷發展,種植面積發展到今年的700畝。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576萬元對南坪、豐曲、城底三村河灘進行了中低產田改造,配套整修了田間路5公里,灌渠2000米,新上了高灌設備,整體提升了5000畝土地的產出率。
林業主要以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和育林為主,2010年造林累計面積達到1300畝。
在崔嶺、常坪、興民、南岩、洞上、轆軸凹等幾個村發展了1300畝乾果經濟林,掛果後可望畝均增收2000元。養殖業主要有豬、牛、羊及各類家禽,總計21000餘頭(只)。

環境資源

地域地貌

西營鎮鎮域實則為東山、西山,間或小盆地。北部是半山半丘陵地帶,有源於武鄉關河水庫的濁漳河流經。全年無霜期160-180天,極端氣溫-29.1℃-38.1℃,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水文地質狀況為古河床沉積,地質層上部為黏土、礦土、砂質黏土,覆蓋深度60米左右,下部為石炭紀泥岩、頁岩、砂岩和煤鐵層。

人口

全鎮1949年有2339戶7015人;1978年有3007戶11717人;2010年有3068戶11434人。其中農業人口10907人。

交通

西營鎮交通極為便利,西龍線全長22.7公里,方便了西北山溝農民與外界聯繫。襄王線穿境而過,全長20公里,南北通貫襄垣、武鄉兩縣。2010年,對全鎮17個村進村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完成村主幹道的水泥硬化工程共57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文明建設

西營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實施“三五戰略、建設一流強縣”的工作目標,立足西營實際,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充分發揮西營土地、資源和古集鎮三大優勢,努力掛靠和依託科研院所培育一批農民優勢產業;掛靠大公司大集團,做大做強煤、鐵企業和煙花爆竹產業;努力對外開放,加快小城鎮建設,壯大集鎮貿易,力創集鎮品牌,提高全鎮綜合經濟實力,提高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把西營建成一個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生態環境優美的一流強鎮。

社會狀況

集鎮建設

西營鎮聞名已久,明清為襄垣“四大集鎮”之一,店鋪林立,商貿發達。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不斷擴容的商鋪和混亂無序的管理,致使街道髒、亂、差,一度為西營集鎮之頑垢。2009年,鎮黨委、政府全力以赴,總投資500餘萬元完成了東西街、北街、南街道路的鋪裝改造工程,建設地下管網2.5公里,人行道鋪裝3公里,拆除了主街道兩旁低矮、陳舊的建築物,在此基礎上投資200萬元新建門面房2000平方米,臨街門店40個,投資20餘萬元對西營村級活動場所進行了改擴建,建築面積達到156平方米,為了進一步健全完善集鎮功能,集中力量改變集鎮形象,投資150萬元,新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商貿市場,可容120餘個攤位,可徹底解決占道為市問題。其他各村也在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扶持下興建了沼氣、土地暖,用上了清潔能源。

教育

西營鎮文教事業欣欣向榮,發展較快。全鎮現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生57人;三所寄宿制完校,就讀學生403名;17所三年制國小,有學生46名。2010年投資80萬元完成了城底中心校宿舍樓建設和教學樓改造工程,並按期保質完成了全鎮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

交通

西營鎮交通極為便利,西龍線全長22.7公里,方便了西北山溝農民與外界聯繫。襄王線穿境而過,全長20公里,南北通貫襄垣、武鄉兩縣。2010年,對全鎮17個村進村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完成村主幹道的水泥硬化工程共57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衛生醫療

鎮衛生院有醫護人員18名,病床25張,設有急診、內科、外科、婦幼、口腔、化驗室等,能開展常規手術。全鎮建成新農村衛生所23個,並已全部驗收合格,鎮村醫療衛生機構達標率達到90%,現已全部投入使用。疫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實施,投資96萬元對西營衛生院進行了改擴建,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醫療預防保健網路。新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97%。計畫免疫兒童衛生保健普及率達95%。

文化體育

全鎮有“八音會”3家,秧歌隊7支。每逢正月十五過節,都有村民們自編自演的節目上演。襄垣秧歌發端於西營,隔河傳入武鄉。另外,西營還有一種獨特的民間歌舞形式 “挑高”,大約出現在明末清初,現在也非常流行。當地民眾十分熱愛體育運動,多次參加市縣組織的比賽,並取得好成績。為了繁榮鄉鎮文化氛圍,加快鄉鎮文化建設,改善西營鎮文化發展水平,2011年投資120餘萬元新建文化站一座,於當年6月上旬完工。

名勝古蹟

石勒城,位於西營鎮東部,為石勒(字世龍,公元274-333)據上黨時所築,現僅存遺址.殘存城牆高6米長27米,城牆根基大部可辨,遺址內有各種繩絞、陶片、瓦當,出土有戰國布幣,漢代陶壺、箭簇等歷史文物,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頂,坐落在西營村北龍王山頂,元代建築。面闊三間,單檐,硬山頂,梁架結構等都保持元代早期建築手法特點,屬山西省稀有的古建築之一。
文昌閣,建於清嘉慶十三年,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營村南山頂,磚石結構,五層建築,由地宮、塔身、塔頂組成,登上第五層,西營全境一覽無餘。
關爺廟,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坐西向東,二進院落。拾級而上,有大殿、獻殿、樂樓、南北廂房、僧房等,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曾在該廟設立生產部,紡花織布,制軍鞋。

紅色旅遊景區

八路軍總部會昌校,成立於1939年2月,毛主席從延安選擇360名高級幹部來太行山進行財經管理培訓,並親自命名為“會昌校”。八路軍總部稱“財經幹部培訓隊”,簡稱“經訓隊”。會昌校設在花豹拐村,朱德總司令、任弼時、左權等首長曾來會昌校講課。
八路軍總部軍法處,成立於1939年10月,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花豹拐村,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除奸部”。楊尚昆、鄧小平、左權等首長曾在此辦公。現存一連四串清代民宅,青磚木石結構,有樓房、窯、廂房等。
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政促進會,位於城底村老爺廟。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此召開“黨政促進會”。朱德、楊尚昆、陸定一等在會上作了報告,民主人士李公朴在會上發了言。

特色小吃

西營灌腸(又名官嘗)、乾餅夾肉、棗糕譽滿上黨。特別是西營灌腸,硬而不脆,軟而不膩,鬆軟而有彈性。
灌腸灌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