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

西海固

西海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的代稱,範圍包括固原地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固原縣、涇源縣、隆德縣、彭陽縣六縣,以及同心縣部分,不是一個標準的行政區劃,沒有嚴格的定義。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宗教層面的固原,你就叫他西海固;如果你要探尋歷史深處的固原,你索性把他稱作蕭關或原州,這樣,寧夏境內一個最具神性的州府便使你開始了靈魂之旅。

20世紀80年代,甘肅省定西、河西走廊和西海固三地統稱中國“三西”。西海固,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也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核心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海固
  • 別名:固原地區
  • 所屬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 下轄地區:1區5縣
  • 電話區號:0954
  • 人口:220萬
  • 著名景點:六盤山、須彌山石窟、火石寨
  • 機場:六盤山機場
  • 火車站:固原火車站
  • 車牌代碼:寧D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資源,人文歷史,當前狀況,政策發展,

歷史沿革

2001年7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寧夏固原地區(即西海固地區),設立地級固原市,這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後一個由地區改為地級市的行政區域。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將海原縣劃歸中衛市管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包括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涇源彭陽6縣。
行政區劃上的西海固地區(固原地區)行政區劃上的西海固地區(固原地區)

氣候資源

地處黃土高原,山大溝深,年均降水量僅300毫米,蒸發量卻在2000毫米以上。

人文歷史

唐人王維在《使至塞上》中寫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西海固西海固
張承志在其《大陸與情感》一書的《離別西海固》章節中這樣說:“西海固,若不是因為我,有誰知道你千山萬壑的旱渴荒涼,有誰知道你剛烈苦難的內里?西海固,若不是因為你,我怎么可能完成蛻變,我怎么可能衝決寄生的學術和虛偽的文章;若不是因為你這約束之地,我怎么可能終於找到了這一滴水般渺小而純真的意義?”
而李敬澤在其長篇散文《尋常蕭關道》中開篇即如此敘述固原:“如果我是幾百年前的將軍,我會久久地凝視固原,血與劍與風的固原,馬群洶湧的固原,烽燧相望,堅城高壘的固原。在廣大的帝國版圖上,固原是一個微小的點,但兩千年間,任何一個目光銳利的戰略家都會一眼盯住這個點。這是帝國的要穴,是我們文明的一處要穴,他無比柔軟因而必須堅硬。你的面前是地圖,地圖上的北方是無邊的大漠和草原,騎馬的民族正用鷹一樣遠的眼睛望著南方。南方有繁華的城市、富庶的農村,有無窮無盡的珍寶、絲綢,還有令人熱血沸騰的美麗女人。他們耐心的等待著,但是他們終有一天會失去信心,猛撲過來 ,那么,他們的劍將首先指向哪裡?你看看地圖,一目了然
固原。如果突破固原,整個甘肅就成了被切斷的臂膀,而通向**的門就轟然洞開.固原曾如同帝國的咽喉。”
李敬澤是漢人,更重要的,他是過客,所以,他或許只能理解歷史深處的固原,由物慾和權利而引起的戰爭下的固原。
20世紀,由於一系列文化產品的出現,“西海固”一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人類不能生存之地。然而,就是在這裡,孕育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出現了一系列作家,學者等。張承志先生有名的那部《心靈史》就是誕生在這裡。最重要的是在“西海固”這貧瘠的土地上,生活著對伊斯蘭教非常虔誠的回族穆斯林,他們在維繫自己生活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古老的傳說。

當前狀況

西海固,指寧夏六盤山地區西吉、海原、固原等8個貧困縣。這裡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山高坡陡,雨水稀少,十年九旱。直到七十年代,仍有百分之七十的民眾吃不飽、穿不暖,人畜喝的是苦鹹水。
貧窮,不光是因為土地貧瘠,還因為閉塞、生產方式原始、科技文化落後。
西海固西海固
飲水難,直接原因是當地惡劣的自然條件:水土流失嚴重,極端氣候日趨增加。

政策發展

建設西海固地區脫貧引水工程等,是從根本上解決當地嚴重缺水問題、保障脫貧和發展用水需求的必要出路。
西海固移民西海固移民
1998年,寧夏對西海固貧困地區進行大規模移民搬遷。實施吊莊移民、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插花移民,6次大規模移民累計從西海固地區移民120餘萬人。
2015年12月,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啟動。
1982年,中央決定實施“三西”(寧夏西海固和甘肅定西、河西)扶貧開發計畫,西海固首開有計畫、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的先河。
1983年以來,國家投向寧夏的扶貧資金達430餘億元,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產業大發展,打通了貧困地區“內通外聯”通道。
中國鐵路總公司、華潤、中航油、中國商飛、中國建材等央企回響精準扶貧號召,發揮各自產業優勢“造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