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陽

西河陽

西河陽村是諸由觀鎮上一個富饒而美麗的村莊,南面10公里之處是煙臺南山旅遊區,北面5公里之處有龍口最大的濕地公園——黃水河濕地公園、以及 龍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再往東北行駛20公里有八仙過海之地——蓬萊閣,東距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約40公里,西距龍口港20公里,南部臨近榮烏高速 (G18),以及建設中的龍煙鐵路,“海陸空”交通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河陽村
  • 外文名稱:Ancient Village-XI He Yang
  • 別名:河陽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山東煙臺地區
  • 下轄地區: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
  • 電話區號:0535
  • 郵政區碼:265705
  • 方言:黃縣話(魏積安春晚小品的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古槐;古圩子牆;故居-哈瓦房
  • 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
  • 火車站:煙臺火車站,濰坊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F,魯Y
  • 名人:張修基;王人生
村落介紹,主要榮譽,中國傳統村,文物保護單位,傳統古村,旅遊特色村,生態文明先進,文化遺產,主要景點,古圩子牆,古槐,哈瓦房建築群,特色建築,龍街,當地美食,燒雞,水餃,花椒醬,醬油菜,餚,炒肉拉皮,豬蹄凍,春餅,綠豆類保健品,特色水果,蘋果,櫻桃,葡萄,民俗風情,傳統年俗,結婚面品,特色方言,旅遊項目,

村落介紹

西河陽是諸由觀鎮上一個富饒而美麗的村莊,南面10公里之處是南山旅遊景區、北面5公里之處有龍口最大的濕地公園、濱海旅遊度假區、再往北行駛20公里有八仙過海之——蓬萊仙閣。距離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約4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依靠在黃水河畔,省道S264旁,南部臨近榮烏高速(G18),與全省高速公路網相連,直達全國各地。西河陽風景美麗,氣溫宜人,是度假旅遊最佳之地。
西河陽地理位置
西河陽的歷史輝煌,人傑地靈。當膠東大多數農民農耕時期,西河陽就出現很多優秀的商業經營奇才。也是膠東民俗風情的典型代表。黃縣房典型代表之一。也被傳為城裡有丁家,鄉下有西河陽。也代表著龍口人歷史的富有、聰明和靈力。它現在還有保存完好的哈瓦房200多處。最小的歷史也在100年以上。也是黃縣房的典型代表,布局考究,功能齊全、分明,主從有序,尊卑有別,嚴格遵循封建禮制要求建造,現保存完好,面積最大古村落。也是黃縣歷史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代表作。也展現西河陽人民的智慧,勤勞,勇敢,懂經營,會管理,勤儉持家的優秀品德。展現現在保存完好的古圩子牆遺址證明那年代的輝煌和偉大。全村上下團結,物質豐富,據說是反長毛那個年代修建的,以抗擊外敵。30年代它就採用民主制村,就現在也是先進的管理理念,以村長為代表的組成十大委員集體治村。十大委員治村是全村各個姓氏的代表。也是村中經濟富裕戶,他們人品正派,民眾威信高,有智力的優秀群體組成。出資辦學,治村正常開銷,培育鄉間英才,國之棟樑。
那個年代全村就有商戶100多家。經營的行業有航海、商鋪、酒店、粉坊、藥店、律師、染坊、食品等。先後在瀋陽、北京、上海、大連、哈爾濱、青島、淄博、張店等城市都有西河陽的生意人在做買賣。家中外面緊密配合,外面掙錢,家中蓋房買地,積累家業,在那個以農耕為主的年代,西河陽人就以採用對外交流、精耕細作、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靠科學、靠創新發展自己。所以才有西河陽的歷史輝煌。也影響著後人。後人像他們先輩一樣,抓住一切機遇,發展自己,就是在那文革動亂的年代。他們也是逆風而上辦企業,創造村民八不要的故事。

主要榮譽

中國傳統村

2016年12月9日訊息,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做好2015年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91號)要求,在各地推薦上報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委員會評審認定,並向社會公示,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決定將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胡林村等1598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煙臺市三個村莊入選,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名列其中。

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7月,煙臺確定公布了煙臺恤養院舊址等39處建築、遺址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此次公布的煙臺市級文保單位中,紅色革命遺址、舊址、紀念地有11處,占總數近三分之一,進一步豐富了煙臺紅色文化載體,為保護傳承煙臺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始建於清初的,位於西河陽村村中西北的“王家大院”入選,保護範圍包括建築物外圍牆向外延伸20米形成的區域。
西河陽

傳統古村

據報導,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對各市推薦上報的434個傳統村落材料進行了審查,並對材料審查合
格的村落進行了現場考察。根據審查和專家考察情況,經廳長辦公會研究同意,決定授予濟南章丘市文祖鎮三德范村、青島即墨市金口鎮李家周疃村、煙臺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棗莊滕州市柴胡店鎮胡套老村等103個村為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稱號。
西河陽

旅遊特色村

近日,山東省旅遊局公布關於命名山東省旅遊強鄉鎮、旅遊特色村、工農業旅遊示範點、精品採摘園和好客人家星級農家樂的通知。依據相關規定,決定命名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鎮院東頭村等247個村(社區)為山東省旅遊特色村,其中煙臺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榜上有名。

生態文明先進

2014年,全省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幹部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部署,發展生態經濟,加強村莊建設,開展環境整治,倡樹文明新風,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為鼓勵先進,發揮典型帶動作用,經各市推薦並經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對濟南市市中區党家街道辦事處小白村等400個村(社區)予以通報表彰。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榜上有名。

文化遺產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鎮村落文化內涵,彰顯山東民俗文化魅力,近日,山東省公布了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其中,傳統文化鄉鎮7個;傳統文化村落171個;傳統民居66個;鄉村博物館56個,總計300個。煙臺市龍口市諸由觀鎮西河陽村入選。
西河陽

主要景點

古圩子牆

古圩子牆古圩子牆
在西河陽村西,現存一段古圩子牆,它夯築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是村內的又一大特徵。眾所周知,1851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此時北方張樂行領導的捻軍積極回響,被統稱為“長毛造反”。活躍於膠東地區的捻軍首領是李誠、劉登瀛等,1861年9月19日,劉登瀛率捻軍抵達黃縣,於26日離去。10月1日,李誠會同東路捻軍首領張敏行再次抵達黃縣,數次攻城未果,於8日東去煙臺。在海上,海盜船時常登入進村搶劫。面對這社會動盪的局面,清政府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官員到各地舉辦團練(即現在的民兵)。1860年,在京城任國子監祭酒(從三品)的黃縣籍官員丁培鎰,被派回黃縣操辦團練。他一面訓練鄉勇,一面加固城池,同時號召各村修築圩子牆自衛。
西河陽村根據時局,面對社會混亂的現實,為抵禦外侵和防範盜賊,由村內三大姓氏族長牽頭,積極操辦夯築圩子牆事宜。他們本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由村內富裕戶出資,於1861年春天開工,以白灰、沙、粘土為原料,圍繞村莊,夯起一道長約3公里的沙和土圩子牆。牆高丈余,頂部寬6尺,牆外挖有寬2丈,深1丈的壕溝,類同於護城河,圩子牆設有東、西、南、北四座門,朝開暮關。門寬2丈,便於馬車出入,門兩旁設有炮台,安裝土炮兩門。修圩子牆共用工6000餘個,耗銀3000餘兩,這在一般村莊是很難做到的。這段古圩子牆是歷史的見證,它不但保護村民得以安居樂業,而且反映了西河陽村的經濟實力。

古槐

西河陽
在村內東西大街中部路南,有棵距今已600百餘年歷史的國槐樹,樹高11米,樹徑82厘米,樹冠東西13米、南北10米。樹幹上長滿大大小小的癭瘤,最大的直徑達60厘米,村民稱其為“樹鏡”,視為吉祥之物。它還向世人展示了懷中抱槐的奇觀,在樹幹西部有一橢圓形樹洞,洞內生長著一株新槐,兩槐依靠在一起,尤像母親抱著孩子一般。無獨有偶,在古槐的西邊路北,還生長著一株百年老槐,與古槐遙遙相望,形成一個古槐家族。
古槐雄偉高大,巍然挺拔,直刺藍天。它既記載了西河陽村久遠的歷史,又象是在述說著世事的滄桑。清嘉慶辛酉(1801年)年,在古槐東
西河陽
側的大門樓里,出了一位名喚王夢求的舉人。為何這株古槐的生長年代如此久遠?人們為何如此鐘愛古槐?為何老黃縣許多村莊裡都有古槐?這還要從明代人口遷徙活動說起。據傳明代初年,因元末戰爭的主戰場在中原和山東省,造成這一地區的人口流離失所,大量減少,再加上連年災荒,凍死、餓死、病死的人無數。龍口市亦是如此,人口急劇下降。據龍口市志記載,明初僅2.2萬人。而山西省的人口卻相對稠密並穩定。因此,明政府在實行休生養息政策的同時,從明初起至萬曆年間止,曾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人口遷徙活動。
這一年,山西省洪洞縣縣令將村民們召集在廣濟寺大槐樹下,宣布奉上級指示,要進行移民活動。凡願意走者,站於國槐左側,不願意走者,站於國槐右側。村民們一陣騷動,紛紛涌至國槐右側,左側人數寥寥無幾。等人群靜下來,縣令發話道:“衙役們聽好羅!凡願意走者,一律留下,不願意走者,統統綁起來帶走!”這時,人群沸動,哭叫聲、謾罵聲、吵鬧聲混成一片。在衙役們的驅使下,被遷徙的村民們的右手,強迫著捆綁在一條條的橫槓上,硬逼著上了路。有的是全家男女老少,有的是拖兒帶女的夫婦,還有的是孤兒寡母、扶老攜幼,一片淒涼景象。他們都懷著一種故土難離、窮家難捨的心情上了路。他們一步三回頭,兩步一停留,望著自己祖祖輩輩生活過的故鄉,有的淚流滿面,有的則叮嚀自己的孩子,不管到了那裡,不要忘了老家是山西大槐樹下。故而,我市許多村碑上都記有村莊的創始人,祖籍是山西大槐樹下。時至今日,山西省洪洞縣的大槐樹,雖然樹幹內部已經枯竭,但是,樹冠依然枝葉茂盛,樹幹依舊蒼勁挺拔,足要六人以上手拉手才能圍過來。
遷徙的路上,村民們舉步惟艱地漸漸遠去,先是看不到房子,再是只見到大槐樹上的老鴉窩,最後整個村莊、樹木隱沒到地平線以下。有人要大小便,但手被捆綁在木槓上,十分不便。因此,當有人要大小便時,只得將手從木槓上解下來,被稱作“解手。”故而至今,龍口人仍把上廁所稱作“解手”,或者說“我去解個手”。來到黃縣以後,年齡大的馬姓、徐姓等去了城西北分別居住建村,此地就是現在的徐格(哥)莊、馬格(哥)莊等村,李姓在城北居住,成為現在的李格(哥)莊,呂姓、王姓等去城西建村,成為現在的呂格(哥)莊、王格(哥)莊等等。實際上是馬哥們、徐哥們、李哥們等居住的地方。其餘各姓分居各地,分別以姓氏定了村名,如辛家、魏家、唐家集、蘇家溝村等等。遷移來的人們分居各地以後,都十分懷念自己的家鄉。於是,就有人在村頭栽上一棵槐樹,以寄託思念故鄉之情。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口的繁衍增長,建造房屋用地範圍不斷擴大,年復一年,逐漸將槐樹圍到了村中央。盛夏,村民們聚集在大槐樹下納涼,訴說著家鄉的往事,在場的年長者總會提醒晚輩們,不要忘記老家是山西大槐樹下。日子久了,晚生們有時會發生爭執,難以分辨誰是來自山西大槐樹下。此時長者會說,凡是小拇腳趾甲分開兩瓣的,就是來自山西的,否則不是。因此,晚輩們又紛紛脫下鞋子和襪子,察看自己的小拇腳趾甲。對古槐樹,村民們視它為寶樹,百般呵護,倍加珍愛,不辭辛勞的地給它澆水、滅蟲,人們還自覺地對它看管,生怕它受到損壞。清鹹豐年間,村里為防長毛修圩子牆,高大的沙和土牆全螢幕木板擋著打夯,需要用大量木材,但村民們沒有動過它一個枝。村中人家辦喜事,不忘在古槐樹上貼個喜字,春節扭秧歌,人們不忘在樹下表演一番。還有人給古槐編了順口溜,說:“村中有棵槐,財源滾滾來;門前種棵槐,不掙自己來”。
這就是西河陽村古槐樹的來歷。轉眼600餘年過去了,人們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當年栽下的槐樹年輪一年年增長。當我們站在這棵古槐下,回想往事時,不僅對它肅然起敬,它是我們祖先的根,是遷徙史的見證,是民俗風情的一種深刻體現,願古槐樹與世長存,永遠常青。

哈瓦房建築群

西河陽
村內現存的大量老式民居建築,是老黃縣房的縮影,是膠東人居住文明的象徵,是老黃縣民居建築史的靈魂。老房子在,記憶猶在,人們對老房子的感情就在。它留住了人們對一方水土的深刻懷念,也是我們研究清代民居建築的實物資料。
膠東民間曾流傳著一首民謠:“黃縣的房,棲霞的糧,蓬萊淨出好姑娘。”民謠中的“黃縣房”,就是西河陽村的這種老房子。這些老房子,沿襲了西周以來的前堂後室多重庭院的建制,在居住上講究尊祖敬宗、長幼有序、男女有別、內外有異。院內處處可見匠心:從居住的主體建築來看,呈中軸對稱型,院內套院,門內有門,結合即是整體,分開獨立成章;從院落布局上看,現存的各處老房子方正統一,呈庭院式組群布局。建築的每組院落都給人以莊重、穩定、中和的感覺;每組院落又由圍牆和房屋圍合成數進四合院,形成一個寧靜、安全、舒適而又顯得封閉嚴密的環境氛圍;每組庭院的第一進院落,是圍繞正房組成的空間形式,上為正房,兩側為廂房,倒廳為賓房。院中的路面均用石塊鋪就。縱觀這片民居,院牆高聳,房屋寬敞,庭院深邃,完全出於封建禮制要求和人們的居住需要而建造。
西河陽

特色建築

村內老房裝飾美觀、工藝精良,主體用材為磚、木、石,講究美觀、堅固耐用。木材以松柏木、楸木、青白楊等為主;門窗採用自摘式,冷暖顏色相間,搭配合理;石料精選當地諸由觀青石,據說青石能辟邪,故加工規整後而用之。四合院式布局,為著眼於防火,單體建築不過大,並用實體山牆阻斷。木構架結構,連線堅實,抗震性能較強。每幢住房均設有閣棚(樓),起保溫和儲藏室作用,上面存放衣箱及平日不常用的物品;屋頂聳立,構成優美的天際線;泥質魚鱗灰瓦履頂,呈曲線形;下雨時,雨水經過緩衝後,流至屋檐而落地,形成一排排壯觀的水簾。

龍街

村中一條貫穿南北的略有彎曲的老街道,被村民們譽為龍街。街兩旁順彎就勢而建的一片片的老房子,不但做工精巧,而且氣勢恢宏。坐北面南,冬暖夏涼。每座古房均集磚雕、木雕、石雕於一身,看上去就是一座座露天藝術品,令人讚嘆。這些老房子,作為突出體現以“家”為本的民居,既顯示著“貴精而不貴麗”,又有“貴實用而不貴侈華”的特色。

當地美食

燒雞

來西河陽,不得不道一道本地的“燒雞”,利用其周邊環境,在黃水河橋附近建立了雞場,養殖的小公雞由於是散放養在河壩邊,自然生產,餵養的飼料以玉米粉為主,不添加任何激素,經公司專業廚師精心製作成“燒雞”更是味道獨特,真香真色。
西河陽

水餃

膠東麵食一直以大制勝,膠東大饅頭,大包子,薄皮餡大的水餃,俗話說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黃縣人稱餃子為“餶兒”,而餶兒尤其以鮁魚餡兒最為鮮美。
西河陽的薄皮大餡水餃,純手工包制,餡料豐富,純綠色蔬菜、鮁魚海鮮等,根據遊客的需求現包現吃,讓您親臨其境感受膠東人如火的熱情
西河陽

花椒醬

用鮮花椒、五花肉、面醬、黃瓜(黃瓜是配菜,可以不放也可以放別的)。花椒搗碎(不必搗得太碎)、肉切丁,黃瓜等配菜切丁;放比平時炒菜多一些的花生油,油熱後,如果有辣椒等能爆出味道的菜就先炒這些,沒有的話先下肉,肉全面變色了之後放其他菜,翻炒,放入搗碎的花椒和醬,加水,先大火燒沸,再小火收汁。汁變稠了就可以出鍋了,出鍋前根據自己的口加調味料調味。
西河陽
吃法:就著花椒醬吃饅頭,用花椒醬拌過水麵,嘴饞的話當零食吃也行。

醬油菜

老一輩人生活條件艱苦,就發明了醬油菜做下飯菜,但因其味道獨特,原料簡單易做,就流傳開了,在我們那幾乎每家每年冬天都會做。是陪伴很多家庭一個冬天的就頭。
用土法作醬油,醬油菜是副產品。弄一大盆,吃好長時間,內容也很豐富,有白菜、香菜、花生、黃豆、蘿蔔等。後來不作醬油了,專為製作醬油菜,當鹹菜吃,具有特出的風味。
西河陽

外地人稱“滷肉”“燒肉”,就是將豬的頭蹄下水在老湯里煮,竟煮出這般的美味。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燒肉,煮出來的是帶著濃厚的醬香、醬色的,豬頭肉肥而不膩、豬蹄酥爛無骨、小腸飽含鹵湯……直接吃也行,蘸了蒜泥吃也行(我喜歡這樣的吃法),涼拌黃瓜、菠菜(加冬粉)、白菜心(加冬粉)也行,要是蹄、肚、大腸還能炒青椒……
西河陽

炒肉拉皮

炒肉拉皮,粉皮,不同於東北的大拉皮,同樣是用綠豆粉做成的拉皮鋪於碗底,將炒好的黃瓜絲、裡脊絲覆於其上,最後以辣椒油、醋、麻汁等調料攪拌即成。
西河陽

豬蹄凍

過年打凍是每家每戶的重要工程。走親戚的時候,幾乎每家的桌子上都有一盤烏亮剔透的凍。做的好的就會非常自豪的說,來,嘗嘗俺家的凍。
打凍材料豐富,要有豬蹄,公雞,排骨之類。放在大鍋里燉一下午,各種肉類里的膠質全部化入湯中。醬油放的也足,打出的凍烏黑剔透,又亮又結實。
西河陽

春餅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
西河陽

綠豆類保健品

中國傳統飲食講究“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意思是說五穀是有營養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現代營養學也證明,每天堅持食用豆類食品,可以減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機率。確實,食用豆類屬高蛋白、低脂肪、中澱粉,醫食同源的作物,營養價值比較高。
西河陽
一、《綱目》“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厚腸道、通經脈,無久服人病,皆人所為,非豆之咎也。豆粉須以綠色黏膩者為真,外客治痛疽,有內托護心散,極言其效,丹溪朱氏,有論發揮。”“綠豆肉平、平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宜連皮生研,水服。按《夷堅志》雲,有人服附子酒多,頭腫如斗,唇裂血流,急求綠豆、黑豆各數合,嚼食,並剪湯飲之,乃解也。”
二、《本草經疏》:“綠豆,甘寒能除熱下氣解毒。陽明客熱則發出風疹,以胃主肌肉,熱極生風故也,解陽明之熱,則風疹自除。脹滿者,濕熱侵於脾胃也,熱氣奔豚者,濕熱客於腎經也,除濕則腫消,壓熱則氣下,益脾胃而腎邪亦自平也。”
三、《本草求真》解一切痛腫,消腫治痘,厚腸胃、潤皮膚、和五臟及資脾胃,能厚、能潤、能和、能資,治麻疹合併腸炎治暑月疿瘡,解菰菌砒毒,解酒諸毒,治痛疽瘡腫。
四、《本草求真》:“綠豆味甘性寒,據書備極稱善,有言能厚腸胃、潤皮膚、和五臟及資脾胃,按此雖用參、芪、歸、術,不是過也。第書所言,能厚、能潤、能和、能資者,緣因毒邪內熾,凡臟腑經絡皮膚脾胃,無一不受毒擾,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癰腫等症無不用此奏效。”

特色水果

蘋果

西河陽
西河陽村產的煙臺紅富士蘋果,以其色澤鮮艷、清脆香甜而聞名於世,是龍口市最重要的蘋果產地之一,其個頭大,皮薄,採用無公害套袋技術,素以風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譽國內外市場所歡。

櫻桃

素以“北方春果第一枝”聞名遐邇的煙臺大櫻桃,以其嬌艷欲滴、晶瑩剔透的風韻,香甜可口的美味,富含營養,無農藥殘留的特點,被譽為“果中珍品”、“水果之冠”,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據測定每百克大櫻桃鮮果中含糖17.1克,蛋白質1.6克,脂肪0.3克,鈣磷各25毫克,鐵1.4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果實性味甘溫,有調中益脾之功,對調氣活血、平肝去熱有較好療效,並有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作用,對貧血患者、老年人骨質疏鬆、兒童缺鈣、缺鐵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深受消費者青睞。煙臺大櫻桃又是名符其實的綠色食品,這是因為大櫻桃成熟期早,西河陽村的櫻桃一般在每年5月中下旬即採摘上市,而這時春末夏初,不少蟲類尚未開始活動,故不用除蟲,就沒有了農藥可能對果實造成的污染。
西河陽

葡萄

龍口葡萄多數種植在灘涂沙土地上。由於土層疏鬆,水分適宜,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空氣濕潤,所以龍口葡萄含糖量高、顆粒大,味道別具一格,既是釀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
西河陽

民俗風情

傳統年俗

二十三,辭灶天
農曆臘月二十三,習稱小年。這一天,家家要“送灶王爺上西天”,俗稱“辭灶”。現在人們一般在灶台前供一碗蒸熟的黃年糕(用糯小米做的年糕),據說這年糕可以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后不說人間的壞話,供的時候嘴裡還要念:“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從臘月二十三日起,講話就要特別講究,比如下水餃時,如果餃子破了,不能叫破,說“餃子掙了”,預言來年掙大錢。
■二十四,拉大字
大字,就是春節時貼的門對子上的字。農曆臘月三十,家家都有貼春聯的習俗,就連學校、商號、機關、廟宇、祠堂(家廟)等公共場所也要貼對聯。
舊時,農村有文化的人較少,過年往往請私塾先生拉對子。龍口市區賣對子的攤位集中在日本領事館南面的寶善街上,與賣年畫的畫棚子緊鄰,一副副對聯懸掛牆上,在風中抖動,似跳躍的一簇簇火焰,煞是好看。
■二十五,做豆腐
臘月里,龍口幾乎家家都要做一包豆腐,因“腐”與“福”諧音,農家自製豆腐自然有祈福之意。
做豆腐,要提前一天晚上把黃豆泡上。農家磨豆子,或使用自家拐子磨,或借用豆腐坊的水磨。磨出的豆漿兌水,放到鍋上淋。之後,加火燒開鍋後,舀到泥盆里。接下來,到了做豆腐的關鍵環節———加滷水。農婦們將買來的黑黢黢的滷水塊化開,一邊用勺子舀到泥盆里,一邊不停地攪拌,直到水漿分離、湯變得清晰。滷水加得合適,豆腐軟、嫩、滑,口感好。
正月里是豆腐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家家戶戶用白菜、豆腐、寬粉條、肉片做成一道豐盛大餐來招待親朋。豆腐的做法不同,風味各有千秋,有砂鍋豆腐、蝦醬燉豆腐、雪裡蕻燉豆腐等等。吃素的人家,更是推崇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到了年根底下,百姓家家拐著個小簍,到肉攤上去採辦年肉。那時,按照買賣雙方都認同的消費準則,除豬頭、四蹄、內臟外,其餘部分連骨頭帶肉一塊賣。豬前槽肉內含前蹄腿骨,後肘肉內含後蹄腿骨,前蹄腿骨通常被估為七兩重(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後蹄腿骨通常被估為八兩重,故有“前七後八”之說。
龍口民間有句老話———“剁餡的包子,沙(音)餡的餃子”。包包子的白菜切成方塊,故肉餡也切方塊,肥肉瘦肉摻和一起。包餃子則不同,肉餡大多採用瘦肉,先把肉切成細條,再橫切成小肉丁,中間絕不動刀剁,此調餡法稱沙(音)餡。據說,用這種方法調出的肉餡包餃子味道上乘,論營養論味道,今天用絞肉餡包出的餃子只能甘拜下風。
■二十七,宰公雞
俗語說:“難過的日子,好過的年”。農家即使平日裡過得再拮据,到臘月二十七這天,無論如何也要殺一兩隻公雞。收拾乾淨後,將雞連同豬蹄、豬頭、骨頭等用熱水氽一下,去掉油腥味,下鍋煮熟,僅留出雞大腿等,待正月里用雞絲涼拌白菜心或菠菜,餘下的雞皮、雞骨頭連同豬蹄骨、棒子骨、豬皮等重回鍋熬“凍兒”(龍口人稱為“扎”)。
過慣了清苦日子的百姓,逢年過節依然保持節儉之風。龍口有句俗話:“吃雞頭,會梳頭;吃雞爪,會補襪。”其實,就是長輩告誡家裡的女孩從小養成節約美德,將來方會勤儉持家。
■二十八,把面發
膠東有過年有蒸大餑餑的習俗,帶棗的稱為大棗餑餑,不帶棗的稱為光頭餑餑,大餑餑是發麵做的,“棗”與“早”諧音,這其中承載了農家希望“早發”的美好願望。
做大餑餑頭天晚上就要發麵。面發好以後,和上鹼,就可以揉面。揉面可是個技術活兒,人跪在炕上,肩、臂及雙腕要協調,方能揉出柔軟富彈性的面坯。用小手指在面坯頂部及四面摳出“鼻兒”,將切好的棗放進去。大餑餑做好,放到炕上,扣上笸籮“長著”。鍋底已架上木頭燒火,只等水開裝鍋。
有經驗的女主人一看大餑餑外皮透亮就開始裝鍋,邊裝鍋,邊用新炊帚蘸水往大餑餑外皮上灑一灑,最後用碗或玉米皮盛塊肥肉放在篦子上,罩上籠頭開始蒸,這樣蒸的過程中油氣落到大餑餑上,蒸出的大餑餑發亮。
民間蒸大餑餑時,忌諱外人進家,怕“踩裝”。有的人家關上門,有的在門後放一把笤帚,以掃除外人可能帶進來的晦氣。蒸好的大餑餑裂成瓣,要說餑餑“笑了”。除蒸大餑餑外,農家還要蒸些菜餑餑、豆餑餑、面魚、蒸餅,桃、聖蟲以及太陽餅等,寓意年年有餘,增加喜慶氣氛。
■二十九,全都有
農家過年,蒸、煮、炸、炒,一切吃的都置備齊全。穿的當然也馬虎不得。經濟寬裕的人家早就到龍口街上的“公合昌”等綢緞莊去扯回布料,給家人添置新衣物。棉袍、棉褲、坎肩、鞋襪、帽子、斗篷、虎頭鞋……全家人的穿戴都是女人平日裡用手一針一針縫的。窮苦人家雖不能年年添置新衣服,但過年的衣裳也洗得乾乾淨淨。
舊時過年,百姓重視家祭儀式。鞭炮、爆竹等要備齊,過年用的香、紙、蠟、錁也要提前備齊。普通人家臘月里到集上去買神香,商號家用的神香則由蘆頭香鋪推著笨轂轆車送上門來。
每到臘月里,龍口街的餜子鋪就僱人做蠟燭,制蠟燭的油燒熱後,工人們將卷得如同筷子粗細的燈心草往油里一蘸,蘸上一層油,涼透後再蘸一遍,最終層層包裹,待其凝固後,用紅顏色對上川濺(音),寫上字,用金水刷上。一包一斤,用毛頭紙包好,任顧客挑選。
■三十下黑兒滿街走
臘月三十早上,家家撈聖飯。撈聖飯是指將小米淘出來,燒開鍋後,打到盆里,手蘸著涼水箍起來,放到碗裡呈一個圓形,將聖飯分別擺放在家堂、財神、天地、灶神等神位前,插上筷子以及桃樹枝,以示吉祥。
三十中午,各家都打出了漿糊,開始貼對子。大門、進間門、廂房門、院門一併貼上。有牲口的人家還在畜欄貼上“六畜興旺”,在馬車上貼上“日行千里”,室內貼“抬頭見喜”,石磨及水缸上貼“福”,錢柜上貼“金玉滿堂”,屋內貼年畫、貼窗染花。各家照壁上要懸掛燈籠,寓意五穀豐登。街門上要掛過門簽,門吊子,門上插桃樹枝。
三十下午,各村的家廟收拾乾淨,貢品擺放妥當,宗譜請上,燭台、香爐也擺上。傍晚,家家戶戶都帶鞭炮、香、紙等,提著燈籠去自家塋地上墳,請天地老母回家過年。因上墳回來天色已黑,故有“三十下黑兒滿街走”的說法。吃過晚飯,各家將諸神請回家設供。
自接神之後起,各家均不再開門,不能潑水,寓意財不能外流。除夕夜,合家人不亂說話,也不幹活,刀剪等利器也不能動,只怕驚動諸神。而且,除夕之夜,各家供桌上的蠟燭和香火要燃亮一宿,這一天晚上要辭舊迎新,即傳統意義上的守夜、守歲或坐年、熬年。'
過年的高潮從大年三十中午開始,按規矩,中午小家庭們可以分別吃年飯,到晚上則要大家庭聚在一起吃,一起看春節晚會。在龍口,家家戶戶過年時都要吃一種特殊的菜———隔年菜,用大白菜、豆腐、海帶、豬血一起燉成的,這種菜不能一次吃完,得從頭一年年尾吃到第二年年頭,大概就因為跨了兩年,所以才被稱為“隔年菜”,寓意年年有餘。
過去,小孩子給長輩拜年是要磕頭的,這幾年除了給本家爺爺輩拜年外,都免了磕頭的規矩。而有一種情況是非磕頭不可的,就是給本家長輩的供桌磕頭。過年期間,各家得專門開闢一個房間,為長輩設供桌,上面供長輩牌位、設各色供 品,供桌下設蒲團,供本家小輩們磕頭,磕頭要磕4個,姿勢還有特別的講究。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膠東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此外,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結婚面品

膠東婚俗,豐富多彩,它從歷史深處走來,隨社會的發展而演變,但始終不變的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那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喜慶氣氛,無疑是膠東最具特色的民俗風情畫。
西河陽
西河陽

特色方言

夥計:這是黃縣話中經常放在人稱或指示代詞後綴的附加口語,單從字面講夥計與哥們,弟兄,老哥[弟]相仿,但其既可單獨作為熟人間的打招呼語使用,更多則常附在代詞之後,如“你這夥計...,那夥計...,我說夥計...”等,則據不同語言環境和語氣,帶有褒貶贊怨及中性等不同感情色彩的。
拙索嘍或踢蹬嘍:即糟蹋了,麻煩了,糟糕了等無奈,同情,驚嘆,擔憂之意,一般也與“毀嘍”混用。若單純表示糟蹋浪費之意時,也用遭際嘍或遭頹嘍;真能拙:一般表示小孩真淘氣,但“窮拙或胡拙”,除仍有頑皮“能拙”意外,還表示成人胡作非為或瞎折騰胡搗鼓等效果不良行為。
摳嗖或扣扣嗖嗖:即小氣或小心眼或幹活磨蹭;得嗖或得得嗖嗖指過分張揚不穩重老練,一般多對女人輕浮而言;女人輕浮也專用“浪”稱。另外“爹習”或“爹爹習習”,也常用於表示得嗖的意思。
好齊成:即人或物沒毛病;刮淨或刮刮淨淨:也有沒毛病意思,但多指活做得好挑不出瑕疵,刮淨還常指某人儀容修飾打扮得體乾淨利索。
個癢:表示討厭一個人;嫌忽:亦有“個癢”的意思,但一般多指“嫌”意,如“敗嫌忽”,就是別嫌少或別嫌不好[送人情時必用語];
老鼻嘍:形容很多很多的意思;玄嘍,也有很多之意,但玄嘍還有表示離奇玄乎驚險的意思。還有“老槓嘍,老次嘍”,也都是很多的表示。
大約母,大概起,大估景:都是大概,大約,估計,猜測等意,也常簡稱“約母”或“撒母”。在表示可能也許等或然之意時,與“哄~是”通用,另有“高毛”也是常用之詞。對較有把握的估計,則用“八成”表示,如“這事八成是他幹的”,也就意味基本是他幹的意思。

嘎乎:是鄰里或親屬間交往的俗稱,“嘎乎的不錯”就是關係親密的意思,而引申為代稱“情人”關係,則是近些年受煙臺市區的影響所致。
你所:近“算啦吧”意思。如“你所一邊去”即滾一邊去之意。
打攪賴:本是孩童遊戲時不按規則做的意思,素有“打攪賴,輸得快”之語,也擴展指耍賴皮的行為;翻小牆:也是原指孩童遊戲時翻悔的行為,且特指“東西給人家了又要回去”的情況。進而也擴展指反悔,說了不算等不誠信做法。
糊弄:是草率應付或故意矇騙的常用語;扎固:是修理的口語,也延伸為捉弄,糊弄等故意調理他人的說法,如“咱扎固扎固他”即捉弄他。
真過雷:即“真”的意思,有陳述與疑問兩種句式。如“真過雷?”即“真的嗎?”。在黃縣,為強調自己說的真實沒說謊,常有把自己貶為“兒子”的習慣,如用“兒糊弄你,誰撒謊誰是兒”等表示誠意。
“打”這個字在黃縣話里用法也很有趣。黃縣話中也說“打酒;打醋;打醬油。”這是因為過去人們生活水平較低,酒、醬油、醋多是散裝的,老百姓很少買瓶裝的成品。例如,顧客到商店裡買半斤酒;售貨員就用一種叫“提子”的工具到盛酒的罈子里將酒提出來,再用漏斗裝到顧客的瓶子裡。售貨員在用“提子”到酒罈子裡盛酒時,如果動作快了,會發出“嘭、嘭”的聲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盛酒、裝酒都不如“打”酒形象、貼切。但是現在,人們都是買成品瓶裝的酒、醬油或醋,再用“打醬油;打酒;打醋”這種說法就不合適了。
“吃飯”黃縣話叫“逮飯”; “牆角落”黃縣話叫“牆夾箍”;“膝蓋”黃縣話叫“撥楞蓋”;“前額”黃縣話叫“眼靈蓋”;“藏”黃縣話叫“趴”,藏起來叫“趴起來”。玩捉迷藏叫“趴老嘸(沒有的意思)”;合算、划算,黃縣話叫“上算”,例如,這筆生意做得不上算,就是不划算的意思。盒子,一種帶餡的食品,類似於餃子,比餃子大,黃縣話叫“哈hā餅”。知了,在我們當地按大小不同可以分為四種,黃縣話把最大的一種叫“馬嘎子”;依次是“無有哇”;“福得了”;“麥吱”。這些叫法基本上是用擬音的方法。黃縣的方言土語還有很多,如:“刺撓”是瘙癢的意思。“喜癢”是被人胳肢的感覺。鹹菜叫“呱唧”。餃子叫“箍子”。賀新居叫“溫鍋或踩院子”。
訂婚叫“壓親”,結婚叫“將媳婦”,女兒出嫁叫“出門子”。小孩子淘氣、頑皮,做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損壞了物體或搞一些惡作劇叫“琢禍”。形容孩子特別淘氣、頑皮叫“真琢”。修理叫“扎古”,把車子修理修理叫扎古扎古。搜尋叫“踅摸踅摸”,觀察叫“撒目撒目”,估計叫“約摸約摸”。私下裡談話或辦事叫“搗古”,如你們倆在胡搗古什麼?意思是你們倆在說什麼。閒著沒事,一天到晚窮搗古,意思即不乾正事。“搗古”的另一種意思是修理修理,擺弄擺弄。如這台機器有點毛病,你把它搗古搗古。物體不實、發虛,黃縣話叫“渲、通渲”。通渲通渲,包渲包渲,是非常虛,非常不實的意思。
交往叫“噶伙”, “噶伙”的另一種意思是指“情人”、“姘頭”。燉、燜叫“烀”,如烀豬頭,烀地瓜。刁鑽,不講理叫“攪刺”。賴賬,不講信用,說話不算數叫“打攪賴”。趕快的叫“快摟的”。作風拖拉、行動遲緩叫“摳叟”,特別拖拉叫“真摳”或“摳摳搜搜”。“扣扭,摳摳扭扭”是不緊不滿,不知道著急的意思。
蛇叫“長蟲”。螞蝗、水蛭叫“扎心”。蚯蚓叫“曲蟮”。蝗蟲叫“蹬倒山”。螢火蟲叫“谷熟蟲”。蟾蜍、癩蛤蟆叫“疥疤子”。狼叫“獁子”,如砍倒胡黍顯出獁子來了,意思就是砍倒高糧顯出狼來了。
土坷垃叫“泥(黃縣話讀mi)箍子”。玻璃球叫“琉琉蛋”,廁所叫“茅坑”,理髮叫“剃頭”。食物發霉、變質,長出絲狀物質叫“絲孬”,或者叫“胰姆”。胰姆味,霉味,發霉的味道。食用油壞了、變質了,叫“胩了”。“胩了味”是指食用油壞了、變質了產生的怪味、異味。
塞叫“楦”,把東西塞進去叫楦進去。弱智、智商低叫“半吊子”。物體失去彈性叫“乏了”。欠債叫“饑荒”,借債叫“拉饑荒”。雄蟈蟈叫“唧唧”,雌蟈蟈叫“乖子”。形容物體很有韌性,叫“艮揪揪”的。形容東西比較硬,叫“硬厥厥”的。形容薄,叫“精削”,形容很薄叫“精削精削”。
開叫“歇”,“歇著門”就是開著門,把門“歇開”就是把門打開。“能軟”就是很軟的意思,“能軟能軟”就是非常軟的意思。“希古能軟”也是很軟的意思。“整量”,根本的意思。如甲說,今天太熱,乙說,今天整量不熱。就是今天根本不熱的意思。“
“扒及”,攀附的意思。這個人就會扒及領導。拍馬溜須,阿諛逢迎叫“舔腚”。愛打小報告,喜歡在領導面前說別人的壞話,叫“捅毛蛋”。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叫“雞毛腚”。“咬毛”,個色、刁鑽的意思。
吃飯叫逮飯;喝稀飯叫哈(ha<第三聲>)飯;醋叫季會;差一點叫希門門(希門門出事,意思是差一點就出事了);碎布條叫普魯續;花生餅叫麻孫;姥姥叫腦腦;姥爺叫姥義;妻子叫老撲;

旅遊項目

家人團聚游 民俗風情游
膠東文化游 風味小吃游
水果採摘游 海景體驗游
住百年老屋 品鄉村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