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位於惠農區尾閘鎮西河橋以西的賀蘭山下,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發現於1985年11月。經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的發掘研究,西河橋古生物化石形成於10~15萬年前,現已出土的有犀牛、盤羊、大角鹿、老虎、獵豹、三趾馬、古珊瑚等古動物化石,是研究古地殼變遷、氣候變化、古動植物滅絕最好的物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
  • 地點: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西河橋村
  • 文保級別:石嘴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占地面積:600㎡
  • 收藏單位:石嘴山市博物館
概述,化石概念與意義,遺址情況,考古發掘,保護情況,形成情況,

概述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遺址位於惠農區尾閘鎮西河橋村以西的賀蘭山下,占地面積600㎡。發現於1985年11月,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的發掘研究,西河橋古生物化石形成於10—15萬年前,現已出土的有犀牛、盤羊、大角鹿、老虎、獵豹、三趾馬等古動物化石。是研究古地殼變遷,氣候變化,古動植物滅絕最好的物證。引起了專家、學者、人民民眾和新聞界的關注。《新華社寧夏分社》,《中央電視台》和區內一些新聞單位做了報導。2001年9月,以這些古生物化石為內容,成功舉辦了《遠古世界探密---大型古生物化石展覽》,吸引了近20萬觀眾。2004年,與內蒙古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在美國成功舉辦了古生物化石展覽。

化石概念與意義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遺蹟,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自然遺產,為研究地質時期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明和科學依據。寧夏地質構造特殊,古動物化石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目前已發現的有恐龍鏟齒象大唇犀皇冠鹿中國螈三趾馬海魚等百餘種化石。這些體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化石,記載著億萬年來寧夏這片古老土地的滄海桑田。

遺址情況

1989年,石嘴山惠農西河橋發現大量新生代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湯英俊、陳萬勇教授於1990年和1999年經過兩次發掘,發掘出犀牛大象盤羊大角鹿老虎獵豹等20多個屬種,其中板齒犀牛數量較多,完整的犀牛頭骨就達9顆。
西河橋哺乳動物化石呈梯狀堆集,遺址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形成於10~15萬年之間。從化石不完整性分析,疑似異地埋藏。經勘測,在周邊更大範圍內均有化石分布。2004年,石嘴山文物部門與內蒙古博物館聯合在美國舉辦了古生物化石展覽,獲得圓滿成功。

考古發掘

這些化石出自惠農縣西河橋的黃粘土層中,原是黃河古河道,距現在的黃河約20公里。古生物化石最早是尾閘磚廠在燒磚取土時發現的。1990年,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兩位專家的指導下,寧夏考古所與惠農縣文管所合作對該遺址進行首次發掘,發現犀牛、野豬等10餘種古生物化石。
1999年9月至10月又進行了為期47天的第二次發掘,僅在96平方米範圍內就挖出52個古生物化石個體。新發現的種類有大象、老虎、狼、鬣狗、羚羊、盤羊等,發現最多的是犀牛頭骨化石。新發現的化石中,既有大型食草類動物,也有中小型食肉類動物。加上1990年發掘出的化石,此處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種類已達20多個種屬。雖然目前尚未發現古人類化石,但不排除有發現的可能。對1990年發掘出的化石,專家認定它們距今約有10萬年左右。而對最近出土的化石,有專家認為它們則距今已有數百萬年,但證據不如第一次發掘的充分。兩者在年代認定上雖有一定分歧,但仍有相近之處,那就是惠農縣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與其他地區出土的化石相比,距今年代較近,與古人類生活的年代大體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距此100多公里外就是寧夏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遺址。而那裡早在幾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定居了。這兩者之間是否有過某種關係目前尚不得而知。
惠農縣文物庫房,記者參觀了正在整修的古生物化石。只見兩具犀牛頭骨、四具犀牛上頜骨化石已整修出來了,骨骼相對完整,特別是牙齒完好無損,據說,犀牛胃口很大,每天有三畝的食草量。如此之多的犀牛化石的出土,可以折射出此地當時極為優越的生存環境。這些化石對研究賀蘭山一帶氣候變化、地殼運動、環境變遷、古生物演變進化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其他地區發現的年代久遠的化石相比,它們年代較近,與古人類幾乎處在大致相當的時期,因而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保護情況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惠農縣西河橋古生物化石自發現時起就未能很好解決保護的問題。由於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磚廠於此任意取土。在取土中究竟掘出多少化石,這些化石又流落何方,至今無人能夠說清。就在專業部門在去年清理挖掘之後,今年2月4日(農曆大年除夕)同心縣有8個農民帶著先進的挖掘工具,專門驅車近300公里來偷挖化石,有關人員得知情況迅速前去制止。但古生物化石的安全隱患並未徹底解決。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現已刻不容緩。
據初步勘察,此處化石點保護面積應有10萬平方米。當地有關部門準備將它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設立界樁,拉上鐵絲網,樹立保護標誌牌。他們還希望在上級的支持下在遺址建立封閉式化石遺址館,在縣城建立化石展示館,使之更好地發揮環保教育功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形成情況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群位於惠農區尾閘鄉西河橋村以西的賀蘭山下,發現於1985年11月,在100多平方米的埋葬地點進行兩次挖掘搶救,共挖掘埋有化石的土包70多個,整理修復9個完整的犀牛頭顱化石和近百件零碎肢骨化石。
經發掘研究,該化石群形成於10—15萬年前。現已出土的有犀牛、盤羊、大角鹿、老虎、獵豹、三趾馬等古動物化石,屬國家保護文物。
西河橋出土的較完整的板齒犀頭顱化石十分珍貴。像大熊貓一樣,板齒犀喜歡生活在濕潤多雨、林茂草肥的地區。而賀蘭山一帶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植物,為板齒犀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存繁殖條件。這些板齒犀結成群體,集中生活在一個區域,外出覓食整體行動,用它們的龐大隊伍和陣容,抵禦兇悍的老虎、獵豹等食肉動物的襲擊。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呈梯狀堆集,一層比一層高,最淺的離地面僅一米多深,屬第四紀更新世“就地埋葬”的化石。經過若干萬年的時間,演變成今天的化石群。
西河橋化石是“就地埋葬”的,這是因為山中的食草動物及食肉動物,不管是“突然死亡”還是“逐漸死亡”,它們的屍體被山洪衝擊下來,經泥沙堆壓變成了化石。
西河橋古生物化石的發現,為研究寧夏境內沿賀蘭山一帶遠古時代的古氣候、古地理提供了極好的資料。當時,由於今喜馬拉雅山比較低,南亞的濕熱氣流暢通無阻地灌輸到這裡,使賀蘭山的氣候形成了亞熱帶氣候。賀蘭山下植被蔥綠茸茸,高大的喬木遮天蔽日,低矮的灌木鬱鬱蔥蔥,湖泊沼澤如成串珍珠,賀蘭山上確實是動物的王國。無法抗拒的自然因素使喜馬拉雅山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遞增,最終擋住了南亞濕熱氣流的灌輸,賀蘭山植物日漸稀少,變成了光山禿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