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重九(宋代蘇軾詞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江月·重九》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該詞上闋描寫周圍景色的淒迷,對比今昔,抒發離別之情。下闋筆鋒一轉,由眼前的情景,上升到一種淡然處之、任其發展的人生哲理。這首詞曠達自由,同時又情誼悠長,表達出詞人送別朋友時的複雜和矛盾的心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江月·重九
  • 作品別名:西江月·點點樓頭細雨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西江月·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淒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⑵戲馬:即戲馬台,位於徐州南。東徐:即徐州。
⑶黃花:菊花。
⑷紅粉:歌女或侍女。
⑸酒闌(lán):酒宴將散的時候。
⑹茱(zhū)萸(yú):植物名,重陽節登高時插在頭上,祈求強健。

白話譯文

樓外點點細雨飄灑,映得江上煙雨重重。遙記起當年,在東徐相會戲馬,看今天,我獨自一人在南浦,分外淒涼。
不要怨恨黃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邊女子。酒興闌珊,無須看那茱萸,古今事不過在俯仰之間而已。

創作背景

歷史上對該詞的創作背景爭論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作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重陽節上,也有人認為作於重陽節前,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這首詞是送別徐君猷時寫下的贈別詞。當時詞人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而徐守猷已離開黃州四個多月。詞人即景生情,懷念起黃州人尊敬的“遺愛守”徐君猷,特作此詞。
一說此詞作於壬戌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當時身處黃州的蘇軾登高上棲霞樓,念及弟弟子由而寫下此詞。1077年,蘇軾改知徐州,他的弟弟蘇轍送他到徐州任上,兄弟相聚數月,相得甚歡。八月,蘇轍將赴南京留守簽判任,與蘇軾依依惜別。這首詞便作於蘇轍走後不久的這年重陽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賞析(一)
該詞上片寫別情,開頭兩句寫景由近及遠:“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這兩句詞行文結構上的整齊對仗,也為這首詞的意境鋪開增加了無限的美感。然而,空間上的開闊卻和時間上的收縮不同,後兩句詞人開始交代事件:“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淒涼南浦。”這兩句應題說明了送別一事,通過時間上由遠及近的對比,借“當年”徐州聚會的熱鬧氣氛與“今日”送別友人的淒清情景作比較,更表現出作者當時的寂寞和失落的悲涼心情。上片營造出的詞人送別友人時的矛盾心理,很好地暗示了他與徐君猷的感情之深,於是下片起韻先說道:“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這兩句詞人站在朋友的角度言語,他深知朋友還不想離去,重陽節後菊花就快開放了,但是由於離別兩人無法共賞秋菊,這便是“恨”的由來。此時的詞人已經不似過去那樣對離別傷感斷腸,歷經人世風霜和厄運的蘇東坡此時已經可以笑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仕途上的沉浮進退。人的一生就在俯仰之間,醉酒當歌,及時行樂,這才是把握與朋友短暫相聚的最好辦法。所以詞人一個“莫恨”便打消了“淒涼南浦”的婉約惆悵,“黃花未吐”“紅粉相扶”兩處相應的意象,在字面上也通過飽滿的暖色色彩渲染了全詞的溫熱的氛圍。結尾兩句詞人點出心意:“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等酒喝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再上山看茱萸了,人生就是轉瞬間古今變換了。重陽節本來應該賞菊,還應該遵循舊習俗佩帶茱萸香袋以辟邪氣、求長壽。此時詞人卻認為這一切都不必要,人間一切都在俯仰之間,相聚總是短暫的,別離是令人悲傷的,不用拘泥於這些風俗。乾脆縱情暢飲一番,直到盡興酒闌。這種略帶淒涼意味的超曠情懷與蘇東坡早先寫下的眾多送別詞都不同,這樣的情懷也正是詞人身處人生最低谷時的真實內心獨白。看慣看穿了身邊發生的一切,詞人以空間上極廣、時間上極長、內心極開闊的心理去面對喜樂,面對順逆,面對一切。
賞析(二)
該詞首句寫眼前,系實境;次句寫遠眺,系虛境;第三句由遠眺而思憶遠方弟弟。“當年”在徐州同遊戲馬台,“今日”在黃州孤居長江邊,於對比中落實心境的“淒涼”。過片以“黃花”點出重九。“莫恨”、“且教”,語似曠達而實含惆悵。結末二句反用杜甫詩意,給全詞瀰漫上一股濃濃的人生虛無之感。

名家點評

明代張綖:(末二句)翻老杜詩句,則意度曠達,超越千古矣。(《草堂詩餘後集別錄》)
清代沈雄《今古詞話·詞辨》卷上:調始於歐陽炯《中呂宮曲》,以隔韻葉者。後則漸濫而無紀極矣。惟東坡重陽詞近之。歐陽詞云:“月映長江秋水”,東坡詞云:“點點樓頭細雨”。恐又是平仄一韻,然已合調耳。
王水照《蘇軾選集》:惟《醉蓬萊》云:“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本篇卻云:“莫恨黃花未吐”,“酒闌不必看茱萸”,似不相合;實《醉蓬萊》謂“此會應須”,系預測之詞,乃重陽聚會前所作,本篇則作於聚會之時。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