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鄉(山西大同市新榮區西村鄉)

西村鄉(山西大同市新榮區西村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榮區西村鄉位於區址南約10公里處。全鄉國土面積16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500畝。轄2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961人(2017年)。境內煤炭、石墨等礦產資源豐富、109國道橫跨東西,雲豐、新同公路縱貫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村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榮區
  • 地理位置:位於萬榮縣城東北部
  • 面積:162.23平方公里
  • 人口:7961人(2017年)
  • 著名景點:青龍峽,峰林峽,影寺,圓融寺,溶洞等
  • 車牌代碼:晉B
  • 地址:新榮區
概況,經濟,行政區劃,五大基地,林草業,人口與勞動力,基礎設施,經濟狀況,民辦實事,

概況

新榮區西村鄉位於區址南約10公里處。16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500畝。轄2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961人(2017年)。境內煤炭、石墨等礦產資源豐富、109國道橫跨東西,雲豐、新同公路縱貫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經濟

近年來,西村鄉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緊緊圍繞“樹立爭一流意識,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鄉”這一主題,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增加農民收入,紮實推進結構調整,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2004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5969.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358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758元。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將分別達到38664萬元和3086元。
農村收入穩步增長,農業發展形勢喜人。近年來,西村鄉黨委、政府按照中央一號檔案精神要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重點抓實,突出抓好。為此,鄉黨委、政府經過外出考察、科學研究、具體實踐,制定出了適合本鄉實情的農業調產、農民增收思路,即“立草為業,以牧為主,發揮特色,發展綠色”。
一是林草業規模化發展。西村鄉黨委、政府結合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等項目,積極實施植樹造林、生態建設、封山育林等工程,規模化發展林草業。2003年至今,全鄉用於生態建設的投資累計達到1200多萬元,累計退耕還林還草2.3萬畝,荒山造林2萬畝,完成人工種草近5000畝;累計完成生態一、二期工程3萬多畝;完成京津風沙源工程1萬畝,完成道路通道綠化27公里,建成了四家山生態畜牧園區和小窯山生態畜牧園區。其中四家山生態畜牧園區被評為大同市生態建設精品工程。生態建設的顯著成績,不僅受到上級高度肯定,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戰線,生態戰線紅旗單位,同時,為全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牧草基礎。
二是畜牧業基地化發展。近年來,西村鄉黨委政府通過政策促動、典型帶動、示範引導、貸款貼息、圈舍補貼、技術培訓、免費防疫、無償冷配等一系列服務措施,加大對全鄉畜牧業發展的引導、扶持和補貼力度,全鄉累計用於畜牧業發展補貼資金460多萬元。特別是為了進一步改良羊的品種,提高全鄉畜牧業發展質量,今年,鄉投資280萬元,建設了小窯山千隻良種羊擴繁廠,從省農科院、內蒙引進良種波爾山羊500多隻。一系列引導、扶持、補貼措施的實施,極大的調動了全鄉民眾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全鄉初步形成了以四家山生態畜牧園區和小窯山生態畜牧園區為中心的養羊區,以新站為中心的養羊區,以鎮河堡為中心的肉兔養殖區,以戶部為中心的散養肉雞養殖區。據統計,全鄉牛、羊的飼養量分別達到3400頭和2.5萬隻,畜牧業預計增收100.9萬元,人均增收83元。
三是種植業綠色化發展。近幾年,西村鄉黨委、政府圍繞增加農民收入,結合市場需求,堅持在拳頭產品大蔥綠色化上動腦筋、做文章。為此,一方面加大政策引導補貼力度,每畝大蔥從2002年開始每畝補貼蔥秧款30元和生物有機化肥2袋,引導農民擴大種蔥面積,使用生物有機化肥,三年累計補貼資金110萬元,全鄉大蔥種植面積由原來的500餘畝,發展到了2004年的2100畝和今年的3700畝,耕地土壤條件也逐步改善,達到了無公害要求。另一方面,投資10萬元,責成專人負責申請大蔥綠色認證,到目前,申請工作進展順利,已被省農業廳認證為無公害產品。大蔥綠色認證的成功,使我鄉大蔥售價由原來的每公斤0.5元上漲到1元,極大的調動了全鄉民眾種植大蔥的積極性,據初步統計,明年全鄉大蔥種植面積預計將到7000畝左右,一個大蔥鄉已經形成。
工業經濟增勢強勁,運行質量是明顯提高。近年來,西村鄉黨委、政府按照“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開拓培育新興產業”的思路,圍繞“公有經濟向民營經濟轉變,傳統產業項目向高科技產業項目轉變,地下向地上轉變”煤炭產業向非煤產業轉變,努力加大新興接替產業的發展力度,加快工業結構的調整步伐,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構築多元支柱經濟。
一是穩定煤炭產業。通過技術改造、成本核算、經濟分析、強化考核等辦法,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銷售,穩定發展煤炭產業,保證了全鄉煤炭產量保持在百萬噸左右。
二是強化安全生產。樹立安全為天,不安全不生產的思想,對全鄉地上地下各類企業建立安全隱患檔案,統一安全工作制度,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全鄉各類企業累計發放安全知識宣傳表(卡)5500多張,開展安全知識競賽20餘次。充分發揮安檢站職能作用,堅持每月至少一次安全例行檢查和每季至少一次的安全互檢。同時,以煤礦標準化建設為載體,加大安全投入,全鄉安全投入累計達到2500多萬元。通過各類措施,全鄉從上到下形成了重安全、抓安全、保全全的良好氛圍,取得了連續四年煤礦安全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零的好成績。
三是加快結構調整。一方面,在延長煤炭產業鏈,煤炭深加工上做文章。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榮和碳化、鑫源碳化等煤炭深加工企業,在煤炭深加工,招商引資方面實現了新跨越。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非煤產業項目。2004年,引資800萬元,建成了大同市新銀碳素廠。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機器調試和試生產,即將正式投入生產運營。
精神文明成效顯著,政治文明穩步推進。西村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大局,以創建“文明單位”活動為載體,不斷拓展精神文明的領域和空間,倡導文明新風,塑造社會公德。一個愛國守信、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良好風氣正在逐步形成。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西村鄉黨委、政府以《行政許可法》為施政標準,規範行政行為,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和實施村民民主管理制度,對全鄉20個行政村的農村財務實行了統一管理,定期公布,給了民眾一個明白,還了幹部一個清白。
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西村鄉黨委、政府按照區委、區政府構建“綠色新榮、和諧新榮”的要求,以為民辦事,為民謀利為重點,不斷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公路建設,累計投資1670多萬元,硬化鄉村公路和街道39.7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標。教育工作,累計投資500多萬元,新建擴建10所中國小160間校舍,維修8所166間。投資30多萬元配套設施,購置電腦70台、新桌凳900套,取得了全鄉中國小校舍無危房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對全鄉升入大學的學生給予獎勵,每年支付獎勵金約6萬元。在全鄉營造出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人畜飲水工程,投資150多萬元,為雞窩澗、五旗、暢家嶺、戶部等村維修吃水工程8處,解決了1038戶、4875人、870頭大畜牧的飲水困難。民政工作,積極構建社會基本救助機制,全鄉104戶,186名救助對象受到救助,累計發放救助金19.2萬元;撫恤、定補足額到位,累計發放撫恤、定補金13.5萬元;急民眾所急,想民眾所想,為280多戶困難戶解決燒煤750噸,計款15萬元,讓困難民眾“溫暖過冬”,為殘疾人及特困戶子女減免學雜費4.8萬元,發放春節慰問金6萬元。特別是今年,投資83萬元,建成了娛樂、生活多功能的鄉敬老院,配套了相關設施,提高了“五保戶”入住率,同時在甘莊、夏莊、東村、李花莊等村新建了老年活動中心,實現了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計畫生育工作認真貫徹“一法三規”,指標全部控制在規定範圍之內,全鄉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01‰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90.91﹪,多次被區評為“紅旗單位”。武裝工作,多次接受省、市軍分區對基層武裝部的檢查驗收,鄉武裝部被市軍分區評為民兵預備役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文化事業,投資100萬元,新建了鄉文化活動中心,投資2萬元,重新組建了智家堡耍孩劇團傳統劇目,活躍了鄉村文化,豐富了民眾生活。與此同時,擁軍優屬、愛國教育、科技、老齡、信訪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總之,西村鄉的社會經濟發展健康有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市、區要求,與兄弟鄉鎮相比,卻還存在一定差距。今後,西村鄉黨委、政府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站在新起點,瞄準新的目標,採取新的措施,開始新的征程,實踐新的跨越。

行政區劃

西村鄉:面積160.5平方千米,人口11397人。駐地西村。轄21個村委會。由西村鄉、戶部鄉合併。 行政管轄:西村村、沙河村、五旗村、謝場村、獅村村、新站村、東村村、夏莊村、白山村、甘莊村、戶部村、鎮虜村、李花莊村、七里村、和勝莊村、智家堡村、雞窩澗村、碓臼溝村、大窯山村、小窯山村、暢家嶺村等。

五大基地

去年以來,新榮區西村鄉圍繞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現代農業這一主線,著力建設五大農業生產基地,收到明顯成效。
五大農業生產基地包括以暢家嶺為中心的大蔥生產基地;以大小窯山為中心的燕麥生產基地;以西村、鎮河堡為中心的馬鈴薯生產基地;以勝莊等村為中心的小雜糧生產基地和以智家堡、新站等為中心的畜牧養殖基地。特別是在畜牧養殖基地建設上,該鄉依託小窯山薪源種羊場,全力建設有機種羊養殖基地。他們投資300多萬元,完善了種羊場基礎設施;投資200多萬元,引進優質純種羊235隻;投資80萬元,配置了基礎設施。去年全鄉農民人均養羊增收183元。

林草業

林草業規模化發展。西村鄉黨委、政府結合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等項目,積極實施植樹造林、生態建設、封山育林等工程,規模化發展林草業。2003年至今,全鄉用於生態建設的投資累計達到1200多萬元,累計退耕還林還草2.3萬畝,荒山造林2萬畝,完成人工種草近5000畝;累計完成生態一、二期工程3萬多畝;完成京津風沙源工程1萬畝,完成道路通道綠化27公里,建成了四家山生態畜牧園區和小窯山生態畜牧園區。其中四家山生態畜牧園區被評為大同市生態建設精品工程。生態建設的顯著成績,不僅受到上級高度肯定,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戰線,生態戰線紅旗單位,同時,為全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牧草基礎。

人口與勞動力

全鄉轄10個行政村48個村民小組,共有1975戶8301人,分布在二十九個自然村,平均人口密度為105人/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8088人,農村勞動力4802人,非農業人口213人,占總人口的2.7%。

基礎設施

小城鎮建設:近幾年西村鄉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鄉政府所在地石堡商業街及農貿市場已初具規模,街道商業用戶達5000餘平方米,農貿市場2000餘平方米,個體商戶70餘戶。石堡已成為宜君東部塬區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交通:10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宜君至白水公路沿境而過,鄉政府距西安至延安的鐵路站點僅12公里。
供水:日供水能力1500噸,水源取自福地湖水庫,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供電:村村通電目標已實現,農網改造已全部完畢,境內電力供應充足。
通信:全鄉有線電話880戶,移動通信用戶180戶,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目標,中國移動聯通網路已覆蓋全鄉。

經濟狀況

西村鄉是農業大鄉,也是全縣糧食生產基地,到2002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864萬元,糧食總產量5177噸,人均有糧食644公斤,油菜總產量405噸,人均50公斤,蘋果總產5100噸,大家畜牧存欄3700頭,羊存欄4550隻,豬存欄1560頭,全鄉人均純收入1282元。

民辦實事

“要想富,多修路”。西村鄉抓住我市再掀公路建設新高潮的大好機遇,實施了總投資322萬元的全鄉行政村通油路工程,其中戶部村至李花莊村公路全長6公里,總投資150萬元。今年9月底前,全鄉還將有5個村實現通油路。
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重點發展規模養殖。目前,這個鄉退耕種植灌木林9495畝,已完成全鄉退耕還林工程的88%,並在李花莊、七里村投資21萬元新建了占地2700平方米的羊舍,圈羊養殖規模可達900隻以上。鄉里還投資15萬元幫助農民建起了檸條飼料加工廠。
圍繞市場需求,打造特色農產品基地。全鄉建起了1000畝燕麥基地、1000畝大蔥基地、1000畝小雜糧基地、1500畝優種脫毒馬鈴薯基地、500畝藥材基地。這五大基地輻射全鄉14個村,可使7000多名農民受益。
為了徹底改善全鄉中國小的辦學條件,西村鄉黨委、政府籌資110萬元,實施了全鄉中國小校危房改造和新房重建工程,在今年暑假結束前即可竣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