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倫理思想

西方管理倫理思想是指西方關於管理活動的道德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的學說和觀點。起源於古希臘,經歷了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和現代等幾個時期。(1)古希臘時期。其主要內容集中於對人的本性、行為的看法及其對社會所應盡的義務。蘇格拉底強調並誇大知識對人的行為的約束作用。亞里士多德則從人的行為是自由的出發,明確提出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道德責任,而且應以城邦利益為重。(2)文藝復興時期。作為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管理倫理思想,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使世俗的管理活動同宗教的神聖義務結合起來,注重管理者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義大利政治學家馬基亞弗里《君主論》一書,就從政治管理的角度分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認為一個君王(管理者)應以自己的榜樣來鼓舞人民從事偉大的事業。(3)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伴隨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管理、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學科日漸形成,管理倫理思想也逐步走向理論化和系統化。這一時期管理倫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亞當,斯密、康德、歐文和黑格爾等s他們提出許多重要的觀點,例如自由競爭原則、市場調節,以及對交換、分配等的看法,其中包含著豐富的管理倫理思想,並影響了現代人的管理思維和管理倫理思想。(4)現代資產階級時期。相繼出現多種現代管理理論。從總體上說,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及其以前時期的西方管理倫理思想。

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集中於對國家、社會、軍隊和商業活動及個人行為的管理;(2)對人性模式的假設較為簡單和片面,往往在人性善和人性惡或“經濟人”和“社會人”的假設中簡單地取其一;(3)缺少自覺、專門和系統的論述,只是零星和分散地與傳統西方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法律思想、經濟思想、宗教思想交織一起;(4)關注更多的是管理活動中個人的道德行為,特別是管理者本身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很少從組織層面探討管理倫理問題;(5)道德說教意味較濃,抽象程度較高,理想成分較多,缺乏具體性和可操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