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禮儀

西方禮儀

西方禮儀是指不同於中國禮儀的一種西式文明,包括用餐禮儀、禮節方面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禮儀方式,這些禮儀方式與我們中國人常見禮儀有些不同,有些差別很大,了解這些禮儀對今後與西方人士交流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禮儀
用餐禮儀,怎樣吃飯,喝湯,吃主菜,沙拉吃法,禮節方面,打招呼,怎樣招呼,女士優先,宴會禮儀,中西方交際禮儀的不同,

用餐禮儀

怎樣吃飯

怎樣吃飯?
中國人吃飯比較隨興,很可能聊到開心處,就大聲說笑,或是把餐廳當作自己家一樣讓小孩子跑來跑去,這在西方國家是相當不得體的喔!尤其如果我們是在西式餐廳,而不是在中國餐廳,一定要注意餐桌禮節。餐巾應該要鋪放在腿上,不是別在領口上的,更不可以拿餐巾來擦桌子或餐具!使用刀叉的時候,倒沒有禁忌不可以拿著叉子講話,因為在外國,放下餐具表示你已經吃完,準備請服務生來收走了。當然啦,如果要比手畫腳的時候例外,畢竟拿著刀叉揮舞還是挺不安全的!
享用食物的時候安靜是基本的禮貌,像是喝湯、嚼食物都不應該出聲音,打嗝的聲音尤其會惹人白眼,萬一打嗝發出了聲音,應該對同桌的人說「Excuse me」表示歉意。千萬不要塞得滿嘴的食物,慢慢一口一口吃。發表意見時,應該等食物完全吞下去之後再講話,不可以一邊嚼一邊講話。如果有魚刺或骨頭,應該儘量先用刀叉挑出來或切除掉,再放到嘴裡面,不適合嚼一嚼之後再用嘴巴吐出來,假如不得已必須要這樣做,也最好悄悄地、稍微用餐巾布遮掩一下比較好喔。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地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3、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水果③魚肝油④肉類⑤乳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簽Good。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套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11、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2、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3、麵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4、魚的吃法。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叉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針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由左至右面,邊切邊吃。
15、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16、略事休息時,刀叉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用力恰當。享用西餐,最重要的用具是刀和叉,用刀切時應由外向內,刀多是用右手。但英國的風俗也有著不同,美國是兩手都可切,英國卻是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當兩手都在桌上時,記住用手臂輕輕壓住台面,不要用大力切。
用手吃雞。西餐里的吃雞魚是很講究的,多數侍者會為你剔除魚骨,你也可要求他這樣做。吃雞就不同了,因為有些如雞腿等硬骨不好對付,可乾脆用手吃雞也可以吃得好看。歐洲人吃雞時也是棄刀用手,但做得比較含蓄,而且備有洗手盆,可隨時洗手、擦乾。
擺放刀叉。吃主菜需較長時間,當你需要休息一下時,便將你的刀叉放成叉狀,千萬不要將刀叉順著同一方向放。那樣侍者會過來幫你收走,因為這表示你吃完了。
輕嚼甜品。主食之後是甜品,甜品需要輕輕地用小匙羹切開送進嘴,閉著嘴輕輕嚼,然後慢慢咽下去,女性的儀態便表露無遺。有些甜品如甜汁、雪糕汁等,需用左手輕輕托起,使盤子向外傾斜,用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捏住小匙羹,輕輕向外舀,並送入口中,匙羹含在兩片嘴唇中輕輕抽出,吃完後將小匙羹留在盤中,侍者會端走的。
勿敲杯子。此時你可上洗手間或補粉了,但是不要加唇膏,因為還有咖啡或茶。當咖啡上來時,記住那小匙羹的作用只供攪拌糖或奶油,並非用來舀咖啡喝的,你只需用它在咖啡中攪動一會兒,這時不要把杯子敲得丁當響,這也是一種儀態。用右手的拇指與食指輕輕端起杯子的扶手,送近口邊,身子不要遠離桌子太遠,否則杯底的污漬滴下來會弄髒衣服,或者也可用左手抬起咖啡碟,右手端起咖啡杯,一起送到口邊,慢慢啜飲。

喝湯

1、喝湯時,套用勺子舀起,一口一口慢慢喝。
2、不要把嘴湊到碟邊咕嚕咕嚕地喝。
3、不要拿勺子在湯里亂攪。
4、湯喝剩下一小半時,用一隻手托起碟子的內側,使其向外傾斜,再用勺子把剩下的湯舀來喝,勺子要往外舀,不要俯下頭喝湯。

吃主菜

1、正確方法是:左手持叉, 右手持刀,把牛排切成小塊,以一口能吃一塊為準。
2、叉起肉塊放進嘴裡,咀嚼時要閉上嘴唇。
3、吃牛排時,切忌用叉子叉起整塊牛排咬嚼,也不能動手抓拿。
4、切肉時,不要兩手同時用力擺動,這樣既不得力,又顯魯莽。
5、吃東西不要狼吞虎咽,這樣不但失禮,而且不利消化。
6、如要中途離座一會兒,可把刀叉靠在碟子兩旁,即是說你還要繼續吃,不然,侍者會把你餐碟收走。
7、用餐完畢,將刀叉放入盤中,順著同一方向放,表示可以撤下。

沙拉吃法

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並用。一次只切一塊。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則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間的單獨一道菜,通常要與乳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乳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則用手拿著吃。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很難將整碗的沙拉都拌上沙拉醬,先將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後再加醬。

禮節方面

禮節方面
林林總總談了一些基本西方禮儀,其實最基本的還是爸媽平時生活教養的功夫。如果常常提醒孩子遵守禮貌規矩,讓孩子懂得規範自己、尊重別人,相信在國外旅遊的時候,也能很快就適應不同的禮節了!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西方的禮儀和我國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在當前國際交往頻繁的形式下,不論是在國內接待外賓或出國訪問旅遊,不論是將要留學國外或常駐國外工作都有必要學習一下西方的禮儀。
禮節有兩個方面:其一要從內心去關心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其二要以一定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由此人們通常可以判斷我們家庭教養的狀況。禮節的實質就是處處為別人著想,這也就是要實行那條金箋: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所謂考慮他人的要點就是要使自己的衣著和舉止儘可能讓人喜歡。一看到衣著雅致、彬彬有禮的人,你就會覺得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相反,看到的是衣著不整,禮節不周的人,你就會有明顯的缺少什麼以及不舒服和煩惱的感覺。中國的禮節與西方的禮節有時差別很大。
禮儀禮儀
如果你想同西方人相處和諧,了解西方的禮節是非常重要的。
最簡單的問候是說一聲"早上好"、"下午好",或"晚上好"。這種問候可以用於你不太熟悉的人或者任何與你匆匆擦肩而過的人。
若你不很匆忙時,對不認識的人可說一聲"你好",回答你的也應該是"你好"。
當你第一次與別人見面時,通常要握手。此外,久違的朋友相見時,通常也要握手。然而,相遇時不握手也行,微微鞠一個躬,也是很有禮貌的。
如果誰要和你握手,你當然要同他握手--拒絕握手是非常不禮貌的。通常是由年齡大的一方或者女子先伸出手。
你在向別人問好時,直呼別人的姓名也常常是得體的。你可以說;"早上好,蒙克里夫先生"或"你好,富蘭克林"。
有些問候在中國是合乎禮節的,而在西方卻不被採用。如果你問候一個西方人說"你上哪兒去?"(Where are you going?)或說"你去哪兒啦?"(Where have you been?)他會想你在打聽他的私事,實在是太失禮了。
而如果你說:"你吃過了嗎?"(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可能會認為你想邀請他與你共同進餐。因此,和西方人相處時,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問候方式。
當你受到邀請時,你必須立即作復,明確地說明你究竟能不能接受這次邀請。如果對方是在談話中或偶然遇見時口頭提出邀請的,你就應該立刻回答能不能去。如果當時不能回答,你可以說?quot;我今晚告訴你,行嗎?"或諸如此類的話。但不管是口頭邀請還是書面邀請,都應當給予明確的回答。
通常來說,表示你的確不能接受邀請的客氣的辦法是說出你不能不謝絕的理由。只是說一聲"我不能去"或"我不去"是不禮貌的。說一聲"對不起"也是不夠的。只說一聲"謝謝",那就只能使人莫名其妙,不知你到底是接受邀請,還是謝絕邀請。
如果你接受了邀請,忽然有事不能赴約。你應當把你不能前往的真實原因告訴對方,接受了邀請而又不赴約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情。
在經歷了飲食習慣的歷史沿革之後,當我們都圍坐在鋪著雪白桌布、擺著鋥亮刀叉的餐桌旁時,吃飯已經從只為了充飢的需求而發展成為一種令人愉快在複雜的社會習俗。今天,在你應邀赴宴的時候,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實際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麵包;如果是那樣的話, 就把它取出,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在西方,汽車有優先通行權。幾個人肩並肩地排成一行走是不禮貌的。因為那樣會妨礙別人行走或耽擱別人的時間。
西方店鋪,除極少數外,都對商品明碼標價,沒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店員們都很客氣,盡力為顧客找到滿意的商品。顧客也必須很客氣,如果看了好幾件物品以後,一件都不想買,顧客可以說: "恐怕這些都不是我所需要的,麻煩你了,多謝。"
"謝謝你"(Thank you)這句話在西方比在中國用得要更加頻繁得多。任何人替你做了一些事,不管事情多小,也不管他是你的上司還是傭人,你都應該說:"謝謝你"。
你講話完畢以後,千萬不要向聽眾致謝。不要說:"謝謝你們","我謝謝你們",或"多謝你們注意聽我講話"等。講話完畢時,略微欠欠身就夠了,不必要多講什麼。
當你給別人傳遞點東西或替人做些小事情而別人謝你時,你不必說什麼,只須笑一笑或點點頭就夠了。

打招呼

歐美國家見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認識。打招呼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跟你有進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種生活禮儀形式。其實不論任何人,面對有人微笑打招呼,都會受到感染,像是見到陽光心情跟著好起來一樣,很自然會打招呼回響。因此,在西方國家旅遊的時候,如果迎面而來的人對我們說哈囉,別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唷!那可是非常失禮的

怎樣招呼

怎樣打招呼?
對方跟你說「How do you do ?」就是「你好」的意思,不用按著課本教的說「Fine, Thank you. And you?」,除非這是你的好朋友,或是你有比較多的時間跟他聊天,不然只要同樣回答說「How do you do ?」就夠了。如果怕自己英文不好聽,至少微笑點個頭。有時候他們會說「Hello !」,其實相當於我們的「嗨」,這是同輩或好友之間的應對方式,不適合用在對長輩或地位比較高的人。另外,他們也會問候「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或「Good evening」,同樣問候就可以了。

女士優先

女士優先的禮規 受中世紀騎士之風的影響,西方國家至今在社會活動及社交場合仍奉行“女士優先”的原則,給婦女各種特權,以表示對女性的尊重。誰不遵守這一成規,誰就被認作失禮。
男士陪女士上車,應先開門,並且用手擋在女士頭頂與車門頂之間,協助登車後自己再上車。上下電梯、樓梯或進房間時,女士先行。進入劇場或電影院,也是女士在先,男士在後。只有當需要男士去排除故障或有利於照顧女士時,男士才走在前面。按照西方“以右為尊”的禮節,在一般情況下,男士與女士坐在一起,應讓女士在右邊;在人行道上,男士應走在靠車道的一邊來保護女士。在正式場合,這一禮儀更要一絲不苟地遵守。凡重要會見,都是夫人走在前面,丈夫跟在後面;宴請進餐,也都是先給女士上菜;拜訪時,先向女主人致意,告別時,先向女主人道謝。

宴會禮儀

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鐘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鐘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準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裡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譜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告別: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不同

1、中西方招呼禮儀的不同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最愛說的一句就是“吃了嗎?”或者“去哪兒啊”。而西方人見面的招呼禮儀一般都是圍繞天氣展開的,比如“今天的天氣不錯啊”等諸如此類的話。或者說比較短時間的接觸,中國人一般都是“忙著那?”並沒有說要得到你確切的答案,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忙著呢,跟對方打個招呼就要走了等等。而西方人一般都是以“Hello”“早上好!”“晚上好!”等問候的詞語一筆帶過。
2、中西方問好禮儀的不同
中國人的問好方式在西方人眼裡,會有探尋別人隱私的成分,當然我們中國人並不這樣認為。比如中國人表示親切的問候方式會比較直接“你最近都忙什麼呢?怎么那么就不見你”其實對於西方人來說我忙什麼不需要想向你匯報,你這樣的問題屬於探尋別人隱私。對於西方人而言,簡單的一句“最近好嗎?”或者“好久不見”就可以概括了。
3、中西方的稱謂禮儀不同
我們中國人的稱謂一般都會以輩分來區別,比如說我們會直接稱呼“叔叔阿姨”或者“大伯大媽”,就連在路上碰到一個陌生人問路的時候,也會拿出這樣的稱謂“大哥大姐”等等。但是在西方國家,我們往往聽到最多的就是“夫人”、“先生”、“小姐”等等。所以小編認為中國的稱謂禮儀一般一般都帶有一些親情色彩。
4、中西方告別禮儀不同
中國人的告別語一般都很直接的表達出自己要走了,請主人留步不用送了等等。但是在西方的告別禮儀中,往往是要得到對方的同意的。通常要提前幾分鐘將告別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達,並徵得同意,然後才可以離開。而且中國人的送別禮儀一般都是要把客人送到樓下,而西方人的禮儀一般都是把客人送到門口即可。所以中西方禮儀的巨大不同也影響著我們眾多的人在面對不同的人群時應該注意表現自己的禮儀,看看我們究竟用什麼方式最合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