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村(浙江省新昌縣大市聚鎮西山村)

西山村(浙江省新昌縣大市聚鎮西山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山村位於新昌縣東部,距縣城8.8公里。宋至清代屬安仁鄉,清宣統二年(1910)屬沃洲鎮,1935年屬梅鶴鄉,1966年屬紅旗人民公社,1983年屬紅旗鄉,1992年屬大市聚鎮。36省道(江拔線)、38省道(象西線)交匯於此。地處"山背等"台地黃土丘陵地帶,村莊坐落於谷地之中,四周古木蔥鬱,修篁漪漪,景色宜人。南宋末年(約1225~1264年間),袁三友自城郊磕下徙居於此,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已歷700餘年,形成一方望族。1992年有536戶,1647人。其中袁姓355戶,95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山村
  • 外文名:xishancun
基礎設施,農業經濟,文化名村,

基礎設施

早期建設 譽滿鄉里
民國初年,地方士紳致力於村區建設。1913年,創辦西山國小,因辦理完善,1931年奉令定名為東區中心國小。1936年,開設農事職業班,為新昌縣職業教育之先聲。1945年秋,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為該校題寫"新昌縣梅鶴鄉中心國民學校"校名。學校長期由潘國藩任校長,重金延聘名師,振興教學,學風整肅,校紀嚴明,聲譽鵲起,四方學子,紛至沓來。對袁姓子弟,免費入國小,升入中學、大學者分別獎勵學田谷1~2石,故造就人才之眾,居新昌縣農村之冠。校友升入高等院校者61人,評上中、高級職稱者21人,任幹部及教育、醫務工作者等187人。袁修乾、袁明聖、袁克緒等教授,則為其中佼佼者。
村區社會設施,亦屬新昌縣翹楚。1932年,創辦新昌首家消費生產合作社,因經營有方,迭經省、縣嘉獎,被譽為新昌縣模範社。1935年,開辦協利茶廠,加工精製珠茶;翌年又辦繭灶,聘專門掉師以改良絲質,絲茶銷路,一度頗有起色。1934年,新(昌)奉(化)路建成通車,西山設站,繼而興建西(山)大(市聚)縣道與新奉路相銜接。1939年,開通鄉鎮電話西山支線。1946年,設立郵政代辦所,使交通、郵電事業粗具規模。村還建立積穀倉,以備災荒。1941年,蟲向蟲為害,民食難濟,即辦理平糶以救急。民國時期西山村,被譽為全縣模範村。
西山村1992年有482戶,1601人,耕地1034畝。村民有呂、朱等姓,以呂姓為主。呂氏祖先兆三公呂祖閏,北宋時隨其父呂大嘉(時任尚書)扈駕南渡,由舍人遷吏部侍郎,以言事忤旨,謫牧婺州。其子呂洙贅永康之桐塘童氏,嗣後徙上塘頭,宋末元初再徙夏家龍,約於明中前期析分於西山。20世紀50年代,西山村有木匠80多人,外出建德、安吉謀生,有160餘人前往東陽、諸暨、嵊縣等地打鐵,多數村民終年在家,以種田為生計,生活貧困。60~70年代,衡器業悄然興起,多時有70餘人外出江蘇、遼寧、廣東等地加工木桿秤。

農業經濟

以工促農 如虎添翼
西山村向以耕讀傳家,以農為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經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生產力得到初步解放。通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山塘水庫,泱泱蓄水;巧英乾渠,繞村而過,使全村916畝水田、530畝旱地,達到旱澇保收,產量逐年提高。然其經濟結構,仍為單一的農業經濟,制約著經濟的全面發展。
村區地質由火山噴液玄武岩風化而成,土壤酸鹼度為5.6~6,含鉀較多,譽稱"甜地",宜種植茶葉、西瓜、花生等特產作物。60年代開始恢復、發展養殖業、種植業。1964年,著手改造老茶園,開闢新茶園,實行科學種茶。1992年,茶園達375畝,年產600擔。設於西山的鎮茶樹良種場,為新昌縣茶樹推廣、繁育基地。村設有茶制所,不斷提高制茶工藝。1968年,安裝珠茶炒乾機,實行全程機械化制茶。1982年,改為電動制茶,不僅成倍節約勞力、燃料,又提高茶葉品級,效益十分顯著。1983年,始種西瓜。因瓜大、瓤紅、皮薄、甜度好,"紅旗西瓜"一下崛起而成名瓜。1992年植瓜150畝,年產80萬斤。並恢復傳統名產"小京生"(花生)的種植。"小京生"粒小實飽,香甜鬆脆,飲譽省內外。1992年,種植花生160畝,年產1.6萬斤。70年代開始發展養兔業,因經濟效益良好,全村逐步形成養兔高潮。1980年,養兔專業戶袁正槐年收入達1.6萬元。其養兔致富訊息登上《人民日報》,並被評為浙江省勞動模範。養兔業雖幾經起落,村民至今盛養不衰,良種存欄兔仍有2500隻,年產兔毛2噸。
1985年,黨支部書記袁柯達聯合2家農戶辦起首家小五金廠,當年創值10萬元,利潤1.2萬元。村民緊隨其後辦起家庭、聯戶企業16家,成為聞名全縣的小五金專業村。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並增強產品市場競爭能力。1988年10月,興建村辦龍頭企業--新昌軸承總廠第六分廠。年創值146萬元,利潤16.8萬元。由此龍頭飛舞、龍身翻騰,形成村辦企業與家庭、聯戶企業滾動發展的良好勢態。1992年,村辦企業產值達663萬元,稅利46.8萬元,發放職工工資32萬元;家庭、聯戶企業產值約600萬元,創利約30萬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1600餘萬元。
隨著集體經濟壯大,各項事業得到同步發展。1990年,投資4.5萬元,為全村500戶安裝了電錶;投資2.2萬元,澆築了1400平方米的水泥廣場。1991年,投資20多萬元,為軸承六分廠擴建870平方米新廠房;投資5.3萬元,興建一條長600米的灌溉渠道;投資5萬元,澆築一條長450米、寬4米的水泥街道。1992年,投資5萬元,安裝50KV變壓器一台;投資20萬元,為軸承六分廠安裝磨床、工具機等機械設備58台。3年間,投資總額達62萬元,使生產、建設兩者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
集體經濟壯大,社會福利事業相應改善。1979年,由村提供基金、站舍、器械,恢複合作醫療站,使醫療保建事業日益發展。1990年,撥款建立老年活動室。同年12月,建立村老年人協會,發展會員231人。翌年1月,成立新昌農村首家老年人體育協會,會員66人,經常開展太極拳、棋類、門球、檯球等老年體育活動。村委會還對60歲以上老黨員、老幹部、五保戶實行每月15~20元的生活補貼制度,使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並撥款興辦幼兒班2班,使70餘名幼兒入班就讀,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至1992年,全村80%的戶建了新房,建築面積達6萬餘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約40平方米。第三產業亦開始起步發展,除糧站、供銷分社、信用分社、衛生分院外,個體興辦服裝、飲食、理髮等服務業8家,小商店7家,個人置辦機動運輸車40餘輛。

文化名村

文明之花 四季香飄
西山村向以村風正、民風好而稱譽鄉里。1914年,即厲行禁賭,繼而厲行禁菸(鴉片),村規整肅,秩序井然。對外則組建民團、保衛團以自衛,達到保境安民。村民富有民族氣節。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失守,全村壯丁自動組織抗敵義勇軍聲援抗日。1939年8月,鄉糾察隊附袁建富抗日情殷,率壯丁數名挺身入伍,翌年1月,在錢塘江保衛戰中英勇獻身。1942年7月,日本侵略軍占領西山,鄉紳袁劍秋拒絕侵略者的威脅利誘,毀家紓難,受到國民政府嘉獎。
1951年組建農村業餘劇團,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演出現代戲,演出劇目達200餘出,多次受到省、縣文化主管部門嘉獎。1980年1月,《浙江日報》載文表彰其業績。其自編劇目《婚姻自主》,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83年建立青年民兵之家,形成全村文化活動中心。同年由新昌縣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歷年來,青年、婦女、民兵、治保、調解等項工作,協調發展,成績卓著。1959年,石碧凡以治安模範出席全國公安、檢察、司法先進工作者大會;翌年,再次上北京參加全國民兵代表大會。村黨支部36名黨員形成堅強的戰鬥集體,積極引導村民,共奔小康。1980~1990年的11年間(除1987年外)年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