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郵電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前身是電子與信息工程系,是西安郵電大學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現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微電子學、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等7個本科專業,涵蓋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其中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是省級特色專業。現有電路與系統和物理電子學2個碩士專業。設立了電子信息工程、光電子技術、微電子學三個系,電路與系統、電工電子實驗兩個基礎教學部。學院還有陝西省通信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專用積體電路設計中心等省部級科研機構和電信工程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 地點:西安
  • 現有教職工:160人
  • 其中教授:16人
師資隊伍,科研概述,辦學目標,學院領導,下屬系部,專業設定,

師資隊伍

目前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生近3200餘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0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
電子工程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置於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樹立了提高人才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內涵發展,努力把電子工程學院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在長期的人才培養實踐中形成了“重基礎、重實踐、重質量、嚴管理”的優良傳統。近年來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了學科和專業結構,打造優勢學科,形成特色專業。先後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創建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在校學生先後在 “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全國和省級競賽中獲得20餘項獎勵。

科研概述

電子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以學科建設提升科研水平,大力加強科研與學科建設,大幅度提高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的能力。近年來先後承擔“863”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25項,其它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12項,形成了積體電路設計、光通信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科學研究方向。

辦學目標

電子工程學院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優秀電子工程師為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方針,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促進了良好教風、學風的養成。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真心關愛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才。努力培養一大批能夠真心實意為企業和社會服務,具有實際動手能力,能夠在工程技術一線實實在在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能夠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實際效益的卓越電子工程師,辦人民和社會滿意的教育。 電子工程學院近年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序號
項目名稱
獲獎
人員
授獎
時間
受獎
單位
獲獎
類型
獲獎
名稱
證書號
1
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李明遠、赫建國、張新、郝雲芳、師亞莉
2001.2
陝西省政府
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SJX012063
2
工科院校學生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校內生產實習基地建設
方強、梁青、張繼榮、劉明宇、梁猛
2003.12
陝西省政府
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SJX031018
3
《信號與系統》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
陰亞芳、谷靜、白菊榮、張寶軍、梁青、賀偉
2003.9
陝西省教育廳
多媒體課件
二等獎
4
《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陰亞芳 梁青 谷靜 白菊蓉 張寶軍
2005.4
陝西省政府
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SJX052075
5
一般工科計算機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研究
韓俊剛、王忠民、王陸海、呂菱、楊爽
2007.12
陝西省政府
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SJX071029
6
電子信息類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田東平 溫小鄭 呂建平 韓俊剛 初建瑋
2009.1
陝西省政府
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SJX09213-4
7
《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
陰亞芳 梁青 谷靜 白菊蓉 張寶軍
2004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院教(2004)035號
8
網路虛擬實驗室
梁青 熊偉 趙曉明 王載陽 張寶軍
2004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三等獎
院教(2004)035號
9
《電信傳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
梁猛 黃玉蘭 陸蓉 姚英
2004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三等獎
院教(2004)035號
10
《數字電路》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赫建國 唐小華 薛延俠 羅朝霞 鄭燕
2004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三等獎
院教(2004)035號
13
“電子信息類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田東平 溫小鄭 呂建平 韓俊剛 初建瑋
2009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院教(2009)03號
15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田小平 黨劍華 王文強 劉立新 吳進
2009
西安郵電學院
教學成果獎
三等獎
院教(2009)03號

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蔣林
蔣林,男,生於1970年11月,中共黨員,博士後、教授、碩士導師。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96年起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至今,1999年至2009年任計算機系副主任,自2009年11月起擔任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先後主持“863”等國家級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項目4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先後5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兩次被授予陝西省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第五屆陝西省青年科技獎。2009年成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同時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學院副院長:
劉繼紅
劉繼紅,男,生於1977年1月,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自2002年起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至今,2009年11月起任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主持參與科研項目多項。近五年,先後在IEE Electronics Letters、光學學報、光子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篇,SCI、EI收錄9篇。曾獲得學院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陰亞芳
陰亞芳,女,生於1966年1月,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導師。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91年起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至今,2009年11月起擔任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負責的《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基礎》課分別榮獲陝西省精品課程、西安郵電學院優秀課程。2004年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被評為“陝西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多次被評為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師。
杜慧敏
杜慧敏,女,生於1966年5月,博士,教授。自1995年起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至今,自2010年3月起擔任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先後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近十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承擔“離散數學”、“VSLI設計導論”、“Verilog語言”、“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導論”、專業外語等課程的教學任務。與他人合著專著一本,教材兩本,科技參考書一本。曾獲得學院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下屬系部

微電子學系
微電子學系承擔“微電子學”和“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兩個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其中“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下設微電子學實驗室和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其中微電子學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微電子學系現有教師24人,其中實驗室教師4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碩士生導師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本教學團隊為省級“通信專用積體電路設計系列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微電子學系負責兩個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專業間課程體系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微電子學”專業側重模擬積體電路、工藝、版圖後端設計、驗證人才的培養,“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側重數字和模擬積體電路前端設計、驗證人才的培養。本專業的在校學生先後在 “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全國和省級競賽中獲得10餘項獎勵。
微電子學系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以學科建設提升科研水平,大力加強科研與學科建設。近年來先後承擔“863”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重大項目4項,其它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申請發明專利5項,布圖保護兩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光電子技術系
光電子技術系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三個本科專業,主要圍繞光電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顯示。現有專職、兼職教師共3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和工程師16人、助教7人,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24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4人。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以光纖通信和光電子為主要專業方向,主要開設《光學》、《光電子學》、《半導體物理與器件》、《電信傳輸原理》、《光纖通信》、《光傳輸技術》、《光電信息處理技術》等課程。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以光電信息感測與測量、光電信息及圖像處理兩大專業方向展開特色教學,主要開設《物理光學》、《套用光學》、《光電子學》、《光電檢測技術》、《光電感測技術》、《光電信息處理技術》、《數位訊號處理》等課程。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2006年開始招生,以光電顯示、特別是液晶顯示為專業方向,主要開設《光學》、《光電子學》、《半導體物理》、《信息顯示技術原理》、《發光材料與器件基礎》、《顯示器件驅動技術》、《光電信息處理技術》等課程。
光電子技術系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三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面積680平方米,總資產達到900多萬。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合作交流,承擔並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完成西安郵電大學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項目10餘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出版教材2部。
電子信息工程系
電子信息工程系隸屬於電子工程學院,承擔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任務,擔負著«電磁場與電磁波»全校電子信息類各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任務,以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專業平台課程«數字圖像處理»、«語音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基礎»、«天線與電波»、«射頻/微波電路設計»等的教學任務。該系包括電子信息工程、圖像處理與GPU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共3個實驗室,其中圖像處理與GPU實驗室為中省共建實驗室,形成了微波與天線技術、圖像與語音信息處理的硬體系統開發等相關研究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系現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9人,助教3人,具有博、碩士學歷者1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系部現有教師中多人曾榮獲 “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師”稱號。
電子信息工程系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合作交流,先後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十五” 科技攻關項目、西安郵電大學院立科研項目以及橫向項目;同時完成多項西安郵電大學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項目;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多部,其中«射頻電路理論與設計»、«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已被列為普通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系列教材;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上百篇,其中核心期刊幾十篇,被EI收錄多篇。
電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結合相關課程講授,專業課程設計、開放式實驗和畢業設計,充分利用實驗室中的現有設備,使學生在掌握射頻/微波仿真設計或圖像、語音信號處理硬體系統的基礎上,設計/製作實驗產品,為學生全面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部
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部是電子工程學院下設的一個教學系部。該教學部承擔著全校的《電路分析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線路》等專業基礎課程,並承擔著《EDA技術》、《大規模積體電路》、《電路分析課程設計》、《數字邏輯系統課程設計》實踐課教學任務。其中課程《電路分析基礎》和《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多次獲得學校優秀課程。基礎教學部以培養創新型套用人才為目標,以素質教育及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建立了分模組、分方向、內容相互銜接的課程教學體系。
基礎教學部現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24人。近5年,主持和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學院自立項目7項。發表教學科研論文150餘篇,其中EI檢索10篇,中文核心期刊30篇。出版專著7本。獲得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西安郵電學院教學成果獎3項。5人次獲得過西安郵電學院“十佳教師”稱號。5名老師在校級講課比賽中獲獎。4名教師獲得中國電子學會電子設計工程師(EDP)專業技術資格認證考評員。在全國及陝西省大學生電子競賽中指導學生所獲獎項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部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創建於1986 年,承擔著全院電工電子類實驗課程教學任務。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成為我院的重要的教學科研實驗基地。2007年被評為陝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開設電路實驗、模擬電子線路實驗、數字邏輯電路實驗、高頻電子線路實驗、電子線路課程設計、電裝實習、畢業設計和開放性實驗等課程。形成從低到高、從基礎到前沿,從接受知識型到培養綜合能力型的電工電子基礎實驗課程新體系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位於新校區三號實驗樓,共有各類實驗室22個,總面積約3000平米。目前共有各類電工電子實驗儀器520套,電裝實習設備200套,計算機320台。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共有專職實驗室教師28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5人,中級職稱19人。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電子工程學院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和激勵高水平師資積極投入實驗教學工作。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隊伍互通,教學、科研、技術兼容,核心骨幹相對穩定,建立實驗教學人員科學有效的培養培訓制度,形成一支專兼職結合,熱愛實驗教學,教育理念先進,教學科研能力強,勇於創新的實驗教學隊伍。

專業設定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科研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法規;了解電子信息學科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基礎、通信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子線路基礎、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理論、語音與圖象信號處理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
畢業就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就業於信息、通信運營業和信息、通信產品製造業及其相關企業,還可到高校或研究所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光電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意識、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可從事光電信息、光電子學、光電系統集成及相關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製造、科技開發與套用等,能夠適應當代信息化社會高科技迅速發展需要的、以研發為主的創新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是以光電為主,光、電、信息技術與計算機套用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在本科生的培養上注重專業基礎的全面拓寬,主要學習光學與電子學的基礎理論,了解光電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能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知識;熟悉掌握現代信息工程領域光電信息的發生、傳輸、變換和接收處理的基本理論及相關的支撐技術;對光信息和光電子領域的工程套用和基本器件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邏輯設計、高級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物理光學與套用光學、光電子學、信息顯示技術原理、光電成像技術、光電信息處理技術、光電檢測技術、數位訊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
畢業就業去向:畢業後在光電信息處理產業領域可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與開發、技術管理等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能力和相關工程技術實踐能力;能在光電子、光通信與光信息處理等相關技術領域從事系統設計、製造、組織、運營和管理,在相關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較紮實的數理基礎;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研究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電路分析、信號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邏輯設計、電子技術基礎、通信電子電路、高級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光學、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電信傳輸原理、光纖通信、數位訊號處理、信息網技術。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子技術與工程、光纖通信、光電子技術、現代通信技術。
畢業就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就業於通信運營業和光電子、電子信息、通信產品製造業及其相關企業,還可到高校或研究所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新世紀信息技術及信息產業高速度發展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光電信息科學和技術的基本理論,具備信息領域寬廣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能適應信息加工、傳輸、處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維護等工作,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1.能系統掌握本學科所需的數學、物理學及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
2.掌握信息光學、光電子學、雷射和電子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光學、光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理論問題和解決生產技術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4.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5.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信號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數字邏輯設計、電子線路基礎、物理光學、套用光學、光電子學、現代光學、光電感測、信息光學、數位訊號處理、數字圖象處理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可在物理學、光學工程及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類領域方向繼續深造。
畢業就業去向:目前國內外光子與光電子行業快速發展和壯大,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將隨之不斷擴大。本專業人才就業渠道廣泛,可就業於高等學校、科研部門、郵電、通信、網路、交通、顯示、雷射、電子、計算機、信息、監測等行業,也可以考研繼續深造。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磁場理論與電路設計基礎,具備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運用能力,受到嚴格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訓練,能夠在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夠適應當代信息領域發展需要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具有較強的英語讀、寫、聽能力;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掌握射頻微波產生、處理、傳輸、輻射和接收的基本理論和工程技術方法;對無線領域的工程套用和系統開發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無線通信技術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了解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素養和身心素質。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通信原理、高頻電子線路、高級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微波電子線路、天線與電波、數值計算方法及Matlab套用、微波電路CAD及製作、天線CAD及製作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與射頻識別。
畢業就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就業於信息和通信運營業、信息和通信產品製造業,還可以到高校或研究所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積體電路邏輯設計和系統設計為目標,培養掌握積體電路設計基本理論、基本設計方法,熟悉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積體電路基本設計能力,能從事積體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的研究、開發和套用等科學技術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數字積體電路和模擬積體電路設計的基本理論、原理並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掌握計算機基本原理、具有軟硬體研發能力。熟悉積體電路設計基本理論和設計原理,熟悉EDA技術。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基礎、數字電路基礎、計算機語言與程式設計、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半導體器件電子學、數字積體電路設計、CMOS模擬積體電路設計、硬體描述語言與FPGA設計、積體電路EDA技術,積體電路工藝原理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路與系統,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計算機科學套用技術等。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於積體電路設計企業、積體電路封裝企業、積體電路製造企業或其它與電子技術套用或計算機套用技術相關的企業,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微電子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微電子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術,熟悉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方法和製造工藝,熟悉電子枝術和計算機技術,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的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深厚的數學、半導體物理學和器件基礎,掌握積體電路的分析、設計、製造、封裝與套用等技術。能夠從事積體電路的設計、生產、管理、測試和封裝等工作。
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數理方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器件、FPGA設計基礎、VerilogHDL設計基礎、射頻電路基礎,數字積體電路設計、CMOS模擬電路基礎、版圖設計、積體電路工藝原理、積體電路封裝與測試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微電子學與固體物理學、材料科學、電路與系統和計算機科學套用技術等。
畢業就業去向:積體電路設計企業、電子技術套用或計算機套用技術相關的企業,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