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圍城

西安圍城

1926年3月16日,數萬國民二軍被迫繳械投降。“鎮嵩軍”在繳獲了7萬多件武器後,才放陝西籍的士兵過關回鄉。李虎臣、鄧寶珊、田玉傑等將領就是混雜在士兵中混過了潼關,回到的關中。岳維峻從陝縣茅津渡過黃河,被軍俘獲成了閻錫山的“階下囚”。為了徹底消滅國民軍,吳佩孚委任劉鎮華為所謂的陝甘剿匪總司令,以消滅陝西的國民軍,清除其側背之隱患。劉鎮華在豫西糾集原“鎮嵩軍”舊部,以“打到西安去升官發財”為號召,收編豫西土匪、紅槍會一些地痞流氓,組成了八個師,號稱10萬人的烏合之眾,向陝西西安進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圍城
  • 時間:1926年3月16日
  • 背景:數萬國民二軍被迫繳械投降
  • 影響:促成中國革命的早日成功
圍城事件,背景,起因,二虎守長安,歷史意義,

圍城事件

背景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積極組織北伐,而與廣州政府的遙相呼應的北方國民軍就成為北洋軍閥政府的心頭大患。為了鞏固北方,阻止革命軍北進,直系軍閥吳佩孚一方面以其主力布防於長江一線固守,同時聯合奉系軍閥張作霖集中力量向北方國民軍發動進攻。當時北方的國民軍靈魂人物馮玉祥在蘇聯考察訪問,同時也在尋求蘇聯的支援。他的國民軍一軍退守南口,依靠熱河和察哈爾等漫長的戰線苦苦支撐。國民二軍的靈魂人物胡景翼剛剛英年早逝,新任軍長兼河南省省長岳維峻部在河南被北洋軍閥打敗,10萬人馬敗退豫西。河南軍閥劉鎮華趁機東山再起,恢復了“鎮嵩軍”的旗號,召集舊部、土匪、紅槍會等扼守豫西函谷關,擋住了國民二軍的道路。岳維峻指揮失誤,使國民二軍一敗塗地。

起因

1926年4月12日,“鎮嵩軍”前鋒抵達了西安東郊的灞橋鎮,西安危在旦夕。國民二軍慘敗後,時任陝西軍務督辦的李虎臣化裝回到了西安。他集合了國民二軍留在陝西的部隊守西安,第十師的一部和陝西陸軍四師的兩個團,總兵力不到5000人。這時,西安的一些與劉鎮華有聯繫的士紳組成了一個“和平期成會”,準備勸說李虎臣部退出西安,迎接劉鎮華入城。隨之劉鎮華也令李虎臣限期退出西安。面對如此複雜危急的情況,是退是守?李虎臣一時決策不下。這時,楊虎城的國民三軍第三師正與陝西地方軍閥吳新田交戰於岐山一帶。當得知“鎮嵩軍”逼近西安時,楊虎城立即放棄了乘勝追擊吳新田部的機會,遂率部回師三原,準備策應西安。
1926年4月14日,“鎮嵩軍”向西安東郊發動攻擊,西安告急。李虎臣派特使朱子敏連夜趕赴三原,向楊虎城求援。李在電話里對楊說:“你來我就守,你不來我就走。”楊虎城遂與部屬朱子敏、鄧寶珊、田玉傑等進行了緊急磋商,共產黨員魏野疇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楊虎城回憶說:“這時,原在靖國軍的許多進步將領和進步人士,聚集三原,和我商議,認為我們是一支訓練有紀律的部隊,要求我們與李虎臣聯合起來,保衛西安,我召集了孫蔚如等高級軍官會議,對當時國內軍事政治形勢作一研究,一致認為保衛西安,抗擊‘鎮嵩軍’對聲援廣東革命政府北伐,有重要戰略意義,決定順應全國革命趨勢,拯救陝西,進軍西安。”楊虎城在軍官會議上指出:敵人兵力雖大於我,而西安城高池深利於守不利於攻;且北洋軍閥之間矛盾重重,只要我們能堅守半年,國內政治必有變化,我們就可以取得勝利。會後楊虎城留下李子高旅與田玉傑部共同防守三原、涇陽,為西安守城部隊留下一個支撐點。立即命令其餘各部迅速馳援西安。楊虎城首先派孫蔚如的第二支隊,占領渭北通往西安的重要渡口西安北郊的草灘鎮,準備船隻,掩護大部隊渡過滻河。這時“鎮嵩軍”的先頭部隊也距離草灘鎮不遠了,他們也想占領草灘鎮,截斷交通阻止楊虎城部對西安的增援。為了搶占時機,楊部主力馮欽哉、姬匯伯兩旅連夜渡河。
4月15日姬匯伯旅從西安北門入城,此時“鎮嵩軍”的部隊開始了對東郊的攻擊,占領了東郊的韓森寨,進至東關附近,情況十分危急。部隊未及吃飯休息,立即開赴戰場,經過一晝夜的英勇戰鬥,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將戰局穩定了下來,西安渡過了第一次破城的危機。4月17日,劉鎮華親率幕僚抵達西安東郊,設總司令部於十里舖。此時,“和平期成會”的幾個士紳前往拜見,請其“稍緩入城,以便他們準備歡迎儀式”。當時,劉鎮華認為,李虎臣在河南已是他手下敗將,幾千人也不是他10萬大軍的對手;楊虎城部雖有戰鬥力,但軍力充其量也就5000人馬,在力量這么懸殊的情況下,楊虎城不應該來西安趟渾水,冒全軍被圍殲的風險。就下令全軍休整三天。這三天,為堅守西安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正當劉鎮華等著李虎臣退出西安城,他在隆重的歡迎式中進入西安時。突然聞報,交戰部隊中有帶紅帽圈的(楊虎城的部隊一直保留著靖國軍標飾的紅帽圈,從中可見出楊對靖國軍的感情),大吃一驚。他知道這是楊虎城的部隊進城了,原來操在手上的勝券已在輕敵中丟失了。他立即下令對西安實行合圍。

二虎守長安

1926年4月18日,楊虎城率領其後衛部隊進入西安,從而穩定了西安戰局和民心,正式揭開了西安保衛戰的大幕。
楊虎城進入西安後,遇到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建立統一的指揮機構和有效的城防系統。當時,守城的部隊有李虎臣部國民二軍第十師的一部,衛定一的陝西陸軍四師的兩個團,楊虎城的國民三軍第三師。戰前分屬不同的系統,從未在一起合作過。總兵力僅有8500餘人,對外號稱萬餘人。論實力,楊部最強;論地位李曾是陝西督辦,官職最高。
1926年5月10日晚,李虎臣突然失蹤。頓時謠言四起,有的說李已經越城逃走,遂使人心惶惑不安。楊虎城聞訊非常著急,派人千方百計到處尋找,終於在5月17日才將李虎臣從他的前部下家中找到。楊親自上門陪同李回到家中,並與李密談了半夜。楊明確向李表示,只要李願意堅守西安,他甘居其下,聽李的指揮。由於楊虎城的坦誠和真摯消除了李虎臣的一些猜忌與顧慮,兩人決定召開會議,解決統一指揮問題,加強團結,共同對敵。5月19日李虎臣主持召開了各方將領會議,會上楊虎城主動提議取消國民二軍、三軍名稱,一律改稱陝軍;以李虎臣為陝軍總司令兼第一師師長,楊虎城為副總司令兼第三師師長,田玉潔為副總司令兼第二師師長,鄧寶珊為指揮,衛定一為副指揮兼第四師師長。與會將領一致通過了上述提議,並通電昭告全國。楊虎城為了表示與友軍的一致,還主動取消了他的部隊多年來軍帽上邊的紅布圈。設立了西安城防司令部,負責維護城內社會秩序;成立了軍警聯合督察處,處理各種事務、糾紛。為了加強防禦,明確職責,會議將部隊重新進行了部署:第一師劉文伯旅,兵力約6個營,防守南面城牆及南關;第三師姬匯伯旅和孫蔚如的游擊支隊,兵力約10 個營,防守北面城牆及北關;第三師馮欽哉旅和黑子斌(憲章)游擊支隊,兵力約6 個營防守東面城牆及東關;第四師衛定一部沈仲斐團和遆松山團,兵力約3 個營,防守西面城牆及西關。此外,設立總糧台管理糧草。這些措施,對堅守西安,取得勝利,起了極其重大的作用。
1926年5月20日,衛定一等將領通電錶示絕對服從陝軍總司令:“頻年以來,內爭不息,無名之戰,徒苦吾民。此次時局變化,定一等深恐戰事擴大,危及鄉邦,當經公推井幫辦維持陝局,實行保境安民,通電全國,嚴守中立。乃劉鎮華野心未戢,嘯聚紅槍會匪數萬之眾,長馳犯陝,圍攻西安,燒殺淫掠,所至為墟,似此殘民以逞,實為人類公敵。定一等保護桑梓,責無旁貸,堅守省城,已逾匝月,萬眾一心,人自為戰。茲因井幫辦迄未南下,軍事亟待進展,爰於5月19日開各方聯席會議,共同決定,恭推李公雲龍為陝軍總司令,並公推田公玉潔、楊公虎城為副總司令,鄧公寶珊為總指揮,衛公定一為副總指揮,所有隊伍一律改編陝西陸軍,一致聲討。除恭請總司令即於5月20日就職外,定一等對總司令絕對服從,對原有主張,堅持到底,誓殲嵩匪,以期恢復吾陝父老子弟之安全而後已。謹再通電聲明。師長衛定一、楊虎城、田玉潔、馮毓東,後方留守司令朱思聰,西安城防司令史鑄,旅長何毓斌、姚震乾、姜宏模、劉一敬、丁增華、黨玉琨、黨海樓、陳發榮、李德升、馮欽哉、姬匯伯、王保民、甄士仁、石象儀、薛寶荃、張菖、胡景銓,游擊司令黑子斌、孫蔚如,警備司令左協中等同叩,哿。”圍城初始,劉鎮華陰謀從東、北、南三面進攻,留出西關不動。自以為守城軍隊在他的攻擊下會從西門敗退撤出,屆時就可消滅之。
不料到了1926年5月15日,守城軍隊都沒有任何撤出的動靜。劉鎮華這才把西門也圍了起來。至此,西安陷入了四面包圍之中。只是,城關附近的紅廟坡、小雁塔等處仍為國民軍所控制。西安四周相繼成為戰場,郊區民眾扶老攜幼,紛紛進城避難;城內民眾因為缺糧,又欲逃往城外。城外的想進來,城裡的想出去,這是西安“圍城”的真實寫照。
劉鎮華圍城後,依仗著優勢兵力、強大火力和閻錫山、吳佩孚的軍火、空軍支援,對西安發動了數次猛烈進攻,經過守城將士奮勇拼殺,浴血奮戰,粉碎了敵人的企圖。其中比較險惡的戰鬥有:1926年4月26日上午,“鎮嵩軍”向紅廟坡一帶的火燒壁、張家村發動進攻。而守城軍隊在此地區兵力薄弱防線遼闊,在與“鎮嵩軍”激戰約1小時後便向南敗退,“鎮嵩軍”占領了火燒壁,並乘勝向西關進攻。西關百姓紛紛逃往城裡,致使西關至西大街一帶秩序大亂。當時,李虎臣部團長李定五正在總部開會,接到增援的命令立即趕回部隊,準備率領部隊趕往增援。當他在返回部隊途中,遇到了前來接他的護兵及20多匹軍馬。
李團長騎上馬帶這20人馬趕往西關時,因麥子已長高,只聞槍聲,分不出敵我。潰退的部隊看到這一行人馬飛奔而來,以為是騎兵來增援了,頓時士氣大振,轉頭向敵人反攻。官兵努力,一鼓作氣,不但阻止了敵人進攻,還奪回了火燒壁等處的陣地。激戰到傍晚,繳獲槍枝180餘枝,俘虜敵官兵60多人。1926年5月25日,“鎮嵩軍”集中數十門大炮,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以重兵向楊虎城部守衛的東關和北關發動進攻,大批步兵撲到城下準備登城,楊部官兵冒著敵方密集炮火英勇反擊,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敵軍終因傷亡過大而撤退。為了不斷打擊和消耗敵軍,守城部隊經常抽調精銳部隊,利用夜幕為掩護,出城襲擊“鎮嵩軍”。
以消滅敵有生力量和打擊敵士氣為目的,大都是給敵以重創後,又撤回原陣地。劉鎮華對守城部隊的夜間出擊十分頭痛,就從西安附近強征民夫,在城牆的四面掘長塹以困城。塹寬、深均約3米多,塹後築堡壘設大炮。西安城牆高峻、護城河溝深壕寬,易守難攻,劉鎮華為拿下西安確實費了不少心計,想了不少辦法。除了掘長塹、築堡壘外,還採用了挖地道的辦法。“鎮嵩軍”的工兵營在東城牆偏北處,挖掘地道,準備用來裝填炸藥,爆破城牆。不料卻被“鎮嵩軍”強派進城來打探守軍情況的農民報告了守城部隊(由此可看到“鎮嵩軍”多么不得人心)。說“鎮嵩軍”正在城牆外東北方向挖地洞,但不知確切地點。楊虎城得到這一情報後非常重視,派副官李秀俠、衛隊孫輔臣專門負責尋截。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在一口枯井中聽到了敵人挖地道的聲音,找到了具體位置。經過戰鬥粉碎了敵人的這次陰謀。但敵不甘心失敗,此後利用程東關的幾家騾馬店和幾座磚瓦窯的隱蔽地形,秘密挖掘地道四五百米,將裝有幾千斤火藥的三口棺材運入了地道,於1926年6月8日凌晨進行引爆。所幸的是,由於是火藥而不是炸藥,只把北梢門偏北的城牆炸塌了一小部分。
“二虎守長安”之李虎臣“二虎守長安”之李虎臣
爆炸時聲音巨大,不但將不少守軍從城上震跌下來,而且也將更多的準備攻城的“鎮嵩軍”給震昏了。為守城部隊恢復城防陣地贏得了時間。另一處地道,因未挖至城下,爆炸僅損壞了關牆極小部分,沒有傷及防守陣地。在這種情況下,“鎮嵩軍”仍然發動了幾次攀登城牆的進攻,都被守軍擊退了。以後,又進行了幾次“地道戰”,都以“鎮嵩軍”的失敗而告終。西安的城牆見證了這段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歷史,依然聳立至今。“鎮嵩軍”圍攻西安,數月不下,劉鎮華十分焦急,遂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對策。據說會上“鎮嵩軍”四師師長王振首自告奮勇,表示該師願意擔任主攻,向守軍發動一次猛攻。但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求劉鎮華拿出一筆數萬元的現款,以組織敢死隊,待成功後再發若干獎金;二是要劉的炮兵團給予火力支持。劉鎮華在情急之下,同意了這些要求。
1926年7月22日晚,王師準備了50多架雲梯,組織了一支300多人的敢死隊,以敢死隊在先,三個團在後,在數十門大炮的猛烈炮火掩護下,以東北城角為突破點,發動了猛攻。敢死隊員在金錢的刺激下,冒死攀登,有數十人居然爬上了城頭。守軍發現後倉促迎戰,孫蔚如率領部隊用大刀與敵肉搏,並向城下投擲“麻辮子”炸彈(土製炸彈)。孫蔚如等軍官負傷後都不下火線,鼓舞了士兵們的鬥志。李定五在《堅守西安紀實》一文中記錄這場戰鬥時說:7月22日晚,適我軍中級以上軍官在三意社晚會(當時叫堂會)。著名演員劉立傑演完《乾隆打宮》,接著韓啟民的《斷橋》剛出台,突然有一副官倉皇走近楊虎城副司令身旁,低聲報告。李虎臣、楊虎城、衛定一旋又交頭說了幾句,楊即起立向在場軍官下達緊急命令說:據報敵人今晚由東北城角大舉攻城,已將我軍口令盜去,今晚口令改稱“殺敵”;馮(欽哉)、姬(匯伯)兩部各抽一營準備增援,其餘各部軍官趕快各回原防,嚴加防守。大家走出三意社,突聞東北方面炮聲隆隆,繼又聽到機槍、步槍和敵人的吶喊聲,震耳欲聾。李、楊又高聲喊叫:“一律向城東北方面增援禦敵。”陝軍有一個特點,跟隨官長的弁護人員很多,而且多是勇敢善戰、射擊技術高明的人。今天又是他們自己的長官親自率領,更顯得勇猛異常,到達陣地,即時投入戰鬥,大喊“殺呀!殺呀!”守城部隊見長官及援兵已到,鼓舞很大。城上女牆被敵擊毀很多,血跡遍地。敵人還在繼續猛攻,且大部已接近城下,有的從雲梯上爬了上來,都被我軍擊落,戰況至烈。戰鬥一直繼續到23日下午,敵傷亡甚大,才被迫撤退,我軍亦犧牲不少,姬部參謀長王俊僧陣亡。我軍在敵撤退後出城清理戰場,見敵雲梯數十具,梯上懸掛白布裹的各種賞金,其千元以上的蓋有劉鎮華的關防,數百元的蓋有柴雲升的關防。這次戰鬥擊斃敵人600餘人、軍官10餘人,繳獲大批槍枝和雲梯。這是堅守西安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鬥。城外的敵人挖空心思設法破城,城裡的守軍也在設法誘敵消滅。
1926年8月以後,隨著城裡的糧食、彈藥等逐漸匱乏,守軍主動縮小了防禦圈,放棄了城外的陣地,進城進行防守,敵軍直抵城下,兩軍的距離十分接近。於是,雙方基層官兵在戰鬥的間隙也有接觸。
碰巧的是,1926年9月中旬,守衛西城的一個連長戴萬鎰,原來是李虎臣部第十師十九旅手槍隊隊長,在河南時投降了“鎮嵩軍”,在“鎮嵩軍”中當了一個團長,後來退伍回到陝西。不久,又來西安托人說項,在李部當了一名連長。在駐守城西北角時,通過手下一個排長(河南人)牽線,私自下城與“鎮嵩軍”賈濟川師暗中來往。經過賈濟川一番利誘,接受了賈的團長任命狀,約定9月18日獻城。戴連長回到城上,左思右想,十分矛盾,感到自己這樣做,是背叛鄉里,助紂為虐,罪大惡極,子孫將永為人不齒,最後向上級做了坦白。李虎臣、楊虎城得知此情後,決定將計就計,誘殲敵人。他們立即作了以下部署:一是楊部抽調兩個營,各配重機槍一連,潛伏在黑女墳附近,當敵潰退時進行夾擊和追擊;二是李部抽調兩個營,各配重機槍一連, 潛伏於西關外護城河邊, 當敵潰退時配合黑女墳的部隊對敵進行夾擊和追擊;三是從李、楊部再各抽精兵兩連,加強西北部的城防,並從各自的警衛中抽150人組成“吊敵隊”,每人準備繩子一條,用於在城上把敵人吊上來;四是由李部警衛團抽兵一營,分布於城內西北角及兩側,將負責捆綁和看管吊進城的敵兵。
河南軍閥劉鎮華河南軍閥劉鎮華
指令在敵人未發現守軍的作戰企圖前,各部隊必須保持肅靜,不準喧譁。9月18日晚11時半左右,“鎮嵩軍”賈濟川師長親自指揮約三旅之眾,攜帶大量雲梯和其他攀城工具,悄悄向城西北潛行,先頭部隊的一個營到達護城河邊,即派人與戴萬鎰聯繫。當兩人聯繫好後,“鎮嵩軍”的士兵就用自帶的攀城工具和城上放下來的繩子,開始爬城了。當一旦爬上去,就被守城的士兵先繳槍,同時用毛巾、破布等物塞入口裡,迅速轉送城內,由城內部隊捆綁、看管。就這樣前後誘吊了一百多人。
遺憾的是當李虎臣的馬弁蘇養森去繳敵一連長的盒子槍時遭到反抗,蘇用槍去嚇唬時不慎走了火。城下的敵人聽到打槍就喊話,城上的士兵沒沉住氣,就相繼向城下開起火來。一時間,炸彈齊擲,磚石俱下,來敵混亂,自相踐踏,倉皇逃命。在城外埋伏的部隊,隨即向逃敵展開了夾擊和追擊。這一仗“鎮嵩軍”傷亡慘重,丟下了數百具屍體,當晚繳獲的槍枝就有400多,第二天還從護城河里撈出了長短槍二百餘枝。這是堅守西安時期“鎮嵩軍”傷亡最大,守軍繳獲最大的一仗。
劉鎮華的軍事進攻在守軍的英勇反擊下都遭到了慘敗。於是他就將軍事的重點由“攻”轉為了“圍”,企圖從物質和精神上摧垮守軍。1926年6月初,城外小麥成熟。劉鎮華為了斷絕城裡的糧源,不管百姓死活令部下放火,焚毀了西安郊區10萬多畝就要收穫的麥子。一時間,“白天濃煙蔽日,入夜火光燭天”。
鄉親們眼看著辛苦了一年,即將到手賴以活命的糧食被毀,痛恨以極。從心裡痛恨劉鎮華和“鎮嵩軍”,更加支持西安保衛戰。堅守西安,糧食是主要的條件之一。以往西安城記憶體糧不多,都依賴外縣運來。所幸圍城的前一年,陝西小麥豐收,因地方戰爭頻起,有錢人、地主等紛紛進入西安避災,遂附帶運入一大批糧食。所以在圍城後過了五六個月之久,雖說糧價逐漸上漲,但尚有買賣。
而7月以後,糧食問題就十分嚴重起來。起初,是價格不斷上漲,接著是有價無市買不到糧。為了減輕糧食壓力,守軍曾組織了幾次掩護民眾突圍逃生的行動,都沒有成功。到了秋冬之季,百姓凍餓倒斃街頭的情況時有發生。由於缺糧,也發生了一些守軍擅自闖入民宅搜糧的事件。為嚴肅軍紀,維護百姓利益,守軍總司令部布告全體官兵:嚴禁進入居民家中搜糧,違者嚴懲不貸。楊虎城手下的上尉副官趙文魁,因違反此項軍規被梟首示眾。楊虎城召集其部營以上軍官講話:“北洋軍閥禍國殃民,是人民的敵人,劉鎮華是北洋軍閥的走狗,我們抗擊劉鎮華,就是直接打擊北洋軍閥,也就是協助革命軍北伐。我們堅守西安也是為西北革命軍人爭人格,我們一定要堅守到底,取得最後勝利。萬一不幸西安被敵攻破,我部官兵必須堅守防地,與城共存亡,與敵巷戰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流盡最後一滴血。我不要大家戰死而我獨生,我已下定決心,城破之日我就自戕於鍾摟底下,以謝大家,以謝人民。”講到此,聲淚俱下,聽者深受感動許多人都流下熱淚。他又說:“我們革命是為救國救民,尚不顧老百姓,怎能算得革命。近來,各部隊往往各派官佐到居民家中征糧,秩序太亂,這還能堅守西安嗎?從今天起,各部隊必須營長以上官長才準許征糧。倘有不遵規定,私自征糧者,在哪裡查出,即槍斃在哪裡。”從而剎住了部隊入民宅搜糧的歪風。守軍絕糧後,李虎臣、楊虎城等將領將自己心愛的坐騎交給士兵宰殺充飢。而百姓們也到了無以果腹,“掘鼠羅雀”的地步。入冬以後,天氣漸冷。每天都有數以十計乃至數百人倒斃在街頭巷尾。就這樣艱苦,廣大官兵忍飢挨餓,依然堅守著自己的防線。劉鎮華則一面採用軍事和經濟的手段對付西安軍民,一面使用出分化、利誘、威脅等卑劣手段來。他先利用張益謙(陝西華縣人,曾任財政司司長,因貪污甚多,逃往山東)持陳樹藩的信來講和。李虎臣允許見面,而楊虎城和衛定一都不同意。李與張約定,讓張從東梢門進城,並派人去接,楊虎城得知後便命令守軍當看見張益謙人影出現時,即開槍射擊,嚇的張狼狽逃遁,沒有完成使命。
接著是城內大紳褚小毖鼓吹“和平”,暗通城外劉軍為其刺探軍情。被楊虎城發現後逮捕槍斃,鎮壓了投降活動。這是堅守西安時的一個重大事件,從此再無人敢提“和平”問題了。 1926年9月26日,吳佩孚派飛機轟炸西安,並散發傳單,分別懸賞10萬元和5萬元,索取李虎臣、楊虎城的首級。
1926年10月24日,又有兩架飛機飛臨西安上空拋撒傳單,進行挑撥離間、威脅利誘,但守城軍民始終不為所動。劉鎮華黔驢技窮,氣急敗壞。他得知楊虎城在城內守軍中是最“死硬”的,而楊又是個大孝子,對母親極其孝順的訊息後,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四處派人搜尋楊的家人,企圖以楊母來脅迫楊虎城就範,動搖其守城的決心。對劉鎮華的陰謀,楊虎城不為所動。楊下令,不許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有關他母親的任何事情,違者重罰。楊拯民回憶說:“劉鎮華派人到處搜尋祖母孫一蓮。為了避難,當時祖母和蕙蘭娘帶著我正在由富平縣向北同官(現在的潼關)轉移。有一天,我們正奔波在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小股兵士攔截盤查,和護送我們的衛兵交上了火,槍聲乒桌球乓。祖母把我抱到一個崖邊,背靠著土岩躲避。祖母怕我的耳膜被槍炮聲震壞,就用手將我的兩耳緊緊掩住。過了好大一會槍聲才平靜下來。得知原來對方是井岳秀部划過來的由左協中率領的那部分隊伍,他們正在巡邏。本屬一家人卻鬧了個誤會,虛驚一場。”
由於西安軍民的浴血奮戰,拖住了北洋軍閥的數萬大軍,有力地支援了南方的北伐戰爭;為馮玉祥在蘇聯人和共產黨人的支持下重新組建國民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1926年年初,時為國民軍總司令的馮玉祥在北洋軍閥的壓迫下,被迫通電辭職,並將國民軍改稱為“西北軍”。自己由蒙古進入蘇聯進行考察訪問。5月間到達莫斯科,會見了共產國際和蘇聯的黨、政、軍領導人。接觸了中共旅莫支部負責人劉伯堅,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蔡和森等。在劉伯堅、蔡和森等人的幫助下,馮玉祥的思想有所轉變。
1926年7月初,在國民革命政府發布北伐動員令、中共中央發表北伐宣言後,中共北方負責人李大釗委派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于右任前往蘇聯敦促馮玉祥回國。希望馮重整國民軍,參加北伐。7月下旬,于右任抵達了莫斯科,與馮玉祥進行了會晤。會談中馮玉祥欣然接受了李大釗關於“重整國民軍,進軍西北,解西安之圍;出潼關,策應北伐”的建議。並爭取到了蘇聯政府的一些軍事與財政援助。
1926年8月中旬,于右任、馮玉祥先後從莫斯科起程,由蒙古回國。在馮玉祥的要求下,中共派出了劉伯堅、鄧小平等30多名共產黨員回國,到西北軍中從事政治工作;蘇聯政府派出了烏斯曼諾夫等10多位軍事、政治顧問幫助國民軍,並在物質上給予很大的援助。9月7日,國民革命軍占領漢口。9月17日,以馮玉祥為總司令的國民軍聯軍在綏遠五原舉行誓師授旗典禮大會。于右任代表國民黨中央向國民軍聯軍授旗。由孫良誠任援陝軍總指揮,方振武為副總指揮,率部分別從甘肅和綏遠五原入陝以解西安之圍。當時,西安城內還沒有無線電設備,通訊完全要依賴人的傳遞。圍城後西安與外界的聯繫完全斷絕。守軍開始並不知道形勢發生的變化,後來傳來馮玉祥五原誓師的訊息,極大地鼓舞了西安軍民戰勝劉鎮華的信心。10月初,孫良誠為首的援陝軍前鋒已到陝西興平。10月中旬,于右任在乾縣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商定由孫良誠部馳援西安守城軍民,並採納鄧寶珊之建議確定部隊由興平強渡渭河東進。
10月20日,三原之圍解除。以于右任為總司令的陝西國民二軍、三軍臨時總司令部在三原成立。隨後,援陝國民軍和陝西國民軍聯合向劉鎮華的“鎮嵩軍”發動了進攻,力圖打破對西安的圍困。西安的守城軍民已經聽到了隆隆的炮聲,期待著最後的勝利。可是,國民軍的進攻遇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孫良誠部在鹹陽作戰受挫,使其一度產生準備撤退的想法。當他把這一想法與蘇聯顧問商量時,蘇聯顧問嚴肅地對他說:“孫將軍,什麼叫援軍?西安數萬軍民被敵人圍困了那么久,日夜在盼望我們,而我們一失利就退卻,將如何面對被圍困的軍民?我不同意這樣的計畫。”孫良誠堅持要退卻,蘇聯顧問也急了說:“我沒有接到退卻的命令,你要退可以,但請你先把我槍斃掉,否則你就不能退。”在這位可敬的顧問堅持下,孫良誠打消了退卻的念頭,率領部隊經過四十幾天的奮勇作戰,加之城內部隊的不斷出擊,終於在11月27日晚,迫使劉鎮華的“鎮嵩軍”全線撤退,西安解圍了!當晚,西安城內軍民興奮得徹夜未眠。第二天,天還未亮。“男女同胞扶老攜幼,遊街玩巷,不啻奔出水深火熱之中。浩劫餘生,慶骨肉之團圓,獄中餓囚,睹和平豐樂之象,正如飲清涼散,坐春風中”。
堅守西安之戰,是在楊虎城等國民黨人的領導下,在以魏野疇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社會進步力量的積極參與下,在廣大人民民眾捨生忘死的支持下進行的,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守城戰中,首先是楊虎城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他以謙虛和團結精神,促成建立了以李虎臣為首的統一指揮機構;他不擁兵自重,而勇挑重擔,他所屬的部隊擔任的防線最長、任務最重;幾次兇險惡戰,他都身先士卒,英勇殺敵,化險為夷;守城期間,局勢多變,但楊虎城始終立場堅定,處亂不驚。
楊虎城楊虎城
例如:7月7日凌晨2時,南院門巷火起,延燒十餘家,危及糧庫。午前10時,三師總兵站站長郭文卿與高小雲到中州會館謁楊虎城。高云:“聽見城內火起及響聲,疑為槍聲,以為敵軍進城,故甚驚慌。”楊笑云:“即是敵軍進城,巷戰亦有辦法。”郭文卿1934年在《西安城圍日記片斷》一文中說:“其言甚壯,其氣尤靜,從容坐鎮,成竹在胸,且豪邁堅卓之氣概,有百折不撓之雄心,實守城成功一大原因也。” 1926年11月7日,北京《晨報》有這樣的報導:陝西省城固守城內之陝軍,楊虎城態度極為堅決,絕對不與劉鎮華言和。楊對部下宣稱:“雖留我一人,我還非死守不可。有倡言和者,即以軍法從事。”月前曾以言和楊真槍決數人,於此可見其態度之堅決。李虎臣雖較緩和,不無有與劉軍言和之可能,但亦以格於楊勢,不能特立獨行。西安守城的勝利,也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成功合作的典範。共產黨人魏野疇在開始決策是否守城時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守城期間,魏野疇、楊明軒、劉含初等運用其身份對李虎臣、楊虎城、衛定一等高級將領及廣大守城官兵進行了大量的政治宣傳和鼓動工作。
中共西安地委以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的名義(當時國、共兩黨為一家),積極開展了許多支持陝軍堅守西安的活動:組織學生,成立宣傳隊。對市民和守城部隊進行鼓動和宣傳,堅定廣大軍民的戰鬥決心和爭取勝利的信心;同時發動婦女組成婦女慰勞隊,以多種形式慰勞守城官兵,鼓舞了廣大官兵的戰鬥士氣。城中缺糧後,又發動婦女和青年學生參加社會救濟活動。組成糾察隊協助維護社會秩序。為了使西安早日解圍,共產黨人魏野疇、張含輝、侯德普等人冒險化裝出城,分赴鹹陽、三原向國民軍求援。有的則到西安周邊農村,發動農民組織武裝,打擊騷擾“鎮嵩軍”,支援了守城戰鬥。“順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這個自古以來的真理,也充分體現在了西安守城這段歷史上。劉鎮華的“鎮嵩軍”為壓迫人民,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北洋軍閥所驅使,從根本上就站到了廣大民眾的對立面。劉鎮華以“打到陝西升官發財”為口號引誘官兵為其賣命,縱容部下肆虐百姓。使廣大陝西人民不得不起來與其作對。加之他又作出焚燒麥田;強征大量民夫挖掘圍困西安的溝壑;斷交西安糧源等讓廣大民眾深惡痛絕的壞事,導致了他的必然失敗。
當時上海《民國日報》刊登的1926年8月13日北京特約通信說:“臨潼、渭南華陰華縣商洛同州、朝邑等十多縣及渭北各大鎮,前後為劉氏之嵩軍占據,恣意誣擾,閭閻為墟。如臨潼之士紳段南臣、寇枚臣、張鑄等11人,均由嵩匪綁至縣內行營,用刺刀刺背三口,以白布浸石油使火燃之,迫令交款,各索三萬五萬不等,日日以此極刑拷之,錢未交齊,人竟斃命。渭南紳士李少白、劉鴻基六七人,或用上項刑拷或以椒麵及醋灌諸鼻孔,置劉、李於死地。其他各縣富紳財主死者,不勝枚舉。最難堪者,強劫姦淫之不足,船載婦女東行,月必數起,是可忍,孰不可忍。省東人民逃之盡已,似此情形,劉氏在陝,尚能立足乎?”面對這些暴行,陝西人民紛紛起來反抗。1926年5月中旬,臨潼、渭南等地的部分農民發起“交農”運動,武裝反對“鎮嵩軍”的征糧派款。
6月間周至縣數萬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沉重打擊了西安西部的北洋軍。10月,共產黨人張含輝、侯德普到藍田組織起農民自衛軍,打垮了“鎮嵩軍”的一個營,占領了一些糧庫,將庫中的糧食分給了當地的貧苦民眾。這些鬥爭都有力地支援了西安的守城。更為突出的是,當時城內外的聯絡完全依賴人的傳遞。由於敵人嚴密封鎖,往來實在危險不易,許多送信人員都犧牲在了“鎮嵩軍”的封鎖線上。當時,城南某村有一位老婦人,激於“鎮嵩軍”肆虐百姓的暴行,甘願為守軍充當義務交通員。她不計報酬,不畏勞苦,不懼危險,經常長途跋涉,進出城關為守軍傳遞重要信息。國民軍由五原到達甘肅的訊息就是由她帶進城的。當國民軍入陝後,為與城內守軍聯繫,將信寫在白綾上藏在她的裹腳內送進城中,遺憾的是在她完成任務出城時,被敵人射殺在城外,她沒有留下姓名。可這位無名的女英雄的功績,成千上萬為國民革命獻出生命的人們和這段歷史,人們應該銘記。

歷史意義

西安的圍城戰役,表面上是新舊軍閥的爭奪。實際上有著許多潛在勢力在相互博弈。總體上是進步實力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西安人民的犧牲也是相當巨大的。由於種種原因,十年後楊虎城和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舉世聞名,但“西安圍城”就罕為人知。因為此後的歷史走向就進入了革命史序列,馮玉祥“禮送”清黨,楊虎城則在中原大戰時與馮玉祥分道揚鑣,支持了蔣介石方面,成為繼馮玉祥之後的西北軍政要員。沒有“西安圍城”,也就沒有此後的楊虎城,也就不會發生“西安事變”。所以目前看來對西安圍城要有足夠的肯定。
1930年11月28日,楊虎城出席西安各界舉行的慶祝堅守西安勝利四周年大會並講話。他說:“今天是堅守西安勝利第四周年紀念日。回想在西安被圍八個月的中間,民眾和軍隊所受的痛苦以及悲慘的情形,在今天紀念的當中,我們痛定思痛,依然有無限的傷心。今日在會場的人們,不乏參與其事的人,我們回想過去,真有無限的傷心!”“我們堅守西安的結果,在中國國民革命的歷史上,的確有極大的關係,並且占最光榮的一頁。北伐所以能夠早日完成和陝西民眾能夠由北洋軍閥的勢力之下得到解放,都是堅守西安的結果。當時北洋軍閥長驅西進,想消滅西北上的革命勢力,奪取西北的陣地,以遂其割據的野心。假使西安不守,則西北革命歸於消滅,北洋軍閥一定拿全副力量,抵抗南方的革命勢力。那么,革命成功的路程,恐怕遠得多了。因為堅守西安的結果,一方面使南方革命勢力得有長足的進展;而西北革命勢力,也繼續膨脹,使北洋軍閥的統治基礎,迅速地崩潰,以至於沒落,使革命早日成功。固然,我們蒙受了4萬人的最大空前犧牲,但結果是以少數的犧牲,換來大多數的幸福。所以在堅守西安的效果上來說,是促成中國革命的早日成功,縮短北伐的時間。這是堅守西安所犧牲的代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