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考古

西夏王陵位於中國西北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夏王陵的考古,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在中國少數民族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屬於西夏王朝帝王的陵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夏王陵
  • 位   置:中國西北寧夏回族自治區
  • 時   代:770多年前(宋)
  • 發   現:上世紀70年代初期
遺址背景,考古發掘,

遺址背景

770多年前,中國並立著三個王朝,分別是位於中原的漢族政權“宋”、位於東北的契丹族王國“遼”,以及位於西北的党項族王國“大夏”,即“西夏”。
西夏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不幸的是,公元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的大軍攻下了西夏王朝後,對西夏党項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殺戮,西夏王朝的典籍也損毀殆盡,曾經顯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又一個謎。

考古發掘

上世紀70年代初期,西夏王陵遺址被偶然發現。此後的30年間,中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西夏王陵做過多次的調查、測繪和發掘,初步弄清了西夏王陵的分布及構造。
整個西夏王陵建在約50平方公里的荒漠上,共有9座皇帝陵園和250多座達官貴人的墓葬,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與北京的明代十三陵規模相當。其9座王陵的每一座都是一座獨立完整的建築群體,它坐北朝南,呈長方形,莊嚴肅穆,高大雄偉。
3號陵園是9座西夏王陵中占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考古專家認定其埋葬的主人是西夏的開國皇帝李元昊的墓地。對西夏王陵的考古主要也是發掘3號陵園為主。
西夏王陵中的陵塔被譽為“東方金字塔”,陵塔位於陵城西北隅、墓室的正後方,建築為實心夯土台、八角錐形,上部層層內收,呈階梯狀,最大直徑有34米左右,塔基上面是七層還是五層,無法確定。陵塔是西夏陵園中重要而又特殊的建築,為中國其它地區陵墓所未見,能反映出西夏貴族某種特殊的葬俗。
2000年4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對3號陵園的清理髮掘中,在陵園的東北角闕,發現了一尊造型完整的人面鳥身的“鳥人”。經考古專家認定,這“鳥人”是佛經中記載的迦陵頻伽。迦陵頻伽是梵語的音譯,漢語譯作妙音鳥,是喜馬拉雅山中的一種鳥,能發妙音,是佛教“極樂世界”之鳥,它們應是佛教建築上的裝飾物。
西夏王陵已出土了14萬件的瓦當和200件建築裝飾品及其它文物,考古專家認為,西夏陵園吸收了中國古代漢族皇家陵園的長處,同時又受佛教建築的巨大影響,使漢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與党項民族文化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建築形式,在中國陵寢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陵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其豐厚的西夏歷史文化沉澱、重大的文物價值和獨特的建築形制,集中反映了西夏歷史文化特點,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西夏文化的博大寶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