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侯

西夏侯村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東南方向,距曲阜市約十五千米,東首與將夏侯相接,是一個多姓氏聚居村,屬於新時器時代的文化古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夏侯村
  • 地址:山東省曲阜市東南方向
  • 性質:地點
  • 實質:多姓氏聚居村
簡介,歷史,現狀,

簡介

西夏侯村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古址,與大汶口文化屬同一時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東南方向,距曲阜市約15千米,東首與蔣夏侯相接,“三.八”柏油路在兩村交界處穿過,北依寥河,西有京福高速公路1300米在境內貫穿,南與小峪接壤,村落呈方形,是一個多姓氏聚居村,孔、儲兩姓較多,余為朱、孫、杜、顏、徐、孟。地處蒙金型黃土,平原沃野,天然糧倉,是本鄉糧食高產村之一,多年在農業生產和發展經濟上排在全鄉先進村行列。
西夏侯村西有臥牛山、管勾山,出料石,石層厚,質地細膩堅硬,易開採,運輸方便,是建築、雕琢刻石的上等材料。清乾隆版《曲阜縣誌》載:“縣東南小山曰管勾,出文石,凡林廟巨柱、豐碑皆資焉”。相傳曾受封典,早年山小無名,明初發現此山可出大石料,從此山屬衍聖公府管勾廳管轄,故名管勾山,林廟修建需用什麼石料,衍聖公祭山後就能管夠,民眾把“管勾”改稱“管夠”,流傳下來通稱管夠山。《曲阜鄉土志》記有“青石產東南鄉管勾山,每年約產百丈,臥牛山年產料石50萬斤”。解放前由於城東防山一帶山石禁采,城鄉建築、修橋、立碑坊、石雕碑刻等皆用城東南各山之石。當時人民生活貧困,運輸工具落後,百姓用石不廣,當地農民中有開石技藝的人僅在農閒季節里上山開些石料,除自用外銷售很少,沒有專業開石匠人,產量很低。

歷史

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此生息。相傳:三國時曹操的部將夏侯惇夏侯淵在此處屯兵,製造兵器,操練兵馬,分東西二屯,東屯即今東夏侯,西屯即今西夏侯。夏侯惇武帝時為 將,從征伐累功拜前將軍。文帝時為大將軍,但他性清儉,余財輒以分施,故世人以其姓氏名村,以示紀念。《曲阜縣誌》載:清康熙十二年(1673)夏侯村離城三十五里住民九十家,甲長九名”。記述了300多年前此地居住人群的規模。康熙版《鄒縣誌》載歷屬夏侯社,民國初屬鄒縣夏侯鄉。1946年劃歸曲阜縣第五區,1958年屬息陬人民公社,現屬息陬鄉。
據孝古發掘證明,此地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曲阜市志》載:村西500米處,於1957年發現後,省縣文物部門做過幾次清理,1962年中國社科院孝古研究所山東隊又進行複查和發掘,遺址面積300米×400米,耕土下既為文化層,厚約1.5米,出土捷運器、石器600餘件,清理的幾座墓葬中同類隨葬器物大、中、小型相互配值,以鼎、小鼎、小 最明顯,該遺址代表著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互相銜接的文化時代。1985年被濟寧市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1月19日曲阜市人民政府立“新石器西夏侯遺址”石碑。
村西北200米處有管勾山,《曲阜地名志》載:海拔100米,石層厚,石質細膩堅硬。清《曲阜縣誌》載:“縣東南小山曰管勾,出文石,凡林廟巨柱豐碑皆資焉”。《曲阜縣鄉土志》記有“青石產東南鄉管勾山,每年約采百丈”。建國前,此山屬衍聖公府(孔府)管轄,不準人們亂採石料。管勾山屬西夏侯地界,但村里百姓不能開採山石用料,只能望山興嘆。山上有山神廟一座,供奉有土地神,山神石刻畫像,歲時祭祀,香火不斷,香案石桌前沿刻有“雍正年間重修”字樣,前錈棚東牆上刻有“乾隆五十年三月初三修錈棚記”述。清光緒版《鄒縣續志》記載:“上有石馬二,蓋數百年物”。現石馬已毀。遇有大工程需要大石料時,必須由衍聖公親自大禮祭山,然後開採。此山很小,原來無名,在明初發現此山可開出大石料後,歸孔府管勾廳管轄,故名管勾山。傳說當初管勾廳的人來看山,見山短小,沒瞧得起,轉身回府,剛走沒幾步,忽聽身後有人喊,回頭看無人,又向前走,身後又有人喊,回頭看還是無人,來人頓悟,此山乃神山、寶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也。常年的山石開採,現山體欲盡。

現狀

現村莊占地283畝,448戶,1680人,1855畝耕地,長年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村支兩委在鄉黨委政府領導下,勵精圖治,創造良好環境使村民安居樂業。1975年與冷莊村聯手建起了廖河水泥橋,橋長50米,寬10米,高5米,在全鄉較早實現村莊規劃排澇化,村內一條南北大街,三條東西大街,硬質路面四通八達;2001年又辦起了農貿市場,請來曲阜劇團唱大戲七天。每月二、七成集,集市東西長450米,攤位200多個,為村民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挈機。自成集以來,村里大小店鋪逐漸增多,有日用百貨、雜貨、五金店、窗簾店、鞋鋪、屠宰、修車、鐵貨、預件廠、麵粉廠、食品廠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純收入達到3500元,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