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鎮(吉林和龍市轄鎮)

西城鎮(吉林和龍市轄鎮)

西城鎮位於長白山東麓,和龍市東北部21公里處,全鎮幅員面積1098.62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城鎮
  • 外文名稱:Xicheng Zhen
  • 行政區類別:鎮
  • 郵政區碼:133506
  • 地理位置:吉林和龍市
  • 面積:1098.62平方公里
概況,沿革,基本信息,鄉鎮簡介,民族人口,自然資源,優勢產業,

概況

西城鎮位於和龍市北部,東經128°57′-129°05′、北緯42°41′-42°41′。面積1098.62平方千米。總人口12144人,其中朝鮮族人口9013人,占74.2%;漢族3101人,占25.5%。轄2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52個自然屯。鎮政府駐二道溝,地處海蘭河北岸,距市區19千米。全鎮地屬山區、半山區。西北高、東南低,西城部山區群山連綿。202省道公路、森林鐵路過境。古蹟有古渤海國中京顯德府遺址。

沿革

因鎮內有西古城子得名,簡稱西城。1909年為延吉縣守信社,1937年為延吉縣西城村……1949年設西城區,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建鎮。1996年,西城鎮面積74.9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鎮政府駐二道,轄獐項、明岩、邱山、二道、永盛、西城、北大、龍浦、前進、城南、古城11個行政村和長盛、振興2個居委會。
1949年設臥龍區,1956年設臥龍鄉,1958年併入土山公社,1962年析設臥龍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臥龍鄉面積1024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鄉政府駐臥龍,轄臥龍、漁浪、雞南、小官地、甲山、香谷、仲里、和安、平新、新百日、金場洞11個行政村。
?年,臥龍鄉併入西城鎮。2003年底,吉林省民政廳批准將西城鎮龍浦村第7、第8、第9村民小組劃歸八家子鎮管轄。?年,面積1146.1平方千米,人口11004人。

基本信息

西城鎮(Xicheng Zhen) 代碼:  面積11.461平方千米。人口11004人。轄7個村、2個社區。沿革:因鎮內有西古城子得名,簡稱西城。

鄉鎮簡介

西城鎮位於長白山東麓,和龍市東北部21公里處,全鎮幅員面積1098.62平方公里。全鎮所轄7個行政村、52自然屯和1個社區,全鎮耕地面積1884.81公頃,其中旱田面積1103.10公頃,水田面積781.71公頃,林地面積8004.3公頃;全鎮總人口12144人,總戶數4172戶,其中農業人口8725人,非農業人口2139人;全鎮朝鮮族人口9013人,占總人口的74.2%;2008年全鎮社會總產值6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00元;西城鎮東與頭道鎮毗鄰,西與龍城鎮搭界,南部與八家子鎮相接,西北與安圖縣接壤,距州府延吉市53公里,是和龍至長白山旅遊公路,和龍至龍井一級公路必經之地;鎮內旅遊資源豐富,渤海國遺址開發正在進行當中,全州有名的延邊金達萊基地也在建設當中;鎮內礦產資源豐富,金礦、鐵礦有待商家開發。
近幾年來全鎮廣大幹部民眾,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針,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堅持以發展為主題,調整結構為主線,形成了以畜牧業為特色產業、綠色水稻、食用菌、訂單農業、旅遊業、勞務輸出等產業共同發展格局,幾年來我鎮堅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實施開展了 “四通二改” 的“民心”工程,即村村通水泥路、通電、通電話、通有線和改水、改造農村危房的新居工程;堅持以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契機,加大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勞務經濟,實現了全鎮經濟“多元化”發展。

民族人口

西城鎮由原西城鎮、臥龍鄉合併而成。下轄7個行政村,52個自然屯。總人口12144人,其中,朝鮮族人口9013人,占總人口的74.2%,民族風情濃厚。

自然資源

西城鎮地屬山區,半山區。西南部山區群山連綿,層巒疊障,林草資源、礦產資源豐富,適合畜牧業的發展和礦產品開發。境內古渤海國遺址,延邊金達萊基地分別位於城南村和明岩村,兩村交通條件優越,非常適合發展民俗旅遊產業。境內林地面積8004公頃,盛產松籽、木耳、蕨菜、山葡萄、五味子、山野菜、林蛙和沙參、桔梗、穿地龍等中藥材。耕地面積1884公頃,主要種植水稻、大豆和蔬菜等經濟作物。

優勢產業

畜牧業
依據全鎮林地資源豐富的實際,幾年來,積極籌措資金大力發展畜牧業,建立了以臥龍村、金城洞牧業小區、明岩牧業小區為主的3個養牛基地,建立了甲山村、城南村為主的2個養豬基地,全鎮畜牧業規模發展大戶達到38戶,其中養牛大戶28戶,養豬大戶4戶,養羊大戶3戶,養蜂大戶2戶;目前畜牧業已成為全鎮的特色產業。
訂單農業和綠色稻米。2004年全鎮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面積達1000餘公頃,其中全鎮落實經濟作物訂單種植面積達840公頃,經濟作物總產值達到700萬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35%;落實了20公頃綠色水稻,農民每公頃純收入達到7000-10000元,另外葵花子、蘇子、蔬菜等農業訂單面積也逐年擴大;2005年該鎮將加大綠色水稻訂單面積,計畫發展400公頃綠色水稻基地。
旅遊業
積極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以該鎮特有的旅遊資源和所處的地理條件為優勢,大力依託該鎮旅遊產業,培育該鎮新的經濟成長點,渤海國遺址位於該鎮城南村北古城屯內,經有關部門進行論證,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現該古渤海國遺址建設正在建設當中;明岩村延邊金達萊基地在該鎮明岩村西部,地處公路沿線,從2003年開始,明岩村金達萊基地建設動工,2004年春季共栽種金達萊花3000餘株,金達萊花品種獨特,花期穩定,綻開的季節恰恰是在“五一”旅遊黃金周內,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勞務輸出
繼續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截止2004年末全鎮外出勞動力共有2016名,其中國內1778名;2005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力度,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大就業開發力度,切實轉移該鎮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步伐,不斷促進全鎮經濟的快速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