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設的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規劃建設土地4.98平方公里。建園初期,園區採取“市校共建,以市為主”的建設模式,由綿陽市人民政府與西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 類別:科技園
  • 地點:四川省綿陽市
  • 竣工時間:2008年
園區設施,園區地位,園區規劃,主園區,研發區,產業區,培訓區,管理機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機構設定,依託平台,西南科技大學,校園情況,綿陽市,入園企業,

園區設施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規劃建設土地4.98平方公里。建園初期,園區採取“市校共建,以市為主”的建設模式,由綿陽市人民政府與西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綿陽市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區以及在科技部與國防科工委共同支持下建設的國家軍轉民科技園區實行“三塊牌子、—套班子”的管理體制。設立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暨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學校副校長羅學剛任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學校設立大學科技園辦公室。
園區注重體制和機制創新,深化了行政體制創新,推行“小政府,大社會”和“小機構,大服務”,堅持管委會集中力量管好規劃、集中力量創造良好環境,主動讓渡社會職能,採取了市場化的開發建設機制,探索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多種方式和靈活運作的機制,醫療衛生、文化通信、商貿等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堅持開放式辦園,緊密依託西南科技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和長虹公司、九洲公司等大型企業的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優勢,積極吸引西南科技大學、在綿國防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資金、人才到園區發展,並且和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財大、北京郵電大學、深圳清華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大學科技園管委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成為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匯集、融合的新焦點。園區有專業孵化器4個,分別是新材料技術專業孵化器、信息技術專業孵化器、環境工程技術專業孵化器、生物技術專業孵化器,場地面積7570平方米。綜合孵化器1個,場地面積為22000平方米。此外,與九洲集團合作共建了國家863軟體專業孵化器。
園區引進了註冊資金達1.2億元的四川天晨投資控股公司,從事擔保、風險投資等業務,擴大中小型企業的融資範圍。園區分別投資5000萬元和100萬元參股綿陽市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綿陽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支持。
園區引進了法律、資產評估、管理諮詢等中介服務機構12家,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工商、稅務、法律等方面的基本服務,另一方面為孵化企業提供發展諮詢、市場、技術等增值服務,營造了良好的創業軟環境。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目前,園區入駐企業總數為374個,生產總值7.5億元,工業增加值2.8億元,利潤2000餘萬元,成功打造出維博電子、西科種業、科瑞軟體、長鑫新材料、福德科技、昊天電子、藝精長運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幹企業。有研發機構21家。入園科技企業累計申請專利34項,已獲專利22項。園區引進了一批高科技人才。
為了更好地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2008年底,經綿陽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開始實行“市校共建,以校為主”的管理體制,已組建綿陽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實行“政府支持、依託大學、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的運行機制,負責科技園的日常建設與管理工作。大學科技園辦公室掛靠學校產業處。

園區地位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以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為依託,將大學的綜合智力資源優勢與其它社會優勢資源相結合,為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提供支撐的平台和服務的機構。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實現產學研結合及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次創業”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支撐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學科和技術優勢,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培育高層次的技術、經營和管理人才。 2001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關於認定首批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通知》(國科發高字[2001]139號)同意以西南科技大學為依託的“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籌)”在綿陽籌建。籌建以來,受到教育部、科技部和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原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中央書記處書記周永康,國務委員陳至立,科技部長徐冠華,教育部長周濟,以及四川省、綿陽市有關領導的身影,已經深深地印刻在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史之中。2003年8月,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通過科技部、教育部專家組的驗收,同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以國科發高字[2003]336號檔案批准認定第二批國家大學科技園,正式授予“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稱號,成為全國3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園區規劃

爭取3-5年時間,把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創業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軍民結合互動平台以及融資平台,尤其是要建設好大學生創新基地,鼓勵和吸引在校學生在園區內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形成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新格局,實現產學研結合,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整合校內外資源,建設好主園區、研發區、產業區、培訓區四大區,形成四區相互依託,相互聯動,共同發展的格局,打造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特色品牌,創建西部一流大學科技園。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主園區

與省內外知名企業合作,成立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公司,並吸收社會資本,通過3-5年時間,將其建成環境優美、現代氣息濃郁、功能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平台齊全的智慧型化、生態型高科技園區。此園與綿江產業帶渾然一體,互為支撐和補充。

研發區

堅持校內和園區研發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學科特色和優勢,利用軍工背景、建材背景和農學背景,在已有4個專業孵化器(新材料技術專業孵化器、生物技術專業孵化器、信息技術專業孵化器、環境工程技術專業孵化器)的基礎上,建立其它專業孵化器。利用國家對西部地區一省一校的支持,在園內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積極企業合作,設立創新創業基金。以企業為主體,組建市場運作實體,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推出“技術成果交易超市”服務項目,為科研成果與企業對接轉化和實施產業化提供服務平台。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產業區

以品牌經營,同政府和社會合作組建產業區。首先確保主園區在孵企業的生產用房,修建標準廠房20000平方米。同時積極爭取條件,把產業區做大做強,以引進有較大規模的科技型企業和進駐主園區孵化育成的畢業企業,逐步實現向“孵化+產業型”建設模式的轉變。在依託學校學科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資源,調整結構,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構建和完善以水稻與小麥、環境治理與安全、土木建築設計與諮詢、環境友好材料、建築材料、電子信息等為特色的產業集群。同時,採取輻射戰略,有側重的在科創園區、高新區及部分地區與政府、社會合作,建立高科技企業,使大學科技園的服務功能最大程度發揮。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培訓區

建立以科技園為中心,由若干個培訓基地為架構的職業教育培訓區。發揮學校各方面優勢,面向科技園企業、在校學生和社會各類人員開展職業教育、創業培訓。建立西南科技大學工程碩士培訓中心。 5.12地震發生後,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災後建設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加強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綿陽科技城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學校對大學科技園災後新區建設進行了規劃,將依託主校區,建設大學科技園新區,先期啟動產業孵化園建設,重點構建新材料、製藥工程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農產品及食品質量安全分析、作物育種及質量分析檢測、超大型精密及超精密加工等研發和中試平台,進行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創建西部一流的大學科技園。

管理機構

管理體制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實行“市校共建,以校為主”的管理體制。
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依託大學的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優勢,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同時,政府必須提供良好的服務,積極探索“官、產、學、研、金”結合的有效途徑。綿陽市人民政府和西南科技大學派人組成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全權負責大學科技園的建設。主要包括制定園區的總體規劃、園區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孵化體系的建設、制定和實施政策、履行行政管理服務職能等。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市校共建體制在大學科技園的建設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一是發揮了政府引導資源配置的作用。綿陽市人民政府為大學科技園建設劃撥土地4.98平方公里、資金1000萬元,為大學科技園的快速啟動和長遠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的空間。二是充分調動了學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大學科技園建設納入學校的整體規劃,充分調動、整合各種資源,與園區實現共享。學校並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園建設。學校一方面組織引導高科技企業入園發展,另一方面學校各類研發機構的創新技術成果成為園區創新的源頭,同時,利用學校的研發設備等優勢設立了專業孵化器。三是可以更好地依託學校的學科優勢,利用我校國防科技學院、建材行業和農學的背景,發展特色產業和培育創新型人才。四是大學科技園將按照“政府支持、依託大學、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的運行機制,可以靠市場機制吸引社會企業和風險資本的投入,吸引社會資源向大學科技園匯聚,促進科技園更快更好地發展。
科技園科技園
科技園科技園

運行機制

園區努力探索市場化運行機制。一是組建了綿陽科教創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負責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本運作。園區的開發建設採取“開發公司建設-政府回租-企業運行”的方式。二是堅持開放式辦園。園區不僅吸納西南科技大學的高科技企業和人才到園區發展,而且努力吸引綿陽市軍工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資金、人才到園區發展,還和西北工大、華中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為園區建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08年,園區組建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負責科技園的日常建設與管理工作,實行“政府支持、依託大學、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的運行機制,吸引社會企業和風險資本的投入,吸引社會資源向大學科技園匯聚,促進科技園更快更好地發展。

機構設定

園區設立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全權負責大學科技園的建設。主要包括制定園區的總體規劃、園區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孵化體系的建設、制定和實施政策、履行行政管理服務職能等。2008年11月,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由中共中國(綿陽)科技城工作委員會和中共西南科技大學委員會聯合行文(科技城工委發﹝2008)8號),將大學科技園管理體制調整為“市校共建,以校為主”的模式,並對管委會組成單位和人員進行了充實和調整。調整後由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俊波任管委會主任,市委常委、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易傑,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學剛,科技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段揚任副主任。校外成員由市國土資源局、建設局、科技局、涪城區委、科創區黨工委、科創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組成,校內人員由科技產業、合作辦以及4個專業孵化器學院主要負責人組成。
學校成立了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辦公室,掛靠產業處。

依託平台

西南科技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坐落於大禹之鄉、李白故里、人傑地靈的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建校以來,學校幾經搬遷,走過了創業、發展、壯大的不平凡歷程。跨入新世紀,學校在西部大開發和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學校發展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文明單位。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
學校校園占地4088畝,學校校舍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校園情況

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學校校園占地4088畝,校舍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專科學生3萬餘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76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和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創新實踐基地,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學校現有國防基礎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7個、國防緊缺專業1 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5個;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區域研究培訓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共建科研平台23個;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四川省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從董事單位等聘任院士12人;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教學名師120餘人次。
學校努力提高協同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建設,在先進建築材料、核廢物與環境安全、植物遺傳與育種、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生物技術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特色與優勢。近年來,學校完成了多項國家"973"、"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防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260多項。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紮根西部,在“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艱苦奮鬥,拼搏創新”的校園精神與“厚德、博學、篤行、創新”之校訓。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努力推進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學校成立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長任董事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參加的校董事會。學校從董事單位聘任了一批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兼職教師隊伍,與董事單位共建共享實驗室17個,通過資源共享、聯合辦學,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會成員的共同發展,形成了“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的鮮明特色。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20餘所國外及境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聯繫,在教學、科研以及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學校國際化開放辦學渠道日益廣泛。近年來,學校主持完成了加拿大政府資助的“中國西部遠程教育項目” 、歐盟資助的“低成本廢水處理技術高等教育與培訓模組的開發”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水平、科技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學校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培養。學校近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特別是學校機器人小組在2004年7月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獲得冠軍和最佳技術獎,同年9月代表中國參加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奪得亞軍和最佳技術獎。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培育了近十萬英才,大部分已成為西部非金屬資源建材、機械等行業管理與技術骨幹,學校被譽為西部非金屬資源建材等行業工程師的搖籃。
西南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中央等各級政府和領導對學校非常關心和支持。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國務委員陳至立、教育部部長周濟等先後來我校視察和指導工作。李嵐清同志還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9年3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率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來我校視察和指導工作,並對學校發展寄予了殷切希望。
“西南明珠出滄海,桃李春風物華新”。目前,學校正抓住西部大開發和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災後重建,深入實施教育部“教學質量工程”和“教學改革工程”,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體制創新和教學改革為動力,不斷深化國家部委和省市共建體制,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為早日將西南科技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綿陽市

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省副省會、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樂之鄉”、“西部矽谷”美譽的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先後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杜拜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佳宜居城市等諸多榮譽,是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唯一的科技城。

入園企業

寶新容科
綿陽寶新容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5月,是國內環境降解新材料領域唯一一家真正實現了高技術成果工業化大批量生產、大規模市場銷售的企業,擁有自主進出口貿易資格。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項目實施單位,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實施單位,集生物科技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省中小企業局重點扶持民營企業,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與西南科技大學合作,已形成產、學、研良性穩定發展的共同體。
寶新容科寶新容科
2006年已註冊商標“寶新容科”、“寶新”,2007年8月又完成了“完全生物降解天然植物纖維素材料”的專利申請。2008年4月,連續使用環境降解地膜三年後的土壤,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符合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農田旱地標準。2008年12月,公司“超長壽多功能棚膜”科技攻關組,成功研發了“高性能功能棚膜系列技術”,其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2009年8月,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7年12月,公司成功收購西南科技大學綿陽九易科技有限公司,九易科技新項目“多功能母料基地建設項目”作為我市災後重建30個產業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已於2008年9月動工建設,2009年3月底竣工驗收,6月投入使用。該基地建成後,生產能力可達20000噸,產值可達3億元人民幣。
寶新容科寶新容科
綿陽西科種業
綿陽西科種業有限公司德陽明陽分公司從1983年成立以來,依靠德陽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良種生產和經營。以南方稻作區和國家邊貿口岸為市場依託,以科技為動力,先後與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省農科院水稻所、綿陽地區農科所等加強橫向聯合,不斷開發新品種,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達8個,已成為德陽和四川的種業龍頭企業。公司現有員工7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60%以上,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數的45%,公司設有生產科、經營科、檢驗科、育種室等9個科(室),並在國家一級邊貿口岸雲南河口設有分公司;公司占地23.8畝,擁有倉庫、加工、檢驗、辦公、招待所等建築面積達5600平米,有從國外引進的成套種子加工設備和國產種子加工設備8台套,日加工能力達40噸;公司檢驗設備完善,完好率達100%;德陽農作物種子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公司良種生產面積常年保持在1.7萬畝左右,年產優質合格種4500多噸。所產雜交水稻良種90%以上銷往南方稻作區和越南、緬甸等國際市場。
德陽市是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綿陽西科種業有限公司德陽明陽分公司是四川省種子生產量和銷售量較大的公司之一,“九五”期間,公司先後獲國家農業部及省市豐收獎、技術獎五項。並載入《中國優秀企業名錄》,2000年被農業部評為“種業百強”創建單位, 2001-2005年連續五年被德陽市人民政府評為“重點龍頭企業”。公司的“明陽”牌商標於1996年獲國家工商註冊,次年,在越南獲準註冊。1999年,“明陽”牌雜交水稻種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2001年“明陽”牌雜交水稻獲國家質檢好產品稱號,種業質量放心品牌,打假扶優重點保護企業。2002年被四川-中國西部農業博覽會評為“名優農產品”。2004年獲德陽市首屆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名優農產品”稱號。2005年“明陽”牌種子B優827獲第二屆四川·中國西部國際農業博覽會組委會銀獎。2006年綿陽西科種業有限公司德陽明陽分公司獲四川種子行業“誠信企業”稱號。
綿陽西科魔芋高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註冊資本300萬元人民幣,位於綿陽市經開區南湖北街。公司依託西南科技大學科研優勢,專門從事魔芋生產、深加工,進行魔芋新產品研發。
公司著力於鮮芋生產、魔芋精(微)粉和魔芋膠生產、魔芋相關新材料的科研和生產、魔芋休閒食品和魔芋保健食品的開發、科研和生產。
公司擁有先進的魔芋精粉和魔芋膠生產線,具有魔芋粉粗、精加工的全套設備,現有生產廠房3000餘平方米,魔芋產品加工生產線6條,魔芋精粉、微粉-系列產品,年產量1100噸,產值4500萬元,魔芋膠500噸,產值2500萬元。
公司現有員工83人,中級職稱以上的有33人。公司擁有魔芋種植基地3個(安縣、平武、北川);魔芋收購粗加工網點43個,扶持發展魔芋種植示範大戶580戶,扶持魔芋示範種植面積12000畝,年收購加工鮮魔芋23000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