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

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

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成立於2005年11月,附屬於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主要開展以碳酸鹽為核心的,包括洞穴沉積物、湖相沉積物、鈣泉華、珊瑚、海相有孔蟲殼等記錄的全球變化研究,以及岩溶地區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湖泊等領域的生態環境演變研究。實驗室學術團隊擁有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人,固定研究人員5人。並且與國內以及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同行保持密切的學術交流,與世界一流科學家開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
  • 成立時間:2005年11月
  • 所屬院校:西南大學
  • 所在地區:重慶
特聘顧問,師資隊伍,

特聘顧問

袁道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年8月24日生。國際著名地質學家、水文地質學家、岩溶學家。現任聯合國國際岩溶中心(IKRC)主任,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專業委員會主任。20世紀90年代以來,分別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地質對比計畫IGCP299項目“地質、氣候、水文與岩溶形成”(1990-1994),IGCP379項目於“岩溶作用與碳循環”(1995-1999)和IGCP448項目“全球岩溶生態系統對比”(2000-2004),當選為國際工作組主席,現任IGCP513“岩溶含水層與水資源”(2005-2009)國際工作組副主席。在《Science》、《Acta Geologica Sinica》、《地學前緣》、《地質評論》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中英文專著5本。
李紅春,教授,實驗室特聘顧問。男,1960年1月29日生於河南鄭州,祖籍湖南長沙,1999年入美國籍。1995年獲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學位後留校從事研究工作10餘年,2006年獲台灣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制教職。具有淵博的地球化學知識,雄厚的科研背景,是國際上知名的古氣候學專家。利用湖泊沉積物和洞穴沉積物中地球化學信息重建古氣候、古環境的研究,獲得基金委、美國NSF和台灣NSC多年來的大力資助,已發表SCI期刊、核心期刊論文60餘篇。建立的穩定同位素在封閉湖泊中的模式、鍶同位素在石筍中的模式被國際上廣泛引用。多次受邀擔任國際會議主持人,學術其卡門審稿人、研究計畫評審人。做為2008年第五屆喀斯特記錄國際會議主席,將這次國際會議在我院成功的舉辦。

師資隊伍

楊琰,男,實驗室副主任,1976年2月生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漢族。1999年7月畢業於長春科技大學環建學院(現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2003年7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獲碩士學位。2003年9月考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現代岩溶地質學家袁道先院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受Larry Edwards教授邀請:於2005年7月-2005年12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實驗室作為訪問學者從事洞穴石筍高精度ICP-MS鈾系年代學研究;並於2006年7月獲博士學位。
2006年9月進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主要從事過去環境變化、環境同位素和地質年代學研究工作,同時協助實驗室DELTA V PLUS質譜以及外接設備的操作和維護。
李廷勇博士於1997年考取西南師範大學,專業為地理學. 2004年9月進入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岩溶地質學家袁道先院士,主要從事第四紀地質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利用洞穴沉積物以及水體中的碳、氫、氧等穩定同位素指標以及多種金屬元素比值變化,推導洞穴沉積物中古氣候代用指標的沉積機理並探討古氣候變化。李廷勇博士全程參與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建設以及儀器的安裝調試。2007年6月,李廷勇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特聘為副教授。繼續負責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的儀器操作、維護等工作。並作為實驗室的學術骨幹成員,繼續從事洞穴沉積物記錄的亞洲季風變化研究。同時繼續在重慶芙蓉洞進行洞穴現代沉積過程監測研究,並探討洞穴沉積物地球化學指標變化機理。此外,也從事岩溶地區的水化學研究工作。
劉子琦,女,1979年生於貴州貴陽。1998—2002年於貴州師範大學就讀,獲地理科學學士學位;2002—2005年同校就讀碩士研究生,專業,人類活動與喀斯特環境,獲工學碩士學位;2005—2008,在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攻讀岩溶環境學博士學位,師從國際著名岩溶地質學家袁道先院士和著名地球化學家李紅春教授,主要利用洞穴水系及石筍穩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記錄,研究古氣候古環境變化,以及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現象和機理成因分析,深入研究石漠化現象的自然、人為因素權重問題。現為本實驗室主要研究人員,負責GAS BENCH 水樣自動進樣系統的操作及維護工作。
楊勛林,博士,特聘副教授。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氣候環境變化和自然資源評價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做為主要成員,參加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目前正在主持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經濟地理》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