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是以培養高水平商科人才見長的學院,於2012年5月組建成立,其前身為2000年在原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系(1983年11月成立)基礎上組建的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是省內最早開設相關專業的學院之一。

學院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碩士生導師26人,兼職教授22人。專任教師中,博士17人(其中在讀7人),碩士26人。學院現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MBA)、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點(MPAcc),以及產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等碩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屬甘肅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有在校各類學生1500餘人。

學院下設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信息管理系、套用經濟研究所等四個教學科研機構和資料中心、實驗中心等兩個教學輔助單位,設會計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等五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屬甘肅省特色學科。建有“甘肅省專家服務基地”、“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研究中心”和“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三個省級平台,以及西部地區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審計與資產評估研究中心等學術交流與研究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
  • 創辦時間:2012年5月
  • 類別:大學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
  • 主要院系: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信息管理系
  • 校訓:知術欲園,行旨須直
  •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安寧東路967號
學院領導,歷史沿革,學院文化,團委學生會,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建設,研究機構,學術交流,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長著(研究員)
院長
張永麗(教授)
教學副院長
馬慧麗(雲亭教授)
科研副院長
周文杰(教授)
研究生副院長
董青(副教授)
黨委副書記兼行政副院長
楊國科
辦公室副主任
於曉燕

歷史沿革

1983年11月,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的前身原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系成立;
2000年9月,在原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系基礎上組建的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01年,甘肅省經濟幹部管理學院絕大多數專業和師資整體併入經濟管理學院;
2012年5月,西北師範大學學校機構改革中在原經濟管理學院調整的基礎上成立了商學院。

學院文化

學院秉承“知術欲園,行旨須直”的百年校訓,立足甘肅、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以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以“創新管理知識、培養商業人才、服務地方社會”三位一體的有 院。

團委學生會

時間
團委老師
主席團
2012-2013(第一屆)
文玉峰、王超、金虎林
李小軍、徐陽、賀璐、張澤和、蔡珊珊
2013-2014(第二屆)
文玉峰、高軍德、吳國平
陳志航、鄭凌豪、楊陽、王開國、劉丹、劉通、王棟國
2014-2015(第三屆)
文玉峰、高麗麗、吳國平、於曉燕
宏立鶴、李淑敏、趙鹿洲、吳娟、韓鵬順
2015-2016(第四屆)
於曉燕、楊陽、牛召
祁翔、李鵬飛、高忻璐、陳曉卓、劉彩鳳

院系設定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下設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信息管理系等教學機構。設有會計學、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學、物流管理等五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有產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兩個套用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屬甘肅省套用經濟學重點學科。2014年學院獲得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公司財務戰略與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1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員2人,兼職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3人;專任教師中,博士12人,碩士26人。學院現有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公司財務戰略與管理、產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等碩士學位授權點,套用經濟學屬甘肅省重點學科。

教學建設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除設有基本的教學科研機構之外,還設有資料中心、實驗中心等兩個教學輔助單位。截止到2013年,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有在校各類學生1600餘人。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截止到2013年,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項,承擔省部級項目100多項,多次榮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成果獎。
部分重大成果如下:
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1、張永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欠發達地區市場化進程中的農民經濟組織發展研究”
2、張永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勞動力流動對流出地的影響及相關政策研究——以西部地區為例”
3、張永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勞動力流動與農村經濟結構轉型的互動機理及調控政策研究”
4、朱立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農民信息需求特徵及農村信息服務調查研究”
5、王恆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北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信息消費特點與信息服務模式研 究”
6、張永麗,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農村勞動力資源稟賦結構的變化及流動行為差異研究”
7、關愛萍,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區域產業轉移對承接地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
8、張永麗,甘肅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甘肅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9、柳建平,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行為及因素分析”
10、劉敏,甘肅省軟科學計畫:“甘肅省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及管理制度研究”
11、劉敏,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西北地區吸引、聚合、運用本地人才的積極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和政策研究”
12、張學鵬,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基於產業鏈視角的一體化農業產業化模式研究:以甘肅為例”
13、趙雪梅,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網路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研究”
14、周同藩,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15、王恆玉,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創新研究”
16、王恆玉,甘肅省軟科學計畫:“甘肅省2003-2004年度市縣區科技進步動態分析”
17、張金霞,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18、趙雪梅,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特色農產品產業化與品牌發展研究”
19、劉鴻燕,甘肅省軟科學計畫:“甘肅省農產品網路行銷研究”
教材與專著
1、張永麗.《流動、轉型與發展——農村勞動力流動對流出地的影響》[M].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
2、張永麗.《推進主體功能區發展的財政補給政策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付音.《經濟法概論(第一版)》(參編)[M].經濟科學出版社
4、魏彥珩.《經濟法概論(第一版)》[M].經濟科學出版社
5、彭江嘉.《中國西部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選擇》(參編10萬字)[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張學鵬.《中國區域經濟差距與協調發展:理論·實證與政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張學鵬.《論我國收入分配結構對經濟轉型的制約》[M].學苑出版社
8、劉敏.《薪酬與激勵》(專著)[M].企業管理出版社
9、柳建平.《城市經濟學》[M].蘭州大學出版社
10、柳建平.《流動轉型與發展》[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歐陽珍元.《甘肅民營企業融資探討》[M].中國商業出版社
12、王楨.《基礎會計》[M].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13、文玉鋒.《實用數據結構》[M].化學工業出版社
14、張學鵬.《中國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5、趙愛玲.《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及案例精選》[M].中國經濟出版社
16、劉敏.《管理學案例教程》[M].蘭州大學出版社
CSSCI及以上論文
1、張永麗,柳建平.論和諧社會——一個政府與市場關係視角的分析框架[J].《經濟體制改革》
2、張永麗,王虎中.新農村建設:機制、內容與政策——甘肅省麻安村“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模式及其啟示[J].《中國軟科學》
3、張永麗, 柳建平.工業化視角下我國“三農”問題的演變及其啟示[J].《蘭州大學學報》
4、張永麗,王文娟.農村勞動力流動與緩解貧困——基於甘肅省貧困地區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
5、張永麗,楊志權.勞動力市場分割對農村流動勞動力收入水平的影響[J].《西北人口》
6、張永麗.合作與不合作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的非正式制度,《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
7、張永麗,王文娟.農村勞動力流動與緩解貧困[J].《人口與經濟》
8、張永麗.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誘致性變遷:重組抑或配置[J].《改革》
9、張永麗.農戶勞動力資源配置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
10、張永麗,楊志權.影響農村外出勞動力收入水平的因素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
11、張永麗,葛秀峰.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成長的影響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12、張永麗,章忠明.風險與不確定性對農戶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影響,《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13、張永麗,劉富強.勞動力流動對流動者人力資本形成的效應探析[J].《人口與經濟》
14、張永麗,柳建平.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流動兩階段理論模型[J]. 統計與決策》
15、張永麗.電子支付方式對區域貿易發展影響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
16、張永麗.土地制度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
17、張永麗.推進主體功能區發展的財政補給政策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8、張永麗.中國經濟區劃與區域經濟關係演化 [J].《華東經濟管理》
19、張永麗.農村勞動力流動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
20、張永麗.農村流動勞動力收入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
21、劉敏.滿足市場經濟需要的以職業分類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統計指標體系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
22、劉敏.科技創新人才概念及統計對象界定研究——以甘肅為例[J].《西北人口》
23、劉敏.西部地區科技創新人才工作積極性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4、柳建平.政府與市場關係視角的和諧社會建設問題探討[J].《科學 經濟 社會》
25、柳建平.已開發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與啟示[J].《經濟縱橫》
26、柳建平.農村勞動力流動與緩解貧困的實證分析[J].《西北人口》
27、柳建平.現代農業發展——一個多層面的解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
28、柳建平.勞動力流動對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影響[J].《中國農村觀察》
29、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J].《農村經濟》
30、 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於農村勞動力流動及人口城市化視角的分[J].《中州學刊》
31、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於土地功能歷史變遷視角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
32、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
33、柳建平.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流動兩階段理論模型[J].《統計與決策》
34、柳建平.影響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流動決策因素的特徵分析[J].《人口與經濟》
35、趙愛玲.構建適應我國共公財政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
36、趙愛玲.ERP環境下的內部審計信息化嵌入問題探索[J].《審計文摘(人大複印資料)》
37、趙愛玲.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與報告體系的構建[J].《財經理論與實踐》
38、趙愛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證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
39、趙愛玲.項目管理技術在國家審計項目管理中的套用研究[J].《審計研究》
40、關愛萍.新經濟地理學及其展望[J].《地域研究與開發》
41、關愛萍.產業結構測度的方法[J].《統計與決策》
42、關愛萍.南水北調增量供水的區域利益增進[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43、關愛萍.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經濟效應評價-以河南省為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44、 張學鵬.我國R&D投入的區域差異及其解釋-一個假說及基於面板數據的檢驗[J].《開發研究》
45、張學鵬.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目標模式及路徑選擇[J].《甘肅社會科學》
46、文玉鋒.基於P2P技術的遠程視頻教學系統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47、文玉鋒.基於網路的遠程教學中視頻傳輸質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48、王楨.創新農村金融工具的路徑選擇[J].《蘭州大學學報》
49、樊寶平.逆向物流與綠色物流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理論辨析[J].《中國出版》
50、彭江嘉.科斯理論的背景及邏輯核心[J].《西北師大學報》
51、藺漢傑.我國創業板市場退市機制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
52、王山軍.券商藉助期貨公司參與股指期貨業務路徑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53、王楨.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54、馬麗.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在職培訓學員的心理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
55、楊興乾.韓國新農村建設對我國的啟示[J].《西北師大學報》
56、劉偉國.物流配送問題的知識表示及其在GIS中的映射研究[J].《控制與決策》
57、安靜.消費者態度對象的分離-從指向產品(品牌)到指向廣告[J].《城市問題》
58、趙雪梅.網路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的框架及特點[J].《生產力研究》
59、彭江嘉.論西部文化產業的開發模式[J].《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60、魏彥珩.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法理思考[J].《生產力研究》
61、劉敏.勞動報酬增長對我國物價水平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

研究機構

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設有套用經濟研究所、西部地區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審計與資產評估研究中心、公司理財與投融資戰略研究中心、企業績效評價與薪酬管理研究中心、企業員工職業發展、社會保障與援助研究中心、電子商務與物流研究中心、企業行銷策劃研究中心、信息用戶與信息服務研究中心等八個學術交流與研究平台。此外,甘肅省農牧廳還在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成立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研究中心。甘肅省首個省級專家服務基地掛牌成立。

學術交流

在學術交流方面,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先後舉辦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培訓班、2013年度國家級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骨幹教師培訓班開班等,與甘肅省農牧廳合作成立“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研究中心”。先後與甘肅皇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虹盛商貿(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定,同時,還與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稅局共建稅收宣傳教育基地。
在教師交流方面,先後派教師到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The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等國外名校交流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