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力電子信息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力電子信息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力電子信息學院,西北工業大學下屬學院,前身是電子工程系,創建於1958年。多年來,為適應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全體師生艱苦創業,團結奮鬥,學院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學院現有: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系統與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電子信息實驗中心與校電工電子教學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工業大學力電子信息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學校類型:理工
  • 主要院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系統與控制工程系
師資隊伍,專業設定,主要科研,學生就業,辦學實力,學院導師,朱位秋,岳珠峰,鄧子辰,矯桂瓊,楊治國,和興鎖,任興民,韓小平,高行山,支希哲,苟文選,閆雲聚,衛豐,王峰會,張勁夫,賈普榮,任建亭,楊文獻,朱西平,張大成,張光,秦衛陽,吳子燕,張洵安,劉洪兵,劉海軍,吳乃森,劉建民,周麗萍,劉煜,

師資隊伍

目前,全院教職工143人,其中專任教師126人,教師中有教授26人(含博士生導師13人),副教授2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7人,另有外教1人。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教育部教指委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

專業設定

現有10個碩士點: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系統工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教育技術學。 7個博士點:系統工程、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點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3個博士後流動站:兵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4個本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主要科研

近幾年來,學院承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項目、國防預研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累計30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7200餘萬元。
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會議及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00餘篇,其中被EI、SCI、ISTP收錄論文總計250多篇。獲得省部級成果獎8項。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芬蘭、俄羅斯、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關係,並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聯合進行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

學生就業

學院培養了大批面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多人,碩士、博士生900餘人、留學研究生3人。是我校招生人數較多的學院之一。
畢業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可選擇科研機構、工業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科研、教學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近幾年,學院研究生就業率始終為100%,本科生就業率始終穩定在98%以上。
電子信息學院將以新的姿態迎接新世紀的挑戰,為把本院辦成具有航空電子特色,處於全國同類學校的先進行列而奮鬥。

辦學實力

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擔負培養本科生、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各層次的力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專門人才的任務,並承擔全校各類專業本科生基礎力學教學的任務。學院現設有三個系,分別為工程力學系、土木工程系、建築系。一個實驗中心、一個實驗室。學院擁有“動力學與強度”國家專業實驗室和國家工科力學教學基地。
學院現有6個碩士點:固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工程力學、結構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建築學;有3個博士點:固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工程力學;1個力學博士後流動站。我院的力學學科是國務院學位辦首批批准的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學科,是“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我院的固體力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學科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結構工程為學校“211”重點建設學科。工程力學系是教育部首批批准建設的全國六個"國家工科基礎力學教學基地"之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1人,(其中博導13人;雙聘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2人;)副教授16人,高級職稱工程實驗人員6人。研究生導師總計33人。
1997年以來,我院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尤其是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以及"863"、“973”等基礎研究項目,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科研論文450餘篇,獲得了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學院注重研究生的能力、素質、創新意識的培養,創建了一流的工程力學實驗中心和動力學與強度國家專業實驗室、工程建設檢測中心;擁有供研究生培養和科研的系列大型試驗設備,擁有多個研究生網路計算中心;每個系都擁有網路中心計算室和網路系統。
該院面向全國招生,每年從畢業班中保送11-12人讀研。碩士生招生規模44人。畢業分配去向,面向設計院、高校、公司、企事業單位等。
學院在學科建設、科研工作上積極進取,始終重視學科的前沿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並不斷將航空電子與信息技術高科技成果推向各個領域,在相關民用工業的科學研究、開發中亦取得了可喜成就。
“十五”學科建設總投資2250萬元。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電路與系統為國家重點學科、系統工程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及通信與信息系統為陝西省重點學科,建設有航空火力控制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和信息獲取與處理陝西省重點實驗室。中俄、中法等聯合研究機構三個。

學院導師

朱位秋

1937年生,力學專家。中科院院士。現任浙江大學力學系教授。西北工業大學雙聘院士,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SCI雜誌《Structural Safety》,《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EI雜誌《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s》,國際雜誌《Int. J .Computational Methods》編委。中國力學學會一般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振動組組長,《力學學報》、《固體力學學報》、《動力學與控制》、《力學進展》及《非線性動力學學報》編委。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振動工程學報》副主編。主要從事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研究。國際上首次提出與發展了隨機激勵的耗散的哈密頓系統理論。他先後7次在國際隨機動力學系列討論會上作報告,並在國內外一流雜誌上發表170多篇中、英文論文,被SCI索引70篇,EI索引60篇,ISTP索引20篇,出版專著兩部。他的論文被國內外專家廣為引用,達600次之多。共獲省部級科技獎5項,200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博士點基金項目。

岳珠峰

1966年生,教授,長江學者,博士生導師,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院長,“固體力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和協調人。兼任國際SCI雜誌《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主編, 《套用數學與力學》編委,中科院力學所第八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兼職委員。在1999年1月—2001年10月作為洪堡學者和副研究員在德國Ruhr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高溫材料、複合材料、智慧型材料及焊接件的力學性能;結構設計及結構強度、壽命和可靠性。開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課程6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預研項目40餘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160餘篇,被SCI、ISTP和EI引用超過100篇次。獲省部級一等獎、三等獎各一次。

鄧子辰

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一般力學基礎學科負責人,校特聘教授。目前從事一般力學、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套用數學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力學與控制理論交叉學科及其Hamilton動力系統的辛算法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高校博士點基金、航空科學基金、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餘項。近年來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論文被《SCI》收錄21篇,《EI》收錄32篇,4次獲省部科技獎勵。現為《計算力學學報》、《工程力學》、《動力學與控制學報》等學術刊物的編委,同時為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

矯桂瓊

1945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理事、陝西省力學學會理事長。主要從事先進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結構上套用的力學問題、複合材料的損傷、斷裂及其力學機理、複合材料力學行為的數值模擬及仿真、複合材料的界面力學、複合材料的層間增韌及其機理、多相材料的尺度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已發表研究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1部,獲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2等和3等獎各1項。指導碩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1人。目前承擔有關先進複合材料力學的國家973、863研究項目、國防與航空預研項目以及委託研究項目十餘項。

楊治國

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自然科學研究員、副總設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發動機結構強度;固體力學,材料的力學性能。擔任湖南省力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航空學會動力專業分會發動機結構強度與振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失效分析分會疲勞斷裂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航空學會結構強度、振動與可靠性專業委員會。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獲省部級獎勵2項,完成國家基金1項,承擔科研項目多項,與俄羅斯、義大利有多項技術合作。

和興鎖

1952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面為振動理論及套用,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大型結構動力學分析、計算仿真與最佳化設計等。近年來,主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航空、航天基金等10餘項科研課題;獲得國家教委等科技進步獎共6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70餘篇;作為主編,出版本專業教材和專著共6部10本。現任西工大動力學、振動與控制研究所所長,西工大空間探測研究中心主任。

任興民

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模態分析與試驗學會常務理事,轉子動力學和故障診斷專業委員會理事。從事轉子動力學、航空發動機振動、振動主動控制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在新加坡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八五、九五、十五重點項目十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SCI、EI、ISTP收錄多篇。獲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主編教材兩本。

韓小平

1958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衝擊動力學及材料動態回響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1)衝擊動力學及材料動態回響;(2)複合材料及其結構的力學分析;(3)複合材料及其結構的損傷演化及破壞分析。近十年來,已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基金以及省部級等10餘項研究課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高行山

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工程力學系系主任。主要從事工程結構數值仿真分析、微機電系統(MEMS)動力學、振動理論及其套用、仿生材料、計算機軟體開發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目前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在重要刊物發表論文40多篇,被EI檢索10篇、SCI檢索5篇。出版教材及教學參考書3部、譯著1部。

支希哲

1956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陝西高校教學名師”、“教育部力學教指委委員”、中國數力理高新技術交叉研究會常務理事、省力學學會理事。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0項、教學研究項目12項,發表論文102篇。論文被《SCI》《EI》收錄10篇次。主編、副主編和參編教材5本。曾獲全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全國優秀力學教師、省教學成果獎。

苟文選

1953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力學會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西工大國家力學教學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現為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館長。主持和參加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國防預研課題和教改項目多項,主編《材料力學》(I)(II)等教材6部,發表科研和教學論文50餘篇,多篇被EI、CA等摘錄。獲航空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項獎勵。獲西工大“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並多次獲得獎教金。

閆雲聚

1954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隨機振動學會理事,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評論員。獲美國UTC容宏科技教育獎、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曾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進行數年的學習和研究。長期從事結構振動控制和損傷振動診斷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課題、香港科研合作項目、航空基金、陝西省自然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9篇,EI收錄17篇。

衛豐

1952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有限元原理》和《電腦程式設計》等課程。主持完成“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項目《彈性力學網路課程》;主持完成國家力學教學基地項目和校研究生院彈性力學重點課程等建設項目。先後參加編寫出版《材料力學》(I、II)、《材料力學典型題解析及自測習題》和《材料力學習題解答》等教材。主要從事計算力學、複合材料力學以及網路課程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在國內外專業刊物發表教學和學術論文20餘篇。

王峰會

1962年生,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工程力學系副主任。西北工業大學優秀教學人才,陝西省力學教學優秀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及結構力學性能與可靠性,納米材料力學,材料與結構的先進測試技術。主持和參加多項科研項目,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EI等索引引用40多篇次。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項。

張勁夫

1964年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副院長。主持的科研項目曾獲航空科學基金優秀項目二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多體系統動力學、機器人動力學和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發表論文30餘篇,部分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索引SCI和EI收錄。作為主編、副主編和參加人共編寫教材4部。曾5次獲得西北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和獎教金。

賈普榮

1956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1981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電子技術與測試專業,1989年獲西北工業大學固體力學學科碩士學位,1999年獲西北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屬材料彈塑性斷裂韌性和疲勞裂紋擴展的實驗與計算;纖維複合材料的層間韌性和失效分析;複合材料界面力學分析與界面強度測試;不同環境下材料力學性能測試以及計算機模擬。

任建亭

1968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98年獲工學博士學位。98年~2000年進入西北工業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2001年在德國薩爾大學LPA的研究室從事智慧型結構的工作研究。95年以來,已發表論文30餘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基金各1項,參加省部科研課題8項。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型結構動力學與振動控制;波動力學與控制、流固結構動力學分析與控制等。

楊文獻

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98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2001年在西北工業大學振動工程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1年—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從事工程信號處理的研究工作。96年以來已發表論文30餘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基金各1項,參加省部科研課題8項。主要研究方向:機械信號處理方法;設備運行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工程中的智慧型算法等。

朱西平

1957年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一般力學專業。從事《多體系統力學》和《工程力學中的計算機仿真與動態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講《理論力學》、《工程力學》、《振動理論》、《高等動力學》、《多體動力學》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參加了省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科研項目和“國家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建設、國家教育部“面向21世紀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等教學研究項目。近年來共在國內學術刊物、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各類論文20餘篇,多次獲得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參編或主編已出版的論著、教材和教學軟體多部。2000和2001分別被評為陝西省力學教學優秀教師和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力學教師。

張大成

1951年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現代教育技術領域,CAI與網路課程方面,曾承擔全國工科CAI協作組項目——多媒體教學系統研究,並獲科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工科力學教學基地項目—材料力學超媒體教學系統與支持平台;國家教育部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契約項目——材料力學網路課程;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級“十五”規劃項目——基於Web的材料力學CAI課件。主要研究方向:1、基於 Web的遠程異地材料力學虛擬實驗;2、通用教學系統的支持平台。

張光

1963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細觀力學與損傷力學;晶體塑性與微觀斷裂力學;定向凝固及單晶高溫合金等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的模擬與實驗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

秦衛陽

1967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工程力學系黨支部書記。全國振動工程學會模態分會理事,目前主要從事非線性動力學、信號處理與故障診斷、混沌控制與同步、多學科設計最佳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曾赴香港城市大學混沌同步與控制中心進行合作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1項,參加航空基金、APTD項目4項,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參加科研項目13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SCI檢索4篇,EI檢索13篇,IAA檢索3篇。獲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各一項,培養碩士生1人。

吳子燕

女,1962年生,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
現任土木工程系主任西省土木建築學會 常務理事
中國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PMRC)委員
中國國際項目管理認證(IPMP)評估師
陝西省、西安市招標評標專家
近年來,主要從事土木工程系統理論及工程項目管理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在《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管理工程學報》、《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等刊物及國際會議等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及橫向課題等十餘項。
具體研究方向為:
1)建築結構振動的複合控制
2)工程結構概念設計理論
3)建築工程並行設計技術
4)工程項目管理

張洵安

男 1959年生 教授 博士 博導
現任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副院長,
西安市房地產學會理事,陝西省土木工程學會會員
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工程力學,一般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先後參加與主持了航空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合作項目等十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有:
1) 工程結構控制理論及套用
2) 工程結構設計理論及套用
3) 工程結構動力學分析與結構抗震
4) 新型建築結構體系研究
5) 結構非線性動力學分析

劉洪兵

男,1957年生,教授、碩士 碩士生導師。
陝西省振動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全國註冊監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場道工程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先後參加與主持各類基金課題、橫向課題二十餘項,發表
論文30餘篇;主編及參編工程技術參考書兩本。
主要研究方向為:1)工程結構設計理論與研究;
2)交通工程項目設計原理;

劉海軍

男,54歲,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土建系副主任,土建實驗室主任。陝西省力學學會會員。主要愛從事工程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施工研究,先後參加主持省部級基金及重點科研項目,橫向科研項目十餘項。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專著1部,教材3本。主要研究方向:最最佳化設計。

吳乃森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科1:結構工程,專業方向:工程結構設計理論及套用;學科2:交通工程,專業方向:交通規劃與控制。主要從事建築鋼結構方面的理論、工程設計及套用方面的研究,已培養畢業五屆碩士研究生,陝西建設理事會理事,近幾年來,側重於多、高層建築鋼結構與大跨度建築鋼結構體系的設計與套用研究,主持完成西北地區首例組合網架項目-鹹陽招商場工程的設計研究、西安體育館球形屋面設計研究、長安科技園會展中心及長安科技園產業別墅等一系列典型鋼結構設計研究項目,平均每年承接設計研究項目幾十項,經費充足,目前正在主持完成省建設廳科研項目:“鋼結構住宅體系的研究與套用”。

劉建民

男,1962年生,副教授,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
全國註冊監理工程師、全國註冊造價工程師、陝西省土木工程學會會員、。陝西省評標專家庫專家。近年來,主要從事岩土工程及建築工程管理方面的科研及教學工作,主持及參加過多項自然基金及橫向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十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結構設計理論及套用;2)建築工程經濟與管理;3)建築地基及基礎設計與施工研究。

周麗萍

女1963年生,副教授,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
全國註冊造價工程師、全國註冊監理工程師、陝西省西安市招投標專家庫成員, 陝西省土木工程學會會員。近年來,主要從事建築結構工程,建築工程管理,建築經濟管理,建築風險分析與決策等領域的研究。參加縱向、橫向各類基金十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一部工程技術書。
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結構設計理論及套用
2)建築工程經濟與管理
3)交通工程經濟與管理

劉煜

副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建築系主任,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會員,西北工業大學青年科協委員。1990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目前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自1990年起在西北工業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從事教學、科研及工程實踐工作。1995年以來主持“乾熱環境中的建築體系及其可持續發展研究”,參與“伊斯蘭建築與生態學研究”等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科研項目。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作為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建築學院,進行“建築環境與生態學”為主要內容的合作研究。在國際國內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建築設計及評價分析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