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紫菀

西伯利亞紫菀

西伯利亞紫菀為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平臥。莖稍細,常叢生,全部有密生的葉。基部葉小,鱗片狀;中部葉長圓披針形;上部葉漸小,線狀長圓形,全部葉薄紙質。花序為頭狀花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伯利亞紫菀
  • 學名:Aster sibiricus 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紫菀屬 Aster
  • :紫菀組 Sect. Aster
  • :西伯利亞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蒙古,日本,俄羅斯
  • :大花系 Ser. Macrocephali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平臥。
莖從彎曲的基部斜升,高7~35厘米,稍細,常叢生,被密柔毛,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部有密生的葉。
基部葉小,鱗片狀,下部葉長圓狀匙形,基部漸狹成寬翅,在花期枯萎;中部葉長圓披針形,長5~8厘米,寬1~1.7厘米,基部急狹或圓形,半抱莖,頂端尖,邊緣除頂部及基部外有密而小尖頭的鋸齒,上部葉漸小,線狀長圓形,全部葉薄紙質,上面有疏伏毛或近無毛,下面被稀疏的但在脈上較密的伏毛,中脈及6~7對側脈在下面凸起且在遠離邊緣處相連線,網脈稍明顯。
頭狀花序徑2~3.5厘米,在枝端單生或2~5個或較多數排列成密傘房狀;花序梗長2~7毫米。總苞半球狀,徑10~13毫米,長8毫米;總苞片3層,外層披針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尖,被密毛,下部近革質,上部草質,頂端及邊緣膜質,紫紅色;內L層線狀披針形,長4~5毫米,寬1~1.5毫米,漸尖,上部紫紅色,被密毛。舌狀花約20餘個,管部長3~4毫米,舌片線形,淡紫色,長約12毫米,寬稍超過1毫米,有4脈;管狀花長6.5~7毫米,管部長3毫米,裂片紫紅色,長1.5毫米。冠毛稍紅色,較管狀花花冠稍長或近等長,有稍不等長的微糙毛。子房被密粗毛,常有腺。花期7~8月。
此物種與紫菀Aster tataricus)近似,主要以葉形,被密毛的總苞和密集而較小的頭狀花序為區別。

生長環境

西伯利亞紫菀主要生長於海拔250米低山草地

分布範圍

西伯利亞紫菀主要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察哈彥卡上流)、蒙古日本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東部至西部及歐洲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