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五台

西五台

西五台原名安慶寺,是古代壇廟建築之精華。?>佛教的著名古剎,位於西安市玉祥門蓮湖路西段南側,東鄰灑金橋,西靠明代城牆,東西長約一華里。此地原為長安城內太極宮城南牆舊基。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太宗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五台
  • 地區:西安市
  • 建築分類:佛教建築
主要景點,歷史典故,修復重生,旅遊信息,

主要景點

西五台的建築風格與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東,由山門拾級而上,一台高於一台。第一台名為降龍觀音殿,台前建有韋馱殿。第二台稱五大菩薩殿。第三台為地藏菩薩殿。第四台為彌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台為十二臂觀音殿。另外有大雄寶殿、觀音大士殿、臥佛殿三殿分別插建於二、三、五高台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臥佛殿內臥佛塑像及侍立兩假的十大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堪稱明代塑像珍品,據《關中圖志》記載“由三天門拾級而上,層台紺閣,環列左右,最高處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勝。”各台兩側均有寮房,歷來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台是開期放戒的道場,其規模之大由此可見。
西五台
第一台與第四台毀於民國戰事時期,其餘各台尚且完整。所餘三台分別稱為前台、中台、後台,三台均尼僧主持。1920年能修比丘尼仰慕長安為唐代佛教勝地,由廣東省移居此地。西五台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舉行法會,會期善男信女前來朝拜許願,求神禮佛者無數。
西五台
文革前,前台尚有五大菩薩殿像,大雄寶殿三間,內塑像釋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各一尊。靈應台,台上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台下背後有韋馱像一尊,台前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後台菩薩殿五間,供大悲觀音菩薩像三尊。大殿三間,塑地藏王像、臥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彌勒殿三間。以上三台文革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文革中寺內被工廠占用,寺內尼僧住地多被居民占住或插建,加之年久失修,整個寺院已破舊不堪,急待重修。

歷史典故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篤信佛教,每年數次前往終南山南五台朝拜,往返百餘里,旅途勞頓。李世民為母盡孝,特仿照南五台在宮城廣運門以西,太極宮城南牆上,沿起伏地勢,築起五座高台,台上建有佛殿,供其母朝拜。因系仿照南五台修建,又與終南山南五台遙相呼應,故稱西五台。又因該寺上空常見祥雲環繞久聚不散,如菩薩顯聖,故又稱雲居寺
西五台
據《西安府志》記載“其台基於唐,創於宋,屢葺於明。”現殘存的西五台殿宇系採用宋代“硬山式”建築形式建造。由於年代久遠,戰火頻繁,屢毀屢建,究系何代建造,眾說不一。

修復重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在省,市人民政府和宗教主管部門的關懷下,西五台重新恢復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並被政府確定為西安市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大信教民眾又能自由地從事正常的宗教活動,特別在省佛協的積極支持下,由佛學院畢業不久即擔任西五台前台住持的吉祥法師,立志重現昔日皇家寺院之輝惺,討劃分期實施恢復重建五台原貌,以實現廣大佛教徒的夙願。她克服種種困難積極帶領廣大僧尼和信眾落實教產,護持道場,制定規劃,多方籌集資金,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大大加快了西五台的恢復重建工程。

旅遊信息

地址:西安城內蓮湖路--灑金橋什字古都大酒店以南。
交通:乘車至灑金橋站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