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沙漁場曳繩釣漁區

西、中沙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二個海台以及它們之間的中沙海槽。西沙海台由1000米等深線圈閉而成。東北季風時期,東北浪頻率占40~60%,月均風浪高1.1~1.8米,涌浪高川~2.5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中沙漁場曳繩釣漁區
  • 所在海區:位於島礁周圍的開闊水面
  • 物理環境:水深範圍為464~610米
  • 底棲生物:馬蹄螺、鳳螺、碎碟、寶貝
基本信息,水文環境,底形底質,游泳生物,

基本信息

漁場名稱∶西、中沙漁場曳繩釣漁區
所在海區∶本漁場位於北緯15°OO′~17°30′,東經111°00′~115°OO′,位於島礁周圍的開闊水面
物理環境∶水深範圍為464~610米
底棲生物∶本漁場的島礁附近水域盛產貝類,主要的貝類有馬蹄螺、鳳螺、碎碟、寶貝等

水文環境

東北季風時期,東北浪頻率占40~60%,月均風浪高1.1~1.8米,涌浪高川~2.5米。5~8月偏南浪,月均風浪高1.2~1.5米,涌浪高1.0~1.6米。9月至翌年4月表層以西南流為主,流速0.4~0.6節。5~8月以偏北流為主。島礁區有上升流。

底形底質

西、中沙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二個海台以及它們之間的中沙海槽。西沙海台由1000米等深線圈閉而成。台階面被放射狀槽谷切割,台階基座有永樂、宣德和東島三個大型環礁以及一些零星礁盤、島嶼、沙洲和灘,由珊蝴礁組成。永樂環礁中的瀉湖水深40~45米,宣德和東島環礁瀉湖水深50~60米。底質以粘土質粉砂為主,島穩附近為珊瑚碎屑。中沙海台的基座為中沙台階,水深2200~2400米。中沙為一群隱沒於水中的珊瑚礁,最淺處為9米。中沙海槽東北向,全長約250公里,水深2500~2066米,底質為砂質粘土。

游泳生物

主要捕撈種類有刺鮁東方狐鰹白卜鮪、斑條(魚予),本漁場的島礁附近水域盛產海參等,主要種類有梅花參、白乳參、黑乳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