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吸蜜鸚鵡

褐色吸蜜鸚鵡

褐色吸蜜鸚鵡(學名:Chalcopsitta duivenbodei)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外觀羽毛是暗橄欖褐色。前額和下頦黃色。突出的特點是有較長的喙、細長的刷狀舌頭和處理硬質食物能力較差的砂囊,以花蜜、花粉和果實為食,與一般鸚鵡以穀物為食不同。羽毛胸部有黃色斑點。棲息於原始森林和次生林與大型成熟的人工林。特別喜歡在林地邊緣活動。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繁殖季節,雌雄鑑別,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褐色吸蜜鸚鵡身長30~31厘米,體重200~230克。一般的外觀羽毛是暗橄欖褐色。前額和下頦黃色。羽毛胸部有黃色斑點,翅膀的邊緣,大腿和下翼表面黃橙色,後者是在飛行中尤其明顯。尾巴藍紫色。嘴黑色,在上頜基上的眼環如同裸露的皮膚。虹膜是橙紅色,腿灰色。兩性相同。從外部看雌鳥略大於雄鳥。幼鳥顏色更深,黃色占的比例少。
此類鸚鵡的羽色與大部分的吸蜜鸚鵡不同,外型及羽色只有和煙色吸蜜鸚鵡(Pseudeos fuscata)有點相似,算是較特殊的吸蜜鸚鵡。後者的頭部與背部的羽色較深,有些帶點深紫色的色澤。

棲息環境

棲息於原始森林次生林與大型成熟的人工林,主要生活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潮濕森林、森林邊緣地帶、海岸平原等低地內,特別喜歡在林地邊緣活動。更多或更重要的特性是該物種適應受退化影響的地區的能力很強,該吸蜜鸚鵡是低地鳥類。

生活習性

褐色吸蜜鸚鵡通常以一對或集6-8隻的小群活動,也和其他吸蜜鸚鵡混群,在周圍的開花的樹木上生活。通常群聚在樹頂上活動,也常和彩虹吸蜜鸚鵡聚集在開花的樹上,是活躍及吵雜的吸蜜鸚鵡,它通常在樹冠間尋找食物。飛行時污漬的黃橙色的翅膀非常明顯的。
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果實,種子和芽。大部分時間都在開花的灌木或樹木中,花粉和花蜜是食物的重要來源。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褐色吸蜜鸚鵡分布圖褐色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發生在每年的4月。在人工飼養下,大約3月時進入繁殖期,繁殖期時雄鳥變的較有攻擊性,有人接近時會拍動雙翅示警,雌鳥開始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巢中,一次產2枚卵,有些雌鳥在生下第2枚卵時才開始孵化,孵化期約24-26天,羽毛長成約3個月。剛飼養的成鳥對人有提防心,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也會信任飼主,喜愛洗澡。

繁殖季節

吸蜜鸚鵡一般2~3歲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季節性不明顯,只要條件適宜,除換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鸚鵡在交配季節來臨時,骨質鈣儲備會增加20%,為產蛋作準備,蛋殼是由母體中的鈣質沉積而成,在繁殖前如果不補充鈣質,雌鸚鵡會患軟骨症,產粗殼蛋或薄殼蛋。同時,鸚鵡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別注意各種飼料的質量,供給足夠食物,增加維生素和飼料添加劑,可加入少量蜂蜜。

雌雄鑑別

鸚鵡在分類上是屬於單一外犁鸚鵡種,也就是雌、雄個體顏色及體型相似,從外觀上不易區分。現在世界上流行的鸚鵡性別鑑定方法有DNA檢測法和內視鏡檢查技術,歡樂鳥園用DNA檢測法鑑別鸚鵡的性別。

亞種分化

褐色吸蜜鸚鵡指名亞種Chalcopsitta duivenbodei duivenbodei
褐色吸蜜鸚鵡紐幾內亞亞種Chalcopsitta duivenbodei syringanuchal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沒有列入瀕危動物,但來自於人類活動的威脅仍然存在,它們棲息的地區森林退化,被分割成面積縮小的區域。但事實上,該物種適應一些地區變化的能力很強,在本地常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