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一、科研機構的基本信息(包括成立時間、研究方向、依託學科等)。
“教育部製造管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以大連理工大學CIMS中心為主體,與大連華鐵海興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聯合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機械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信息學院自動化系共同組建。自2006年批覆建立以來,針對企業製造過程中材料消耗高,人均勞動生產率和設備生產率低,交貨期不能保證等問題,本工程中心始終以製造管理關鍵技術創新為目標,以科研成果工程化、市場化為導向,面向鋼鐵冶金、機車車輛、航空航天、船舶修造、重工裝備等行業,以製造執行管理關鍵技術平台研究、複雜裝備行業製造管理技術及產品開發、流程行業製造管理技術及產品開發、面向中小企業的製造管理協同技術及產品開發為主要方向,建立了國內領先水平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製造管理產業化技術平台,組建了一支專業、高效、具備承擔製造管理領域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能力的科研隊伍,形成了科研機構、專業化公司、套用單位一體化的“產
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學研”合作體系,逐步建設成為了國內領先的製造業信息化成果產業化套用基地。
二、科研機構的固定人員組成。
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地點為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園大廈,依託機械製造工程專業博士點、企業管理專業博士點、自動控制工程專業博士點,共有人員100餘人,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80人。
三、科研機構的研究設備和條件。
四、科研機構近五年的主要獲獎和承擔項目。
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省科學基金、省和市的科技攻關計畫項目70多項,企業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50多項,創造產值近9000萬;參與制定國家製造執行系統標準2部,獲得軟體著作權40餘項,取得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制造管理軟體系列產品-“天為”軟體;建立了幾十家信息化套用示範工程和套用企業群,相關研究成果在機車、航空、船舶、機械裝備、工具裝備、特鋼、工程機械等行業得到廣泛套用,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企業和社會完成製造管理信息化技術培訓3000餘人次;多項成果通過國家、省、市有關部門主持的技術鑑定,部分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863計畫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遼寧省電子技術一等獎、遼寧省優秀軟體、遼寧省信息技術套用先進個人、大連市信息技術推廣套用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屆大連市歸國留學人員創業
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英才、大連市優秀專家、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等獎項;
五、科研機構的人才培養。
製造管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養博士60餘人,碩士近16近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