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圩鎮

裴圩鎮

裴圩鎮位於江蘇省泗陽縣城東南,南依風光秀美的洪澤湖,東接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故鄉淮安市,北連徐淮鹽高速公路和聞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境內黃碼河、高淞河貫穿其中,眾裴路、裴高路縱橫交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湖濱風光非常怡人。裴圩鎮是由原裴圩鄉、黃圩鄉、良種場合併的農業大鎮,裴圩鎮轄13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人口50421人(2017年)。裴圩鎮鎮域面積76.8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6.4萬畝,其中桑園1.2萬畝,年產鮮繭1.8萬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裴圩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泗陽縣
  • 下轄地區:轄1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27
  • 郵政區碼:223736、223736
  • 地理位置:洪澤湖北岸
  • 面積:76.8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5042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洪澤湖旅遊度假區、龍眼灘濕地等
  • 火車站:泗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蘇N
歷史沿革,鎮區建設,特色農業,招商引資,社會經濟,工業經濟,農業工作,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社會事業,主要目標,旅遊資源,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裴圩始建於明末清初。裴圩土地原來是洪澤湖的一部分,因黃河決口,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勢,直瀉湖內,隨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灘,逃荒的人陸續到此居住,稱其為“興灘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裴圩鎮是泗陽縣民主政府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黃圩區公署也設在這裡。後體制多變,區、社、鄉並分頻繁,1983年撤社劃鄉,建立了裴圩鄉、黃圩鄉。2000年,裴圩鄉、黃圩鄉、良種場三鄉鎮場合併,成立現在的裴圩鎮。
原裴圩鄉稱劉圩,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劉瑞堂築圩得名。光緒七年,劉姓將土地房產賣給裴峻峰,遂更名裴圩。
原黃圩鄉總面積38.65平方公里,位於泗陽縣境東南角,東接淮陰,南臨洪澤湖,為宿遷市最東南的鄉鎮。距縣城36公里,離南京20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3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約2.55萬畝,轄黃圩、圩東、黃東、南蔣莊、徐高、砂嘴、顏陳、啟明、石湖、新四、後陳、東沙、西沙等13個行政村,人口約3萬。
黃圩古為破釜塘之灘,是通往淮陰(現淮安市淮陰區)及洪澤湖岸諸縣之要地,向為兵家、匪盜必爭之地,歷遭兵燹匪亂,尤其自宋金以後,黃河南徙,清口以下奪淮.淮泗一帶。為患乃不可活”,故自清朝以前,黃圩境內幾無人煙。清鹹豐十一年,黃伯高在此築圩,得名黃圩。
原黃圩鄉民祖先多為外縣遷入,尤以宿遷居多。他們友好相處,辛勤耕耘,使一片湖灘變為良田。1942年至1945年,盤踞在淮陰、眾興的日軍曾幾次竄至黃圩一帶,燒殺搶掠,犯下滔天罪行。特別是1944年1月,日偽軍從陶圩開始火燒淮泗南鄉80里,黃圩等5個集鎮被焚毀。解放戰爭時期,黃圩鄉地方組織配合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鬥爭,湧現出薛勝保、周才之、袁如發、蔣理等一批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
民國9年(1920年),美國人戴德明在黃圩建耶穌堂1所。1913年,黃永昌在黃圩創辦第三初級國小校,開始有了教育機構。鼎盛時期全鄉有1所初級中學,1所成人教育中心學校、1所中心國小和十幾所村級國小。該鄉文化活動開展較好,1989年、1994年,黃圩鄉被省、市授予文化先進鄉稱號。在抗日戰爭時期黃圩是抗日政權淮泗縣縣政府所在地。
2000年黃圩鄉與裴圩鄉、良種場兩鄉一場合併為裴圩鎮,黃圩鄉撤銷。原黃圩片區因此發展停滯不前,基礎設施落後,並逐漸被原裴圩鄉超越。

鎮區建設

1、精抓鎮區規劃,依據全鎮總體建設規劃,精心修編鎮區控制性詳規,立足“東南重鎮、湖濱新鎮、商貿名鎮”,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著力體現布局合理、分區明確、配套齊全、功能完善,增強承載力,提升新品位。
2、重抓片區改造,推進“九個一”工程。盤活鎮區存量土地,精心組織繁榮中路北側、前進中路北側、新裴河北側、眾裴路東側四大片區危舊房改造。堅持規範運作,規模連片開發。結合“九個一”工程,按照“兩年啟動,三年完成”推進計畫,在繁榮路北側精心打造一個商貿核心區,建成一個5000平方米以上商業廣場,一個5萬平方米商住小區;在前進路北側片區高品位建設一個10萬平方米居住中心區,建成一個5000平方米市民活動廣場;在新裴河北側片區,結合新裴圩整治,濱湖名居建設,建成一個5萬平方米生態公園;在眾裴路東側片區,結合全民創業園建設,新建一個三星級酒店,一個整潔亮麗的鎮區北出口;在創業路北側片區,結合文化、教育、衛生服務設施,建成一個一站式、零距離、功能齊全的便民服務中心。
3、細抓基礎配套。結合鎮區污水管網、城鄉同質供水工程,精心構建三橫三縱、通達完善、配套齊全、整潔優美的街道路網。
4、重抓環境管理。結合“平原林海·美好鄉村”建設,構建起一支專業化垃圾收運體系,精心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響的城管環衛隊伍。通過推進“九個一”工程,精心打造城鎮綜合體,通過城鎮帶動,加快人口集聚,提升人氣商氣,實現三產富民、商貿繁榮。

特色農業

裴圩鎮是省級蠶桑示範基地,裴圩鎮有桑園面積1.2萬畝。2007年以來,裴圩鎮以農業八大創建為工作重點,全力爭創市級農業產業化20強鄉鎮。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個(金川制絲),完成全年任務;新增通過認定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蠶桑基地,1.2萬畝),完成全年任務;新增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個(稻穀,東沙、西沙等村7500畝),完成全年任務;新建改擴建市場1個(新建黃圩農貿市場);新增插秧機械5台,占年任務的125%;2007年底被縣評為“八大創建”先進單位。裴圩鎮正在積極申報創建省級和國家級蠶桑示範區。
裴圩鎮裴圩鎮
1、完成一批項目規劃。利用沿湖生態、水資源優勢,積極策應成子湖片區扶貧開發,找準發展項目,加速規劃以“龍眼灘”為核心的農業旅遊項目;結合330、267省道建設,規劃高松河水運碼頭、官溝河漁民避風港、黃碼河疏浚項目。
2、推進兩項項目工程。加速黃圩片區三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推進新四土地增減掛鈎和西沙萬頃良田工程,年內積極穩妥完成項目區農戶搬遷安置、土地規模流轉,推進農業規模經營。
3、組織8個專業合作社。積極組建土地、農機、水產、種、養殖等專業合作社,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超對接等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加速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4、完成2個示範方建設任務。年內我鎮規模流轉土地面積將達萬畝以上,完成3000畝以上現代農業示範方2個。5、加強農業招商。培植農業龍頭企業3個以上,各村(居)確保有100人以上農業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有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招商引資

2007年以來,裴圩鎮始終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大力實施工業突破,2007年,裴圩鎮完成招商引資額1.038億元,裴圩鎮己完成列統企業增加值3468萬元(其中飛龍毯業2638萬元,竹青木業410萬元,恆力木業420萬元),占年任務的102.9%;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個(黃圩第一膠合板廠、新林木業、金川制絲、祥盛木業、榮泰木業),占年任務的250%;協定註冊外資實際到帳32萬美元(金川制絲18萬美元、飛龍毯業14萬美元),占年任務的107%;自營出口總額78萬美元(金川制絲38萬美元、飛龍毯業40萬美元),占年任務的104%;新增個體工商戶258戶,占年任務的107.5%;私營個體經濟入庫稅收315萬元,占年任務的126%。一是圍繞工業強鎮、狠抓招商引資,在加快產業集聚和全民創業園建設上下真功夫。
1、狠抓招商引資,實施“2585”工程。立足招大引強和培育壯大現有企業,全面宣傳、全民參與,廣泛蒐集信息,通過親友招商、網路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種途徑,走出去、請進來,加大力度、重獎重罰。全年確保引進億元以上項目兩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培育規模企業5個以上。
2、狠抓標準化廠房建設,實施“1213”工程。出台招商引資和標準化廠房建設優惠政策和考核獎懲意見。調動全鎮乾群積極性,通過鎮村投資、激活民資、吸引外資,加快建設標準化廠房,打造載體,築巢引鳳;鼓勵鎮域企業入園建設,擴大規模,轉型升級,形成園區項目集聚效應。同時加快園區規劃布局和土地調整,保證發展用地空間。年底前確保完成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完成入園億元竣工項目1個,3000萬元以上竣工項目3個以上,項目入駐率90%以上。
3、加強基礎配套、提升服務功能,實施“1123”工程。年內要完善園區路網、水系溝通、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高標準建設1個全民創業園綜合服務中心;做強載體、做優服務,挑選精幹力量,組建一個全民創業園管理班子;制定和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扶持2個企業做大做強,年納稅超100萬元;鼓勵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就業,新建“鳳還巢”企業3個以上;加強技能培訓、弘揚創業文化、激發創業潛能。
4、強化幫辦服務。本著“始於需求、終於滿意”服務理念,精心打造一批素質過硬的幫辦隊伍,最佳化招商措施和服務環境,做到零距離、全天候,促使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達效。
2008年以來,裴圩鎮細化任務,強化責任,紮實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活動,要求專職招商人員和三套班成員每人至少完成2000萬元以上項目1個,政府院內同志和各支部書記提供有價值招商引資信息一條以上。對照新制訂的考核意見每月對競賽活動進行一次考核兌現。鎮領導率先垂範,多次到外地洽談項目,已引進建湖客商徐海兵投資1500萬元進縣工業園創辦宿遷海兵再生絲棉廠,並與泰興老闆李建文達成投資2000萬元在泗興辦服裝加工廠協定。“五一”長假前夕,裴圩鎮專門召開了招商引資動員會,向專業招商人員發出慰問信,進一步下任務、訂指標、壓擔子,開展了高頻率、專業化的系列招商活動。招商引資一條線人員放棄休息,幫助宿遷洪湖絲業有限公司的淮安籍老闆徐靜租用3畝土地,新辦裴圩蠶繭收烘站,並組織10多名勞力幫助場地清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僅5月初以來,裴圩鎮就與3名客商簽訂了投資意向,其中蘇州駱駝公司老總彭榮虎準備一次投資8000萬元在縣工業園區創辦駱駝電器廠。裴圩鎮已引進縣、鎮工業園區項目各2個,總投資3650萬元;意向項目4個,協定總投資達1.216億元。全鎮共有工業企業61家,其中木材加工企業41家,繅絲企業3家(金川制絲、和平繅絲廠、盈彩繅絲廠),毛毯廠1家,其餘大部分是水泥製品廠等。
裴圩鎮裴圩鎮

社會經濟

2012年裴圩鎮實現全鎮地區生產總值17.03億元,同比增長25.3%。完成財政總收入5600萬元,同比增長49.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4600萬元,同比增長51%。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748元,同比增長16.2%。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8億元,同比增長12.5%;淨增規模企業6個,占目標任務的120%;民營及規模企業工業總產值完成11.3億元,同比增長10.85%。在2012年全年考核中,全鎮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縣前5名,在全市各鄉鎮排名進位中位於前30名。連續6年榮獲縣目標考核全面先進的同時,社會管理信訪穩定、安全生產、重點項目推進、農業農村等多項工作獲市縣表彰,並連續4年被市命名為平安鄉鎮,鎮黨委連續2年被市委表彰為優秀基層黨委。

工業經濟

2009年啟動建設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全民創業園,截止2012年底已建成標準化廠房14.8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底完成新開竣工面積可達25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駐項目48個,其中投產項目28個,規模項目27個;今年新入駐項目12個,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主要以木材加工、紡織服裝、照明電子等產業為主,今年投產企業實現開票銷售1.5億元;入庫稅收776萬元;工業用電量597.44萬千瓦時;貸款餘額2891萬元;用工人數3781人。

農業工作

建成東沙淺水藕、黃圩小龍蝦等產業化生產基地和金陵養雞、昌農食用菌等合作社,是國家級蠶桑栽植標準化示範區。大力實施萬頃良田、土地增減掛鈎工程,今年以來成立家庭農場38個,有序流轉土地1.8萬畝,全鎮適度規模經營面積累計近3萬畝,建有洪湖高標準農業示範區。

城鎮建設

按照“九個一”要求,切實抓好規劃建設,城鎮品位不斷提升,全鎮目前集中居住人口近3萬人;今年精心組織陳九路北側、老政府等五大片區改造,啟動建設陽光水岸小區、新四新型農村社區、濕地公園“1+1”工程建設及欣裴路、迎賓路、通湖路提升改造工程;結合城鄉同質供水、天然氣鎮鎮通和污水處理、生態公園“1+1”實施,構建五縱四橫鎮區框架,加快人口集聚,提升人氣商氣。

社會事業

全鎮建有農村公路130多公里,公交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有線電視、電話普及率達95%以上;全鎮參加社會養老保險2.23人,占農村適齡人口的95.3%;完成新型合作醫療達4.7萬餘人,參保率達90%以上,今年先後實施了新敬老院、慰烈工程、陳石關愛之家等民生實事工程。

社會事業

2007年建設農村公路42公里,超額完成縣下達的公路建設任務,共投入資金710萬元,其中省撥547.5萬元,鎮財政撥入162.5萬元;2008年裴圩鎮共13條37.73公里建設任務,裴圩鎮將每條新建的農村公路施工簡介、責任人和監理人,分別用標牌公開,每周由民眾代表會同老幹部、老黨員組成的義務監督員,逐一對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進行一次走訪、抽查和點評,共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30多條,有3條路段存在質量問題在他們的監督下被迫返工,施工進度也大大加快。大力實施“四全”工程(全員普查、全員登記、全員培訓、全員轉化),裴圩鎮共有勞動力20074人,2007年培訓城鄉勞動力3360人,占年任務的323%,在外務工12548人,占年任務的114%,全社會淨增就業人數1025人,占年任務的170%;全年新派境外勞務27人,占年任務的108%;列入省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1個(省級蠶桑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完成年任務;完成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參保人員5.52萬人,覆蓋率達85%;新增農村改水人口25596人,完成年任務;新增農村草危房改造戶161戶,超額1戶完成年任務;全鎮育齡婦女1.26萬人,計畫生育人口出生率6‰;計畫生育率98.6%。堅持民生優先原則,把權力陽光運行、社會管理創新、社會風尚引領作為打造和諧裴圩主抓手。積極推進五項惠民工程。結合“平原林海·美好鄉村”的建設,加速整治村莊環境;結合規劃保留村莊,規劃鋪設出莊路10條以上,年內確保打造“三星級”村(居)1個、“一星級”村(居)2個、綜合整治保留村莊18個。加強九年制義務教育,認真落實縣教育工作三年圖強計畫,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升國中率均達100%;加大改水改廁、新型醫保農保力度,重視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加強民政優撫,落實勞動保障,關注弱勢群體;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信訪工作機制、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落實各項治安防範措施,繼續加強治安防範隊伍建設;抓好安全生產,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裴圩鎮裴圩鎮

主要目標

當前,是全縣上下喜迎十八大,加快建設殷實泗陽、美麗泗陽、和諧泗陽的關鍵時期,圍繞“苦幹三年,提前一年達小康”的戰略目標。
我鎮城鄉統籌試點第一年,抓好工作,對於實現‘提前一年達小康’和城鄉統籌‘一年見成效,兩年做樣板,三年建成洪澤湖畔明珠鄉鎮’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鎮上下要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城鄉統籌‘三集中’為主抓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統籌推進全鎮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提前一年全面建設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具體奮鬥目標是:“全縣爭一流、全市爭進位”。實現財政總收入突破800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達6000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000元,所有村(居)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以上,實現經濟總量、質量、均量三量全面提升。全縣綜合目標考核位於第一方陣,保持全面先進,全市鄉鎮排名進5位以上。
主要工作思路是:要做活描繪靚麗魅力新裴圩、探索人民福祉新制度、拓展鎮村發展新空間、尋求經營城鎮新辦法、拓展鎮村協調發展新思路等城鄉統籌發展“五篇文章”;實施招商引資“2585”、標準化廠房建設“2595”、基礎配套“1135”、幫辦服務客商滿意等工業經濟“四大工程”;抓住鎮區規劃、片區改造“九個一”工程、基礎配套、環境管理整治等鎮村規劃建設“四個重點”;推進一批規劃、兩項土地復墾、組建八個經合組織等現代農業“三個項目”;辦好省援建項目、健康養老、教育圖強、宜人宜居、民眾安保等社會民生“五項實事”。大力實施“12361”發展戰略,即以強鎮壯村利商富民為一條工作主線,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兩大重點,加快實施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三項工程,圍繞工業強鎮、城鎮帶動、強農富民、生態優先、民生普惠和創新創優六大戰略,力爭通過苦幹三年,打造殷實裴圩、美麗裴圩、和諧裴圩,提前一年實現裴圩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

旅遊資源

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位於陽縣裴圩鎮南部,該湖湖底較平,高程10-11米之間,深槽處9.5米,故稱作"懸湖"。裴圩鎮始建於明末清初,原來這裡是洪澤湖的一部分,因黃河缺口時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勢直射湖內,隨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灘,逃荒落難的人群陸續到此居住,當時稱其為“新灘湖”。為抵擋湖水的淹沒,當時家族較大的裴氏、黃氏帶領人們挖土築圩,從此得名。這裡的人民勤勞勇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裴圩(原黃圩區)是泗陽縣(原淮泗縣)政府所在地,1946年淪陷,以區委書記袁如法、區長薛勝寶為首的該鎮乾群協助我軍利用洪澤湖與國民黨軍隊展開58天堅持戰,我軍民不怕犧牲,英勇頑強,最後終因敵眾我寡,我方先後有97名軍民壯烈犧牲,中央軍委和縣政府為紀念他們,特在裴圩境內建起占地22畝的烈士陵園,在陵園內樹起十幾米高的“湖澤湖戰鬥烈士紀念碑”,成為紀念故人,激勵後人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裴圩鎮洪澤湖防洪大堤兩公里處有座占地200多畝的美麗的小島,名曰“龍眼灘”,她以神奇的人文景觀、美麗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水產資源、旖旎的洪澤湖風光,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被人們譽為“洪澤湖上的一顆明珠”。
登島四眺,你可以真正領略列洪澤湖的浩瀚、粗獷和水天一色的壯麗景觀。遠處白帆點點,近處漁歌聲聲,島上綠柳絲絲,島邊荷香陣陣,林內百鳥爭鳴,讓“龍眼灘”成為你“十一”長假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龍眼灘,是全年最美的時節。滿湖碩果纍纍,蓮蓬彎腰,雞頭(芡實)張嘴,菱角露角,魚豐蟹肥。登舟採蓮子、摘菱角,別有一番情趣,上岸食菱角,飲蓮湯、嘗肥魚、品蟹味,又是另外一番風味。如登上漁舟,觀看漁民餵魚,也可謂湖邊一樂。
“龍眼灘”不僅環境優美,而且資源豐富,島上一年四季盛產各種水產品;晶瑩剔透的銀魚,聞名遐邇的稀有珍品鱖魚,體大肥美的洪澤湖大閘蟹,肉嫩味鮮的大青蝦等,會使你大飽口福。居住在島上的漁家人,勤勞樸實,熱情好客,且又心靈手巧,他們巧取水生植物、飛禽魚類,以獨特的烹調方法加工成美味佳肴,堪稱一絕。荷仙胰子、王子米粉鍋貼餅、角針魚凍、龍皮丸子、回王湯、玉龍鬚將讓您食而忘返。
裴圩鎮

現任領導

中共江蘇省泗陽縣裴圩鎮黨委書記--夏前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