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亭

裴公亭

裴公亭,是為紀念唐代名相裴休而修。裴休字公美,河南濟源縣人,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在唐憲宗時,他任兵部侍郎兼領諸道鹽鐵史,後晉升為中書侍郎和宰相,改革漕運積弊,制止藩鎮專橫,頗有政績。晚年遭貶任荊南節度史,潛心研究佛家經學,常路經益陽,小住十天半月,在江邊結蘆讀書誦經,後來人們索性在青山雲樹之中,修了一座樓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讀書小住。裴公十分高興,流連忘返,朗朗的讀書誦經聲,曾引來仙白鹿駐足聆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裴公亭
  • 地理位置: 位於資江南岸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簡介,史料,名人逸士墨跡,

簡介

在資陽大橋南端西側的白鹿山上,是益陽市區一座小巧玲瓏的袖珍公園,是市民雙休度假的一個好去處。
裴公亭
古代的裴公亭,幾經風雨衰廢,古貌已無從查考,1923年由地方捐資重建的裴公亭,亭高三層,氣勢恢宏,門上有直書的“裴公亭”門匾,亭內供奉有斐公畫像,和出生在益陽的明末江西巡撫郭都賢、清代翰林院學士胡達源二位先賢的神位牌。登亭頂遠眺益陽古城,漫江碧透的千里資江,滔滔北去,流入洞庭;江北的十里麻石街,商賈雲集,生意紅火。一幅迷人的畫圖,確實叫人心曠神怡。並且由於裴公亭,依江而築,古樹環抱,遠望樹色蒼茫,煙雲繚繞飄逸。因此被墨客詠名為“裴亭雲樹”,為益陽古十景中之一景。
現在屹立在橋頭的裴公亭,是1982年重新修建的,它既保持了古典樓亭的風格,又富有現代建築的氣派。亭上三個蒼勁雄渾的行書字:裴公亭,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亭門兩邊,雕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裴亭月隱千年樹,白鹿鐘回萬里雲。
在亭一層的廳中,有一幅裴公的全身畫像,面對滔滔北去的資江,神情是那樣瀟灑飄逸。登上亭頂,極目四望,一窗一處景,一方一幅畫。向北望,彩虹飛架南北,益陽大廈衝去霄;向南看,國道上車水馬龍,古城象一支紅杏出牆來;向東望,新修的沿江風光帶,重現了“西灣春望”的畫圖;向西望,千里資江如彩練,白鹿群雕在亭下聆聽“古城進行曲”。小巧玲瓏的裴公亭,集樓召亭閣於一體,江樹木花草流水於一處,亭周建有著名作家葉紫紀念台,匯集益陽古十景畫的藝術長廊,塑有白鹿群雕,人造石鐘、通幽的曲徑台階,小巧的望江亭閣,雙休假日,信步到裴亭一游,真不失為是一種美的享受。附:重修裴公亭記

史料

裴公亭,一曰裴休亭。據《清?一統志》雲,乃唐宰相裴休讀書之所。
休字公美,孟州濟源(在今河南)人。大和三年擢進士第;六年,進同書門下平章事,轉中書侍郎,卓有政聲。晚歲為荊南節度使,鎮長沙,常往還於湘資之間,結交隱逸,徜徉山水;並曾僑寓資城,構亭於此,日讀書其間,以適其志。後人因以其姓氏名亭。稽諸文獻,宋黃山谷、李綱、趙鼎,明郭都賢、羅允衡與民初之海印、羅德源、陳天倪諸人,均曾登亭攬勝,題詠抒懷,麗句華章,至今傳誦。“資江十景”雖已不可遍指,然浮丘遠峙,爽氣西來;資水縈迴,晴瀾東逝。南望則崇樓竣宇,掩映于丹崖翠竹之間;北眺則瓊湖洞庭,明滅於薄靄長天之表。倘春秋佳日,選勝登臨,指點山川,放懷今昔,既足以攝兩間之浩氣,拓萬古之心胸,亦將有感於前朝舊跡,幸煥彩於明時;先哲遺徽,得久垂於爾後,則斯亭之重建為不虛矣!
癸亥十月

名人逸士墨跡

每當風和日麗,山下一江碧水,滾滾東流;山頂幾片白雲,徐徐北繞。亭外參天古樹,四季長青,灌木鮮花,環繞亭榭。亭下長虹飛架,車流如梭,江上百舸爭馳,往來如織。當你漫步登亭,極目四望,瀟湘風景,洞庭波光,青山綠水之秀色,大橋廣廈之雄姿,盡收眼底。真箇是:老樹掩新亭,收盡滿城春色;青山棲白鹿,迎來百代風流(筆者題聯)。無怪乎古往今來,遠近遊人,絡繹不絕,名人逸士,墨跡甚多。最著名者有明代郭都賢之題聯:
代裴公稱一日主人,風月江山,與此老平分千古;
坐石上問三生舊約,宰官仙佛,想當年定許重來。
近代白鹿寺主持,海印禪師之題聯亦膾炙人口。其聯云:
資水滔滔,淘盡古今人物,問裴公何處?雲樹猶存,遺址悵空亭,白鹿不來秋又老;
江風浩浩,吹開天地塵氛,憶古寺夕陽,鐘聲宛在,名山尋舊約,黃花應笑我來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