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耳蕨(變種)

裂葉耳蕨(變種)

裂葉耳(變種)小羽片羽狀分裂。產四川西部(理縣)。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理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裂葉耳蕨(變種)
  • 分布區域:四川西部(理縣
  • :20-70厘米
  • 形狀:根莖直立,密被披針形棕色鱗片
形態特徵,原變種,

形態特徵

裂葉耳蕨(變種)
var. lobatum H. S. Kung et L. B. Zhang in Acta Phtotax. Sinica 36 (3): 249. f. 1. 8. 1998.
小羽片羽狀分裂。
產四川西部(理縣)。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理縣。

原變種

中華耳蕨(原變種),植株高20-70厘米。根莖直立,密被披針形棕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5-34厘米,基部直徑2-5毫米,禾稈色,腹面有淺縱溝,密被卵形、披針形和線形棕色鱗片;葉片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25-58厘米,寬4-14厘米,先端漸尖,向基部變狹,二回羽狀深裂或少為二回羽狀;羽片24-32對,互生,略斜向上,柄極短,披針形,中部的長2.5-7厘米,寬0.6-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近截形,上側有耳凸,羽狀深裂達羽軸;裂片7-14對,近對生,斜向上,斜的卵形或斜的矩圓形,長4-12毫米,寬2-5毫米,先端尖,基部斜楔形並下延於羽軸,上側略有耳凸,兩側有前傾的尖齒;裂片具羽狀脈,兩面不明顯。葉草質,兩面有纖毛狀的小鱗片,背面較密;葉軸禾稈色,腹面有縱溝,兩面有線形棕色鱗片,背面混生寬披針形至狹卵形鱗片。孢子囊群位於裂片主脈兩側,囊群蓋圓形,盾狀,邊緣有齒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