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鵬(國際關係學者)

袁鵬(國際關係學者)

袁鵬,男,1967年7月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現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曾任該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外交、中美關係、國際戰略與安全、亞太安全等。出版《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向》、《中美戰略關係新論》等多部著作。發表有重要影響論文數百篇。主持、撰寫重大國際問題戰略報告若干。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宜昌
  • 出生日期:1967年7月
  • 職業:學者,專家,教授等
  • 畢業院校武漢師範學院(今湖北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 代表作品:《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向》、《中美戰略關係新論》等
  • 性別:男
人物檔案,成長經歷,求學之路,個人成就,

人物檔案

袁鵬,1967年7月出生,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美國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外交、中美關係、國際戰略與安全、亞太安全等。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客座教授,新華社特聘專家,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中美人民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
袁鵬個人照片袁鵬個人照片
1999年-2000年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2003年-2004年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做訪問學者,多次接受央視、鳳凰衛視、新浪網等媒體訪問就國際政壇風雲熱點為觀眾和網友答疑解惑。出版《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向》等多部著作,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現代國際關係》等權威報刊發表關於美國問題和中美關係的時評等各類文章200餘篇。

成長經歷

1967年7月,袁鵬出生在景色怡人的宜昌市峽口風景區一個名叫前坪的山村。袁家是典型的書香之家。父母很重視對他進行啟蒙教育,剛滿兩歲就教他識字和寫字,稍大一點教二胡和音樂,國小畢業前,袁鵬讀了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幾十本小說,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葛洲壩工程建設需要,袁鵬就讀的前坪國小時常搬遷,有時候不得不在農民家裡上課。袁鵬學習用功,成績始終是全班第一。因為成績優秀,他國小唯讀了四年,就跳級上了沙河中學。半年後,考進了剛剛升格為湖北省重點中學的宜昌市一中。多年後,每當回憶起在市一中的學習經歷,袁鵬總是感嘆素質教育對他以後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天天不亮,袁鵬他們就開始集體跑步和做操鍛鍊,然後開始晨讀《唐詩三百首》。下午4點以後,是體育活動時間,學生們踢足球、打排球、桌球,文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里還開設了很多特長興趣小組,袁鵬參加了書法小組,國中獲得全市少年毛筆書法比賽一等獎。在他的印象中,侯榮、孫維珍、諶燁等不同階段的班主任都是素質教育的典範。每到寒暑假的時候,老師總是推薦學生們讀一到兩本好的小說,然後寫讀書筆記;即使在高三最緊張的時候,諶燁老師仍堅持每周教全班學生一首新歌,每學期搞兩次野炊。“跟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的課業壓力小多了”,一中獨特的教育風格,讓袁鵬至今記憶猶新。
1984年高考,袁鵬考取了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歷史系,進校一個星期後,學校更名為湖北大學。在湖大,袁鵬的排球、書法、歌詠等特長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展示,成為系排球隊主力,書法比賽獲獎常客,榮膺“校園十大歌星”,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課餘時間,袁鵬如饑似渴博覽群書,不光泡圖書館,還買了一大摞歷史、政治、文學等方面的書籍,從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到李澤厚《美的哲學》等,把宿舍的床上堆成了一座小山。1988年本科畢業時,袁鵬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美國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華東師大,袁鵬依然保持著看雜書、閒書的習慣,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碩士畢業時,他的論文《從自由放任到國家干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社會思潮之轉變》獲得一致好評,成為當年的優秀論文。

求學之路

1991年7月,袁鵬碩士畢業,回到母校湖北大學歷史系任教,從事世界近現代史和美國史的教學工作。僅24歲的他,成為湖大教師隊伍中一抹亮麗的青春元素。兩年後,袁鵬升格為講師。
當時正值鄧小平南巡前後,全國興起一股經商熱,教師中亦有不少“下海”,袁鵬一度陷入彷徨和迷惘。1994年夏季的一天,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一個朋友閒聊時問他:何不去考博士呢?就這樣,朋友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袁鵬產生了嘗試考博的想法。這年8月,袁鵬考取了東北師大歷史系的博士研究生,師從我國美國史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丁則民教授。丁先生是解放後歸國的第一批留學生,時年已75歲高齡。袁鵬耳濡目染恩師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淡薄名利的高尚人格,成為他受益終生的財富。
東北師大學習、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在這裡,袁鵬真正開始對學術研究產生了興趣。同外教練習英語口語,給副校長助學鍛鍊社會活動能力,當《研究生學刊》主編結識全校各領域才俊。更重要的是,關東文化給他文靜的性格中注入了幾分豪放豁達。袁鵬說,幼時同參加葛洲壩建設的軍人、民工、建築工人打交道,幾次搬家,求學期間又走南闖北,宜昌、武漢、上海、長春,吸收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養分,也領略了各個地域的風土人情,培養出包容的心態和辯證的思維,這是人生最大的收穫之一。
1997年,袁鵬博士畢業後只身前往首都北京,外交部中央黨校等單位都曾向他伸出橄欖枝,最終他結緣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開始踏上美國當代問題的政策研究之路。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是根據中央關於建立一批國際問題研究機構的指示於1980年正式成立的綜合性國際問題研究機構,2003年更名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下設美國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所,因其強大的研究陣容和超前的戰略意識蜚聲國內外,是中國最知名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蘭德公司”。這裡人才濟濟、高手雲集,為儘快完成從美國史博士到美國問題政策研究人員的轉變,袁鵬夜以繼日、勤奮努力,一步一個腳印,事業上不斷取得進步。1999年被評為副研究員,同年赴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做訪問學者。2000年擔任美國所副所長,2003-2004年再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做訪問學者。2005被評為研究員,2006年擔任美國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11年升任院長助理兼美國所所長。

個人成就

十幾年來,袁鵬先後30餘次踏上美國國土,走進美國白宮五角大樓國務院和各大智庫,同美國官員、學者廣泛交流,擴展了視野、積澱了知識。他的文章、講座、發言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不跟風、不極端、不妄言,善於歷史地、辯證地、全面分析問題,理性務實、準確超前,他也因此逐漸在中美兩國政策圈中贏得了認同,在中國美國學界奠定了地位,成為我國中青年美國問題研究的佼佼者。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站站長潘文稱,袁鵬是中國“為數不多真正了解美國的人”。作為國內研究中美關係的權威,袁鵬擁有一系列耀眼的頭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職稱評定委員會所外專家,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特聘教授,新華社特聘專家,《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同時還是中國改革開放論壇、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美人民友好協會等多家機構的理事。
在進行政策研究之餘,袁鵬利用業餘時間撰寫《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向》等多部著作,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瞭望》等權威報刊發表各類文章200餘篇,並多次受邀接受央視、鳳凰衛視、新浪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主流媒體採訪,點評中美關係,縱論國際風雲。近年來,還數十次到國防大學、武警總部、蘭州軍區、教育部、外交部等重要部門做國際形勢報告或專題輔導。數次參加董建華先生率團的中美戰略對話代表團等一系列重大出訪,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了風采。還多次訪問俄羅斯、沙特、德國、瑞典、墨西哥等世界各地,足跡遍布全球。
2011年12月17日,環球時報舉行了主題為“2012:世界變局?中國戰略”的年會,袁鵬應邀與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等50多位全國頂尖戰略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共聚北京,一同探討在複雜國際形勢下的中國發展之路。在會上,袁鵬就“政治思潮2012:理解模式之爭”論題發表了精彩演講。同年12月18日,由外交學院主辦,人民網協辦的“風雲世界激揚中國——2011年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袁鵬就中美關係做了主題發言。
2012年2月中旬,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袁鵬做客《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從領導人高端會晤,到小鎮老友敘舊相會;從政治安全對話,到經貿文化合作,他以獨特視角細緻解讀中美關係發展之路,受到了廣大聽眾的高度關注。5月3日至4日,備受世人關注的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3日上午開幕式舉行時,袁鵬作客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節目,對此次中美高端對話和胡錦濤主席開幕致辭進行現場點評。
離開家鄉宜昌多年,袁鵬對家鄉的思念歷久彌深。每年,他都要擠出時間,回家看望雙親、妹妹和親戚朋友,到一中校園邊瞅瞅,找尋兒時溫馨快樂的記憶。袁鵬告訴記者,他有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2010年10月母校一中百年校慶,他因到美國訪問未能參加。採訪結束時,袁鵬祝福家鄉越來越好,並真誠表示,願為宜昌加強與美國相關州、市之間的聯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