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濟喜

袁濟喜

袁濟喜,1956年出生,上海人。袁濟喜,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基地客座教授,西南大學特聘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濟喜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6年出生
基本信息,個人生平,代表性著作,代表性論文,所教課程,獲獎情況,

基本信息

姓 名: 袁濟喜
袁濟喜袁濟喜
任教專業: 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在職情況: 在職
性 別: 男
所在院系: 國學院

個人生平

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本科。
1982年年本科畢業後就讀於該系中國文學批評史碩士研究生專業,1985年研究生畢業後獲文學碩士學位。 1985至199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任教,任講師與副教授。
1995年至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任教,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與教學。
2005年至今在國學院任職。
1997年起任教授,2001年起任博士生導師。已有6名碩士生與4名博士生畢業,指導六名中國古代文藝學方向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論、中國美學與魏晉南北朝文學。
1990年至1991年曾赴日本九州大學訪學。
1994年被選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紀人文社科理論“百人工程”成員,申報的《中國傳統美育與人格建構》選題獲得該工程的首批項目資助,後又獲得華夏英才出版基金的資助,以《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的書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獲得廣泛好評。兩次被中國人民大學推選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與教育部第三屆青年教師獎候選人。
2003年作為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申報中國古代文學博士點的學術帶頭人取得申報成功。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基地客座教授,西南大學特聘教授。
代表性學術著作為《六朝美學》、《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主撰的《六朝清音》,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2000年獲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類”資助《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價值的現代傳承》項目,資助金額為5.5萬元。現已結項,成果被選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網站上刊登,以專著形式出版。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十五項目《魏晉南北朝思想對話與文藝批評》。

代表性著作

《兩漢精神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賦》,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中華美學趣尚》,京華出版社,1995年。
《人生交換》,海天出版社,1999年。
《中西美學思想比較》(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人海孤舟:漢魏六朝士的孤獨意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六朝美學》(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人生交換》,海天出版社,1999年。
《興:藝術生命的激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和:審美理想之維》,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六朝清音》(主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中華書局,2002年。
《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承續與超越---中國傳統美學與當代》,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代表性論文

近五年主要論文目錄
《走向現代的傳統美學》,收入《百年美學》一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神會與妙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傳統美育與美學研究的激活》,《文學前沿》,第三輯,2001年。
《美育與人格關注》,《民族藝術》,2001年第1輯。
《論傳統美學與當代人文建設》,《思想戰線》,2001年第5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2001年第11期)。
《論六朝文學精神的演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6期。
《論“興”的組合界面》,《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11期)。
《神會與妙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興:魏晉六朝藝術生命的激活》,《文藝研究》,2001年第4期。
《論儒家審美人格的生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2002年第9期)。
《論中國古代文論的天賦論》,《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3年第2期)。
《論“興的審美意義》,《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文藝之美與天地之心》,《求是學刊》,2002年第1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第6期)。
《論中國傳統美學的生生品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收入《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2003年第3期)。
《論宗白華的魏晉美學解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淮南子〉與中國古代文論精神》,《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光明日報》,2003年7月29日,(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2003年第8期)。
《論林語堂的審美人生觀》,《求是學刊》,2003年第6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詩興鑑賞與中華文藝精神》,《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詩興活動與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江蘇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六朝文體論的人文蘊涵》,《江海學刊》,2004年第5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1期)。
《從“氣感說”看文藝的生命激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5年第2期)。
《郭象與魏晉美學》,《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2004年第11期)。
《論中國古代文論精神的特質》,《求是學刊》,2004年第6期。
《中國歷代美學文庫與學術史瞻顧》,《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論林語堂對幽默的解讀》,《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從“神感說”探討古代文論的“神思說”》,《廈門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52年第6期)。
《體大周正綜賅有方》,《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
《與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
《文學的生生不息與自然的超驗意義》,《學術月刊》,2005年第6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10期)。
《從人生憂患到審美升華》,《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王弼的闡釋智慧與六朝文論》,《江海學刊》,2006年第1期,(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6期)。
《論六朝佛學對中國文論精神的升化》,《學術月刊》,2006年第9期。
《先秦儒家文論的再認識》,《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所教課程

本科生:1、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學批評。2、中國文學理論史。3、魏晉南北朝文論選講。4、中國美學史
研究生:1、中國古代文藝學。2、中國現代美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論、中國美學與魏晉南北朝文學

獲獎情況

《六朝清音》(主撰),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