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獅龍舞

衡陽獅龍舞

衡陽獅龍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舞蹈。 龍是衡州大地先民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相傳天下南嶽有八百蛟龍相擁護。千百年來,大凡重要慶典或祭祀,均張燈結彩,獅龍並舞,共呈吉祥。衡陽縣民間的龍有布龍、紙龍、稻草龍、筍殼龍、板凳龍、娃娃龍、滾地龍、七巧龍、香火龍等。布龍最是普遍,各地因製作、耍法不同,名稱亦有別異。在耒陽有游龍、長龍(100節以上)、滾地龍(龍背大,舞龍時只見龍身滾動,舞龍人不露面)。在衡東、衡山有布龍,衡陽縣有疙瘩龍,衡南縣則有七巧龍。布龍耍法多樣,有大小套之說;衡山縣有大套72、小套36,是各種龍舞中套數最多的。衡南縣九龍鄉的七巧龍,經過藝人不斷創新,由一龍獨舞發展到四龍共舞。1995年由衡南縣文化館劉小安輔導編排成大型龍舞《雁龍騰飛》,在全國舞龍錦標賽中獲二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陽獅龍舞
  • 類型:民間藝術
  • 起始地點:衡陽縣
  • 起始時間:清代
  • 國家:中國
起源,特色,布龍舞,紙龍舞,稻草龍,毛獅舞,木獅舞,手獅舞,發展,

起源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清代以來,衡陽縣內龍舞盛行,俗稱“滾龍燈”,龍身為竹扎布面或稻草編織,下設木柄,木柄多少不一,但需成單數。“龍燈”有10餘個種類,以九龍鄉的“七巧龍”、接觀鄉的“青蛙龍”、花橋鎮的“滾地龍”、雙林鄉的“娃娃龍”、車江鎮的“硬龍”尤具特色。每年元宵佳節期間,城鄉龍舞形成高潮,萬人圍觀,鞭炮聲、歡呼聲,此起彼落,通宵達旦。“七巧龍”原名“狗婆龍”,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從桂陽傳入衡南九龍,龍身長13.67米,身圍0.5 米,經過藝人不斷創新,由一龍單舞發展成4龍共舞,集舞蹈、雜技、武術於一身,一桿揮動,四龍齊舞,或起或落,或穿或跳,或結或解,或聚或散,變幻無窮。

特色

布龍舞

1876年光緒《》載:“正月舞龍燈,謂之敬龍神,於以祈福,消災。”龍舞古今廣為流傳。布龍舞又稱黃龍舞,俗稱舞龍燈,有龍頭,蛇頭、蝦頭之分;有七節、九節、十一節、十三節不等。每節用竹篾織成簍狀,裝上長約一米的木柄,套上帶有龍鱗,用白布鑲邊的大型龍被。表演時,眾人手擎木柄,動作協調一致,以立、跪、臥幾種姿勢飛舞,舞出“二獅滾球”、“二龍獻珠”、“孔明翻書”、“猴子跳澗”、“雙鳳朝陽”等72大套和36小套節目。

紙龍舞

由寬12公分,長580公分的兩層皮紙相貼而成,著粉紅色,邊沿各夾一根麻線,中間貼一條寬約2公分的金、銀箔以示龍脊,各色絲線貼成三角形以示龍鱗。繫上一根長約80公分的木棍,持以起舞,活似真龍,有“雙龍出洞”、“黃龍縛腰”、“畫眉跳澗”、“螺絲脫殼”、“飛蛾撲火”等6個大套和11個小套。1956年藝人羅春和表演紙龍舞,獲湖南省農村民眾藝術觀摩匯演一等獎。1957年衡陽市郊區農民袁少忠表演紙龍舞,被湖南省文化局選拔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1982年衡陽縣官埠鄉農民洪餘慶表演紙龍舞,獲湖南省文藝會演一等獎。

稻草龍

保存於衡陽縣九市鄉、常寧縣城關鎮兩江村。衡陽縣九市鄉的稻草龍製作精美,是一件很好的工藝品。稻草龍在民間最為神聖,龍身通體為稻草編成,大小長短隨意,舞動起來的時候,猶如真龍翻騰,使人頓生敬畏之心。每逢過年舞龍時節,稻草龍上路時,其他龍要避之,為之讓路。在鄉間,稻草龍的紅包也比較豐厚,這在衡陽地區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習俗。
大革命期間,境內農民革命組織紛紛成立,耒陽縣農協會為歡慶各區協會建成,於1926年9月14日舞出一百條滾地龍,縣城為之沸騰,地主豪門望風披靡,避之三舍。民國25年(1936年),常寧縣柏坊街紳易信孚、陽欽葵、謝回春等人倡首,大興龍燈以祈豐年。經過兩個多月籌備策劃,組成千人燈隊上路。擂得山鳴谷響的十個報子鼓打先鋒,各族大紅旗足有百面,大小彩龍二十條,各種樂器幾十套,各種置戲文的假山、涼亭、八抬大轎幾十乘。燈隊沿著湘江大堤,向松柏方向進發,轟動四境鄰縣。
抗日時期,衡陽出現了“獅燈”賀年形式。獅燈容易組織,且設備也沒有龍燈那樣豪華講究。一般獅燈隊,兩條單獅四人舞,走街串巷,到每家每戶去舞獅賀年,深受城鄉貧大眾喜愛。獅舞有毛獅、木獅、手獅三種。

毛獅舞

常見的獅舞,用竹篾紮成毛獅頭蓋,糊上彩紙,作好眼、鼻、口等“五官”及獅須、獅被(獅身)、獅尾等部位,獅尾內裝小柄,以操持起舞。鑼鼓伴奏,拳棍叉耙武術表演,形成熱鬧氣氛。此時,單人或雙人鑽進“獅身”起舞,表演獅子的翻、滾、爬、跳,旁人贊獅,耍出多種故事。毛獅舞在岳北地區尤為盛行。祁東縣谷陂塘的武獅藝術代代相承,分為文獅和武獅。文獅又稱讚獅,多用於贊唱新春,獅子憑贊獅人的贊語表演各種造型和故事。武獅是舞蹈與武術的結合。民國29年(1940年)秋,為慶祝抗日湘北大捷和慰問傷員,他們在祁陽縣王府坪表演雙獅搶球,雙獅懸樑,雙獅倒掛纏柱,從2丈高處掛牌蹦下來連打三個滾子,全場萬人喝彩。1952年7月,谷陂塘雄獅武術隊後起之秀鄒子玉、鄒子高、鄒學俊等參加衡陽地區雄獅表演賽,被選拔參加湖南省代表隊巡迴至江西、武漢、上海表演,參加在北京的雄獅表演比賽,並在懷仁堂表演,從9米高的高空掛牌縱跳打滾,受到中央領導的好評。

木獅舞

木獅又稱邊獅,木雕獅腦,分雌雄兩種,用兩米見方的黃布縫合獅身。舞動之時,雌雄對舞,動作變換多樣,獅的雄偉威嚴俱現。原有72套故事節目,流行於衡山糖鋪、耒陽鹽沙、哲橋等地。“文化大革命”後保留無幾,今許多舞技失傳。

手獅舞

流傳於馬跡、貫底等鄉,歷經200餘年。其法為木雕獅形臉譜,繫上長6米、寬0.3米的紅布。表演者一臂舉獅頭,一臂舉獅尾形成獅身,由4~8人分組對舞。演出節目如“文廣教槍”、“蝦米跳澗”、“金雞啄米”、“四人抬寶 ”、“觀音坐蓮台”等穆,表演時鼓樂齊鳴,喊“殺”連天。拳棍叉耙武藝與手獅舞緊密配合形成群舞,故又稱“武燈”,現已失傳。1982年,縣文化館搞民間舞蹈集成時,特聘老藝人羅春和、彭純武示範表演,錄相保留。
為慶祝抗日湘北大捷和慰勞傷員,境內多處開展活動。民國29年(1940年)秋,祁陽縣在五里坪舉行慰勞大會。該縣柳木塘、谷陂塘(後來劃歸祁東)等獅子武術隊,表演祖傳節目。運動員舞獅倒懸樑上,地下助手向獅子口連射三把鐵叉,一一被獅子銜住。

發展

50年代初,各鄉龍獅燈隊賀年,在農民協會主持下演出,革除許多封建陳規。衡陽縣合濟、清平等鄉,率先出現了有婦女主任擎牌燈,女教師念讚詞或婦女參與舞龍獅的燈隊,衝破自古以來女性不能擺弄這類“神物”的傳統習俗。
1952年2月,衡陽地區舉行獅燈會演選拔賽,祁東縣谷陂塘隊被評為優勝隊,並且代表地區參加湖南省農民舞獅表演賽,又獲勝被選。由省組織有谷陂塘隊參加的湖南農民舞獅演出隊,相繼去武漢、江西、上海等地演出。4月進京參加全國雄獅表演比賽,運動員鄒子天、鄒子禹、鄒學俊等人,在懷仁堂表演了“猛虎下山”節目,以躍騰高空9米掛牌,繞柱蹦跳打滾轉體1080度呼嘯下地,動作威武驚險,受到中央領導讚揚以及中外觀眾稱羨。該隊獲中央頒發錦旗一面、獅子繡被一床,運動員全身套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境龍獅燈具一律焚毀。到70年代初期,又萌發機,祁東、祁陽等縣率先在境內敲響舞獅鑼鼓。1973年,肖家坪、下馬渡區又先于衡陽各地舉辦了耍獅武術表演賽。
隨著富民政策的東風吹拂衡陽城鄉,龍獅燈這一傳統體育活動,不僅在全境普遍開展,而且燈隊的規模、質量也隨之升級,1983年元宵節,衡南縣三塘區、鎮舉辦了“衡南之春”的“百龍會師”表演。全區、鎮共有50多條龍760多頭獅參加,觀光者數萬人。
同年,“花燈”再次在境內興起。衡陽縣金溪廟黃土堂的一隊花燈以裝扮梁山108條好漢為文戲和48面南京銅鑼開前道而聞名遐邇。該縣渣江區一堂花燈,除規模宏大之外,還特別講究文戲的內容和武術的功底。80年代中期,這兩隊花燈,連續幾年輪番到西渡演出。衡南縣九龍鄉的“七巧龍”以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而著稱,該燈隊的龍體不大,每龍七節,一燈四龍,舞姿瀟灑敏捷,猶如波濤滾滾,群龍躍水。1985年被湖南省文化廳作專題錄相。翌年,又被編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
屬龍的戊辰年間(1988年),雁城舉行第七屆“衡陽之春”活動。來自七縣(市)五區的龍獅燈代表隊,湧向雁峰廣場、中山南北路、先鋒路、解放路以及人民廣場。南嶽衡山素有“八百蛟龍護岳山”之說,此時在首峰迴雁峰下得到生動體現。龍群中有質地優良色彩繽紛的草龍、火龍、布龍、紙龍等;從造型上講有神態不一巧奪天工的文龍、武龍、游龍、擺龍、蛤蟆龍、滾地龍、板凳龍、娃娃龍等,在眾燈隊中,祁東的板凳龍、耒陽的滾地龍、審南的七巧龍,南嶽的故事龍、衡陽的稻草龍、常寧的棉花龍等,都因其風格獨特而著稱。稻草龍獲本屆大會一等獎,並且應北京市邀請代表衡陽市參加“北京國際旅遊年”舞龍大賽,獲三等獎。
90年代,龍獅表演比賽鬧元宵,已在衡陽形成傳統。優勝隊則代表市出席上一級的賽事。1993年,作為市代表隊的衡南縣“七巧龍”,參加全省比賽,奪得金牌。翌年,衡陽市郊北塘村龍獅隊,代表湖南省出席在福州市舉行的全國農民舞龍大賽,獲總分第3名。1995年5月,全國首屆舞龍比賽在北京舉行。來自天津、廣州、湖南、大連等17支參賽隊伍,匯集在頤和園裡,角逐激烈。由祁東縣組隊,衡陽市楊東林副市長為團長的湖南省代表團,摘取賽龍亞軍並舞獅最佳表演獎。
一年一度,一度一年,當春風又綠了江南岸的時候,我們的傳統——龍獅舞,可以繼承,可以發揚,可以流傳,畢竟這也是我們國魂的濃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