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影子戲

衡山影子戲

衡山影子戲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的地方傳統戲劇藝術。大約起源於清順治初,衡山福田鋪鄉農民彭鳳舉,從外地學藝歸來,成立影子戲民間組織“老龍會”,從此開創了衡山影子戲的先河。衡山影子戲流傳甚廣,遍布衡山縣及周邊地區,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二人包打包唱的演出形式,充分體現了影子戲藝人的高超才藝。特別是用地方方言演唱的四平腔,更是圓潤甜美,獨具特色。廣泛吸收了戲曲音樂、佛教、道教音樂和民間小調的營養成份,為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始素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山影子戲
  • 分類:戲劇
  • 地區:湖南省
  • 起源時間:清順治
  • 創始人:彭鳳舉
介紹,傳說,起源,榮譽,沿革,

介紹

所屬地區: 湖南 · 衡陽 · 衡山縣
衡山影子戲衡山影子戲
文化遺產名稱:衡山影子戲
遺產編號:Ⅳ-37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衡陽市衡山縣
遺產級別: 省

傳說

衡山影子戲是一種摹擬戲曲的地方民間藝術,從形式到內容,擬人戲而成,為衡山地區廣大民眾喜聞樂見。據說起源於西漢建元年間(135-140年)。漢武帝劉徹之愛妃李夫人病逝,武帝思李心切,終日愁眉不展。臣李少君奏曰:夫人的肉身看不見了,但靈魂可以看到。武帝聞奏大喜,李少君便著人繪製李妃形象,隔白綢以燈光照射,宛如李夫人生還,武帝百看不厭,並將此形象置於甘泉宮

起源

衡山境內影子戲的出現,大約為清順治初(1644年),福田鋪鄉農民彭鳳舉,從外地學藝歸來,成立影子戲民間組織“老龍會”,帶徒傳藝。從此開創了衡山影子戲的先河,至今三百六十多年。三十年代後期,影子戲藝人在影型製作上有所突破,影型增高至一尺二寸,後又逐步改進,增至一尺三寸高,花紋刻得較精細了,龍袍、莽靠已近逼真,並出現了影型製作的職業藝人。至此,衡山影子戲以它的通俗易懂、成本低廉、收費便宜,迅速發展成為當地民間婚、喪、喜、慶和節日的必備娛樂。

榮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衡山影子戲事業更趨發展。藝人們自發集資,從外地買回新式皮影棚架和部分新影型與景片,使影子戲藝術向現代化邁進一大步。1965年,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來衡山視察,點名要看衡山的影子戲。1984年,福田公社(現福田鋪鄉)已有影子戲擔子15副,30人,成立了影子戲藝人理事會,通過章程,經投票選舉,曹德貴任理事長。85年,福田藝人王春雲應邀參加南嶽廟會演出,上演《郭子儀征西》連台戲二十本,受到省皮影協會會長陳邁仲的接見。1995年12月,省文化廳授予衡山縣福田鋪鄉“民眾文化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沿革

2000年5月,福田鋪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皮影)之鄉。皮影戲在400多年的歷史演變中,經過藝人的改革,有了新的內容與形式。如從傳統劇目向現代戲轉變,由紙製作影型向用牛皮紙製作轉變,由甲唱乙和的兩人唱向生、旦、淨、醜分角唱轉變,而且在唱腔上,還配有多種樂器伴奏,在影型上,衣冠、服飾、臉譜、專用武器的製作更加精細,加上藝人純熟的表演技巧,無論是威風凜凜的將軍,還是唯唯諾諾的縣令、或是英姿颯爽的女英雄穆桂英,一個個都惟妙惟肖,而坐、跪、打、跳等動作也是栩栩如生、令人嘆服。影子戲在鄉村的土壤中萌芽、成長、紮根,沾染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唱腔和道白全用地方方言。絕無僅有的四平腔、九腔十八法的音樂體系,一人包攬的鑼鼓演奏,體現了衡山影子戲的獨特風格。絕妙的技能,無不反映出鄉土農民的憨實與精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