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褲

衛生褲

衛生褲是指氣溫比較冷時候穿在毛褲、棉褲或外褲裡面用來保暖用的長褲。一般在秋天天氣轉涼時,穿一條單褲不夠保暖,就在褲子裡面再添加一條貼身的褲子,所以就叫衛生褲,為北方辭彙。

在淮河以南地區叫作棉毛褲,有些地方又叫襯褲線褲。衛生褲屬於內衣類,不能外穿出門。且保暖程度僅次於保暖褲,可以有效的防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生褲、襯褲、棉毛褲、線褲
  • 外文名:Mimo Pants
  • 起源:北美大陸
  • 專利擁有者:弗蘭克·斯坦菲爾德
  • 專利申請日期:1915年12月7日
  • 洗滌溫度:用40-45℃的溫水洗
  • 發明國家:加拿大
歷史沿革,名字來源,歷史發展,洗滌,材料,注意事項,各國普及,爭議,

歷史沿革

名字來源

而據英國詞源學家考證,衛生褲Long Johns這個名字來源於美國重量級拳王「波士頓壯男孩」John· Sullivan,因為他當年酷愛穿著衛生褲在拳擊場上廝殺…

歷史發展

衛生褲的起源是北美大陸,最早取得衛生褲設計專利的,據說是加拿大的弗蘭克·斯坦菲爾德(Frank Stanfield)。他與自己的兄弟以號稱“不縮水”的棉內衣起家,在1915年12月7日正式申請了衛生褲的專利,成為現代商業衛生褲之父。
衛生褲
1914年-1918年中,各軍採購的主要內衣之一是叫做“連衫褲”(Union suit)的東西——這種上下身全包住,手腳腕口都緊收的衣服其實等於是秋衣與衛生褲的合體。
1918年之後,各國重歸日常生產,歐美各國按照流水線和分工的思想深化工業革命,原本全身都動的體力勞動者分化成上身活動多的勞動者和下身活動多的勞動者,連衫褲不如衛生褲秋衣的地方就顯現出來,於是衛生褲也就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1940年後的美國沒有今天這樣完善的室內取暖條件,不少人冬天烤爐子取暖。當時不但在室內穿秋衣衛生褲或連衫褲,睡覺的時候還要帶著睡帽,沐浴的頻率也遠遠達不到 當前每日一洗的程度——原因很簡單,且不說如何準備熱水,單是洗頭後頭髮結冰就是個大問題。
1959年美蘇“廚房辯論”時,赫魯雪夫質疑尼克森所說“典型的美國住房”的科技水平——從衛生褲這個歷史參照物來看,當年美國展示的電器可能確實有些超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美人越來越注意到衛生褲不是那么美觀和時尚,而且供暖和居住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少的人會穿衛生褲了。

洗滌

最好用40-45℃的溫水洗,因為秋衣衛生褲是貼身衣物,比較容易沾染身體油脂油泥和新陳代謝下來的皮膚殘渣,用溫水洗的話比較容易去掉這些污垢,水太涼不容易去污,水太熱容易對衣物造成損害。

材料

化纖,人造棉,純棉,莫代爾

注意事項

1、兒童衣服對於面料的要求
衛生褲
2、為避免起靜電問題,可以在穿衛生褲之前擦點潤膚露。
3、冬天睡覺儘量不要穿衛生褲睡覺

各國普及

韓國:只有老年人才會穿衛生褲,和韓國人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冬季里韓國人的標準裝扮是棒球帽,棉大衣,短褲,拖鞋。
加拿大:現在已經基本不再穿衛生褲,一般穿一條比較厚的褲子過冬,如果冬天要到室外工作,會在褲子外面再套一條羽絨褲(Down Pants),這樣進到室內可以方便地脫下來。
美國:早年,衛生褲在美國的高寒地區也有相當的市場。現在,平均一人擁有一輛汽車的美國,冬天進屋暖氣,出門坐車,完全不必穿衛生褲,年輕人更是不穿衛生褲。
日本:同樣只有老年人才會穿衛生褲,女孩自然不用說,大雪中上下學一樣是小短裙和光腿,因為只有50歲以上的女人需要。像這樣的年輕女孩在日本街頭很常見,年齡大一些的會穿絲襪,但沒有人穿衛生褲。
世界範圍來看,年輕人衛生褲的高普及率幾乎像坐月子一樣,是中國的特色

爭議

外國人對衛生褲的態度
雖說衛生褲在歐美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歐美各國成年人(包括日本和韓國)卻越來越少的穿衛生褲,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是不必要。由於歐美各國對空調暖氣的普及以及石油燃料的大量使用,人的生活環境裡的溫度已經很舒適,衛生褲也就不再必要了。即使是北方的冬天,穿一雙長 靴,套長可及膝的外套,人就足以應付在建築物與汽車之間的短暫步行,這種著裝也便於在冷熱交替的環境裡穿脫調整,已經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其次是不舒服。至於說是哪裡不舒服,見仁見智。比如有人認為,這衛生褲本質是“長內褲”,內褲雙穿,豈不難受?也有人說衛生褲穿上之後兩腿感覺“怪異”,人類 腿毛生長方向是向下的,而緊繃的衛生褲穿著時方向是向上逆毛髮方向而行——禽獸尚喜順毛捋,況人類乎?這第二條更適用於白人男性,其毛髮濃密,又不像歐美女 性那樣熱衷去毛,所以他們穿上衛生褲的感覺大概就像衛生褲套在毛褲外面。
第三是“不美觀”。今天在歐美各國提到衛生褲,他們的第一反應多半是農民、郵遞員、囚犯等,從“衣著品位”角度出發,就有不少人想和衛生褲劃清界限。不過,衛生褲的美醜貴賤,可能還要看具體時代和人——比如33歲的約翰·卡爾文·柯立芝(後當選美國第三十任總統),一次在公寓裡剃鬍子,只穿了一條衛生褲卻沒有關窗戶, 正巧被樓下女子看到,後來兩人就相識結婚,傳為佳話。(這個故事發生在1905年,說明在加拿大頒發衛生褲專利之前,美國已經出現某種形態的衛生褲,或者柯立芝只是穿了一種長及膝蓋的內褲。)
中國人對衛生褲的態度
衛生褲對中國人來說冬天必不可少的衣服。它是一種禦寒的襯褲,套在內褲與外褲之間。以北方的節氣而論,一般立秋之後,寒露之前便要穿上它了。至遲到立冬,如果再不穿的話,按老理,基本就屬於“作死”了。不僅如此,很多人小時候,冬天棉毛褲是要穿兩條的。甚至仍嫌不夠,外面還要再套上一條毛線編織的毛褲才算保險。
生於上世紀70年代及之前的人都知道,那時個個都是衛生褲黨,男女老少無一例外,一條衛生褲一年穿三季,基本是穿出了毛球,繼續穿,洗出了毛球,繼續洗,直到把毛球穿掉、洗掉,接著還要穿,穿得很矢志不渝,也很無可奈何。
80後一代小時候穿的大多都是碎花的衛生褲,好像穿了好久,怎么穿都不爛,而且怎么穿都不短。後來到了國中,衛生褲的款式得以演變,衛生褲就變成運動式的,男生穿深藍色或者草綠色,女生穿紫色或者紅色,褲腿和袖子上都無一例外地縫著兩道白條。這種衛生褲多是腈綸的,好洗快乾,但是秋冬季乾燥的時候,穿上就會起靜電,一脫衣服就“嗶啵”亂響,還帶著輕微的“電”光,碰哪裡都會輕微地“噼啪”一下,被“電”到。那時的衛生褲,儼然就是生活必需品。
以往,時尚界對衛生褲到底該不該穿,也是由於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態度忽左忽右,形勢十分不明朗,比忽高忽低的股市行情還難捉摸,叫許多跟風的潮男潮女無以適從,不知道到底該穿還是不該穿。
於是在2008年,有一個叫做蘇芒的雜誌女主編在接受電視訪談時,對衛生褲咬牙切齒,她說:“我不穿衛生褲,也不允許我周圍的人穿衛生褲!”這就是掀起軒然大波的“衛生褲門”網路事件,引發了對衛生褲的長久討論,號召了一大批猶豫不決的潮男潮女呼啦啦轉移到了衛生褲的對立面,斬釘截鐵地對衛生褲說“不”。
其實衛生褲穿與不穿別人誰都決定不了,自己受得了這寒冷就不穿,受不了就穿上。以中國如今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穿衛生褲還是很有必要的,總不能你像古代一樣穿棉褲吧,等著什麼時候中國國內也能達到室溫二十幾度,出門就是汽車接送,告別腳踏車和步行的時候,說不定中國也就不用再穿衛生褲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