衚衕

衚衕

衚衕,同:胡同。衚衕源於蒙古語原是對北京小巷的通稱,後來為書寫方便而寫成胡同。胡同的古語。

基本介紹

衚衕由來,歷史發展,胡同的特色,胡同的命名,胡同的數量,歷代胡同知多少,

衚衕由來

來北京旅遊的遊客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北京的胡同在哪裡。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於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區;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城內老百姓集中活動的場所在什剎海一帶。
因為北京的胡同不集中,一般也不通車,遊覽起來比較累,本站選擇了一些胡同的照片,以供了解胡同的一般情況。
“錢市胡同”是北京最窄的胡同(左圖和下圖),位於前門外珠寶市大街。過去這條胡同里都是錢莊,所以叫錢市胡同。胡同中最窄的地方只有80公分寬,兩個人相遇時只有側著身子才能過去。胡同長約三四十米。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併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胡同元朝的產物,蒙古人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據說這蒙古語的意思是指水井。莫非那時候每條胡同都挖有一眼水井(作微型水庫),供居住的軍民飲用?想一想也可以理解,來自沙漠與草原的遊牧民族,是很重視水源的。
當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摩肩接踵的社交場所,在井邊與左鄰右舍談天說地、噓寒問暖,恰恰可以彌補四合院的封閉性所帶來的不足——既保護了每個家庭的隱秘空間,又為鄰里之間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胡同與四合院的完美組合。體現出元大都統治者在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聰明之處。胡同橫平豎直,四合院錯落有致,怎么看都像是軍事化管理的結果。有了胡同的分割與疏通,北京城便成了一座由遊牧民族安營紮寨的大軍營。難怪汪曾祺要讚嘆:“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有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方位感強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遺傳,他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遊牧時,一般都要根據日出日落來辨認方向,才不至於迷路。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麼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乾淨倒是乾淨,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願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於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塌實
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
因此 ,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歷史發展

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並列 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
元代,北京的胡同間隔較寬,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進大四合院的距離。 因此後代在中間空地建院,必賴小胡同為出入通道,這樣就在許多有名的 大胡同中產生了大量無名的小胡同,於是俗語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 沒名的胡同賽牛毛”。
截止到1949年,北京城區有名的街巷有6074條,其中胡同1330條, 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路37條。習慣上.人們把街巷之類統歸於胡同。

胡同的特色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縱橫交錯,織成了薈萃萬千的京城.胡同深深 .胡同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這就是北京人對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胡同中間最窄處只有40厘米。還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迴腸之狀,
如北新橋原有條九 道彎,實有20多道彎,後劃分成五條胡同;前門外也有九道彎,實則要 拐13個彎.北京街巷胡同同名稱好比一部百科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 又展示了社會風情,被開發為一種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
北京古老破舊的大雜院正被現代化的樓房所取代,舊胡同也將 失去它賴以存在的基礎。不過,為保持北京的古都風貌,許多著名的胡同 已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了,它為我們新興的首都保存了一絲古老的色彩。
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已經開發出了一項旅遊新項目——串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舒暢剎 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後 前往後海地區,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
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後井胡 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後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 境和御花園。
外國朋友們在北京的胡同里留連忘返,連聲稱讚:“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恆的魅力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當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胡同的廢墟上拔地而起的時候,人們在擔心:胡同是否會消逝?大概正因為如此,有人又揀起了一個似乎陳舊的話題:胡同是怎么成為街巷的名字的?這個詞是怎么造出來的?因為提出了新觀點,所以今天再把舊話重說說。
一、“胡同”最初不是漢語
胡同一詞最初見諸元雜曲。關漢卿《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胡同來”之語。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磚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變。元人熊夢祥所著《析津志》中說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處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進一步說:胡同本元人語。既是元人語,那就不能是漢語。元代將人劃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所謂漢人,指北方的漢人、女真人、契丹人、高麗人。這四種人並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語言。那么“元人語”也肯定不是“南人語”,至於色目人,包括的民族更多。故此“元人語”只能是蒙古語。
二、胡同與井關係密切
有的學者認為,胡同是從“忽洞格”———井轉變過來的。筆者贊同這個觀點。因為從大都的實際看,胡同與井的關係更密切一些。
先從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從一片荒野上建設起來的。它的中軸線是傍水而劃的,大都的皇宮也是傍“海”而建的。那么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區,在設計和規劃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後造屋,或者預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規劃院落的布局。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條胡同都有井,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從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這么幾個:以寺廟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機構命名的,以工地工場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場命名的等等。但是,為數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兒胡同”就曾經有過十個;加上大井、小井、東西南北前後井、乾井、濕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個。這說明,胡同與井是密切相關的。
三、奇怪的名字原於音譯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為用漢語無法解釋。但是,如果把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語,就好解釋了。試舉幾例:屎殼郎胡同,這名字多難聽、多醜陋!當初此地的居民為什麼要起這么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譯成蒙古語是“甜水井”!朝內有個“墨河胡同”,蒙古語的意思是“有味兒的井”,大概是被污染過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寫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兒胡同或局兒胡同,雙井;碾兒胡同或輦兒胡同,細井;巴兒胡同,小井;馬良胡同或螞螂胡同,專供牲畜飲水的井……
北京還有不少“ 帽胡同”。“帽胡同”蒙古語是壞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這個壞井是屬於某家私有的。這不是牽強附會,白帽胡同旁邊,曾有個“白回回胡同”,說明這裡曾是白姓穆斯林的住宅。而“豬毛胡同”附近曾有個“朱家胡同”,說明這裡確實住過朱姓人家。楊茅胡同附近就是楊梅竹斜街。
年代久遠,有些發音被念走了樣,這也不足為怪:漢語地名念走了樣的難道就少么?不過有些蒙古語的地名難以考證了是真的。
胡同是井的音譯,這一點應該沒有什麼疑問了。但有幾點還必須強調一下,胡同和井,在元大都時代都有了“市”的意思,沙絡市也可以叫沙絡胡同,是珊瑚市的意思。在古代漢語裡本來就有“市井”一詞,“因井而成市”嘛。同在元大都時代,胡同和井也有了“大街”的意思,《析津志》鐘樓:“樓有八隅四井之號,蓋東西南北街道最為寬廣”。意思很清楚,“井”等於大街。
舊北京的井窩子。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北京居民的飲水主要靠井。一般居民沒有私家專用水井的,就得到公用水井去汲水。圖中的獨輪車是專為人家送水的。

胡同的命名

"胡同"即小街巷,在上海(南方)稱"弄"。明代以後被官方規範為"胡同"。過去一般認為"胡同"是蒙古語城鎮的音譯或是蒙古語"水井"的借詞,因為凡有居民聚落處必有水源(井),北京城區以水井為中心,分布居民區由來以久。最近《北京晚報》又刊登了新的考證文章,認為"胡同"不是蒙古語"水井"的借詞,是漢語。
每條胡同一形成,人們自然會給它起個名,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叫開了,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胡同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成為人們交往、通信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誌。這是胡同名稱的實用指代作用。
由於胡同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北京的胡同雖然看起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雲居胡同、雨兒胡同、大星胡同、空廠)、雞鴨魚肉(雞爪胡同、鴨子店、鮮魚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著眼花緣亂,但如果認真分析,還是有其自個兒內在的規律的。
多以衙署官方機構、宮壇寺廟、倉庫作坊,橋樑、河道、集市貿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決定胡同、街巷的名稱,其中許多沿用至今。
1.以形象標誌來命名
因而好多胡同都是以一個較明顯的形象標誌來命名的,這也表現出北京人的實在、直爽和風趣,象較寬的胡同,人們順嘴就叫成了“寬街”、窄的就叫“夾道”、斜的就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灣”、長方形的稱“盒子”、短的有“一尺大街”、低洼的有“下窪子”、細長的叫“竹桿”、扁長的稱“扁擔”、一頭細一頭粗的叫“小喇叭”等等。
還有以特殊標誌命名的胡同,如堂子胡同、石虎胡同、柏樹胡同(今百順胡同)、鐵獅胡同等。此外,還有以當地特點或形狀命名的胡同,如耳朵眼胡同、羅圈胡同、椅子圈胡同等。
2.以地名命名
早年間,最顯眼、最突出的標誌就要數城門、廟宇、牌樓、柵欄、水井、河流、橋樑廠,所以就出現了以此命名的西直門內、外大街、前、後圓恩寺胡同、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大柵欄(老北京人讀成:大市臘)、水井胡同、三里河、銀錠橋胡同等胡同名稱。
3。樹木植物
有的小胡同附近沒有這些特別顯眼的標誌,胡同中種的樹多,就有了柳樹胡同,棗林胡同、椿樹胡同等以樹命名的胡同。
4、方位
許多胡同在起名時為了好找,還在胡同名稱前加上了東、西、南、北、前、後、中等方位詞,象東壇根胡同、西紅門胡同、南月牙兒胡同、北半壁胡同、前百戶胡同、後泥窪胡同、中帽胡同等。
5、北京的土語
因為胡同名稱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發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語在裡邊,象背陰兒胡同、取燈兒胡同、悶葫蘆罐兒胡同、答帚胡同、胰子胡同、嘎嘎胡同等。
還有不少胡同帶有兒音,更顯得京味兒十足,象羅兒胡同、鴉兒胡同、雨兒胡同、上兒胡同、帽兒胡同、盆兒胡同、井兒胡同等。
6、吉祥話
有些胡同名稱還能表露出人們的美好願望,人們總樂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兒來給胡同起名。象帶有什麼“喜”啊、“福”啊、“壽”啊等字眼的胡同就有喜慶胡同、喜鵲胡同、福順胡同、福盛胡同、壽長鬍同、壽逾百胡同等等。還有帶著“平”啊、“安”啊、“吉”啊、“祥”啊字眼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等等。
還有富於浪漫色彩的胡同名稱,如百花深處、杏花天等,也有可笑的狗尾巴(老北京人讀作“狗乙巴”)、羊尾巴烊乙巴)胡同等等。
7、以衙署官方機構命名的胡同
如祿米倉、惜薪司、西什庫、按院胡同、府學胡同、貢院胡同、兵馬司等,以皇親國戚、達官貴族的官銜命名的胡同如永康侯胡同、武定侯胡同、三保老爹胡同(三保太監鄭和故居今名三不老胡同),吳良大人胡同等。
8、以市場貿易命名的胡同
如鮮魚口、騾馬市、缸瓦市、羊市、豬市、米市、煤市、珠寶市……
9、以寺廟命名的有隆福寺街、大佛寺街、寶禪寺街、護國寺街、正覺寺胡同、觀音寺胡同、方居寺胡同等。
10、以手工業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有砂鍋劉胡同(今大沙果胡同)、汪紙馬胡同(今汪芝麻胡同)、騸馬張胡同(今栓馬胡同)、孟端胡同、劉漢胡同(今劉海胡同)、安成家胡同(今安成胡同)。
11、胡同與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講究,是我們研究明清社會的參考資料。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後,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武安侯鄭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後來錯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條。
明初大將軍徐達長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長女嫁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時,徐達第四子增壽為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掉。朱棣進南京後撫屍痛哭,他即位後就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不久又封定國公,定國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至於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監鄭和故居所在地。鄭和人稱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後來訛稱為三不老胡同。東城的無量大人胡同,即今天的紅星胡同,是吳良大人胡同的誤稱。吳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將。
明朝中葉以後商業經濟發達起來,當時有些個體勞動者也以他們出色的勞動為他們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如明朝南城有個姓唐的洗布帛的勞動者,他們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區的唐洗泊街。
宣武區有條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劉家街的誤稱。東城有個姓姚的手工業勞動者,鑄鍋鑄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鑄鍋胡同,後來被訛稱為堯治國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國胡同。
北城有個豆腐陳胡同,後來訛稱豆腐池胡同。明朝還有個特點,當時製作祭祀用的紙馬鋪很多,這反映了明朝宗教活動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紙馬胡同、何紙馬胡同,今天都已訛稱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
北京的胡同名稱,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來命名。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後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類胡同名稱雖不是直接以人名來命名的,但也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關係。
象文丞相胡同、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稱都是人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從而明顯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慕。這就說明胡同的名稱絕不僅僅只有實用的指代作用,還具有美學功能和人文傾向。
8、胡同名字的變化
有的胡同名稱從元朝一直叫到今天也沒有什麼變化,像磚塔胡同就是一例。
從明朝叫到如今沒有什麼大大變化的還有門樓胡同、羅兒胡同、翠花胡同、絨線胡同、頭髮胡同、松樹胡同、史家胡同、燈草胡同等三十多條。可許多胡同的名稱卻隨著改朝換代,而一再變更著,最多的一條胡同竟會有五、六個曾用名。
象宣武門的菜市口胡同,明朝時本叫繩匠胡同,清朝乾隆年間訛傳為神仙胡同了,後又訛傳為丞相胡同。
也有些胡同名稱,本來取得比較粗俗,後來一點點逐漸改文雅了,如驢市胡同改成了禮士胡同、猴尾巴胡同改成了侯位胡同、雞爪胡同改成了吉兆胡同、瘦肉胡同改成了壽劉胡同、屎殼郎胡同改成了時刻亮胡同、臭皮胡同改成了壽比胡同、牛血胡同改成了留學胡同等。這些基本上都是以意思好的同音字,取代了不好聽的字。屬諧音轉換,而且叫起來與原音又差不多,胡同里的人們都樂意接受,因而就能流傳開來。
但如果未經廣大民眾認可,強加給人們的,就不會叫響。如文化大革命時在極左思潮影響下,把一些帶有明顯標語口號式的字眼強安在胡同名稱上,象把戴家胡同改名為紅哨兵胡同、將北豆芽胡同改名為紅小兵胡同、將豆角胡同改名為紅到底胡同、把珠市口西大街改名為紅衛東路等等,結果只叫了一時,很快就消逝了。
這就說明胡同名稱也並不是誰隨隨便便就能給改了的。可也有些胡同名稱,其歷史沿革的關係意義實際上已經失去,如琉璃廠已不再燒琉璃瓦而變成書業文物集中的文化街、煤市街也已不賣煤、菜市口已不賣菜、米市胡同已找不到米市了、鴉鴿市也已不見鴻鴿了,但其舊名稱卻一直到如今還在這么叫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與人們日常生活還是密切相關的。
最長的胡同  東交民巷,全長3公里
最短的胡同  一尺大街,僅長25.23米
最寬的胡同  靈境胡同,最寬處32.18米
最窄的胡同  小喇叭口胡同,北口不足0.6米
拐彎最多的胡同  九彎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  元朝就有的磚塔胡同
僅存的過街樓  儒福里的觀音院過街樓
北京城的胡同雖說大多數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走向的,但也有斜街。
北京最長的一條斜街北起西直門內大街,南至阜成門內大街的趙登禹路,太平橋大街由此接下去繼續往南至復興門內大街,佟麟閣路再以此往南接到宣武門西大街。一條原本是北京城西部重要水道的街連起了北京最長的一條斜街。
最長的胡同要數東、西交民巷了。這條胡同與長安街平行,在長安街南面,東西走向,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至北新華街。它僅比從東單到西單實際長八里的長安街短一點五里。
與最長、最寬相反的就該是最短、最窄的街巷胡同了。在琉璃廠東街東口的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一段,原來叫一尺大街,不過才十來米長,東西走向。現今已併入到楊梅竹斜街。

胡同的數量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老字號人說:"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牛毛。"意思是說多得數不清。胡同浩繁以千計,若問到底北 京有多少胡同,我看,最好的回答也是這個。
北京的胡同形成於元朝,明、清以後又不斷發展,所以具數目也不一樣。就元朝來講,從《析津志輯佚》中記載:"三 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也就是說共有街巷胡同四百十三 條,其中二十九條直接稱為胡同,而那三百八十四條火巷,其 實也是廣義上的胡同。
明朝北京城胡同又有變化,據明朝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 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一千一百七 十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四百五十九條。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發展。據清朝朱一新在《京 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提到當時北京街巷胡同名字可以推出,清 朝大約已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七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 有九百七十八條之多。
到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 據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書中所記,當時北京共有三千三百條胡同。
解放後城市的胡同隨著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據1982年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書說:"至今,北京城區的胡同 約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條。"
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實用北京街巷指南》一書所記,四個城區有胡同三千六百六十五條。
1990年張清常寫《再說胡同》一文時統計,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總數為六千零二十九條,其中胡同為一千三百二十條。
北京胡同有多少?這么簡單的問題,答案有多少,我也不敢說誰統計不對,因為各個所根據的資料不一樣,反映的數字也不一樣,所以答案就會不同了。
你說哪個對?我看都對。北京變化更大,胡同在一天天減少,有的建了居民小區,有的建了許多新路,有的胡同夷為平地,蓋起了商廈和辦公大樓, 我想許多胡同已有三匹百年歷史了,要保護北京的古都風貌,就應該保護北京的胡同,但願它不至於在我們這一代從此絕滅!
解放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北京城區比解放初擴大三倍多。新建各類房屋面積,相當於建了10箇舊北京城。
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自元大都以來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盤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發展,在其名稱上也留下了歷史變遷的痕跡,並反映出社會風情。

歷代胡同知多少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條胡同呢?是不是像“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北京的胡同形成於元朝,明、清以後又不斷發展,元朝北京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也就是說共有街巷胡同四百一十三條,其中有二十九條直接稱胡同,而那三百八十四條火巷,其實也是廣義上的胡同。
從明北京城復原圖上數,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六百二十九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三百五十七條,並有三十多條胡同歷經清朝、民國時期一直不走樣地叫到現今。
而明朝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一千一百七十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四百五十九條。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發展。一數清朝朱一新老先生所寫的《京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所列的當時北京街巷胡同名才知道,清朝時大約已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六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九百七十八條之多。
到了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根據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書中所記,當時北京共有三千二百條胡同。
"八大胡同"是老字號城遺留下來的一個地理名詞。它的具體位置在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以南一片地區,娼寮叢處,所謂 "八大埠"是也。
舊時那裡是被侮辱的婦女含淚賣笑的地方,是官僚政客、公子王孫的銷金窟。高陽的小說《八大胡同》就是 以此為背景寫出曹錕賄選總統的醜劇的。從前北京的妓院分多 少等,一二等為高級妓院,又叫"堂"和"大地方"。"八大胡 同"頭等和二等妓院較為集中,每家門前有塊小金字招牌,上 書堂名如"春福堂"、"盛安堂"或者再加上姓氏於堂名之下。
然而"八大胡同"究竟是哪八條胡同!恐怕說不全的居多。 八大胡同又名"八埠",是哪八條歷來說法不一。確切地說,應 該是指:石頭胡同、陝西巷、王廣福斜街、韓家潭、胭脂胡同、 百順胡同、皮條營、紗帽胡同。
在中國文化里歷來有用數字表示人、物、景等的習慣。比如在人的方面有"八仙"、"揚州八怪"、"天橋八大怪"、"唐宋 八大家"。物的方面有"八旗"、"八家鐵帽子王府"、北京商業 中的"八大祥"。景的方面多了,"燕京八景"、"杭州八景"、 "西安八景",過去全國市縣差不多都有"八景"。其實,"八"字 在這裡是個虛數,只是表示其多,真正計算起來豈止"八"呢?
以"八旗"為例,"八旗"有"正"和"鑲"之別,還有滿、蒙、 漢等族八旗之別,遠不止"八"了。"八大胡同"也是如此。我 所說的大條胡同只是主要的胡同而已,但不限於八條。在這方 面《順天時報叢談》一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透徹,是這樣寫的: "……八大埠者,如王廣福斜街、石頭胡同、陝西巷、韓家 潭、朱茅胡同、朱家胡同、胭脂胡同、燕家胡同、柏興胡同、留 守衛、小李紗帽胡同、火神廟、青風巷等,是以數計之,實不 止八,且在煤市街迄東尚有王皮胡同(俗謂之王八胡同、蔡家 胡同兩處,雖為少下等級之娼寮,然均俗所謂之大街北之娛樂 處所,此蓋以西珠市口大街為徑,用以區別雅俗耳。
由王廣福斜街迄西,大半為少有聲色之小班,其東則多為二三等茶室下 處,至該處地名如火神廟本名街,現廟已敗陋而名猶存。留守 衛則遼金時之禁兵營衛故址,至今仍紅樓碧戶,舞扇歌衫,未 可謂非該地之佳運。
"八大胡同"早已成為北京歷史的陳跡,如今變成普通的居 民住宅區,若要仔細尋覓,尚能依稀辨出昔日的格局風貌來。
“胡同之於北京人猶如珊瑚礁之于海洋生物。” 北京大學的謝凝高教授這樣說
到:“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沒有胡同和四合院,北京也就
沒有生命了。”老北京人說:"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最近的統計
顯示,北京的街、巷胡同(即廣義上的胡同)超過6000條(個),直接稱為胡同
的超過1300條。把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連起來,那又是一條萬里長城了。
在眾多的胡同中,胡同中的太老爺是一條叫"三廟街"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900多年前的遼代,當時的名字叫"檀州街"。北京城址幾經變遷,街巷易位也是
數度滄海,而它卻始終是一條胡同,歷經榮哀,漸趨平淡。元雜劇《沙門島張生
煮海》戲中的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這磚塔胡同已叫了700多年,今天
還在西四南大街。胡同得名的那座青磚塔,依然站在路口,成了熙攘街頭的一
景。北京的胡同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
同,中間最窄處僅40厘米,是最窄的胡同。胖子朋友到此最好繞路而行, 因為不
論正行還是側身,都有可能被卡在那裡,動彈不得。胡同多是直來直去,但也有
彎曲迂徊的。北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胡同(現已分為五巷),拐了二十多個彎,
走在裡面忽左轉忽右拐,能從那裡面繞出來,你在北京胡同里就不會迷路了 。
名人與胡同
宰相胡同與嚴嵩 宣武門外有一條叫丞相胡同的橫街,即因嚴嵩曾在此居住而
得名。此外,在旁邊的南半截胡同還有著王公貴族所不及的稱作"七間樓"的巨大
宅邸。
豆腐池胡同與楊昌濟、毛澤東 楊昌濟的故居在鐘樓緊後面的豆腐池胡同。這
是一條被大槐樹所遮蓋的古老的住宅區。附近有座以鑄鐘傳說而出名的鑄鐘娘娘
廟。在胡同的中段有一棵很顯眼的大槐樹。槐樹下有一個小四合院,那裡就是楊
昌濟故居,他與女兒楊開慧就住在這裡。毛澤東曾在一進門左手的那一間寄居
過。如今,房屋結構完全是過去的老樣子。
宋慶齡的故居 在德勝門附近的後海那裡,有一片被高高的院牆圍起來的房
子,這就是宋慶齡的故居。文學家郭沫若的故居也在附近。宋慶齡自1963年開
始,直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時止,一直住在這裡。是宋慶齡紀念館,對外
開放。一進入大紅門,便可透過鬱鬱蔥蔥的樹木看到中西合壁的豪華建築。這裡
曾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博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王府,也是溥儀的出生地。
小羊圈胡同與老舍 老捨生於1899年,是北京貧窮的滿族旗人,排行老二。兩
歲時,在紫禁城當警衛兵的父親死於義和團之亂,在一貧如洗的家庭中,由母親
一手將他撫養成人。老舍住在胡同的後巷,在這裡他體驗到人生的許多滋味,在
他諸多不朽的作品中,都有胡同的影子。
後圓恩寺胡同與茅盾 茅盾最初的家――東城區東四頭條胡同。過去在北京數
得上的一條繁華大街隆福寺街,往東去就是東四的十字路口,在深巷裡有茅盾的
家。遺憾的是,1980年左右此處已經改建。1974年11月茅盾搬到了東城區後圓恩
寺胡同13號。
遊走線路
三廟街:宣武門往西,國華商場南側。捷運長椿街站、44路、48路、25路長椿
街或四新路下車即可步入胡同。
東西打磨廠街:雖名"街",其實是條民風古樸的胡同,從前門大街東側,可步行
而入。捷運前門站、22路、44路、48路等公共汽車前門站。
百代胡同:105、107、111路電車新街口站、22路公共汽車新街口站。
九道灣胡同:北新橋附近,現已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巷,呈分布狀彎曲形
狀。13路、113路、104路、108路、107路、106路北新橋站。
恭王府:前海西街,13、111、42、107路北海後門下車,北行。
一尺大街(今楊梅竹斜街西段):北京最短的胡同,可從前門煤市街往西,也可
自琉璃廠東街東行。捷運和平站、14路琉璃廠站、105、23、50路珠市口站。
■為什麼叫胡同
南方朋友到了北京總要問:“你們北京人幹嗎管街道叫胡同呢?”從史籍中看,光是對“胡同”這個詞的寫法從元朝到清朝就有:?通、火弄、火疃、火?、胡洞、衙?、??、??等等。
已故北京史研究會會員曹爾駟先生1981年在《北京胡同叢談》一文中曾談到:“胡同”這個名稱最早見於元曲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曹先生曾構想胡同是由“浩特”的音轉,因“浩特”最早是居民聚落之意,後來發展為城鎮。
有位在中國多年的日本人多田貞一,1944年曾寫了本《北京地名志》說:胡同相當於小通路、橫街、小巷等。它是從蒙古語來的。在蒙古,比村稍大的部落就叫胡同。
■北京有多少條胡同
編印於1986年8月的《北京市街巷名稱錄彙編》,收集了北京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門頭溝、燕山十個區的街、巷、胡同、自然村的名稱,並依據1982年各區《地名錄》和近兩年來各區街巷實際變化情況編寫而成。它公布的數字是北京共有街、巷、胡同、村約6104條(個),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1316條。但北京舊城區的折遷改造工程使得這一數字應該有所改變。
■北京胡同之最
最長的胡同是東、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幾年來有不斷的新發現。較早說崇文區東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橋西永安路北邊的小喇叭胡同,發現北口向西拐彎處僅58厘米,大胖子過這個胡同口還得側著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今宣武區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的三廟街一帶。這裡遼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廣安門大街還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北京”比“胡同”晚了一個世紀
據《明成祖實錄》載,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在永樂元年正月給朱棣上書說:“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統。而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這不正說出了朱棣的心裡話嗎?他當然照準了。於是在永樂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將北平改稱為北京。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就有了“北京”這個名稱,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稱的誕生日。可見“北京”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明朝,已叫了588年,但卻比“胡同”這個名稱晚出現了100多年。
開放分類:
地理,文化,北京,胡同
貢獻者:
楊萬琛
返回頁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