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針

行針亦名運針,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了使之得氣,調節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實施的各種針刺手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針
  • 又名:運針
  • 實際:針刺手法
  • 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轉法
  • 輔助手法:盾 刮柄 彈柄 飛 搖 震顫  法
  • 文獻:黃帝內經-行針
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轉法,輔助手法,黃帝內經-行針,本章要點,原文,注釋,譯文,

基本手法

行針的基本手法,是毫針刺法的基本技術,常用的有提插法和捻轉法兩種。

提插法

提插法 是指將針刺人腧穴後,使針在穴內進行上下進退的*作方法。使針從淺層向下刺人深層為插,由深層向上退到淺層為提。對於提插幅度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病人體質、病情、腧穴部位、針刺目的等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時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提插的幅度一般掌握在3-5分。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時間長,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頻率小,時間短,刺激量就小。

捻轉法

捻轉法是指將針刺人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夾持針柄,進行一前一後的來迴旋轉捻動的*作方法。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要根據體質、病情、腧穴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捻轉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捻轉,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針刺時疼痛和滯針等。一般認為捻轉的角度大,頻率快,時間長,刺激量則大;捻轉的角度小,頻率慢,時間短,刺激量則小。
以上兩種基本方法,既可單獨套用,也可相互配合運用,在臨床上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輔助手法

輔助手法是進行針刺時用以輔助行針的*作方法常用的有以幾種:
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於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經脈的循行部位,進行徐和的循按或叩打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氣時用之可以通氣活血,有行氣、催氣之功。若針下過於沉緊時,用以宣散氣血,使針下徐和。
2 刮柄法 是指針刺達到一定深度後, 用指甲刮動針柄的方法.
針尾,用拇指或食指抵住針尾, 用拇指或食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刮動針柄, 或以拇指和中指夾持針根部位用食指從上而下刮動針柄,此法稱之為單手刮柄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夾持針根,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刮動針柄的方法稱之為雙手刮柄法。本法在不得氣時用之以激發經氣,如已得氣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與擴散。
3.彈柄法 針刺後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輕輕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的方法,稱為彈柄法。*作時用力不可過猛,彈的頻率也不可過快,避免引起彎針。此法有激發經氣、催氣速行的作用。
4.飛法 將針刺人腧穴後,若不得氣,右手拇、食兩指夾持針柄,細細搓捻數次,然後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覆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之為飛法。此法有催氣、行氣、增強針刺感應的作用。
5.搖法 是將針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進行搖動,如搖櫓之狀。此法若直立針身而搖,多自深而淺隨搖隨提,用以出針瀉邪;若臥針斜刺或平刺而搖,一左一右,不進不退,如青龍擺尾,可使針感單向傳導。
6 震顫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以促使得氣。

黃帝內經-行針

本章要點

一、提出針刺後可出現六種不同反應的問題,進行探討。
二、闡明針刺後出現六種不同反應的原因,是在於各人體質的不同和氣血的盛衰。
三、最後指出針刺氣逆(如暈針)與愈刺而病癒甚者與體質無關,完全是由於醫療作風的草率或技術上的錯誤造成的。

原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發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
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熇熇①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
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者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
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上②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注釋

①熇熇:火熱熾盛的意思。
②上:這裡是針刺的醫生。

譯文

黃帝向岐伯問道:我從你這裡熟悉了九針,而施行於百姓,百姓的氣血,各不相同。有的神氣激昂,氣行在針前;有的針和氣同時相逢;有的在針拔出之後,氣才獨自行至;有的經過數次針刺後,才覺有氣來;有的在針刺後,產生暈針等不良反應;有的針刺數次後,病情反而加重。以上這六種情況,在針刺時表現各不相同,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陽氣重的人,神易激動,氣也就容易引發。黃帝說:怎樣才能判斷人是否陽氣重?岐伯說:陽氣重的人,火一樣熾熱,說話利索,趾高氣昂,心肺的髒氣有餘,陽氣滑盛激揚,所以神騷動而氣先行。
黃帝說:有的陽重的人,神氣卻並不見先行,這是為什麼?岐伯說:這人很有些陰氣罷了!黃帝說:怎么知道這人很有些陰氣呢?岐伯說:多陽的人多樂觀,多陰的人多惱怒,常發怒而又消解得快,所以說他很有“陰”的色彩,要他陰陽離合難,所以神氣不能先行。
黃帝說:那些氣與針相逢的,又怎么樣?岐伯說:陰陽和調,則氣血潤澤滑利,所以針入而氣出,迅速地相逢。
黃帝說:針拔出後氣才獨至的人,這是什麼氣的作用呢?岐伯說:這類人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深沉而陽氣膚淺的人內藏不露,所以在針拔出後,陽氣才慢慢出來,獨自成行。
黃帝說:針刺數次才有氣感,這是什麼氣在作用呢?岐伯說:這樣的人多陰而少陽,神氣沉潛很難被激動,所以數次針刺後才有所感覺。
黃帝說:針刺後出現暈針等現象,是什麼氣的作用呢?岐伯說:針刺後出現暈針以及針刺數次後病情加重的,與人體陰陽二氣,及其或沉或浮之狀無關,這都是由於疏忽造成的,是醫生的失誤,病人的形質神氣並沒有毛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