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窩

行窩

行窩,典故名,典出《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一·邵雍〉。宋人為接待邵雍仿其所居安樂窩而為之建造的居室。 後因以“行窩”指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窩
  • 拼音:xíng wō
  • 注音:ㄒㄧㄥˊ ㄨㄛ
  • 解釋:指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釋義,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行窩
拼音:xíng wō
注音:ㄒㄧㄥˊ ㄨㄛ
解釋:指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

詳細釋義

典源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一·邵雍〉
初至洛,蓬蓽環堵,不芘風雨,躬樵爨以事父母,雖平居屢空,而怡然有所甚樂,人莫能窺也。及執親喪,哀毀盡禮。富弼、司馬光、呂公著諸賢退居洛中,雅敬雍,恆相從游,為市園宅。雍歲時耕稼,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旦則焚香燕坐,晡時酌酒三四甌,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興至輒喔詩自詠。春秋時出遊城中,風雨常不出,出則乘小車,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童孺廝隸皆歡相謂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別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窩」。
《邵氏聞見錄》卷二十
康節先公居洛,凡交遊年長者拜之,年等者與之為朋友,年少者以子弟待之,未嘗少異於人,故得人之歡心。每歲春二月出,四月天漸熱即止;八月出,十一月天漸寒即止。故有詩云:「時有四不出,會有四不赴。」每出,人皆倒屣迎致,雖兒童奴隸皆知尊奉。每到一家,子弟家人爭具酒饌,問其所欲,不復呼姓,但名曰:「吾家先生至也。」雖閨門骨肉間事,有未決者,亦求教。康節先公以至誠為之開論,莫不悅服。十餘家如康節先公所居安樂窩起屋,以待其來,謂之「行窩」。故康節先公沒,鄉人輓詩有云:「春風秋月嬉遊處,冷落『行窩』十二家。」洛陽風俗之美如此。

釋義

宋人為接待邵雍仿其所居安樂窩而為之建造的居室。 後因指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

用典示例

元 張養浩 《新水令·辭官》套曲:“有花有酒有行窩,無煩無惱無災禍。”
《明史·隱逸傳·沉周》:“居恆厭入城市,於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
清 黃遵憲 《人境廬之鄰有屋數間》詩:“半世浮槎夢裡過,歸來隨地覓行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