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行為科學中與健康、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技術套用於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一門新興科學領域,是適應20世紀歐美形成的綜合醫學“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研究行為活動與疾病發生與預防、治療,具有美好發展前景的新興學科。

基本介紹

  • 書名:行為醫學(第2版)
  • 作者顧瑜琦
  • ISBN:9787030116116
  • 定價:38.00 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概念,醫學性質,研究領域,重要作用,歷史沿革,醫學理念,研究對象和任務,研究理論,研究方法,觀察性方法,實驗性方法,模擬方法,研究程式,提出問題,選定研究題目,建立假設,調查與實驗設計,數據收集,數據的加工與分析,獲得結論,行為醫學技術,行為醫學產品,圖書,版權資訊,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概念

行為醫學,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研究人的行為的醫學。具體地說,是研究與人的行為有關的一切知識和技術,從行為入手,來揭示人的生命活動、健康與疾病的本質、規律,探索診斷、治療、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行為科學技術和方法。現代醫學創始即是基於對病人疾病的行為表現以及治療後的應答性行為的系統觀察、記錄、總結、分析而後建立起來的系統理論。我國傳統中醫學的整個理論體系也是建立在長期對人的行為的觀察分析基礎上形成的。行為醫學是行為科學與醫學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它研究行為科學中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和技術套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學科領域。行為醫學關注的重點是那些與人的健康關係密切的行為,從而指導人們樹立健康行為,矯正異常行為,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習慣。

醫學性質

行為醫學立足於人類行為的發生、進化和發展、正常和異常行為的特徵以及預防和矯正異常行為的研究。人的行為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現,認識和把握人的行為離不開心理,但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心理,二者不可混淆,不要把行為混同於心理。人的行為是對付外界環境變化的手段,不能脫離環境孤立地研究人的行為。行為醫學研究的重點是那些與人的健康、疾病關係十分密切的行為。健康行為指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行為或生活習慣,是一種理想的行為理論模式。疾病的行為表現指患病後病人所具有的行為特性、所處的行為狀態和所經歷的行為過程。人的行為及醫學的複雜性決定了行為醫學必然是一門與多個學科相關的邊緣學科。

研究領域

近年來,行為醫學研究迅速發展,研究領域已分支派生出健康行為學、行為心理學、行為病理學、行為藥理學(毒理學)、行為遺傳學、行為解剖學、行為流行病學、行為診斷學、行為評估學、行為治療學、行為護理學、行為康復學、行為預防學、行為保健學等許多分支學科。行為醫學與心身醫學醫學心理學精神醫學、臨床醫學、護理醫學、社會醫學、家庭醫學、醫學倫理學、環境醫學、旅遊醫學、康復醫學、全科醫學、保健醫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學等有廣泛的交叉和滲透。

重要作用

行為醫學是在行為科學和醫學取得重大發展的基礎上,在科學體系發生激烈變化、學科出現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歷史背景下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美國生物學家L.Birk首先使用行為醫學一詞。他曾用生物反饋技術研究關於哮喘癲癇、緊張性頭痛、雷偌病等的治療問題,並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後關於行為醫學學科發展的討論十分活躍,先後有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醫學家紛紛展開研究。行為醫學是行為心理學的原理、技術在醫學、健康、疾病領域的系統套用,重視實驗行為分析技術(行為治療、行為矯正等)的臨床套用,同時開展了與疾病和衛生服務有關的行為功能分析性研究。

歷史沿革

1977年在美國耶魯(Yale)召開了第一次行為醫學大會,提出了行為醫學的暫行定義,即“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關於行為科學中與生理健康和疾病有關的知識、技術、以及把這些知識、技術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科學領域”。並指出了行為醫學與心身醫學的區別,認為心身醫學是由生物醫學與心理學結合發展而來的,主要研究關於疾病的病因學、病理學等基礎醫學方面的問題。行為醫學則是以行為科學為主體,結合具體醫學問題發展起來的。心身醫學與行為醫學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健康、疾病對醫學提出的要求。

醫學理念

行為醫學認為,不僅疾病有各種各樣的行為表現,更重要的是人的行為對健康狀況有著巨大的影響。只要掌握了有關行為改變的原因,就可能實現對行為的控制,進而起到改變人的健康狀況的作用。行為醫學撇開直接干預人的軀體,從人的外在行為入手,力圖通過改變行為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人類健康就不僅僅是身體沒病,而且還要求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狀態良好。行為醫學強調人類疾病也不僅僅是細胞、組織、器官的病理過程,是人與自然、心理和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在病因方面,重視社會心理應激因素的作用;病理方面,重視分析與健康與疾病有關的病理心理過程;治療方面,既要重視藥物和手術等軀體治療手段,也應重視心理治療和社會幹預,既要強調改善病人的軀體功能,也重視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的恢復,關心病人的社會適應與生活質量問題。在預防方面,既致力於避免和消除遺傳因素、致病微生物、環境污染等對人類的危害,也大力倡導發展心理諮詢、行為指導及危機干預工作,以減輕心理應激過程中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全面體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綜合防治的觀點。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研究對象和任務

行為醫學關注的重點是與人類健康和疾病有關的、外顯的行為,其研究的對象首先是人。重點研究的是那些出現各種行為問題的人,也包括健康的人。研究問題行為,主要是臨床醫療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問題,確定這些行為問題的原因、性質、程度等,研究改變問題行為的方法、措施,通過治療手段來消除病人的行為障礙,幫助病人培養健康行為、矯正問題行為,促進疾病的痊癒和身體康復。行為醫學研究健康人的行為,主要探討正常人群各年齡段行為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並通過行為諮詢、行為指導等方式,預防各種行為問題的發生。行為醫學藉助動物實驗研究,探討行為的生物學機制,觀察病理改變和藥物對行為的影響等,如行為生理學、行為病理學、行為生化學、行為藥理學、行為解剖學、神經行為學等的基礎研究可為行為醫學的臨床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概括行為醫學的研究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人類行為的起源、發展、進化過程及各種行為的功能;②人類行為發展規律、生理機制;③人類行為與各器官生理功能、人體健康、疾病相互作用的關係;④有害健康行為的發生、預防、矯正措施。主要研究對付各種疾病的行為手段和技術,包括診斷、治療、預防和康復,滿足公眾的需要;⑤社會性行為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和干預措施;⑥倡導健康的行為,通過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把行為醫學知識告訴公眾,促使人類行為朝著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的方向發展;⑦不斷發展、完善行為醫學科學體系,包括基本理論、原理、技術、方法,吸收引進相關學科的知識技術,逐步完善自身科學體系;⑧人類行為研究的深化,即把行為醫學思想、原理、技術、方法等推廣到整個醫學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如套用人類行為研究成果處理社會性行為帶來的公害、污染、家庭解體、人際關係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失業、犯罪等問題,將人類行為研究的成果套用於行為管理科學等領域。
行為醫學協會副主任行為醫學協會副主任

研究理論

行為醫學研究應以心理學、行為學的研究理論為基礎。涉及心理行為與健康和疾病這一命題的重要理論有行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心理生理理論、應激學說、生物反饋原理等。行為理論包括Pavlov的經典條件化理論、Skinner的操縱條件化理論、Watson的學習理論、Wolpe的互動抑制和系統脫敏理論和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等。行為理論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方法對動物行為進行定量觀察,認為環境因素對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類的各種行為主要受內在本能活動的驅使,與一些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無意識矛盾衝突、衝動、欲望等有關,即認為行為是內在心理活動的外部表現,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由聯想以及分析夢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失誤等,側重探討人的本能、需要、動機、情感、無意識以及人格等深層心理問題,強調童年早期的經歷和心理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人本主義理論認為,行為研究必須考慮行為內在的、固定的決定因素,也包括外在的、環境的決定因素。僅僅客觀地觀察人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也必須研究人的主觀,考慮人的感情、欲望、需求和理想。應激學說認為應激是機體針對外界刺激的非特異性反應,即不論外界刺激的性質如何,機體總是作出大致相同的反應。應激必須通過一定心理過程的中介,強調應激不僅取決於外部刺激的特徵,而且還取決於個體對應激情境的認知評價和應對過程。生物反饋原理重視套用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訓練控制動物內臟的生理活動,並建立了內臟學習理論。生物反饋技術藉助於儀器的感受、放大或轉換,可以將人體內部的一些不受意識支配或不被覺察的內臟生理活動,如皮膚溫度、肌張力、血壓、心率和心律、胃腸平滑肌收縮以及腦生物電活動等信息,以聲、光、儀表指針或監控裝置顯示的符號、數字等信號形式,連續不斷地直接反饋給被測試者,使其能隨時覺察到自己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的動態變化情況,並根據這些反饋信息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活動,從而使這些原本不受意識支配的生理活動在一定的範圍內受到有意識的調控。
行為醫學會議行為醫學會議

研究方法

觀察性方法

對觀察研究的對象不施加目的性干預措施的一種方法,分為簡單觀察法和問卷調查。簡單觀察法要求被研究對象在儘可能近乎“自然”的情境裡活動,觀察記錄其有關的全部行為特徵,以達到研究目的。常用於對典型異常或病理行為的早期描述和系統處理。問卷調查,是根據一定的理論假說,編製成相應的問卷,被研究者回答問卷中的問題,通過一定技術處理回答的結果。廣泛用於各種行為、疾病問題的評價和診斷;

實驗性方法

根據一定的理論假說,嚴格控制各種有關因素,對研究對象施加目的性實驗干預,以研究了解其作用的方法。行為醫學採用“準實驗性”的研究方法,即把社會自然發生的條件因素作為實驗條件進行研究。如研究特定環境或特定干預因素作用下人的行為健康問題和疾病變化等;

模擬方法

在一定的理論假設和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周密設計、布置之後,在實驗室里模擬“特定環境”,觀察研究對象在特定環境下的行為學變化。

研究程式

行為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式:行為醫學研究的問題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為評價性問題,是目前行為醫學科研中大量提出的問題。研究過程中對已有事物進行客觀比較,並得出相應評價性答案,沒有明顯性的創造性,但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類為發展性問題,研究需採用創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研究課題設計通常經過以下步驟:

提出問題,選定研究題目

研究題目來源於臨床實踐和過去已有的研究文獻。研究者可基於實際工作,經過理性思維分析,從實踐中提出。也可根據科學發展的趨勢,在對現有研究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搜尋可研究的關鍵性問題。提出研究課題時,應注意具有科學性和創新性;題目既要來自實踐,又要用於指導實踐。立題應有理論根據,切忌重複他人的研究,即使對前人已研究的課題進行研究時,也應當有新意或有進步和發展。

建立假設

對所選的課題,應全面熟悉有關的研究現狀、研究方法、有關理論、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假設。建立的假設應能夠解答所研究的問題,假說論證具有可操作性,保證研究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從什麼地方開始,達到什麼目標。

調查與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要對解決的問題,提出構想。考慮如何控制自變數,如何觀察記錄應變數,儘量減少無關變數的干擾。設計中要注意其可驗證性,能針對問題,提供答案,能加以推論。

數據收集

數據的可靠性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決定因素。行為醫學研究中的數據收集不象臨床醫學那么具體、客觀。行為醫學量表評定人的心理、行為學指標,數據的可靠性與評定者的訓練水平、調查技巧和量表的操作性有密切關係,應儘可能排除人為因素的影響。

數據的加工與分析

通過調查或實驗獲得的大量數據,必須進行加工整理,目的是簡化、概括、歸納,檢查各種變數之間的關係、分析各種複雜的相互關係中主要矛盾。在分析資料中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數量化或可供觀察的等級化,以便能統計分析和控制套用。

獲得結論

對大量數據進行加工分析之後,應做出結論,證實或推翻事前的假設。要特別注意不能根據部分的事實作出普遍的結論。

行為醫學技術

把生活中最廣泛的因素納入疾病治療手段之中,這是行為醫學技術的特點。行為醫學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很多觀念。現在,人們已經逐步把各種生活因素納入到疾病治療之中。衛生部疾病控制司推薦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使用了“飲食治療”、“運動治療”等概念,表明治療手段的外延已經不在限於藥物手段。
《糖尿病行為醫學技術指南》為王英主持天津醫科大學科研課題《小組治療對Ⅱ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和臨床指標影響的研究》和參與的吉林省財政廳社會公益研究項目《碳水化合物控制對糖尿病患兒健康的影響研究》的執行標準。應邀公開發表後,引起關注。在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決定於2008年12月28—30日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醫藥發展論壇中,作者因此被網上公投“改革開放30年中醫藥發展貢獻獎”,位列第一名。與吳慎、曹洪欣、李連達、姚新生、石學敏、王永炎一起獲得公眾認可。
為推動心理、行為干預技術在綜合醫院和精神病專科醫院的臨床套用,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定於2006年12月2日-5日在湖南長沙市主辦首屆心理、行為干預技術國際高級講習班。 講習班將邀請世界行為醫學學會和美國行為醫學學會主席,美國杜克大學Redford B Willianms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行為醫學專家 Kerry Jang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陳乾圓教授等作專題發言。 講習班也邀請了國內精神和行為醫學知名專家就心理行為干預技術在中國的臨床套用作專題講座,並結合典型病例作現場模擬指導。

行為醫學產品

任何一門知識實際上都必然帶來商品市場的變化。行為醫學產品在當代已經層出不窮。這包括傳統醫學的相關產品:銀針、按摩器材、保健餐具、運動方式、食療技術、心理技術等等。

圖書

①行為醫學(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王明旭
行為醫學
② 行為醫學(第2版) 劉克儉,顧瑜琦

版權資訊

書 名: 行為醫學作 者:顧瑜琦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
ISBN: 9787030116116
開本: 16
定價: 38.00 元

內容簡介

行為醫學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的建立和發展,給整個醫學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學習行為醫學的知識,有助於利用現代行為科學的觀點、方法和技術,理解行為及其與疾病的關係,開拓新的醫學研究領域,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本書為高等院校行為醫學課程教材。主要內容包括行為醫學的基本理論,健康行為與異常行為,行為的病理、毒理和藥理,行為診斷與評估,行為治療和保健,臨床與預防行為醫學以及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行為問題。本書通篇以整體醫學模式為指導,既引進、吸收、消化國外研究成果,也反映了國內的新進展。除作為教材使用外,也可作為醫務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和有關院校和學科的參考書。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行為醫學的概念
第二節行為醫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行為醫學的學科體系、任務及方法
第四節行為醫學與相鄰學科的關係
第五節我國行為醫學研究概況及展望
第二章人類行為
第一節人類行為的發展
第二節攝食行為
第三節防禦行為
第四節性行為
第五節睡眠行為
第六節疼痛行為
第三章健康行為
第一節健康行為的概念
第二節健康行為的建立第四章異常行為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第一節習慣行為
第二節A型行為
第三節成癮行為
第四節網路成癮行為
第五節自殺行為
第六節致意外行為
第七節迷信行為與神秘行為
第五章行為病理
第一節行為病理特點
第二節行為因素的致病途徑
第三節行為因素的致病規律
第四節緊張刺激與應激
第五節不同疾病的行為病理
第六節行為免疫病理機制
第六章行為毒理
第一節行為毒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行為毒理及功能評價
第三節行為畸胎學的評價
第四節行為研究模型
第七章行為藥理
第一節中樞神經遞質與行為
第二節精神藥物與行為
第三節藥物對學習和記憶的效應第八章行為診斷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第一節行為診斷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行為診斷的基本程式
第三節行為診斷、評估量表
第四節行為的觀察與分析
第五節行為測量與套用分析
第九章行為治療
第一節行為治療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行為治療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行為保健
第一節行為保健的概念
第二節行為保健的原理
第三節行為保健的內容
第四節個體行為保健
第五節群體行為保健
第六節社區行為保健
第七節行為健康諮詢
第十一章臨床行為醫學
第一節臨床醫學與行為醫學
第二節臨床醫學研究中的行為醫學
第三節臨床醫學實踐中的行為醫學
第四節臨床醫學治療中的行為問題
第十二章預防行為醫學
第一節預防醫學與行為醫學
第二節健康教育中的行為醫學
第三節傳染性疾病預防中的行為醫學
第四節非傳染性疾病預防中的行為醫學
第五節臨床預防中的行為醫學
第六節社會醫學與行為醫學
第七節道路交通與行為醫學
第八節職業衛生中的行為醫學
第九節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行為醫學
第十三章行為流行病學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行為流行病學描述
第三節行為流行病學因素的研究
第四節行為流行病學分析方法
第五節行為流行病學的干預
第六節常見疾病的行為流行病學
第十四章少年兒童行為醫學
第一節少年兒童行為發育
第二節少年兒童行為特徵
第三節青春期少年行為特點
第四節青春期少年的行為問題
第五節影響少年兒童行為的因素
第六節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的培養
第十五章成年期行為醫學
第一節青年期行為特徵
第二節成年期行為特徵
第十六章女性行為醫學
第一節不同年齡階段女性行為特徵
第二節計畫生育中的行為問題
第三節女性性行為問題
第十七章老年行為醫學
第一節衰老的生理、心理及行為變化
第二節老年人適應性行為特點
第十八章大學生群體行為問題
第一節大學生行為發展特點與存在的矛盾
第二節大學生常見行為問題
第三節大學生特殊行為問題
參考文獻
行為醫學有關常見網址
附錄
附錄1艾森克個性問卷(成年人)
附錄2康乃爾醫學調查表
附錄3自評抑鬱量表
附錄4焦慮自評量表
附錄5外顯焦慮量表
附錄6A型行為量表
附錄7生活事件量表(LES)
附錄8症狀自評量表
附錄9兒童行為表
附錄10個人評價問卷
附錄11社交迴避及苦惱量表
附錄12述情障礙問卷
英漢行為醫學名詞對照
漢英行為醫學名詞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