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場景理論

行為場景理論是從1947年開始,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巴克(Roger Barker)和賴特(HerbertWright)及其助手們在800人的美國小鎮米德韋斯特(Midwest)建立了心理學現場實驗站,目的是研究真實行為場景(behavior setting)對行為的影響,尤其是對兒童行為及其發展的影響,並與英國一個規模類似的小鎮進行比較。研究者們詳細記錄了所觀察到的如步行上學,騎車到雜貨店購物,相遇交談等各種行為現象。他們的研究開創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通過對E’常行為場景的系統觀察和行為抽樣研究生態環境中的行為現象。

這項研究堅持了25年,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的論文和專著,標誌著心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突破——使真實行為場景中所進行的研究在心理學界得到與傳統的實驗室研究同樣的公認和重視,這一領域後來被稱為生態心理學。
以巴克為代表的生態心理學家把環境與行為看作是雙向作用的、生態上相互依存的整體單元:環境所具備的物質特徵支持著某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儘管其中的使用者不斷更換,但固定的行為模式在一段時期內卻不斷重複。這裡的行為屬非個體行為,這樣的環境被稱為場所,場所與其中人的行為共同構成了行為場景。場所猶如生活的舞台,在其中活動的人猶如相應角色的演員,演員及其表演與場所的特徵在生態上構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從而產生了一幕幕生動的場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