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肝膿腫

血源性肝膿腫是指病原體經門靜脈或肝動脈進入肝臟引起的肝膿腫。主要的病原體是細菌和原蟲,血源性肝膿腫有多種原發病灶,可有發熱、噁心、嘔吐及肝區疼痛等肝膿腫的典型症狀,並伴有原發病的症狀,超聲檢查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肝穿刺檢查是確診的依據,治療根據膿腫數量、大小、位置等採取個性化治療方案。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細菌和原蟲引起。
  • 常見症狀:發熱、噁心、嘔吐及肝區疼痛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併發症,治療,

病因

1.細菌感染
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有多種原發病灶,如皮膚軟組織感染、肺炎、細菌性心內膜炎、骨髓炎,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膿毒症,經肝動脈系統侵及肝臟導致肝膿腫。
2.原蟲
主要的病原體是阿米巴滋養體,阿米巴腸炎破潰處的阿米巴滋養體可經過肝臟門靜脈系統進入,導致阿米巴肝膿腫。

臨床表現

1.症狀
(1)寒戰和高熱:發熱為最為常見的表現,患者在發病初期驟感寒戰,繼而高熱,發熱多呈弛張熱。
(2)肝區疼痛:肝區出現持續性鈍痛,有時疼痛可向右肩放射,左肝膿腫也可向左肩放射。
(3)消化道症狀:由於伴有全身性毒性反應及持續消耗,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和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較為常見。也有少數患者出現腹瀉、腹脹或較頑固性的呃逆等症狀。
(4)原發病症狀:可伴有原發病的相應症狀,如肺炎有咳嗽、咳痰等症狀。
2.體徵
肝區壓痛和肝大最為常見,可有叩擊痛;如膿腫位於肝表面,其相應部位的肋間皮膚表現為紅腫、飽滿、觸痛及可凹性水腫;右膿腫常見有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飽滿,甚至可見局限性隆起,常能觸及肝大或波動性包塊,並有明顯的觸痛和腹肌緊張等;左肝膿腫時,上述體徵則局限在劍突下;晚期患者可出現腹腔積液。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有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高、血紅蛋白下降、穿刺液細菌培養陽性等表現。
2.影像學檢查
(1)X線:可發現肝臟輪廓增大,如果肝右葉膿腫,可觀察到膈肌抬高、運動受限、肋膈角模糊或胸腔少量積液、右下肺炎症或肺不張,可見氣液平面等。肝左葉的膿腫可出現胃賁門和胃小彎受壓現象。
(2)超聲:可發現膿腫部位有典型的液性回聲暗區或膿腫內液平面。該檢查除能有助於臨床診斷外,還可以幫助了解膿腔的部位、大小及距體表的深度,以便確定膿腫的最佳穿刺點和進針方向與深度,或者為手術引流提供入路選擇。
(3)CT:可發現膿腫的大小及形態,顯示膿腫在肝臟中的確切部位,為穿刺及手術引流提供清晰、直觀的影像資料。主要表現為肝內低密度區,增強掃描的典型表現是膿腫壁的環狀增強。
(4)磁共振: 膿腔在T1加權像表現為邊界不清的低信號強度區,而在T2加權像上信號強度增高。膿腫壁系炎症肉芽結締組織,其信號強度也較低,但稍高於膿腫部位。
3.實驗性肝穿刺檢查
細菌性肝膿腫與阿米巴肝膿腫兩者的膿液完全不同,由於感染細菌的種類各異,膿液可呈黃色、白色、黃白色、黃綠色等。抽到膿液後,應立即送細菌培養以及厭氧菌培養,並進行藥物敏感試驗。

診斷

在肺炎、細菌性心內膜炎、阿米巴腸炎等患者中,如突然發生寒戰和高熱,並伴有肝大和肝區疼痛者,應想到有肝膿腫可能。如患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多,X線檢查發現肝臟增大,或有液平面可見,且右側膈肌活動受限制者,對診斷更有幫助;而超聲檢查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其陽性診斷率高;必要時可在超聲定位引導下或在肝區壓痛最明顯處,進行肝膿腫穿刺,以確定診斷。

併發症

血源性肝膿腫多為肝多發性膿腫,膿毒血症患者還可合併肺膿腫、腦膿腫等,病情較重。

治療

在治療肝膿腫的同時應注意原發病的治療。膿腫直徑小於3cm,則適合行單純靜脈抗菌藥物治療;膿腫直徑大於3cm,需靜脈抗菌藥物治療與經皮穿刺引流治療同時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