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增強

血小板聚集增強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惡性腫瘤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全身
  • 相關疾病:貧血 蝶竇惡性腫瘤 耳部惡性腫瘤 上頜竇惡性腫瘤 篩竇惡性腫瘤 精索惡性腫瘤 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 血栓形成 惡性腫瘤所致貧血 精囊惡性腫瘤 腮腺惡性腫瘤 食管其他惡性腫瘤
  • 相關症狀:腹水 高凝狀態 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聚集增強 血小板壽命縮短 血小板增多
  • 所屬科室:內科 血液科
  • 相關檢查:ECT檢查 耳鼻咽喉CT檢查 肝、膽、脾CT檢查 骨關節及軟組織CT檢查 顱腦CT檢查 腎上腺CT檢查 腎臟CT檢查 胃腸道CT檢查 胸部CT檢查 眼及眶區CT檢查 胰腺的CT檢查
原因,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血小板聚集增強的病因
各類惡性腫瘤。腫瘤誘發血小板聚集存在的不同機制可能為ADP介導:惡性腫瘤細胞具有直接促進聚集的活化物質,可釋放聚集反應的介導ADP,ADP由腫瘤自發形成或血小板釋放;血栓依賴方式:有些腫瘤細胞轉移能力與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能力一致,血栓可能為細胞表面的脂蛋白所致;凝血酶生成:某些腫瘤細胞存在血小板聚集活性/促凝活性(PAA/PCA)的血漿膜蛋白,活化凝血系統導致凝血酶生成,凝血酶結合在血小板表面使其激活分泌,使血小板聚集;腫瘤細胞膜糖蛋白:近年來發現腫瘤細胞某些膜糖蛋白也參與血小板聚集,膜蛋白以不依賴於凝血酶方式介導血小板聚集,但易受胰蛋白酶的抑制,在上述機制中,二價陽離子和血漿因子對腫瘤細胞誘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極為重要。

鑑別診斷

血小板聚集增強需與以下症狀相互鑑別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hemorrhagicthrombocythemia)是一種原明不明的異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續增多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血小板壽命縮短:血小板(platelets)是血液細胞的一個片段(fragments),也是一個非典型細胞,因為其不具細胞核。血小板壽命縮短會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
血小板在腫瘤增殖、轉移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腫瘤細胞誘導血小板聚集能大大促進癌栓的生成,從而使腫瘤細胞由於機械阻力而易於滯留於毛細血管;血小板釋放的物質能誘導內皮細胞收縮而暴露出內皮下基質膜,便於細胞吸附於基質膜以及細胞從血液侵襲進入組織;血小板可通過釋放血小板來源的生長因子促進腫瘤細胞在轉移灶部位的克隆和生長;活化的血小板釋放的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beta;亦可直接刺激腫瘤細胞的DNA合成和有絲分裂。因此惡性腫瘤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而導致血液高凝狀態也是癌轉移、復發的重要條件和因素之一。
惡性腫瘤的診斷,實驗室以細胞學檢查,儘管其特異性高,採用胸腹水和血清檢測pH、CEA、鐵蛋白、GGT、LDH等指標對鑑別惡性腫瘤,提高陽性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緩解方法

血小板聚集增強的預防方法
惡性腫瘤的預防措施主要是第一級和第二級預防。
1)第一級預防①加強防癌健康教育:特別是對高危人群應提高他們的認識和自我保健能力,要求他們做到:加強身心修養,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正確對待人生、對待挫折,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注意飲食營養的平衡,不偏食,不反覆吃完全相同的飲食,也不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不吸菸,避免過多飲酒,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過鹹過熱和燒焦的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避免過度日曬、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注意身體鍛鍊等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抗癌能力;②合理使用醫藥用品,切勿濫用藥物及放射線,尤其是妊娠期婦女的診斷性照射,以防上白血病、骨肉瘤、皮膚癌等的發生;③消除職業致癌因素,尤其以加強對已經確認可以引起腫瘤的物質的檢測、控制與消除,以預防職業性腫瘤的發生;④加強勞動保護、環境保護和食品衛生,減和或消除環境中的致癌因素。
2)二級預防①無症狀人群的監測:乳腺癌的監測:對30歲以上婦女應推行乳房自我檢查(圖86),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1次臨床檢查,50歲以上婦女每年應進行臨床及必要時的X線攝影篩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歲以上初孕歲以前月經初潮,50歲以後絕經、肥胖症、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宮內膜炎病史者,篩查時,應特別注意;②宮頸癌的監測:一切有性生活的婦女均有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應從有性生活開始每2-3年進行1次宮頸脫落細胞塗片檢查;③結腸、直腸癌的監測: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1次直腸指檢,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家族腫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潰瘍史及結腸直腸癌史者,應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每隔3-5年做1次真腸鏡檢查。
有症狀人群的監測:由於人體所患的惡性腫瘤約75%以上發生在身體易於查出和易於發現的部位,重視常見惡生腫瘤的癌症信號及時主動去醫院檢查,有利於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